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古代明朝后宫有何制度?为何没有出现后宫干政?
明朝是以汉族为主建立起来的汉族复兴王朝,也是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由汉族建立的君主制王朝。这是今天历史网小编给大家说的故事,欢迎关注哦。
明朝后宫制度杂乱无章?事实并非如此吧,纵观整个明朝历史,可曾有过后宫干政?可曾有过外戚乱政?都没有。朱元璋为了江山稳固,可是汲取了大量前朝经验的,后宫制度同样如此,是在前朝制度上进行增减之后形成的,在治理后宫方面,恐怕历朝历代都无法与明朝相比吧。
明朝后宫制度,最重“纲纪”两字
《明书》有载,明朝各项制度“立纲陈纪,法体汉、唐,略加增减,亦参与宋朝之典”,这其中就包含了后宫制度。鉴于前朝经常出现后宫干政、外戚乱政、邀宠争位的事情,朱元璋在后宫制度上可是做足了功夫,而其核心,正是“纲纪”两字。
明朝的后宫制度,围绕“纲纪”二字,主要体现出四个特点:
1、夫为妇纲:朱元璋曾言“治天下者,正家为先。正家之道,始于谨夫妇”,这便是要求后宫女子必须严守“夫为妇纲”这一条,不得擅自越权凌驾于皇帝之上。因此,终明一朝,也没有出现过后宫凌驾于皇权之上的情况。
2、不得干政:朱元璋认为,后妃的职责就是生儿育女、伺候皇帝和管理后宫事务,因此严禁其过问宫外之事和参与朝政。即使是明太祖孝慈高皇后、明成祖仁孝皇后等也均能遵守此条,为后世留下典范,使得终明一朝,也没有出现后宫擅自干政的事情。
3、树立典范:朱元璋认为,后宫妃嫔乃是天下女子典范,因此不仅朱元璋令人修撰《女诫》,此后的明成祖仁孝皇后还摘录《女宪》、《女诫》,写成《内训》二十篇,又编写《劝善书》,供后宫子女和嫔妃学习,使其严守妇道,更是颁行天下。因而,终明一朝,后宫也极少出现祸乱宫闱之事。
4、尊卑有序:朱元璋曾言“恩宠或过,则骄恣犯分,上下失序。历代宫闱,政由内出,鲜有不为祸”,因此朱元璋要求后宫严格等级,恩宠适度,尊卑有序。此举极大避免了后宫因争宠争位而引发的祸端,虽说未能彻底避免,但显然不如前朝那般严重。
此外,为了避免外戚乱政,朱元璋还规定,“凡天子、亲王的后妃宫嫔,均通过选秀女方式,从家境清白的低级官员或平民百姓家选取,绝对禁止大臣以各种理由进献美女”,此举极大避免了外戚的崛起,使得内廷外廷始终泾渭分明。
明朝后宫并非无等级划分,而是相对简练一些罢了
身为皇帝,后宫嫔妃众多,不论是“三宫六院七十二妃”,还是“后宫佳丽三千人”,历朝历代的后宫都有着严格的登基划分。在编制方面则大多延续“三夫人、九嫔、二十七世妇、八十一御妻之数”,明朝则没有这么复杂。
明初时期,明朝的后宫编制只有皇后一人,妃子数人,妃子以下则杂置宫嫔,命之为昭仪、婕妤、美人等。直到嘉靖十年(1531年),才仿古礼在妃以下设置了九嫔。
终明一朝,其后宫封号等级大致为四等,分别为:皇后、皇贵妃、妃、嫔。其中妃子又有贵妃、贤妃、淑妃、庄妃、敬妃、惠妃、顺妃、康妃、宁妃等封号,嫔则有德嫔、贤嫔、庄嫔、丽嫔、惠嫔、安嫔、和嫔、僖嫔、康嫔等九嫔封号,亦有更低的昭仪、婕妤、美人、才人、选侍、淑女等杂嫔。与其他朝代动辄七八级,甚至十余级的后宫等级比起来,明朝的妃嫔等级划分显然要简练了许多。
与封号相对应的,后宫妃嫔各个等级之间又有与之相对应的待遇。
为了确保后宫秩序井然,朱元璋命工部制红牌,镌戒谕后妃之词,悬于宫中,同时立下祖训,要求后代君主对后妃严加管理,不得违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