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历史文化 > 正文内容

盘点:古代哪些科举考试落榜的才子

历史文化6年前 (2018-07-19)280

一年一度的高考即将来临,有些人是一生中之一次高考,而有些人是二战甚至是三战。有些人斗志昂扬,但有些人却担心考不好。其实这个并不用担心,因为很多事需要坚持才能有收获。古代的人参加科举都是一次过的吗?其实古代也有很多多次科举失败,但是他们都非常的坚持,最终金榜题名。今天我就带大家了解四位古人有多坚持,古人都尚且如此坚持,我们又岂能放弃。

天下古今之庸人,皆以一惰字致败;天下古今之才人,皆以一傲字致败。-曾国藩

这句话是曾国藩所言,其意思就是自古以来的庸人都是因为懒惰而失败,而自古以来的才子都是因为骄傲而失败。曾国藩早年并没有表现出有什么才华,在长沙府童子试中位列第七,在湖南乡试中位列三十六,之一次参加会试的时候还被淘汰,结果第二次会试再次落第。

比起其他才子曾国藩要差太多了,毕竟其他才子从小到大都是之一,曾国藩却两次落榜。但是曾国藩心性特别好,而且非常勤奋。第三次参加会试的时候,这一年曾国藩成功成为进士。在成为进士之前,曾国藩承担了巨大的压力,但是曾国藩并没有因为困难而放弃,反而是迎难直上最终金榜题名。之后曾国藩成为晚清重臣,很多人只看到曾国藩的风光之处,但是他们都选择性的忽视曾国藩的努力。曾国藩用自身经历证明了一句话:要想人前风光,必定在人后十倍努力。

四战科举,筚路蓝缕

韩愈身为唐宋八大家其一,在文学界有着不菲的地位,而且还和柳宗元、欧阳修、苏轼合称为“千古文章四大家”。就这样的一位大才子,谁能想到他曾经四战科举,最终才金榜题名。韩愈从小就十分倒霉,刚出生三岁不到,其父亲就去世了。十二岁的时候,他的兄长也去世了,之后他跟着他嫂子颠沛流离。从小韩愈就觉得自己是个孤儿,所以不用别人督促就发奋读书,但是现实给了他一盆又一盆的冷水。

贞元三年到五年,韩愈三次参加科举考试,结果无一例外三次都失败了。后续韩愈继续努力读书,直到在他四战科举的时候金榜题名。不过为了提高自己功名含金量,韩愈还参加了博学宏词科考试,结果考了三次无一例外全部失败。这期间韩愈还曾给宰相上书,结果也石沉大海杳无音讯。十年寒窗苦读,结果换得如此结局,任谁都会心灰意冷,但是韩愈却一直在坚持。四战科举,三战博学宏词科考试,筚路蓝缕。虽然在官场不顺,但是韩愈凭借自身才华在文学界有着不俗的地位。

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柳永

这句话是描述和情人相别的场景,话里话外没有一个悲字,但又字里行间透露着悲苦。没跑过十个八个老婆,根本写不出这么伤感的句子。不对不对,这打开方式不对,有点跑题,再来一次。

何须论得丧?才子词人,自是白衣卿相。-柳永

如果你但看这句话,你可能感觉不出这句话的残酷,接下来我带你科普一下柳永的人生,让你看看惨字怎么写。

盘点:古代哪些科举考试落榜的才子

柳永出身于官宦世家,生活在这样的家庭,人生目标只能有一个,那就是考取功名进而入仕。但是柳永不一样,柳永比较散漫,曾经因为迷恋杭州的销魂风月而放弃进京赶考。在杭州、苏州、扬州一带度过了一段放浪生活,在此时期柳永也写了几个诗词,因此盛名一时。

1009年,柳永非常自信,他自认为自己能夺得之一。但是皇帝一句话:“花里胡哨,没什么大用”,柳永因此落榜。因为字词有些散漫就失去了功名,柳永这个落榜姿势也是非常可以的。因此柳永写下了《鹤冲天·黄金榜上》,把他心中的不甘叙述出来。一句何须论得丧?才子词人,自是白衣卿相。透露了多少苦楚,明明是天下奇冤还要笑着接受。

盘点:古代哪些科举考试落榜的才子

1015年,柳永再次参加考试,?结果又又落榜了。而且他的老相好也开始和他闹掰了,梦想和爱情同时出问题,这种几率也不好碰见哦。1018年,柳永又又又落榜,而他的哥哥却考上了进士。1024年,柳永又又又又落榜了,而且他的情人也跑了。1034年,这一年柳永又又又又又落榜了,看起来是不是很倒霉?不对,这次人家没落榜,人家这次成功了。从1009年参加考试一直到1034年金榜题名,这期间经历了多少苦楚只有柳永自己知道。柳永科举多次失败,而且在情场上同样不顺,他把这些心酸全部写到了诗词中,但是他却从未放弃过。因为他的坚忍不拔,最终成功考取功名,并且在诗词界也有着相当高的地位。

百岁登科古无今有,一经裕后人瑞国华-乾隆

寻常人坚持一两次科举,有毅力的坚持四五次,最厉害的是罗隐坚持了十次,但是他们都不如这位能坚持。要知道这位可是98岁才金榜题名的,这期间都不知道坚持了多少次。这位就是谢启祚,乾隆时期有个规定,那就是如果考生年龄超过80,那么就会象征性的让他当上举人,并且给一个没有实权的职务,不枉人家多次科举。但是谢启祚是个例外,广东巡抚把他的事情报到礼部,请求皇帝赐给他个举人,没想到被皇帝拒绝了。

