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中国历史 > 正文内容

开国皇帝那么多,谁杀的功臣最多?

中国历史6年前 (2018-07-16)120

开国皇帝那么多,谁杀的功臣最多?下面历史网小编为大家带来详细的文章介绍。

自秦始皇之后,所有的皇帝都是很“自私”的,他们所有的措施,首先是为了保证“家天下”的延续。

开国皇帝那么多,谁杀的功臣最多?

为了这一目标,他们甚至会让自己智商有障碍的孩子接班(司马炎传给司马衷),也不可能考虑血缘关系稍远一点的亲属,“禅让让贤”更是天方夜谭;而最能体现这一点的,莫过于开国皇帝对开国元勋们的普遍性杀戮:毕竟这些人,是更具备造反能力、经验的,就等于新王朝最主要的潜在危险分子。

所有的开国皇帝都会对功臣心存忌惮,只是在具体的处理方式上有所差异,是杯酒释兵权、还是举起屠刀?主要由以下几方面来决定:

之一,皇帝本身的年龄。

开国皇帝的年龄,与他们杀害功臣的概率之间成正比,即:年轻/正值壮年的开国皇帝,一般不会采取杀人的极端方式,因为功臣们普遍比自己年纪大,让其有足够的精力、空间进行应对,无须担心留给自己的后代。反之,往往会迫不及待地除之而后快。

第二,皇帝与功臣们的阶层出身。

皇帝如果出自前朝权贵、知识分子,那他的功臣们也大多属于同个阶层。这种情况下,相对于肉体毁灭,皇帝更偏向于用制度限制。反之,那些草根逆袭的,大多会对自己曾经的帮手痛下狠手。

第三,开国方式。

与上面第二点有一定关联。与原统治阶层有关的开国皇帝,大多通过篡位夺权,这种情况下大规模杀功臣的情况比较少见。相反,原统治阶层之外、以武装暴力立国的,大多也会选择用暴力的方式铲除未来的政权隐患。

以上几点并非绝对,但具有很大的普遍性。比如:

李世民实际上是唐朝的“联合开国皇帝”,他出身贵族,即位时年仅27岁,手下的开国功勋绝大多数出自贵族阶层。因此。贞观年间几乎没出现杀害功臣的现象。但这并不意味他天生仁厚、不防备功臣,毕竟在他去世前,出于对仍活跃在政坛的凌烟阁功臣李世勣的戒备,刻意毫无理由地将其外贬,并且吩咐自己的儿子李治,加速李世勣有一丝犹豫,就将其除掉。

刘秀,出身汉朝皇室、小地主、太学生,虽然发家之处借助过绿林军的势力,但他身边的功勋大多也出身于地主、士大夫。加上他称帝时年仅30岁,所以他对待功臣的方式以“厚道”而闻名:让他们离开政治中心、以富家翁的身份享受人生。后来,本为后周辅政大臣的赵匡胤也借用了这种方式,通过杯酒释兵权解除了功臣们的潜在威胁。

相反的案例,则以刘邦、朱元璋为代表。

出身基层官员的刘邦,称帝时已五十有余;他的人生逆袭过程,是在与传统贵族集团的军事对抗中获得了胜利。这些因素相叠加,让他对自己的功臣集团充满了戒备:以冷酷的手段除掉了韩信、英布、彭越等非沛县元老的“合作方”;对与自己如影随形的萧何也高度戒备,多次进行测试。

但由于妻子吕后与自己“共定天下”,拥有相当高的手腕与威信,足矣协助自己的接班人,于是他并没有对沛县元勋下手,而是签订白马之盟、明确共享利益,并且设立大量同宗藩王为外援。

而朱元璋之所以成为对待功臣最凶残、冷血的皇帝,自有其充足理由。

之一,朱元璋40岁称帝,但直到公元1382年降服大理、1393年控制河西,才正式实现了严格意义上的一统天下,而此时的他已经年逾花甲;更为令人忧虑的是,他苦心培养了多年的接班人朱标于公元1392年意外病死,自己心仪的替补对象——皇太孙朱允炆年仅15、性格孱弱,在一众功臣面前如同羔羊面对狮群;

第二,朱元璋是历史上第二位出身平民的大一统开国皇帝,而且是唯一一位通过农民起义获取成功的帝王,他的功臣群体带有明显的阶级色彩,政治素养、自我约束能力、对君臣关系的认知等等均较为薄弱,意味着高度的威胁。

因此,为了替自己的孙子消除隐患,朱元璋一方面大封藩王,另一方面将功臣宿将屠戮殆尽,打击面之广、杀害人数之多,世上罕见。

那他为什么饶了汤和一马?原因很简单:没威胁。

其一,谨慎谦卑是汤和一生中的固有人设,无论处在任何地位;而且地位越高、越谨慎。

史称他“勇而善断,不妄发言”,从不乱说话,也避免了祸从口出;

“入闻国论,一语不敢外泄”,口风极严,对于朱元璋绝对忠诚;

“行师受任,有诏即行,不少顾家”,收到朝廷的任何命令都立即动身,压根不为家长里短分心。这一点极为关键——当初的李世勣之所以顺利通过李世民的考验,就在于“世勣受诏,不至家而去”,接令后立即出发,连家都没回;

