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羽稳占上风,败给刘邦是因为什么?
项羽稳占上风,败给刘邦是因为什么?下面历史网小编为大家带来详细的文章介绍。
楚汉争霸作为我国历史上一段重要的时期,至今仍广为流传。刘邦以市井小民的身份,最终逆袭成为皇帝,开辟了汉朝的基业,对后世的国人仍有着深远的影响。
而楚汉争霸的另一位主角项羽,也是一位重量级人物。其勇猛刚毅的性格和最后乌江自刎的落寞,也始终是舞台上经常展现的内容。他与刘邦的反差更是充满了戏剧性的冲突。
正所谓“成王败寇”,仔细分析其实不难发现,项羽在占据绝对优势的情况下被刘邦一举击溃,从他在推翻秦朝时就已初见端倪。
霸王项羽
在推翻大秦的统治之后,根据封地的不同,各起义军首领都获得了相应的王位。刘邦被封在汉地,因此被称为汉王。这也是刘邦在统一天下后将王朝定名为汉的原因。
而作为起义军的首脑,项羽的名号则要更加响亮,以求能够威慑诸王,因此他以春秋时期的五位霸主为参考,号称霸王,以彰显自己的地位。这一称号其实也是项羽性格的一种体现。
从他率军作战时的状态就不难看出,项羽勇猛顽强,而且天生力大无穷,每次战斗都是身先士卒,因此赢得了江东子弟的爱戴。俗话说:“打虎亲兄弟,上阵父子兵”,项羽率领的就是不折不扣的父子兵。
正是由于这种血缘的羁绊,使得项羽的部队在战场上能够发挥出更大的战斗力。在面对章邯的大军时,只有这样的部队才能做到破釜沉舟,也只有项羽这样的血性男儿才能将他们凝聚在一起。
然而性格从来都是一柄双刃剑,任何性格都具有两面性。项羽的勇猛果敢在战场上所向披靡,但一旦离开战场,就表现为鲁莽。项羽在诸多方面,都表现得头脑极其简单,行动快过思考。
在他推翻秦朝统治之后所做的三件事上,便可以看出,项羽是位天才的将领,但却是低能的皇帝。
无辜的子婴
在见到大势已去之后,赵高杀死了秦二世胡亥,改立子婴为皇帝。而子婴温文尔雅,并且正直无私,宅心仁厚,赵高认为深得民心的子婴能够化解这场危机。
但是让他没有料到的是,子婴登基仅五天,便将其处死。这也许就是最典型的自掘坟墓。
除掉赵高,可以看到子婴并非懦弱无能的王孙公子,这样的魄力实属难得。同时也反应出子婴的果敢和威望。要知道,当时的秦朝已遍布赵高的党羽,要做到这一步十分不容易。
然而子婴登基的时候已经为时已晚,即便他有再强的能力也无力回天。因此当刘邦的军队进驻咸阳时,子婴立刻率领百官投降,以求刘邦能放过城中的百姓。
而刘邦则十分爽快地一口答应,并在之后的接触中与子婴建立了良好的感情。但此时的他们都忘记了一件至关重要的事:项羽还没答应,而刘邦根本无力与项羽抗衡。
于是在张良的提醒下,本已进驻咸阳的刘邦从城中退了出来,以求得项羽的原谅。之后便有了鸿门宴的典故。
而刘邦最终从鸿门宴逃了出来,但子婴就没有那么幸运了。对秦朝的极度仇恨,让项羽最终将子婴处以腰斩。如此简单粗暴地将一位并未犯错且有威望的投降皇帝处死,即便是起义军也难免觉得过于残忍。
但这在项羽看来根本不足以考虑。身为霸王的他无须考虑其他人对自己的看法,只要是霸王的决定,其他各王就只能服从。这便是项羽的处事原则。
恢复旧制
在项羽的心中,秦始皇建立的庞大帝国是臃肿而丑陋的,秦始皇的所作所为实在是糟糕透顶。因此在见到秦始皇巡游的车队时,项羽对其嗤之以鼻地评价道:“此人可取而代之!”
而刘邦在见到同样的场景时,却由衷地发出了一声感叹:“大丈夫生当如此也!”这便是刘邦和项羽更大的区别,也是二人结局完全不同的原因。
在刘邦的眼中,秦始皇的做法是对的,这样的排场也是他在取得成就后应该享受的。而项羽却认为应该取代秦始皇,去纠正他犯下的错误。对于历史趋势的理解,刘邦要比项羽通透得多。
因此在项羽夺取天下之后,将秦始皇好不容易统一的天下重新划分为大大小小的国家,并大行分封,让一切都重归于之前的样子,并且各国的政策也恢复到各国自制时的状态。
这一做法无疑是妄图历史能够倒退。人们虽然苦于暴秦的统治,但经过多年的磨合,人们渐渐也体会到了一些统一带来的便利。比如文字再也不像之前那样混乱,度量关系也不需要再进行换算。
这种便利无疑是人们需要的。而项羽轻易地便要将其打破,即便人们能够感受到的便利也要被剥夺,这样草率的决定实在不应该是位高权重的人应有的表现。
火烧咸阳
如果说前两件事是出于对暴秦的憎恶,那么项羽做的第三件事就实在让人无法理解了。这件事便是火烧咸阳。
俗话说“罗马非一日建成”,咸阳同样也是秦国一代代君王努力奋斗的心血。对于美的东西,人们普遍都会有一种认同感,这种认同感让人们会对其倍加珍惜。只要不是出于癫狂状态,人们就不会进行破坏。
因此当刘邦在见到咸阳的繁华时,彻底忘记了项羽的存在,即便在被提醒之后也是恋恋不舍地退居灞上。
而当项羽来到咸阳时,这座帝王之都却完全没能打动他,一把火便将繁华的城市付之一炬,根本不考虑会造成多大的损失,更不考虑这样的举动将产生多么恶劣的影响。
也许在项羽的心目中,只有自己才是最值得珍惜的,其他的全部一文不值。
结语
俗话说“性格决定命运”,项羽的性格成就了他的丰功伟绩,同样也让他最后惨死江边。
项羽对秦朝的怨念已经达到了无以复加的地步,使得他眼中一切与之有关的东西都应该毁掉。然而如果项羽不是这种暴躁傲慢的性格,也许在破坏之前会稍微考虑一下是否妥当。
但正是由于这种性格,让他敢想敢干,不计任何后果。也正是这样的做法,带来了一系列的负面效果,导致最终被刘邦打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