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中国历史 > 正文内容

清朝官员在跪拜皇帝时 官员为什么要拍拍袖子

中国历史6年前 (2018-07-11)210

对清代官员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清代官员见皇帝时左右拍甩一下袖子再跪拜,有何原因和意义?

我们经常在清宫剧里看到:大臣觐见皇帝时,甚至接太监传圣旨、恩赐时,都会先左右各拍甩一下袖子,然后扑通跪拜在地上。

清朝官员在跪拜皇帝时 官员为什么要拍拍袖子

初见这个场面,觉得怪异、滑稽,毕竟这是中国历朝历代罕见的。

其实,这既与满人的生活习惯有关,也与清代统治者的观念有关。

清代官员跪拜时先拍后甩袖子,有以下几个原因和意义。

一。 满清服饰的“哇哈”设计传统

清代官服由满人旗装演变而来。

满人长期过着渔猎、骑射生活,衣服袖子长、窄瘦,便于身体活动。袖口有一处护盖,满语称为“哇哈”。

满人生活的东北地区,长期寒冷、风大。渔猎、骑马抖缰挥鞭、弯弓射箭、干活做事时,则根据实际需要,“哇哈”可以翻卷上去,利于上臂活动;也可以放下来,遮护手腕,防寒保暖。

清朝官员在跪拜皇帝时 官员为什么要拍拍袖子

其实我国北方地区汉族的衣袖也有类似的设计款式,叫箭袖。

它的袖口比上臂部分紧窄一些,宽厚袖口容易上翻,便于骑射和劳作。同时,把袖口放下来,也可以保护手腕、保暖御寒。

因而,从军服、官服到百姓常服,箭袖广为流传,成为汉服的袖制之一。

满人入关后,保留了旗装的传统设计特色,也吸收了汉族宽大袖口的休闲特色、箭袖的实用优点。

清代官服的上衣衣袖,由三部分组成:袖身、熨褶素接袖、马蹄袖。

官员尤其是文臣无需在户外理政,因而清代官服没有明显的“哇哈”护盖设计。但是上衣衣袖有熨褶,布料比较坚硬,时常翻卷就会有折痕,影响朝服的美观。

因而,我们看到清代官员是在拍打袖口,其实源于满人把“哇哈”翻下来的习惯性动作,叫“放哇哈”。

二。整理仪容仪表

满人在干活做事时会把“哇哈”翻卷上去,否则会放下来。

例如我们看到清代官员写字或拿东西时,总会先习惯性地把手臂抬起来,让袖口往下滑溜一下,露出手腕,以便于手臂活动。

觐见皇帝是至高的场合礼遇,首要的是仪容仪表。总不至于卷着袖口、一副干活的样子去会见吧?那么就需要“放哇哈”。

这就好比现代男士穿长袖衬衫,做事时把袖子翻卷上去,见领导汇报工作或者在正规场合,就得把袖子放下来。

因而清代官员“放哇哈”的动作,是在整理仪容仪表,表明对皇帝的尊敬。

清朝官员在跪拜皇帝时 官员为什么要拍拍袖子

三。表明清白、忠贞

古代皇帝被近臣刺杀的事例不少。因而规定朝堂之上不能带武器,避免兵戎相见。

即使武将觐见皇帝时,往往得摘盔卸甲,否则就是大不敬,甚至还会被非议为图谋不轨。

如果是皇帝偶尔接见的人,会被侍卫搜身检查。

中国汉族古人的袖口宽大,里面可以放置奏折、书本、扇子、银两、银票、短剑。

清代官服也吸收了袖口宽大的这个特点,显得休闲、飘逸。

因而,清代官员“面圣”时拍打袖口,再甩一下,是表明自己身上没有藏匿银两、银票、利器。

此举表示自己清白、忠贞,既不会对皇帝构成人身安全威胁,也表明自己两袖清风、廉政。

清朝官员在跪拜皇帝时 官员为什么要拍拍袖子

四。 清代统治者的观念

上面说了,清代官服的上衣衣袖设计风格,与汉族的箭袖接近,但有明显差异。

箭袖是直筒平口,而清代官服的袖口形状如马蹄,因而称为马蹄袖。

这种设计,既与满人的骑射生活传统有关,也适合统治者的观念心态。

在清代之前的中国历朝历代,臣民见到皇帝一般都是躬身或者单膝下跪行礼,而到了清代则是双膝下跪、叩首。

甚至皇帝不在场,只要见到与皇帝有关的物品如圣旨、恩赐物时,也会如此。

清代官员“面圣”时拍打袖口,再甩一下,双膝跪地、叩首,双手撑地、形如马蹄,做牛做马、任皇帝驱使。

高高在上的皇帝,自然乐见其形,心情愉悦。偶尔惺惺作态说一声“爱卿平身”,臣下得赶紧感激皇恩浩荡。

古人有句话“跪天跪地跪父母”。而到了清代,给别人下跪成为常态。其实这是一种奴役和奴才心态。

上级见上司,平民见官,都会膝盖发软,行跪拜大礼。

清朝官员在跪拜皇帝时 官员为什么要拍拍袖子

双膝下跪、叩首,也就是五体投地,这是作为高级动物的人类,最尊敬、最虔诚的礼节。

这种礼制,从开始就低人一等,人格尊严丧失。

清代统治者的畸形观念心态,由此可见一斑。

这种心态和习惯,到晚清发挥到极致,官员见了洋大人也跪拜。

清朝官员在跪拜皇帝时 官员为什么要拍拍袖子

重视繁文缛节,降低人格尊严,显示严格的等级礼法,维持封建专制统治。

这种观念心态,也使得满清统治必然走向腐朽没落,被西方列强欺侮 ***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追风历史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s://lishi.okwc.net/201807/198864.html

