当前位置:首页 > 中国历史 > 正文内容

朱允炆削藩连对五王下手 最后为什么任由朱棣成了气候

中国历史6年前 (2018-06-30)120

今天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朱允炆削藩的故事,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历史网小编一起看一看。朱允炆快刀削藩,连废五王,为何任由朱棣成了气候?

削藩,是建文帝朱允炆登基后的头等大事。早在朱元璋还在世时,他就表达过对于各位叔叔的担忧。

朱元璋的想法很简单,都是老朱家的人,我把朱棡、朱棣、朱桂、朱橞、朱权等人分封出去,这天下肯定始终都是我老朱家的。可朱允炆却不这么想,作为皇位的继承人,叔叔们一个个兵强马壮,他晚上连个安稳觉都睡不好。

1398年,朱元璋驾崩,新皇帝朱允炆在齐泰、黄子澄的建议下,吹响了削藩的号角。不出两月,朱有爋上奏朝廷,检举父亲周王朱橚谋反,便被废为平民,被流放到云南。随后湘王朱柏被逼自焚、齐王朱榑、代王朱桂、岷王朱楩相继被废。

紧接着,朱允炆将刀口对准了燕王朱棣,似乎朱棣也即将步入五位兄弟的后尘。然而出乎意料的是,朱棣不仅成功躲过了侄子的屠刀,甚至还顺利夺取北平城,开始了造反之旅。

朱允炆削藩连对五王下手 最后为什么任由朱棣成了气候

朱允炆的削藩进程,为何单单在朱棣这里卡了壳?

1。高估自身实力,操之过急

朱允炆继位时,也就二十岁出点头,正是“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粪土当年万户侯”的年纪。一朝登基,大权在握,这位年轻人不可避免得飘了。在齐泰、黄子澄等人的撺掇下,迅速把自己打到了藩王们的对立面。

要了解强如汉武帝,登基后的之一件事,也是先扫清中央的障碍,然后慢慢蚕食诸侯们的势力。

看来朱允炆并没有仔细研读过汉书,放着现成的模板不抄,偏偏去挑战地狱难度。

其实这也不难理解,朱允炆名分早定,从小在温室中长大,爷爷朱元璋乾纲独断,为了让他坐稳皇位,连爱将蓝玉都照杀不误。他不似汉武帝那般,自小就在夹缝中求生,了解权力斗争的血腥。

在朱允炆的眼里,“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哪怕自己的亲叔叔,也不过是砧板上的鱼,要杀要剐全凭他一句话,毕竟他的爷爷朱元璋就是这么干的。

可他朱允炆毕竟不是朱元璋,上台之后他急匆匆地将自己那套班底扶上马,以为这样就能站稳脚跟,可其他大臣压根不买他的帐。在削藩这件事上,不少人都是阳奉阴违,出工不出力。

朱允炆削藩连对五王下手 最后为什么任由朱棣成了气候

朱棣可是在权力网里摸爬滚打了多年的老油条,对这帮大臣的心思一清二楚,该收买的收买,该策反的策反,为自己争取到了宝贵的时间。

2。过分爱惜名声,心慈手软

由于长期受到儒家文化熏陶,朱允炆对仁孝看得极重,他多次修改《大明律》,摒弃严刑峻法,颇得朱元璋认可。

然而这种仁孝,一旦和权力斗争发生碰撞,就显得有些软弱、幼稚。

朱元璋曾经问过孙子,如果叔叔们不听指挥,他该怎么办。朱允炆回答道:“德怀之,以礼制之,不可则削其地,又不可则变置其人,又其甚则举兵伐之。”

这段话说得中规中矩,朱元璋对此也比较认可。但是了解朱元璋的人,都应该清楚,空印案、郭桓案、胡惟庸案、蓝玉案中,他可曾想过德怀之,礼制之,大笔一挥,连坐者何止千万。

可虎毒不食子,狠辣如朱元璋,在涉及自己儿子时,也不免犯了双标的毛病。在他眼里,对孙子有威胁的大臣,已经被自己杀得一干二净,儿子们再折腾也翻不起什么浪来,不如留他们一条命,给朱家开枝散叶。

朱允炆自然不了解爷爷的想法,他可是将自己这段话当成了削藩的准则。在朱棣尚未起兵前,他有很多机会兴师问罪,却都心慈手软错失良机,坐等燕军成了气候。

朱允炆削藩连对五王下手 最后为什么任由朱棣成了气候

3。象牙塔终究敌不过社会大学

朱允炆虽然心软,但也不是傻子。朱棣反象初现后,他直接让心腹大臣接管了北平的防务,监视着叔叔的一举一动。要说朱允炆也算有识人之明,派去的张信、张昺和谢贵几人,都是久经官场的人精,到了北平就牢牢控住了九门,连只鸟都飞不出去。

不得不说,朱允炆能够被朱元璋看中,确实有两把刷子。只是他在皇宫这座象牙塔里学到的那点帝王心术,在对付社会大学毕业的朱棣时,显得有点捉襟见肘。

朱棣先是闭门不出,对外称病,暗中策反了北平都司张信。他还将自己的手下五花大绑,做出一副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的假象,引诱张昺和谢贵前来拿人。这可是白捡的功劳,谢张二人自然不能放过,立马就跑到燕王府领人。刚到端礼门,就被燕王府的士兵团团围住,被逼无可奈何两人只得自杀谢罪。

