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中国历史 > 正文内容

历史上扶苏究竟是怎么死的?

中国历史6年前 (2018-07-04)170

历史上扶苏究竟是怎么死的?感兴趣的读者和历史网小编一起来看看吧!

从公元前230—公元前221年,秦始皇先后灭韩、赵、魏、楚、燕、齐统一六国,建立我国之一个封建王朝——秦朝。

秦始皇统一六国后,又统一了度量衡、货币和文字,为当时人们的交往沟通产生了极大便利,也为中华文化的继承和发展做出了很大贡献。

但如此鼎盛辉煌的秦朝却如耀眼的流星般一闪而过,二世而亡,这让古今中外诸多名人大家唏嘘不已。

历史上扶苏究竟是怎么死的?

历史记载,说秦始皇死后,赵高假传圣旨,让胡亥当上了皇帝,扶苏听说此事后愤慨自杀,但事实的真相果真如此吗?

有人在司马迁的《史记》上找到了扶苏死亡的相关记载,通过《史记》中的说法,司马迁很隐晦的向我们传递了个信息:是蒙恬出卖了扶苏!那么,这到底是怎么一回事情呢?今天咱们就来聊一聊。

秦始皇对扶苏极为喜爱

在我国历史上,秦始皇作为千古一帝,做出了许多令后人感叹不已的事情,只能说优秀的人各方面都很优秀。秦始皇不仅自身能力强,还教出了各方面都很优秀的儿子,嬴政最出名的儿子便是扶苏和胡亥。

从《史记》中看,相比扶苏,秦始皇明显更加疼爱胡亥。《史记秦始皇本纪》中司马迁说:“赵高教胡亥狱律法事”,秦始皇为胡亥指定授业老师,这项殊荣可是其他子女都没有的。

当然,这并不代表秦始皇不喜欢扶苏,事实恰恰相反,秦始皇其实非常欣赏扶苏。只是,对扶苏的喜爱,秦始皇表现得并没有那么明显,可那种望子成龙的慈父之心是不容忽视的。

秦始皇对扶苏各种的严加管教,都表示其对扶苏寄予了厚望,因为扶苏天生聪颖,史上夸其刚毅勇武、待人诚心宽仁、有政治远见,如此优秀的孩子秦始皇怎么会不喜欢呢!

另外,秦始皇为其起名为“扶苏”,“扶苏”本意是一种植物,指代树木茂盛、枝繁叶茂,有着香草佳木的寓意,如此寄托美好的名字,怎么能说秦始皇不喜欢扶苏呢!

从执政理念来看,秦始皇吞并六国建立秦国,肯定是希望这个国家越来越好走向繁荣。扶苏曾多次议政,对治国、安定天下颇有见地,综合扶苏的声望,他称得上是一位很好的皇位继承者。

如果没有后续意外的发生,扶苏很可能成为秦朝第二个皇帝,可惜历史没有如果。时间回到公元前212年,侯生、卢生等人议论皇帝后纷纷逃走,秦始皇得知此事勃然大怒,下令追查此事。

相关官员不久便把涉案的460多名儒生缉拿归案,秦始皇下令在咸阳将这些儒生坑杀,史称“焚书坑儒”。此事一经发生,扶苏对父亲的行为极不赞同,多次上书劝谏,称:

“天下初定,远方黔首未集,诸生皆诵法孔子,今上皆重法绳之,臣恐天下不安”。暴怒下的秦始皇并没有意识到儿子的良苦用心,反而因扶苏和自己的政见不和而迁怒扶苏。

政见不合惨遭流放

不久后,始皇帝便下令把扶苏贬到北方,让其在蒙恬的军队里好好悔过。其实,秦始皇这次对扶苏的贬黜也并不是一时地恼怒上头,从根源上来看,嬴政的一番作为也可谓是用心良苦。

当时,世人对扶苏的评价多是“仁爱慈善”,要是一个普通人得到此评价那是极好的,可扶苏毕竟是未来的储君,一代帝王当然要为百姓着想,有身为天下君父的觉悟,但如果过于良善就很难把持住朝堂。