“清朝官员在跪拜皇帝时 官员为什么要拍拍袖子” 的相关文章

梁毗:北魏至隋朝大臣,有哪些与他相关的轶事典故?

梁毗:北魏至隋朝大臣,有哪些与他相关的轶事典故?

梁毗(527~610年),字景和,号长璞,安定郡乌氏县人,北魏到隋朝大臣,兖州刺史梁茂之子。接下来历史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北周武帝时,举明经,累迁布宪下大夫。参与灭亡北齐,授并州别驾、仪同三司,册封易阳县子,迁武藏监。隋文帝受禅,历任治书侍御史、大兴县令、京兆郡丞,出任...

曹丕篡位刘协下台 刘协后面为何不去投奔刘备

曹丕篡位刘协下台 刘协后面为何不去投奔刘备

对曹丕篡汉后,刘协为何不投靠刘备?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公元220年,魏王曹丕逼迫汉献帝禅让,建立了曹魏政权。曹丕通过“禅让”这样一种远古的方式,完成了政权的交接。王莽篡权不被历代所承认,曹丕接受禅让,则成为此后改朝换代的一种主要方式。曹丕通过一种相对和平的方式,完...

孙策要是没有英年早逝的话 东吴最后能统一天下吗

孙策要是没有英年早逝的话 东吴最后能统一天下吗

今天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如果孙策不是英年早逝,东吴能一统天下吗?的故事,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历史网小编一起看一看。沧桑与诗意的历史交相辉映,仿佛可以看到东汉末年风雨飘摇,群雄争霸,悲喜交错,情义血腥交错,一招一式,满盘皆输,千百年后,对于那段历史,人们各执一词,各执一词,有人问,如果孙策不是英年早逝...

刘廷让是什么人?他最后的结局是如何造成的?

刘廷让是什么人?他最后的结局是如何造成的?

刘廷让是赵匡胤义社兄弟之一,他也是众兄弟中出身最好的。今天历史网小编为大家带来这篇文章,希望对你们能有所帮助。雍熙四年(987年),北宋名将刘廷让在被流放的途中绝食而亡。刘廷让是北宋名将,为宋太祖赵匡胤的义社十兄弟之一,在助北宋结束五代十国的混乱割据局面立下大功。那么刘廷让为何会被宋太宗赵光义逼得绝...

王全斌是什么人?蜀地大规模叛乱与他有何关系?

王全斌是什么人?蜀地大规模叛乱与他有何关系?

赵匡胤在陈桥发动兵变取代后周建立北宋后就开始了他的统一中国的战争。下面历史网小编为大家带来详细的文章介绍。乾德三年(965年),北宋大将王全斌灭后蜀,使得巴蜀之地并入大宋版图。可过了不到一年,巴蜀之地就爆发大规模反宋起事,使得北宋对巴蜀的统治岌岌可危。直到乾德四年(966年)刘廷让率宋军入蜀平乱,才...

南朝梁的名将陈庆之北伐战绩有多牛?千军万马避白袍

南朝梁的名将陈庆之北伐战绩有多牛?千军万马避白袍

正所谓“名师大将莫自牢,千军万马避白袍”说的就是陈庆之,那么这位南朝梁的名将陈庆之北伐战绩有多牛?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陈庆之(484年~539年),字子云,南朝梁名将,主要战绩为征战涡阳,北伐北魏。陈庆之自幼为梁武帝萧衍的随从,初时仕途不顺,任了20多年六品官。直到受命...

孙尚香是怎么死的 跳河自尽是不是真的

孙尚香是怎么死的 跳河自尽是不是真的

对孙尚香是怎么死的历史?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喜欢看《三国演义》的小伙伴们,应该都知道孙尚香与刘备的爱情故事吧。很多人对孙尚香的死感到惋惜。下面,就来讲述一下孙尚香是怎么死的吧。孙尚香是自己跳入河中而去世的。孙尚香跳河是为了刘备,当时,孙尚香已经是刘备的夫人了,孙尚...

张纮在历史上是个什么样的人?他的才能怎么样?

张纮在历史上是个什么样的人?他的才能怎么样?

俗话说乱世出英雄。 这是今天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准备了文章,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快来看看吧!纮与昭,号二张;纮柔克,昭纯刚。纮先死,德不亡,昭后死,誉益彰。——萧常提起东吴的大臣,大家最容易想起的是四大都督周瑜、鲁肃、吕蒙、陆逊。其实这几位都是侧重于军事,东吴早期的文臣代表是“二张”——张昭、张纮。他们为孙...

发表评论

访客

看不清,换一张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和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