朱允炆削藩连对五王下手 最后为什么任由朱棣成了气候

拔掉了朝廷的钉子之后,燕王府的将领张玉、朱能,迅速接管了北平九门,朱棣也一改病容,拉起奉天靖难的大旗,开始了为期四年的造反之旅。

朱元璋分封藩王之初,时任平遥县训导的叶伯巨,就曾用“七王之乱”、“八王之乱”警告他,亲王势力过大容易尾大不掉,对中央构成威胁。然而朱元璋不仅没有听其劝告,反而将叶伯巨打入死牢。

作为孤儿的朱元璋,对于血脉亲情有种盲目的信任,在他看来自己的儿子们,一定能够履行好拱卫边疆的职责,让孙子可以高枕无忧地推行仁政。

然而他并不了解朱棣这些儿子们,更不了解朱允炆这个孙子。在他死后不过两个月,儿孙之间便已经势同水火、刀剑相向。更让他想不到的是,他给朱允炆留下的铁桶江山,居然如此不堪一击,短短四年就土崩瓦解,成全了朱棣的永乐盛世。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追风历史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s://www.zflsw.com/201806/197043.html

“朱允炆削藩连对五王下手 最后为什么任由朱棣成了气候” 的相关文章

诸葛亮长子战死绵竹导致蜀汉灭亡 诸葛瞻是第二个马谡吗

诸葛亮长子战死绵竹导致蜀汉灭亡 诸葛瞻是第二个马谡吗

今天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诸葛亮长子战死绵竹,直接导致蜀汉灭亡:他是另一个马谡吗?的故事,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历史网小编一起看一看。公元263年,魏国发动了结束三国鼎立局面的灭蜀之战。司马昭派遣18万大军,兵分三路取蜀。在丢失汉中后,蜀将姜维立刻退守剑阁,与魏军相持。而为破解僵局,魏将邓艾率精兵万人偷...

秦二世在位三年就灭亡 这一切到底是谁的错

秦二世在位三年就灭亡 这一切到底是谁的错

今天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秦二世仅仅在位三年,秦朝进覆灭,这到底是谁之过呢?的故事,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历史网小编一起看一看。如果把中华文明的大一统政策看成一个人的一生,我们现代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一个成年人,那么秦朝只是一个刚出生的小婴儿。你能指望一个婴儿有多少正确的做法吗?犯错才是正常的。无数后人...

潘濬在东吴是什么地位?他与关羽之间有何故事

潘濬在东吴是什么地位?他与关羽之间有何故事

潘濬,三国时期吴国重臣,蜀汉大司马蒋琬的表弟。历史网小编整理了一下,现在给大家详细说明,快点来看看吧。许多“三国迷”提起关羽大意失荆州、败走麦城总会感叹,关羽身边没有一个辅佐他的人。其实刘备并非没有给关羽安排副手,只是关羽性格高傲,看不起士大夫。所以他和留守荆州的“二把手”不和,今天我们就来聊聊潘濬...

马援的一生有何作为?他没能成为云台二十八将之一是因为什么?

马援的一生有何作为?他没能成为云台二十八将之一是因为什么?

云台二十八将,是指光武帝刘秀建立东汉的过程中,功劳最大、能力最强的28员大将。不知道没关系,历史网小编告诉你。马援“少有大志”,长大后担任郡督邮。在一次押送重犯途中,马援“哀而纵之”,自己亡命北地郡。许多当地人敬佩马援私放死囚的义举,心甘情愿归附他,使马援成为数百户人家的主人。马援经常激励他们:“丈...

三国时期关羽与黄忠二人的关系怎么样?

三国时期关羽与黄忠二人的关系怎么样?

关羽、马超、张飞、赵云和黄忠,被刘备封为了自己帐下的五虎上将。感兴趣的读者和历史网小编一起来看看吧!正史为前后左右四方将军,封魏延为汉中太守,当关羽知道五虎上将中有黄忠时,非常不高兴,当即撂下狠话,说大丈夫不与老兵为伍,这明显是公开看不起黄忠。既然公开了,黄忠肯定知道,那么,黄忠服关羽吗?关羽死后,...

诸葛亮北伐为什么总是从容退兵 诸葛亮是了减少损失吗

诸葛亮北伐为什么总是从容退兵 诸葛亮是了减少损失吗

还不知道:诸葛亮为什么每次北伐都能从容退兵,减少损失?的读者,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首先我们在了解一下当时的形势吧。刘备白帝城托孤后,诸葛亮就为了兴复汉室殚精竭虑,分析了天下的大势,一共进行了六次北伐,当时刘备倾国之力东征孙吴,最终夷陵之战,蜀军几乎全军覆没,五虎上将折伤...

司马炎最后继位给司马衷与贾南风有何关系?

司马炎最后继位给司马衷与贾南风有何关系?

司马炎,晋朝开国皇帝,谥号武皇帝。今天历史网小编给大家整理了相关内容,不知能否帮助大家拓展一些知识?晋武帝司马炎并非昏君,他儿子众多,为何非得立一个智力堪忧的儿子当继承人呢,主要是封建帝制不容随便推翻,加之他为了稳定自己的长久统治,所以才把司马衷推上王座。一、关于“嫡长子继承制”众所周知,古代帝王传...

刘备和孙坚平黄巾军功大小差不多 两人结局为何截然不同

刘备和孙坚平黄巾军功大小差不多 两人结局为何截然不同

今天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刘备、孙坚都是剿灭黄巾有功,孙坚被连连晋封,刘备为何原地踏步的故事,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历史网小编一起看一看。184年,刘备、孙坚在剿灭黄巾军的战斗中都立了功,可不久孙坚就被晋封为别郡司马,而刘备等了许久,也没有等到任何消息。两人的军功大小差不多,为何结局却截然不同呢?东汉末...

发表评论

访客

看不清,换一张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和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