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中国历史 > 正文内容

汉武帝44年揪着匈奴不放的真相是什么?

中国历史6年前 (2018-07-05)150

汉武帝44年揪着匈奴不放的真相是什么?下面历史网小编为大家带来详细的文章介绍。

在我国2000多年的封建王朝历史中,能被人记住和钦佩的皇帝不算多,其中“秦皇汉武”是大家更爱提的两位皇帝,他们的功业,对我们中国的整个历史都起了推动作用,虽然他们也做了不少错事,总归瑕不掩瑜。

雄才大略的汉武帝在位共54年,却花了44年去攻打匈奴,后期甚至过分到穷兵黩武(竭尽所有的兵力,任意发动战争),成为不少人批评他的理由。那么汉武帝为什么不惜搜刮民脂、耗尽财富、搞得尸横遍野也要抓着匈奴不放呢?

匈奴,古代蒙古高原游牧民族,《史记》中记载匈奴的先祖是夏后氏(夏朝君主的氏称),约公元前16世纪时,夏朝灭亡,夏后履癸的其中一支后裔逃到北方,吞并其他部族后建立了匈奴。

汉武帝44年揪着匈奴不放的真相是什么?

其实“匈奴”这个称呼是带有一定贬义的,因为当时为了资源,边境的匈奴人不停骚扰中原地区的人们,他们个个骑着马挥着刀,中原百姓觉得他们非常凶悍,所以用“匈”(凶)来称呼他们;“奴”就更加好理解了,是奴婢、下人的意思。可见中原百姓和匈奴人的关系特别不好,最开始甚至叫他们“鬼方”。

公元前221年,“千古一帝”秦始皇统一六国,马上修建了长城。因为春秋战国时期,各国之间本来就打得不可开交,北方的匈奴还趁机骚扰,时不时搞点突袭,让各国措手不及。当时为了防备他们,各国就修建了一些简单的城墙,但小城墙根本挡不住匈奴。

于是秦国、燕国和赵国开始修起了高大的城墙,也就是长城的雏形,秦始皇当然知道匈奴的厉害,赶紧把这些城墙进行加固和扩大,才有了今天的“长城”,长城的出现,非常有效地阻拦了匈奴。

公元前215年,匈奴又蠢蠢欲动,秦始皇派蒙恬大将军率领30万秦军北击匈奴,收河套地区,《过秦论》中不是有一句“却匈奴七百余里,胡人不敢南下而牧马”,说的就是这件事。后来蒙恬在这里驻守了10年,匈奴害怕蒙恬,10年都不敢踏进来一步。

就这样过了几百年,中原的人不知道匈奴仍然觊觎着他们丰富的资源,在养精蓄锐。当年汉高祖刘邦和32万大军就被匈奴冒顿单于率领的40多万骑兵包围了7天7夜,幸亏刘邦用计谋逃脱,不然中国历史都会因此改变。

后来汉朝皇帝发现跟匈奴硬碰硬没什么好处,就走上了“和亲”的道路,还允许双方人民进行交易,休养生息,但是很快匈奴人就不满足了,觉得自己明明有实力得到更多,凭什么受制于你,于是又开始骚扰中原边界,但规模很小。

休养生息了近70年,到了汉武帝刘彻执政,汉武帝一看匈奴竟然“敬酒不吃吃罚酒”,非常生气。刚好汉朝经过长年的修生养息,国力强大,干脆转防御为进攻,“唰唰唰”就是3次大战:河南之战(也称漠南之战)、河西之战、漠北之战,一打就是40多年。

而且汉武帝的目标是“消灭匈奴以绝后患”,当然了,直到汉武帝死去都没有完成这个目标,而且因为常年穷兵黩武,搞得汉朝民不聊生。你们觉得汉武帝花大力气攻打匈奴是正确的行为吗?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追风历史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s://lishi.okwc.net/201807/197777.html

“汉武帝44年揪着匈奴不放的真相是什么?” 的相关文章

有哪些与华佗相关的轶事典故?后世对他的评价如何?

有哪些与华佗相关的轶事典故?后世对他的评价如何?

