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中国历史 > 正文内容

西汉大肆分封诸侯王的弊端是什么?

中国历史6年前 (2018-07-20)100

西汉大肆分封诸侯王的弊端是什么?下面历史网小编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相关内容。

秦末二世暴政,天下大乱,前有陈胜吴广揭竿而起,后有刘邦项羽争夺帝位,垓下城破,西楚霸王自刎江东,汉高祖刘邦称帝,在大肆分封诸侯王的同时又继承秦制,于是汉土郡国并行。刘邦封王,一方面是答谢贤臣良将的追随,一方面是拱卫王室,汉初虽无事发生,但任何的政治制度都有其致命的缺点,西汉时的郡国并行制,也有其弊端。

一、分封只有一时之利,君臣猜忌诸侯无善终

周武王伐纣,收天下之土而分给亲族、功臣、旧贵族后代,周武王何其聪明,知道功高震主,“昔武王克商,光有天下。其兄弟之国者,十有五人,姬姓之国者四十人”,如若分封的都是王室子孙,世世代代拥立天子,自然可以以逸待劳,武王的想法是好的,周朝也存国长久,然而东周时诸侯并起,战国时周天子已经是名不副实,拱卫王室的人,却拿着手里的利刃,刺向了天子。

秦的先祖非子因养马有功,受封秦地,周平王迁都时秦襄公护送有功,受封诸侯,周室的手段一直都是封侯而守卫王室,但可惜却被自己的利刃所伤。秦始皇即位后吸取教训,将全国分为36郡,900多县,还“收天下之兵,聚之咸阳,销锋镝,铸以为金人十二”,没有诸侯了。没有兵器了,六国遗族还能举兵反秦?然而自陈胜吴广起义以来,不出三年而暴秦亡,为何?不只是暴秦苛政,同样是因为封疆大将手握重兵而没有回援,王室子孙、地方县令无兵可用,中央政权缺乏拱卫,“一夫作难而七庙隳,身死人手,为天下笑者,何也?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

西汉大肆分封诸侯王的弊端是什么?

既然分封、郡县都行不通,那不如合起来用吧,汉承秦制,在郡县的基础上加封诸侯王,不仅满足了手底下人的封王拜侯的想法,还能赢得他们的“忠心”。可惜好景不长,人的野心是没有办法满足的,既然当了王,谁又不想当皇帝呢?君臣相互猜忌,楚王韩信本是忠心耿耿,结果被刘邦怀疑有反叛之心,被诛,接着韩王信反、梁王彭越反、淮南王英布反、燕王臧荼,赵王张傲被顺手剪除,只有长沙王吴芮低调行事,刘邦屡次试探无果,放过了他。所谓“人心隔肚皮”,君臣猜忌的结果,无外乎是“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

二、分封隐患之大,祸及子孙后世

剪除了异姓诸侯王,刘邦的心也不好受,“大风起兮云飞扬,威加海内兮归故乡,安得猛士兮守四方!”但人家好歹是皇帝,一边谈笑风生灭了身边的“不定时炸弹”,一边又不免“兔死狐悲”,感叹没有忠臣能够镇守边疆,于是杀白马,立盟约:“非刘氏而王者,天下共击之,若无功上所不置而侯者,天下共诛之”,又大封同姓王,看似高枕无忧,但同姓王却因此做大做强。高祖在时,天下尊之,但到了文帝,诸侯王国势力过大,甚至出现了之一例同姓王国反抗汉廷的济北王叛乱,三年后文帝的弟弟淮南王举起了叛旗。到了汉景帝,皇帝与诸侯王彻底撕破脸皮,景帝削藩,诸王不服,爆发了七国之乱。汉高祖看到的只是同姓宗族对自己的敬畏,至于自己的儿子,没有功绩得不到同姓王的认可,为了加强皇权而极大影响了这些王的利益,如何不反?

三、封国实数无奈之举,诸侯之阻拦必除之

刘邦之前本就是一个秦县的亭长,说难听点就是一个地痞流氓的出身,却屡败屡战,一步一步成为了可以和项羽一争天下的枭雄,他的逆袭之路,其身边的助手是功不可没的,而为了得到他们的帮助,自己只能开些空头支票。当他夺得帝位之日,就是兑现这些支票的时候,到了汉景帝时期,诸侯王成了更大的阻拦,为了加强中央集权,七国之乱闹得很大,却也正中景帝下怀,正好一并除掉。

周室分封天下,诸侯林立,周天子势衰而诸侯强;秦始皇立郡县,推行秦法,暴秦天下共击,两者都有弊端,因此汉高祖取两者之精华,独创“郡国并行制”,然而好景不长,高祖在时尚无忧虑,然而自己的子孙文帝、景帝却受到极大影响,不得不与同宗开战,此外郡国并行使得各国做大做强,比起中央是有过之而无不及,中央的政令到不了郡县,封国百姓只知王而不知皇帝,由此可见,郡国并行制有存在的原因,但笔者认为还是弊大于利。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追风历史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s://www.zflsw.com/201807/200402.html

“西汉大肆分封诸侯王的弊端是什么?” 的相关文章

历史上曹操受到过几次偷袭?分别是在何时?

