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皇帝能够立太子 皇帝为什么不能随意更换太子
还不了解:古代皇帝和太子的读者,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古代太子是皇帝立的,皇帝为什么想换太子时都非常困难?
众所周知,古代王权的更迭都是由父子血脉相承,除了少数的夺权谋朝篡位已经罕见地禅让之外,皇位没有落在外人手中的任何可能。皇帝若是想要确定继承人,就会将这个确定人选封为储君,也就是太子。
太子的地位远在其他皇子之上,乃一人之下万人之上。这样的权势地位也造就了一个现象,那就是掌握生杀大权的皇帝本人也不能随意罢免替换。明明皇帝才是天下之主,为何换掉继承人还要受各种限制呢?其实这一切都与王朝的政治有关。
一、章程与制度
随着时代的变迁与发展,古代王朝对于立嗣是有着自己一套成熟而古板的制度的。比如说立嫡立长,嫡出与最年长的子嗣远比其他年幼的子嗣要更有机会一些。
虽然因为朝代与皇帝本身思想的不同,立嗣的选拔方式会一变再变,但太子人选一旦确定,想要更改都是难上加难的。首先,皇帝如果想要废除现在的太子,另立新的太子,需要找出一个信服天下的废掉太子的“重大理由”。
如果理由不充分,或是不够重大的话,皇帝废太子都是名不正言不顺的,即使他执意废去了太子,也会招致天下的非议。要了解帝王的立身之本不仅是国家与大军,更是民心所向,若是失去了民心,他自己也离走下王位不远了。
其次,皇帝扶持新太子也是需要给天下与朝臣一个充分的,足以认可他的理由的。若是另立新太子的理由不够充分,无人信服,那么同样会招致朝臣的极力反对与民间的百姓议论,到时很可能会动摇国之根本。
就算皇帝为了立新太子改变了原来立嗣的章程,也无法挽回动摇的国本。旧时立嗣的规矩虽然老套却也是积威深厚,是百姓与朝臣心中的铁律。若是皇帝贸然更改,很可能对江山造成不可逆的损伤,甚至会招来一些祸患。
二、太子势力
除了旧时的立嗣章程,太子积攒的势力也是帝王更换太子最头疼的事情。皇子能够被立为太子,除了自身能力出众之外,也必然是有一些硬件条件的,要么是嫡子,身后母族在朝中实力强大。要么礼贤下士,任人唯贤,善于笼络人才,拥有自己建立起来的势力网。
而他们被立为太子之后,自身的势力还会不断增长,朝中的大臣也会逐渐向储君靠拢,宣布效忠,为他继位后自己的前途早做打算。皇帝如果想要废除太子,就需要克服这方面的难关。而在真实的历史中,帝王最后往往会选择妥协,汉朝时期刘邦就经历过这样的事情。
大家都了解刘邦草莽出身,虽然手段狠辣,却也没有正统皇室出身的皇帝更加的规矩守礼,很多时候都会因为私欲做出一些不正确的选择。他冒出废立嫡出太子的荒唐念头,就是过于宠爱貌美的戚夫人所致。
太子刘盈乃是皇后吕雉嫡子,背后有母族吕氏在朝中撑腰,自身学识也算不错,没有什么不好的品德习惯,继承大统最为名正言顺。然而刘邦却因为戚夫人的枕边风,有了想要废除太子,另立她毫无根基的幼子的想法。
当时的朝臣也看出了刘邦想要废黜太子的想法,反对声层出不穷,但刘邦心中依然没有放弃这个念头。这说明当时刘邦已经做好了与吕氏翻脸,与朝臣对抗的准备了,可见换太子的决心有多坚定。
如果不是最后张良出一妙计,让吕后请来“商山四皓”出山辅佐,刘邦最后很可能真的换了太子。如此看来,太子的势力是完全可以左右帝王的想法的。刘邦换太子的念头已经如此坚定,还能因为太子势力的变动选择放弃,可见帝王也不是随心所欲的。
三、国家政权
当然,历史上帝王一意孤行废黜太子的案例也不是没有,朱元璋为了给孙子铺路,就几乎将朝中的功臣都屠尽了。这样的血腥手段确实能够起到立竿见影的效果,手段够狠的时候,根本不需要给天下什么换太子的理由,直接杀了就是。
但大家应该也了解,这样的手段一出,必然会导致朝局发生剧烈动荡。朱元璋的手段确实让朱允炆登基初期异常顺利,但也让他缺失了自己遭遇困境,一步步成长锄奸的过程。致使他能力不足却还野心勃勃地想着削藩,招来了朱棣这么个狼子野心之辈。
如果朱元璋当初给了他自己成长的空间,而不是依靠血腥手段肃清代堂的话,朱允炆也许不会那么早就死于叔叔之手。因为根基不稳,他绝不会刚登基就贸然削藩。而等到他成长起来,完全掌控朝局之时,朱棣已然年迈,削藩自然再无妨碍。
除此之外,皇帝贸然更换太子,也很可能为自身引来灾祸。继承人废黜与选拔任命的权利确实只掌握在皇帝一人的手中,但皇子既然成为了太子,在某种意义上,也站在了皇帝的对立面。作为储君的太子,已然成为了王朝新的旗帜。
人们对于未来的憧憬总是高于对现在的掌控的,即使皇权依然高高在上,但皇帝已经不是他们心中唯一的主子,朝臣们更多的会开始慢慢向太子靠拢。相当于是太子分走了皇帝手中的权力。
倘若父慈子孝,王朝更迭也能顺顺利利,若是皇帝冒然更换太子,太子本人也是不会同意的。就算不选择逼宫谋朝篡位,也会使用手段架空皇帝。这样的例子在历史上比比皆是,李世民玄武门政变之后,身为皇帝的李渊几乎连插手政务的机会都没有了。
而且更换太子也会造成国家的内忧外患。太子的更换意味着朝廷势力的重新洗牌,内斗不可避免,而朝臣们的内斗就会引起内部的不团结,给乱臣贼子动乱留下机会与把柄。要了解,历史上多数被灭亡的王朝都是因为内部混乱造成的。
四、总结
综上所述,太子之位是王朝牵一发而动千身的重要位置。帝王不管是废黜太子还是另立新人都需要慎重再慎重,绝不能随意地更换储君人选。
若是为了一时的痛快,选择快刀斩乱麻,很可能致使江山动荡,百姓流离失所,甚至可能会给王朝带来覆灭的危险。如此看来,帝王与太子之间的关系并不只是父子,更是君臣与对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