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中国历史 > 正文内容

曹丕推行九品中正制是为了什么?

中国历史6年前 (2018-07-27)140

曹丕推行“九品中正制”是为了什么?下面历史网小编为大家带来详细的文章介绍。

曹操重用寒门,强力打压士族,曹丕为了代汉称帝,选择与士族妥协,施行“九品中正制”。司马懿父子作为士族代表,最终反攻倒算,推翻曹魏,建立代表世家大族利益的西晋王朝……

以上,是很多粗知魏晋历史的人,深信不疑的“常识性结论”。然而,这种把历史简单化的认知,其实是十分片面的。

首先,曹操自称魏公、魏王,定都邺城,在东汉帝国的废墟上建立魏国开始,就是依靠荀彧为代表的世家大族势力的支持。

曹丕推行九品中正制是为了什么?

荀彧向曹操推荐了无数士族人才,魏国尚书令、尚书仆射、相国、御史大夫、御史中丞、魏郡太守、黄门侍郎,尚书、侍中这些国家重臣,近乎清一色的士族出身。寒门出身的将领们,如张辽、徐晃等,皆居于次要地位。

正是这些世家大族策名委志,鼎力支持,定下魏国君臣名分,曹操才敢直接以三分天下有其二,独立于殷商经年的周文王自比。

士族势力做大,在东汉就是不断发展、难以遏制的历史趋势,东汉的察举制,更加剧了这个趋势。 汉末天下大乱户口混乱,人物到处迁徙的情况下, 察举制根本无法正常运行,曹氏父子既然要建立新朝,就得解决这个问题。这才是曹丕推行九品中正制的初衷。

曹丕的具体办法,是把过去在地方郡守州刺史手里的选举权,集中到中央派出的大中正手里。至于具体选举办法和过去察举是基本一样的,只是弄出九品评价,把这个东汉末年民间评价人物的评价办法,给官府直接采用了,让评价人物标准更可以衡量了。

把地方的权力集中于中央,这是集权而不是放权,更算不上所谓“和世家大族的妥协”。曹丕得以夺嫡上位,恰恰是建立在对三辅河南河北士族的清洗和削弱上, 曹丕三公(王、钟、华、贾)四友(司马、陈、吴、朱),都不是真正正牌的河北士族出身。

两汉这样的大一统王朝下,一部分地方豪强在国家打击下,一部分官僚化中央化靠垄断仕途来立足,就是士族产生的根源。

真正的士族,首先是在东汉累世两千石,垄断的是官途,然后是在汉末动乱中从龙有功,上位成中枢政权的士族。哪怕到两晋南朝,士族也得依靠帝国,没有帝国,士族是不可能提升自己门第的,士族有贵族的一面,但是也有官僚的一面,但是肯定不是西欧中世纪与春秋战国式的封建领主。

因为再强的世家,也不可能把一个郡变成自家的,因为一个郡里不只一个世家,而且世家不是豪强,他的地位不是来源于他占据的土地有多少,荫庇的户口有多少,地方豪强聚敛再多土地人口,无法上位成士族,而且某家豪强吃相越难看,越可能成为中央派出的郡守酷吏们打击的肥猪。

比如许褚、李典、李通、臧霸等魏将,都是典型的地方豪强出身,麾下自领部曲可达万人,但他们的门第依旧只是寒门。

江南的义兴周氏与吴兴沈氏等地方豪强,人口财富可谓富可敌国,有“江左之豪,莫强周沈”之称,但因为始终被排斥于东晋中枢政权之外,同样进入不了士族之列。

魏晋时期,士族实力确实强大,相当程度上足以制约皇权,比如司马懿扶持一个放牛娃邓艾,日后世家大族找到清算机会,恨不得将他开棺挖尸。司马师扶持一个寒门将领石苞,世家大族之后反扑,让石苞“被造反”。

司马炎扶植外戚杨家,弘农杨氏还是百年之前的四世三公呢,只是过气了点,看看晋朝那些当权的世家大族们是什么态度? 司马炎如果咸宁二年重病时去世,让';';众望所归”的弟弟司马攸即位,他在历史的评价不会比汉惠帝好到哪去。

所以汉、唐、明各朝为祸的宦官太监,作为皇权代言人,在士族时代根本不可能分享权柄。但是当士族进一步的中枢化官僚化,丧失自己在乡里根基后,就反而变得不堪一击了,被新生的士族迅速取而代之。

这样的历史轮回,一直到了唐朝后期, 由于关东士族官僚化,常驻长安,由于大庄园经济解体,由于科举制度分化大家族, 让一个大家族没法在父子兄弟子侄全能当官了。印刷术普及文化,人人都得以冒称自己是士族籍贯,直接贬值的士族已经是彻底丧失了根基的一个小圈子了,彻底成为家中枯骨的存在,此后也不会再有新士族上位了。

东汉末年开始的乱世,是士族势力主导扩张,蓬勃发展,让士族主导地位进一步加强。而唐朝后期的乱世,是武装军人势力对士族的替换和取代。一步步把士族地方根基彻底消灭掉,到一场朱温的“白马之祸”,肉体消灭了大量中枢官僚化的士族人身。