而且,汤和头脑清醒、不眷念权力。公元1388年,朱标还在世的时候,汤和就洞察出了朱元璋不愿诸将长期统领军队的心思,之一个告老还乡,让朱元璋极为欢欣。

当然了,还有一点也很关键:汤和去世的早,先于朱元璋三年离世,这也保证了他与朱元璋和谐的君臣关系。

说这么多,但笔者并没有丝毫吐槽朱元璋的意思。农耕时代的封建皇权自有其局限性,它建立在小农经济的基础上,必然导致统治者带有挥之不去的小农意识;家族利益凌驾于政权之上,注定了开国皇帝与功臣间不可调和的潜在矛盾。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追风历史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s://www.zflsw.com/201807/199671.html

“开国皇帝那么多,谁杀的功臣最多?” 的相关文章

朱元璋建立明朝以后 刘伯温为何没有得到朱元璋的重用

朱元璋建立明朝以后 刘伯温为何没有得到朱元璋的重用

还不知道:明朝建立以后,能力见长的刘伯温为何没得到朱元璋重用的读者,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在帮助朱元璋取得天下那长长的功臣名单里,最被后人熟知的人物可能就是刘伯温了,甚至是神一般的存在。刘伯温“神”到什么程度?《明史-刘基转》开篇就提及:基(刘伯温)博通经史,于书无不窥,...

诸葛亮被封侯的原因是什么 刘备为何托孤给他

诸葛亮被封侯的原因是什么 刘备为何托孤给他

章武三年,刘备在永安病危,从成都把诸葛亮召来,托付自己的身后事。刘备对诸葛亮说:“你的才能胜过曹丕十倍,一定能安定国家,最终成就大事。如果我的儿子值得辅佐,你就辅佐他;如果他实在资质太差不足以辅佐,你就自己做君主吧。”诸葛亮哭着说道:“臣一定竭尽全力,忠贞侍奉,到死为止。”刘备临终时,把鲁王叫过来对...

朱建平:汉末三国时期相师,精通相术,效果灵验

朱建平:汉末三国时期相师,精通相术,效果灵验

朱建平(生卒年不详),汉末三国时期沛国(今安徽省)人。精通相术,于街巷之间为人相面,效果非常灵验。接下来历史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三国时,他在街头巷尾给人们看相。曹丕做五官将时,请他看相,朱建平说:将军寿命80,40会有小难,愿您多多保护。 又说曹彪:您居于自己的封国,到...

顾承:三国时期东吴名臣,他有着怎样的人生经历?

顾承:三国时期东吴名臣,他有着怎样的人生经历?

顾承,字子直,吴郡吴县人,三国时期东吴名臣。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出身江东吴郡四大姓之一吴郡顾氏。嘉禾年间,与其舅陆瑁一起被礼请至建业做官。吴大帝孙权授予骑都尉。后来任吴郡西部都尉,和诸葛恪一起平定山越。芍陂战役后,被授予奋威将军,兼任京下督。几年之后,和哥哥顾谭、张休...

李香君是什么人?她的一生是什么样的?

李香君是什么人?她的一生是什么样的?

秦淮八艳指的是明末清初江南地区南京秦淮河畔的八位才艺名伎,不清楚的读者可以和历史网小编一起看下去。李香君本姓吴,苏州阊门枫桥人氏,兄妹三人,有两位哥哥。李香君的父亲是个武官,不过品阶很低,两个哥哥几乎不学无术,没什么才能。李香君8岁时,家道中落,无奈之下,她漂泊到异乡,被南京秣陵教坊的名妓李贞丽收养...

明朝时期的南北榜之争是怎么回事?朱元璋是如何解决的?

明朝时期的南北榜之争是怎么回事?朱元璋是如何解决的?

明太祖朱元璋,原名朱重八。明朝的开国皇帝。说到这个大家都会想到什么呢明洪武三十年,明朝迎来三年一度的科举会试。经会试考核,以78岁高龄的大儒刘三吾为主考的考官们选出贡士51名,均为南方考生。因此,大批北方落榜考生鸣冤告状,“科场舞弊”成为当时最大的话题。随后,朱元璋下诏彻查此事,经数日复核,调查组得...

张飞被杀时为何没有人发现 张飞的死对伐吴造成了什么影响

张飞被杀时为何没有人发现 张飞的死对伐吴造成了什么影响

还不知道:张飞被刺杀时,为何没被大家发现,他的死为伐吴带来了什么影响?的读者,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在三国时期,死得最憋屈的大将当属张飞了。这位叱咤风云的将领,在战场上无人敢当,被古人选为武庙七十二将之一。可是他却没有战死在沙场,马革裹尸,而是被自己的部下所杀。而且他的首...

薛应旗:明朝学者、藏书家,他的一生大致分为三个阶段

薛应旗:明朝学者、藏书家,他的一生大致分为三个阶段

薛应旗(公元1500年-公元1575年),明学者、藏书家。字仲常,号方山。嘉靖十四年(1535年)进士,曾任慈溪知县,官南京考工郎中。接下来历史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人物生平薛方山的生平大致可分三个阶段:35岁前,主要是读书,准备科举;1535年中进士,开始二十一年的官场...

发表评论

访客

看不清,换一张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和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