要知道,朝堂上的大臣都不是省油的灯,一时的良善会得到大臣们的赞赏与恭维,但要是一直良善的话,就会让大臣们觉得这个君主软弱无能,长时间下去很容易朝堂不稳。

再加上,坑儒事件扶苏再次表现了仁慈之心,这让秦始皇下定决心要磨练下扶苏的性子,让其往合格的君王上靠拢,于是便有了放逐这一行为。

本来秦始皇打算让扶苏在边关吃几年苦,磨练磨练性子便召回京,但计划没有变化快,还没等秦始皇下令传召扶苏回京,意外便发生了。

公元210年,秦始皇云游天下,但巡游过程中,秦始皇意外染病,病危之际,他叫来自己的心腹赵高,让他起草一份诏书,把皇位传给扶苏。

此事安排完后,秦始皇便安详地闭上了他的眼睛,但令他没想到的是,赵高却在此时生出了异心,他并没有听从秦始皇的吩咐,把皇位传给扶苏,而是假传圣旨说秦始皇把皇位传给了胡亥。

扶苏之死

就这样,胡亥坐收渔翁之利的登上了大位,成为了秦朝的第二位皇帝。远在边关的扶苏听见此事后,大为悲痛,一是父亲去世,二是皇位并没有传给自己,多重打击下,扶苏自杀而亡结束了自己的生命。

但事实真的如此吗?后来有人综合《史记》的记载,对此事进行了解读。秦始皇把扶苏下放到蒙恬的军队中,实际上是在为扶苏铺路,蒙恬手下掌管三十万大军,如果扶苏把蒙恬收入麾下,那么他将来一定稳坐高位。

秦始皇驾崩,扶苏作为王储,心里承受能力真的那么差吗,连事情的真相如何都不去查,直接选择自杀?对于此事便有人做出了这样的猜测:

无论哪个皇子继位,都不会影响到蒙恬的地位,他忠于的是大秦,而不是某一个皇子。同时,虽然蒙恬猜测或许有政变,但他却不愿意为了扶苏而卖命,毕竟两人的利益不是相关的。

退一步而言,每一个皇子都不傻,若是蒙恬真的愿意全心全意支持扶苏,背靠着几十万大军,他怎么可能都不会自杀,唯一的解释便是两人不是一条绳上的蚂蚱。

既然如此,在扶苏死后不久,蒙恬为何也身首异处了呢?因为蒙恬的地位太高了,同时他的弟弟蒙毅与赵高还有仇,这无疑会让赵高、胡亥的地位不稳,于是便斩草除根。

或许有人会说这只是猜测,但如今的很多历史事实,不都是这样一点点挖掘出来的嘛!历史是由人来写的,必然会带有一定的主观色彩和时间差距,有时候看到的并不一定是真相,从人性的角度出发,所推测出来的结果有可能才是答案。

话说,如果秦始皇泉下有知的话,不知道他会不会后悔相信赵高的决定。如果他换一个人来传圣旨的话,可能扶苏就既能参加他的葬礼,又能继承皇位了。

但始皇帝却从没设想过圣旨送不出去的这种可能,给了赵高等人篡位的机会,让胡亥当上了皇帝,促使秦朝二世而亡。只能说世事弄人,秦始皇聪明了一世,临终却识认不清,让自己辛苦打下来的江山昙花一现。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追风历史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s://lishi.okwc.net/201807/197716.html

“历史上扶苏究竟是怎么死的?” 的相关文章

刘禅亲政后蜀汉三十年就灭了 刘禅是是智还是愚

刘禅亲政后蜀汉三十年就灭了 刘禅是是智还是愚

还不知道:刘备之子刘禅,亲政后蜀汉存活三十年,他到底是智是愚?的读者,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一、扶不起的阿斗“扶不起的阿斗”用来形容一些帮也没用的人,当中的阿斗,相信大家都知道是指三国时代蜀汉第二任君主刘禅。受《三国演义》影响 ,一提起阿斗或者刘禅,大家就会想起废材、昏庸...