在当时都觉得谢启祚没多大希望了,因为人活八十古来稀,他已经这么大岁数了,各方各面能力都要远远低于年轻人,所以想在这么激烈的考试中拔得头筹,简直难于上天。但是谢启祚也是不争馒头争口气,人家硬是在98岁的时候考上了举人。之后还给乾隆点过寿烛,乾隆因此赐诗给他:“百岁登科古无今有,一经裕后人瑞国华。”

由此可以看出,对于科举考试,古人的坚持真的是超乎我们的想象。而现如今我们有着高考,对于高考我们更应该坚持不懈。借用彭于晏的一句话,如果你的人生只有一次翻滚的机会,那就一定要用尽全力。对于高考,希望大家都能用尽全力,不留人生中的任何遗憾。希望各位考生能金榜题名,鹏程万里。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追风历史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s://lishi.okwc.net/201807/200311.html

“盘点:古代哪些科举考试落榜的才子” 的相关文章

古代妃子能够降级 皇后为什么一般都是直接废为庶人

古代妃子能够降级 皇后为什么一般都是直接废为庶人

对为什么对皇后的惩处一般都是直接废为庶人,而不是降级成为妃嫔?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首先我们来看一下皇后的来源,就能揭示背后更深层的原因。中国历史上第一个有皇后的皇帝是刘邦,他的皇后就是吕后。吕后是从外地搬迁到沛县的,刘邦的老岳父是一个大富翁。尽管历史上没有更多的记...

民间关于同治皇帝的死说法有三种 其中哪一个才是真正的原因

民间关于同治皇帝的死说法有三种 其中哪一个才是真正的原因

还不知道:同治皇帝死因的读者,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 同治皇帝死亡的真正原因是什么?同治十三年十二月初五(公元1875年1月12日),年仅十九岁的同治皇帝去世。关于同治是怎么死的?民间有几种说法,但没有一种说法能拿出令人信服的证据,就连可信度最高的死于天花说,即便有清廷档...

古代本宫在皇宫里边随便用吗 什么样的人才能自称本宫

古代本宫在皇宫里边随便用吗 什么样的人才能自称本宫

今天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古代皇宫称呼的故事,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历史网小编一起看一看。本宫一词在皇宫可以随便用吗?哪些人可以称呼自己为本宫?在中国古代,人的上下尊卑是分得很清楚的,古代社会将人分为三六九等。在古代天子自然是最高高在上的,为了显示天子的尊贵,天子称自己不再是称呼自己为“我”了,秦始皇以...

欧阳通:书法家欧阳询第四子,他在书法方面有哪些成就?

欧阳通:书法家欧阳询第四子,他在书法方面有哪些成就?

欧阳通(625年—691年),字通师,潭州临湘县(今湖南长沙市)人。唐代宰相、书法家,太子率更令欧阳询之子。接下来历史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门荫入仕,起家秘书郎,迁中书舍人。历任怀州刺史、卫尉卿、殿中监、兵部尚书、太常卿、刑部侍郎、金紫光禄大夫、同平章事,册封渤海县子。天...

中国古代四大美女分别都是哪些人?貂蝉为何也能入选?

中国古代四大美女分别都是哪些人?貂蝉为何也能入选?

说起古代的美女,大家立马便能想到我国古代著名的四大美女。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中国古代四大美女:沉鱼西施,落雁昭君,闭月貂蝉,羞花玉环。这四个女人,是公认的美女。貂蝉位列其中,是因为她是红颜,却不是祸水。(一)关于貂蝉的记载关于貂蝉的记载有两种,...

在古代皇帝大都短命。是哪些原因造成的?

在古代皇帝大都短命。是哪些原因造成的?

皇帝是中国帝制时期最高统治者。 今天历史网小编给大家整理了相关内容,不知能否帮助大家拓展一些知识?倘若说起中国古代封建社会最为尊贵的人的话,人们都会想到皇帝,此人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力和地位,甚至可以掌控他人的生死。这样的一个人,生活自然是美好的,享受着天底下最好的物质生活,拥有取之不尽的荣华富贵。但是...

古代皇帝赏赐就是赏金千两 这个金是指黄金吗

古代皇帝赏赐就是赏金千两 这个金是指黄金吗

还不了解:古代皇帝和黄金的读者,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古代皇帝常说“赏金千两”,真的有1000两黄金吗?其实在中国很早就有了冶炼金属的技术了,但是大多数人可能不太清楚这方面的历史,那我们就来详细地说一说,在夏商时期其实就已经开始用金器了。但那个时候的生产力还是很低的,从而...

历史上真实的文德皇后,她的一生是什么样的?

历史上真实的文德皇后,她的一生是什么样的?

文德皇后是我国历史上一位十分著名的皇后之一,今天历史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详细介绍。古语有云:天启兴运,亦不偶然。助兴运,必有贤妃。太宗开贞观之治,定盛唐基业,助他兴运的必是长孙皇后。长孙氏,小字观音婢,13岁嫁给李世民,生育了三子四女,三子分别是长子李承乾,李泰,李治,于贞观十年薨逝,谥号“文德”...

发表评论

访客

看不清,换一张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和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