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绅本来是个悯农诗人,为什么被后世所唾骂?
历史朝代的兴衰与更替,一个个鲜活的历史人物,在历史长河中留下了深深的印记,接下来历史网小编带您走进悯农诗人李绅的故事。
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四海无闲田。农夫犹饿死。
这首《悯农》是唐朝诗人李绅所作。
意思就是:春天播下一颗种子,秋天可以收获很多粮食。四海之内、普天之下,没有荒田,但劳苦的农民仍然要饿死。
当然李绅的《悯农》有二首,还有一首也是大家非常非常熟悉的,就是:
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意思就是:炎热的中午,百姓农民还在地里干活,汗珠滴到泥土里。有谁知道,我们盘子里的米饭,粒粒都包含着农民的辛苦。
李绅的《悯农》,写出了农民的辛苦和对粮食浪费的不满,当然也反映了当时农民生活的情况。
之一首写的是百姓辛苦干活,但最后却得不到粮食而被饿死。第二首写的是对农民的同情和对浪费粮食的不满。
两首诗的作者李绅,在年轻的时候,确实看到百姓的辛苦,也有同情和悲愤之情,于是就写下了这《悯农二首》,故而他被人称为是悯农诗人。
能被称为是悯农诗人,想来一定是个正能量的人,然而事实却非如此,后来李绅发达了,他全然丧失了悯农之心,其生活奢侈、飞扬跋扈,对百姓农民极其冷淡漠视。所以和他同时期的名人,比如百代文宗韩愈、诗豪刘禹锡、诗鬼李贺、诗奴贾岛等都对李绅嗤之以鼻。
那悯农诗人李绅,后来为什么会被世人嗤之以鼻呢?他做了哪些不好的事?
好好的一个被人称颂的悯农诗人,之所以被世人嗤之以鼻,就是他在发达后,丧失了悯农之心,不仅生活奢侈,还对农民冷淡,同时他还飞扬跋扈,全然变成了一个无情之人。
李绅,字公垂,是唐朝诗人和宰相,当然他是晚年为相,其公元772年出生,于公元840年,任淮南节度使,之后被拜为相。其做了四年的宰相,于844年因病辞去相位,复为淮南节度使。于公元846年离开人世,享年七十五岁,他去世后,谥号为文肃。
李绅晚年发达拜相,他发达后做了哪些事,让世人对他嗤之以鼻呢!
奢侈的生活
年轻时有悯农之心的李绅,后来他发达了,就迅速变成了另外一个人。
据说,李绅后来一餐用的钱就多达几百贯,甚至要上千贯。他做淮南节度使的时候,当地的百姓都常常惶恐,为什么惶恐?因为李绅对百姓的生活一点不关心,甚至还压迫,俨然就是一个酷吏,以至于有很多百姓就逃走了。
诗豪刘禹锡对李绅生活的奢侈是亲眼目睹的。有一次,李绅举办了一个宴会,刘禹锡就去了。到了李绅家,刘禹锡发现李绅家中歌姬成群,生活极尽奢侈,真正的是养尊处优。
李绅只顾自己养尊处优的生活,却不顾百姓疾苦。
如此这般哪里还有“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的悯农之心,随之而来的正是他说的那样“四海无闲田,农夫犹饿死”。总之李绅已经没有了曾经的悯农之心。
飞扬跋扈
李绅除了生活奢侈外,他后来还变了一个飞扬跋扈之人。
比如,李绅在没有发达的时候,他常去李元将的家中,那时他见到李元将都是叫叔的。
但是后来李绅发达了,情况就不一样了,他根本不把李元将放在眼里。以前他是叫李元将叔叔,如今李元将叫他哥哥、叔叔,他都不高兴,直到李元将把辈份降到孙辈,李绅才有好脸色。
还有一次李绅朋友的仆人和百姓打斗,本来打架就算有罪,也罪不至死,但是当他知道那个仆人的主人是他的朋友后,他不仅把这个仆人杀了,而且连那个百姓也杀了,可见其之酷暴。
之后李绅又派人把朋友抓来,怪他没早来见他,结果不仅又把他朋友打了,而且还把人家发配了。
当然,李绅虽然享年七十五,死后又得封赠,赠太尉,谥号文肃。但是后来,朝廷把李绅定为了酷吏,结果不仅他被削官,而且他的子孙亦不得为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