历史上曹操受到过几次偷袭?分别是在何时?

曹操,三国中曹魏政权的缔造者,其子曹丕称帝后,追尊为武皇帝。这是今天历史网小编给大家说的故事,欢迎关注哦。东汉末年,天下大乱,群雄纷纷割据一方,互相攻打,连年征战。曹操远征时,经常后方空虚,如国有人偷袭,后果不堪设想,但是,曹操两次都化险为夷。可以说,曹操非常幸运。这两次惊险的事件,正史中均有记载。...

王基:三国时期曹魏将领,善于军事,曾参与平定淮南三叛

王基:三国时期曹魏将领,善于军事,曾参与平定淮南三叛

王基(190年-261年),字伯舆,东莱郡曲城县人。三国时期魏国将领,追封北海太守王豹的儿子。今天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准备了相关内容,感兴趣的小伙伴们一起看看吧。王基文武兼备,才德过人。东汉末年,起家东莱郡吏。魏文帝时,举孝廉出身,授郎中、青州(王凌)别驾,迁秘书郎。得到尚书仆射司马懿推荐,迁中书侍郎。...

杨奥妃:北魏时期皇后,她与元愉的故事令人惋惜

杨奥妃:北魏时期皇后,她与元愉的故事令人惋惜

在古代,皇后这个位置是很多女性想要得到的,皇后作为一国之母,是最尊贵的女人,受人敬仰。但皇后其实并不好当,很多皇后的经历与遭遇是大家想象不到的艰难。接下来要说的文景皇后杨婉瀴,她与元愉的故事非常令人惋惜。文景皇后,本姓杨,名奥妃,字婉瀴,是东郡人。元愉是北魏孝文帝元宏的第三个儿子,十岁时被父亲封为京...

司马师一共有五个女儿 她们都嫁给了谁

司马师一共有五个女儿 她们都嫁给了谁

今天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司马师的五个女儿嫁给了谁?的故事,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历史网小编一起看一看。司马师是司马懿的长子,司马懿发动“高平陵之变”时,司马昭紧张得一夜没睡着,而司马师就像没事人一样,照样正常入睡。第二天,司马师一声号令,司马师阴养在民间的三千死士,迅速聚集到司马师周围,帮助司马氏控制...

朱元璋临死前下令让所有妃嫔一律殉葬 朱元璋为什么要这么残忍

朱元璋临死前下令让所有妃嫔一律殉葬 朱元璋为什么要这么残忍

对朱元璋临死前,为何下了一道殉葬的残忍令?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1398年,建立了明朝的朱元璋病入膏肓,在临终前,他下了一道诏书:“朕死后,所有妃嫔一律殉葬!”就此恢复了残酷的“人殉”制度,为什么朱元璋作为“一代明君”会恢复如此残酷的制度呢?人殉制度是殉葬制度的一种,...

被围困麦城时,关羽没有选择挟持诸葛瑾脱困是为什么?

被围困麦城时,关羽没有选择挟持诸葛瑾脱困是为什么?

麦城之战是东汉末年的一场战役,在《三国演义》里被浓墨重彩地描写。下面历史网小编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相关内容。关羽发动襄樊战役,水淹七军,威震华夏,曹操勾结孙权,夹击关羽,孙权派吕蒙白衣渡江,偷袭荆州,关羽腹背受敌,败走麦城。刘封、孟达不救,糜芳、傅士仁投降,关羽孤立无援,退守麦城,被东吴大军围困,弹尽...

王蕃的一生有哪些成就?有哪些与他相关的轶事典故?

王蕃的一生有哪些成就?有哪些与他相关的轶事典故?

王蕃(228年—266年),字永元,庐江人,三国时期吴国天文学家、数学家。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王蕃最初担任尚书郎。吴太平三年(258年),担任散骑中常侍,加授驸马都尉。后又担任夏口监军。永安七年(264年),入朝担任常侍。甘露二年(266年),王蕃因醉酒被吴末帝孙皓杀...

谢裒:东晋时期大臣,他担任过哪些职位?

谢裒:东晋时期大臣,他担任过哪些职位?

谢裒(282年~347年),本名谢魮,字幼儒,陈郡阳夏县人,东晋时期大臣,散骑常侍谢衡的儿子,太保谢安的父亲。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出身陈郡谢氏,才兼文武。永嘉年间,起家琅琊王(司马睿)掾、丞相参军。晋元帝即位,授丹阳郡尉。永昌元年(322年),授太常卿。永和三年(347...

发表评论

访客

看不清,换一张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和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