朱瑄最后被朱温所杀,到底是因为什么?

朱瑄最后被朱温所杀,到底是因为什么?

朱瑄,生卒年及生平均不详,晚唐割据军阀。下面历史网小编为大家带来详细的文章介绍。光启三年(887年),开封城遭到齐军围困,危在旦夕。天平军节度使朱瑄于是率军前往救援,帮助朱温打退了秦宗权,成为其同姓义兄。但仅过了十年,朱瑄就为朱温所杀,天平军也落入朱温手中。那朱瑄与朱温是如何从结义兄弟变成生死仇敌的...

滕胤:三国时期东吴重臣,他担任过哪些职位?

滕胤:三国时期东吴重臣,他担任过哪些职位?

滕胤(?-256年),字承嗣,三国时期吴国重臣,北海郡剧县人。接下来历史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滕胤仪表堂堂,少时有节操,后娶公主为妻。孙权称王后,滕胤被封都亭侯。其后历任丹杨太守、吴郡太守、会稽太守。孙亮继位后,出任太常、卫将军。诸葛恪被杀后,群臣推举滕胤为司徒,但遭权臣...

步协:东吴丞相步骘之子,他的一生经历了什么?

步协:东吴丞相步骘之子,他的一生经历了什么?

步协,临淮郡淮阴县人,东吴丞相步骘之子。赤乌十年步骘逝世,步协嗣父之任,继统步骘所领,加为抚军将军。后来蜀汉被魏所灭,东吴闻知此事,见百城无主,遂有兼蜀之志,命步协率众西征,却为罗宪所阻。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人物生平步协,临淮淮阴人,东吴丞相步骘之子。公元247年(吴大...

卫青功劳那么大 死后汉武帝为何要诛杀他的整个家族

卫青功劳那么大 死后汉武帝为何要诛杀他的整个家族

今天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卫青死了以后,汉武帝为什么诛杀了其整个家族呢?的故事,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历史网小编一起看一看。卫子夫一家,曾是汉武帝时期最显赫的家族。卫子夫是皇后,儿子刘据是太子,弟弟卫青是大司马大将军,外甥霍去病是大司马骠骑将军,姐夫公孙贺作过丞相,显赫无比。可是,武帝晚年,这个显赫家族...

唐睿宗李旦的一生是什么样的?是个什么样的人?

唐睿宗李旦的一生是什么样的?是个什么样的人?

唐睿宗李旦,唐高宗李治第八子,武则天幼子,接下来历史网小编就带来历史故事,一起看看吧!在诸多古代帝王中,有一位独具特色的皇帝常常被人们忽视了,他就是唐睿宗李旦,一位史上看似最懦弱、窝囊,但也最精明的皇帝。翻阅唐睿宗的一生履历,我们发现了一个极其罕见的现象,就是这位皇帝两次登基,又两次主动退位。从履历...

历史上朱元璋与苏坦妹之间有何故事?

历史上朱元璋与苏坦妹之间有何故事?

明太祖朱元璋,明朝开国皇帝, 年号“洪武”。下面历史网小编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相关内容。刘辰的《国初事迹》记载了一件事,朱元璋的部下送给他一个名叫苏坦妹的美女,同时她也是一个才女。可是第二天朱元璋就把她杀掉了。这是怎么回事呢?(苏坦妹剧照)苏坦妹是浙江金华人,出身于书香人家,由于自幼耳濡目染,长大后不...

历史上乐毅军事能力怎么样?他没能成为四大名将是为何?

历史上乐毅军事能力怎么样?他没能成为四大名将是为何?

战国四大名将是指:秦国的白起、王翦,赵国的廉颇、李牧。历史网小编整理了一下,现在给大家详细说明,快点来看看吧。实际上,乐毅的功劳丝毫不亚于上面的四位。为什么这么说呢?其一,乐毅以弱伐强。无论是白起、王翦,还是廉颇、李牧,他们所处的时代,都是他们国家非常强盛的时候。白起处在秦国向六国发起总攻的时候,王...

发表评论

访客

看不清,换一张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和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