此后沙陀政权的李存勖攻灭后梁,契丹辽国又长驱直入,连续攻灭后唐与后晋,短时间连续的政权覆亡,更让唐朝末年遗存下来的士族官僚全军覆没,再无后继。到了宋朝以后,寒门士子通过科举制进入中枢,成为官僚的主体,自然就是:【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追风历史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s://lishi.okwc.net/201807/201646.html

“曹丕推行九品中正制是为了什么?” 的相关文章

司马越:西晋宗室、权臣,八王之乱的最终赢家

司马越:西晋宗室、权臣,八王之乱的最终赢家

司马越(?~311年4月23日),字元超,河内温县人,晋宣帝司马懿四弟曹魏东武城侯司马馗之孙,高密文献王司马泰长子(晋书记为次子,然史书未记载司马泰长子,应为笔误)。晋武帝司马炎从兄弟。西晋宗室,晋惠帝至晋怀帝时期权臣,八王之乱的参与者之一。接下来历史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

乾隆临死前为何告诫嘉庆不要杀和珅 和珅死后十五年嘉庆才明白道理

乾隆临死前为何告诫嘉庆不要杀和珅 和珅死后十五年嘉庆才明白道理

今天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乾隆告诉儿子不要杀和珅,可嘉庆却不听,15年后才明白父亲的苦心的故事,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历史网小编一起看一看。众所周知,和珅是我国历史上有名的大奸臣,因各种影视剧给现代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油嘴滑舌、贪污受贿等各种不好的行径在他身上都能找到。不过,在官场上他却是一个政治高手,...

司马繇:西晋宗室大臣,专权擅势,招致执政官司马亮猜忌

司马繇:西晋宗室大臣,专权擅势,招致执政官司马亮猜忌

司马繇(?~304年9月18日),字思玄,河内郡温县人。西晋宗室大臣,晋宣帝司马懿的孙子,琅琊武王司马伷第三子,晋元帝司马睿叔父,曹魏征东大将军诸葛诞外孙。今天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准备了相关内容,感兴趣的小伙伴们一起看看吧。个性刚毅,博学至孝。初封东安郡公,授散骑常侍。参与诛杀权臣杨骏,屯兵云龙门有功,...

夷陵之战刘备损失五万人马 蜀汉为何就一蹶不振了

夷陵之战刘备损失五万人马 蜀汉为何就一蹶不振了

还不知道:夷陵之战刘备最多只损失了5万人,蜀汉为什么却因此一蹶不振呢?的读者,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夷陵之战是三国时期的最后一场大型战役,此战的结果是让刚刚崛起的刘备集团,瞬间衰落。魏、蜀、吴三方势力在夷陵之战后整体实力相差不多。在发展上蜀是不如魏、吴的,可是西蜀有着天然...

陆机的一生有哪些成就与作为?他留下了哪些作品?

陆机的一生有哪些成就与作为?他留下了哪些作品?

陆机(261年-303年),字士衡,吴郡吴县人,西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出身吴郡陆氏,为孙吴丞相陆逊之孙、大司马陆抗第四子,与其弟陆云合称“二陆”,又与顾荣、陆云并称“洛阳三俊”。接下来历史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陆机在孙吴时曾任牙门将,吴亡后出仕西晋,太康十年(289年)...

尔朱英娥是什么人?她的一生是什么样的?

尔朱英娥是什么人?她的一生是什么样的?

尔朱英娥是山西朔州市人,出生于契胡贵族之家,其祖先数代都是部落酋长。各位一定都有所耳闻吧。尔朱英娥一生嫁了三任皇帝。不过,依然有第四任皇帝想要求娶她。是她魅力无限,还是什么原因,为何能得到这么多皇帝的青睐呢?尔朱英娥生于北魏末年,她的父亲尔朱荣本是契胡部的大贵族首领,适逢兵乱四起,他趁机招兵买马,组...

吕居简:北宋宰相吕蒙正之子,他有着怎样的人生经历?

吕居简:北宋宰相吕蒙正之子,他有着怎样的人生经历?

吕居简,生卒年待考。宋许国公、赠中书令吕蒙正十一子之一。进士及第,历仕仁宗、英宗、神宗三朝。历官广东东路经略使、龙图阁学士、中丞、兵部侍郎等。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人物生平筑城抗洪宋仁宗嘉佑五年(1061)四月受皇命与右谏议大夫吕居简、权三司包拯、户部副使吴中复共同详定均...

襄樊之战关羽要是将女儿嫁给孙权 最后能够消灭曹魏吗

襄樊之战关羽要是将女儿嫁给孙权 最后能够消灭曹魏吗

对如果襄樊之战时,关羽将虎女嫁给孙权犬子,他能灭掉曹魏吗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襄樊之战是蜀汉命运的转折点,当时刘备拿下汉中,以及刘封和孟达拿下东三郡后,刘备的实力达到了巅峰时期,但是随后关羽发动了襄樊之战。在这场大战之后,孙刘联盟破灭,关羽兵败被杀,荆州落入东吴之手...

发表评论

访客

看不清,换一张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和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