柴荣被称为五代之一明君,为何会被斩首呢?
在实现南北一统的伟业中,宋太祖、宋太宗哥俩厥功甚伟。其实在后周时期,世宗柴荣励精图治,先后夺取了后蜀、南唐等部分属地,有一统天下之雄心。可惜的是柴荣壮志未酬,在北伐燕云十六州时重病回师后身亡。可以说柴荣为后来北宋的一统天下奠定了一定基础。可这位被史学家称为“五代之一明君”的柴荣为何在高平大捷后将七十余名将校斩首呢?
我们先来简单介绍一下柴荣。柴荣祖籍邢州,是今天的邢台隆尧柴家庄人氏。他祖上都是富豪,可在他年幼的时候已富贵不再,他就投奔了姑母柴守玉。
柴守玉也是个传奇女子,据《东都事略 张永德传》记载,柴守玉原本是唐庄宗李存勖的妃子。926年,从马直指挥使郭从谦在兴教门发动兵变,庄宗被流箭射中并被点火焚尸。明宗李嗣源称帝后,庄宗的妃子们被遣散出宫。柴守玉在旅店前偶遇还没发迹的郭威,她慧眼识人,遂嫁给了郭威。
书归正传,话说柴荣到了郭家后,心性纯厚的他深受郭威夫妇厚爱。柴守玉无子,因此收了她的老侄柴荣为义子。
刘知远建立后汉后,郭威被任命为枢密副使,柴荣则出任左监门卫大将军等职。刘知远死后,其子汉隐帝刘承祐继位。郭威等几个顾命大臣受到隐帝的猜忌,杨斌、史弘肇、王章三位大臣被隐帝以“谋逆”罪名杀害。
时任枢密使兼侍中的郭威当时驻守邺都,其家人留在大梁,全部遭到隐帝的毒手,他的二子剡王郭侗和三子杞王郭信也全部被隐帝杀害。
愤怒的郭威被迫起兵攻向大梁,隐帝兵败被杀。这时后汉河东节度使刘崇的儿子刘赟被推立为帝。郭威攻陷大梁后,称帝建周,而后汉皇帝刘赟不久后也被郭威杀死。刘赟死后,他的老爹刘崇就在晋阳称帝,这就是历史上的北汉。刘崇称帝后,与契丹联合数度攻打后周,也没占到便宜。
954年,51岁的郭威病逝,遗命传位于养子柴荣。柴荣即位,是为周世宗。高平之战就发生在此时。当时北汉的刘崇得知死对头郭威已去世,认为新皇根基不稳,因此他与契丹联合,乘虚而入,重兵攻打后周。
周世宗柴荣不畏强敌,力排众议,御驾亲征。针对敌军的排兵布阵,柴荣也分兵左、中、右三路,左路统帅为李重进、白重赞;中路为向训、史彦超部;右路由樊爱能、何徽领兵;而郭威的女婿张永德则率禁军紧随柴荣。
三月十九日,后周军队在巴公原大战联军。战事伊始,后周军旗开得胜,但由于后周援军不至,寡不敌众,渐渐不支。刘崇命张元徽进攻后周的樊爱能、何徽部,结果樊、何两将不敌张元徽,临阵脱逃,士兵群龙无首,登时大乱,大量士兵投降了北汉。
千钧一发之际,柴荣临危不乱,亲自督战。时任宿卫将的赵匡胤乘机鼓舞将士斗志,与禁军主将张永德各领精兵,左右配合,终于力挽狂澜,控制了战局。北汉战将张元徽因战马倒地遂被杀,联军随之大乱,刘崇大败而逃。
战后,柴荣决定对逃降追责。他原决定对樊爱能等主将网开一面,只对樊爱能以下的逃将予以军法处置。可是张永德认为柴荣如果想做个守成的皇帝,这样做也可以。如果想开拓疆域、征战四方,不重惩逃将、严肃军纪是不行的。于是,柴荣采纳了张永德的建议,一日之内,斩杀了包括樊爱能、何徽在内的七十余名将校。
高平一战,是关乎后周生死存亡的一战。此战后,柴荣大力整顿军队、严肃军纪,提高了军队的战斗力。赵匡胤也在高平一战中一战成名,崭露头角。他在张永德的推荐下,被柴荣提拔为殿前散员都虞侯,领严州刺史。此后,不断受到重用,直到柴荣病重时,赵匡胤出任殿前都点检,取代了张永德,并在柴荣去世后次年,赵匡胤黄袍加身,废掉柴荣的第四子周恭帝柴宗训,自己做上了皇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