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蒙身为东吴奖励,为何杀害关羽会污了名声呢?
在这个世界上,小孩子只有两种人:好人和坏人。在成人的世界里,这种非黑即白的想法当然是荒唐可笑的。比如在中国历史上,有两个人实际上是属于英雄的,但在历史上口碑很差,甚至很不受人关注,那么这两个人又是谁呢?这些事说来话长。什么是英雄?单就这一概念来看,似乎很简单,但就具体人物而言,却争议颇多,因为不同的视角和观念,对英雄有不同的理解。
①阶级观
从阶级观念的不同出发,对于同一历史人物,会得出完全不同的结论,如晚清历史上的曾国藩,按封建史观,曾国藩是圣人,也是英雄,因为曾国藩做到了忠君报国,缓和了清代的衰败,并粉碎了太平天国运动,其功勋可谓一时之盛,即使儒家知识分子也把他看作近代的大圣人。
但根据农民阶级的历史观,曾国藩可以用屠夫来形容,他在镇压太平天国运动中,杀死了无数反抗清廷专制统治的志士,单凭这一点,他还不能算一个英雄,而且,他也有屠城的记录。
与此相似的还有明代末年的李自成,当时非常衰败,生灵涂炭,许多像李自成这样的贫民揭竿而起,纷纷反抗明代的专制,最后,李自成的农民军包围了京城,崇祯帝唯恐被起义军消灭,于是自杀。
在劳动人民看来,李自成是个英雄,但在封建史观上,农民既不能挨饿,也不能造反,所以李自成是个罪人。通过这些例子,我们可以看到,同一个历史人物,在不同的阶级眼中,会得到完全不同的结论。另外,同一人物在不同的时代,也会受到不同的评价,比如秦始皇,按照传统的历史观,秦始皇只靠武力,不靠德行,不靠制度优越,不靠暴君,但按照现代的历史观,秦始皇一统了中国,是个大英雄。
事实上,秦始皇推行专制、一统六国是事实,但同一事实,在不同时期,给出的结论却大相径庭。中国古代历史上与秦始皇相似的例子还有很多,如伯夷叔齐反对武王伐纣,孔子称赞伯夷叔齐为圣人,但按现代观念,伯夷叔齐维护殷商专制,这一点不值得认同。
总而言之,不同的时代有着不同的道德观念和价值观,这些都会影响历史人物的价值取向。
二,两个被时代误解的英雄
本文中所说的两个英雄,由于时代不同,价值不同,所以属于两个被时代误解的英雄。
一、曹操
其实在元明以前,曹操的口碑并不差,在《三国演义》横空出世之后,曹操的形象和口碑也就一落千丈,最终成了一个反面典型。
实际上,曹操建立的政权,客观上是采用屯田制,所谓的屯田制,其实可以看作是一种特殊的农奴制度,从这个角度看,曹操的制度其实也是很残暴的。但在中世纪时期,世界文明水平如此之高,所以时代的局限,不能苛责曹操为阶级解放先锋,实际上,如果不是曹操,中国未来的历史走向,也是非常玄幻的事。
提起东汉末的时候,由于农民起义的冲击,汉朝开始对地方管理失去控制,于是农民军和各路军阀开始在各地开战,造成人口的急剧减少,受战争冲击的影响,农业生产几乎瘫痪,而且大量人口死亡,这也导致瘟疫大幅蔓延。
到曹操开始横扫中原时,中原的人口已达千人以上,如果再没有及时遏制,中原就有可能沦为一片荒芜之地,所以曹操开始横扫其他军阀,收编农民军,实行屯田。屯田制虽然残酷,使人成为农奴,但在短期内,却 *** 了生产力的发展,为后来人口基数的恢复作出了巨大贡献。而且,曹操一统中原,也结束了军阀混战,原本百姓无家可归,朝不保夕,至少在曹操时代,可以过上相对稳定的生活。
所以从这个角度来看,曹操是个英雄,而古人对他并无好感,这是因为曹操虽是东汉大臣,但他劫持了汉献帝,使人更加同情刘备,而同情刘备的原因,就是刘备是汉朝宗族,这一观念在封建社会中可能是可以接受的,但在现代社会中,作为现代人,更好不要继续保留这一观念。
2,吕蒙
其实吕蒙是个很有感召力的典型,起初吕蒙是个目不识丁的粗人,孙权建议吕蒙好好学习,做一名文武将军,吕蒙一开始还比较抵触,虽然在孙权的强烈建议下,吕蒙还是坚持学习,其实学习也是一件很不容易的事情,比如21世纪的今天,许多人都没有完成初中学业,并非因为贫穷而辍学,而是觉得读书学习好辛苦,所以主动放弃,吕蒙从基础薄弱,自学成谋略过人,这个过程,也体现了吕蒙强大的意志。然而,吕蒙在我国民间的口碑并不好,原因在于吕蒙是杀害关羽的元凶,关羽在民间有很好的口碑,即使在我国南方,走马观花的人群也常常尊崇关羽为祖师,甚至关羽还被儒释道这些宗教当作神仙、菩萨来供奉,吕蒙杀了神仙、菩萨,成了千古罪人。
其实根据现代观念,吕蒙作为孙权手下的将领,吕蒙和关羽可谓各得其所。所以,吕蒙杀害关羽是无可厚非的,所以,现代人不应该继续对吕蒙抱有偏见,更何况,如果吕蒙杀害关羽有罪,那么,关羽所杀的颜良、文丑等人,难道生来就该死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