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顺利在百姓中进行变法,商鞅采取了城门立木
商鞅先后在秦国实施了两次变法,分别是在孝公十三年(前356年)和十九年(前350年),变法内容为“废井田、开阡陌,实行郡县制,奖励耕织和战斗,实行连坐之法”。下面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
经过春秋三百年的争霸战争,诸侯国的数量大大减少,到了战国时期的矛盾更加尖锐,彼此再无信誉可言。
对于普通百姓而言,历经数百年的战火,过着有今天不知明天的日子,更大梦想就是平定的生活。
商鞅接受秦孝公的任命,全权负责秦国的变法,他知道变法想要成功,就必须在平民百姓的生活中体现。
假若推行的变法只涉及中上层建筑,效果就不会有多好,比如韩国的李悝变法。
商鞅虽然看不起底层人物的智慧,却相信他们的力量,只有让平民百姓支持改革,变法才能有成效。
可是,在礼崩乐坏的战国时期,诸侯们都没有信誉可言,比如秦王诱骗楚怀王入秦,更何况生活在底层的平民百姓。
为了让变法顺利地在百姓中进行,商鞅必须要取信于民,于是就有了“城门立木”这场真人秀。
商鞅在都城南门竖立一根长达三丈的木杆,公告秦国百姓,只要有人能把这根木杆从南门搬到北门,便奖赏十镒黄金。
《史记》有记载,“已乃立三丈之木於国都市南门,募民有能徙置北门者予十金。”
在当时而言,十镒黄金是一笔不菲的财富,但是把木杆从南门搬到北门又是一件小事,两者明显划不上等号。
因此,许多百姓并不相信,都站在城门外观望,想看看商鞅做这件事的目的到底是什么?
围观的人越来越多,可依然没有人主动上前去搬木杆,于是商鞅把奖金提高到五十镒黄金。
《史记》有记载,民怪之,莫敢徙,复曰“能徙者予五十金”。
作为史上著名的法家代表人物,商鞅不仅对变法有钻研,对人性也有独特的见解,他知道重赏之下必有勇夫。
果不其然,当奖金提高到五倍之后,人们开始交头接耳,都跃跃欲试。
没过多久,有一人走出来,他扛着木杆就往北门走,结果顺利完成任务,而商鞅也遵守承诺,奖给了那人五十镒黄金。
《史记》有记载,“有一人徙之,辄予五十金,以明不欺。”
这件事传开后立即在秦国引起了轰动,带来的结果就是,平民百姓都相信商鞅是个言而有信的人。
通过城门立木这件事,商鞅树立了改革的信誉,他告诉秦国百姓,朝廷颁布的政令都有效。
只要法令规定的奖罚,不论地位的高低,有功必赏有错必罚,惩罚太子的老师更是让百姓信服。
从某种角度来说,城门立木是一场有预谋的作秀,其目的就是树立“商鞅变法”的信誉。
这场“真人秀”之后,变法的时机已经成熟,上到王公贵族,下到平民百姓,无人再敢非议“变法”。
一百年后,秦国消灭六国,统一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