华佗(约公元145年-公元208年),字元化,一名旉,沛国谯县人,东汉末年著名的医学家。接下来历史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华佗与董奉、张仲景并称为“建安三神医”。少时曾在外游学,行医足迹遍及安徽、河南、山东、江苏等地,钻研医术而不求仕途。他医术全面,尤其擅长外科,精于手术。...

面对贪官胡惟庸的挑衅,朱元璋只说了五个字

面对贪官胡惟庸的挑衅,朱元璋只说了五个字

众所周知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是穷苦出身,童年过得极其痛苦,常常饱一顿饥一顿的,这种悲惨经历直接导致他对贪官污吏深恶痛绝,他坐上帝位之后,面对贪官,可以说是铁腕铁拳铁石心肠,曾经有一位贪官挑衅他,朱元璋只说了5个字,就震慑了所有人。那么,朱元璋是如何治理官员腐败的呢?他出生在一个农民家庭,思想有些局限。...

太子朱标去世之后 朱元璋为何会传位给朱允炆

太子朱标去世之后 朱元璋为何会传位给朱允炆

对朱元璋为什么要传位给朱允炆?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1392年,大明太子朱标去世了,这对朱元璋来说,是双重打击。一方面,是亲情上的打击。朱标是朱元璋的嫡长子,是他最亲的儿子,在他心中,他和马皇后,朱标三个人,才是其乐融融的一家人,其他儿子们,那都是来凑数的。一方面,...

孙皎:三国时期东吴宗室、将领,轻财交友,谋取民心

孙皎:三国时期东吴宗室、将领,轻财交友,谋取民心

孙皎(?―219年),字叔朗,吴郡富春人,三国时期吴国宗室、将领。昭义中郎将孙静第三子,武烈帝孙坚之侄,孙权堂弟。接下来历史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初任护军校尉,领兵二千多人,号称精锐部队。后升任都护征虏将军,接替程普都统夏口,曾随吕蒙平定荆州。219年,孙皎病死,孙权追录...

朱棣两次下令将数万名尼姑和道姑被逮入狱,是为了什么?

朱棣两次下令将数万名尼姑和道姑被逮入狱,是为了什么?

朱棣,明太祖朱元璋第四子,明朝第三位皇帝。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永乐十八年,明成祖朱棣两次下令:“凡北京和山东境内尼及道士悉捕至京师诘问之”“凡军民妇女出家为尼及道者,悉关京师。”一时,数万名尼姑和道姑被逮入狱,接受诘问。六根清净的尼姑和道姑究竟犯了什么事,竟让朱棣如此...

有哪些与吕夷简有关的轶事典故?后世是如何评价他的?

有哪些与吕夷简有关的轶事典故?后世是如何评价他的?

吕夷简(978年-1044年10月3日),字坦夫,淮南寿州人,北宋杰出政治家,名相吕蒙正之侄、光禄寺丞吕蒙亨之子。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吕夷简在宋真宗年间中进士,先后官至通判、刑部员外郎、参知政事、同平章事等。他辅佐年幼的仁宗,在太后临朝听政的情况下,保证了北宋的社会安定...

和政公主:唐肃宗李亨第三女,以敏惠纯孝著称

和政公主:唐肃宗李亨第三女,以敏惠纯孝著称

和政公主(729—764年),嬴姓李氏,名字不详,陇西成纪(今甘肃省秦安县)人。唐朝时期公主,唐肃宗李亨第三女,唐代宗李豫同母妹,母为章敬皇后吴氏。接下来历史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一岁丧母,以敏惠纯孝著称。天宝九年,册封和政县主,出嫁太子冼马柳潭。孝敬婆母,名列《二十四悌...

关羽败走麦城时刘备在做什么 刘备为何没有救关羽

关羽败走麦城时刘备在做什么 刘备为何没有救关羽

对关羽败走麦城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关羽失败逃到麦城,刘备却见死不救,这是为何?有一词语叫做“成王败寇”,在战争当中,不管你的实力有多强,也不能保证百分之百的成功。但是自古以来,是不以成败论英雄的,很多英雄的事迹一直流传至今。我们就拿关羽这个人物来说,他是蜀汉五虎上...

发表评论

访客

看不清,换一张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和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