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中国历史 > 正文内容

赵匡胤选择先南后北,原因有哪些?

中国历史6年前 (2018-08-08)190

赵匡胤选择先南后北,原因有哪些?感兴趣的读者和历史网小编一起来看看吧!

赵匡胤接管的后周虽然是五代十国时期比较强盛的国家,但它依然也只是众多割据政权中的一个,并且强敌环伺。宋朝立国之初的主要敌人当然是北方的契丹以及契丹所扶植的北汉,而宋朝的南方也有多达七个割据政权,它们分别是后蜀、南唐、南汉、吴越、南平以及武平军和清源军。素有“复汉唐旧疆”之志的赵匡胤最终选择了“先南后北、先易后难”的统一策略,那么这个策略是如何制定的,又有什么优劣呢?

赵匡胤选择先南后北,原因有哪些?

其实,周世宗柴荣在位期间,就已经听从了王朴的建议,指定了“先南后北”的统一战略,所以他即位之后不久就先是对后蜀用兵,进而三征南唐,后来因为南唐联合了北方的契丹,企图对后周形成南北夹击之势,柴荣才不得不转而向北进攻,但是也不幸在途中重病。所以,我们可以假设如果柴荣没有过早驾崩,他可能还会继续维持“先南后北”的战略,具体原因在下文讲述,我们先来看一下“雪夜定策”的故事:

赵匡胤选择先南后北,原因有哪些?

赵匡胤称帝之后非常喜欢微服私访,除了去体察民情之外,他还经常冷不丁地出现在某位大臣的家门口。所以大臣们辍朝回家之后,都不敢脱掉朝服,换上便衣,唯恐哪天赵匡胤打个措手不及。有一天晚上,天降大雪,赵普认为赵匡胤不会再出门了,没想到,赵普刚准备宽衣的时候就传来了一阵急促的敲门声。开门之后看见赵匡胤正在雪中站立,并说:“皇弟光义一会也过来。”

赵普问赵匡胤,天都这么晚了,您怎么还有兴致出来踏雪?赵匡胤说:“我周边都是别人家的地盘,所以久久不能入睡。”于是赵普说:“看来陛下您是觉得大宋国土太狭小了,现在战乱不已,正是您南征北战的好时机,只是不知道您有什么打算呢?”赵匡胤说:“我早就想收复太原了”,赵匡胤口中的太原就是代指位于宋朝西北方、疆域狭小但倚靠契丹势力频繁入寇的北汉政权。赵普却说:“这和我想的不太一样,为什么不先扫平南方势力较弱的诸国,然后再取北方弹丸之地呢?”赵匡胤说:“我正是这么想的,刚才不过是测试你一下罢了”。于是,赵匡胤、赵普、赵光义三人达成了先南后北、先易后难的战略共识。

此后,赵匡胤虽然曾经亲征北汉,但主要矛头还是对准南方,他在位期间,先后荡平了南平、武平、后蜀、南汉、南唐五个割据政权,太宗赵光义即位之后又统一了吴越、漳泉,最终亲征北汉统一了中原地区。但在这段时间内,辽国的国力也正在巨幅上升,在太宗的几次北伐中,宋朝均以大败告终,从此彻底失去了主动收复燕云十六州的机会与能力。

因此,后世常常怀疑,赵匡胤的“先南后北”是不是错了。其实我们可以从另一个角度来分析:此时的契丹正是亚洲地区唯一的超级大国,以后周的经济、军事体量是非常难以与之抗衡的(周世宗北伐顺利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他并没有直接与契丹正规军直接交战)。打铁还需自身硬,赵匡胤如果决定与契丹铁骑交锋,就必须先让刚刚建立的宋朝从战乱的废墟中走出来,所以他必须先发展经济,积蓄力量。

而战乱时期发展经济更高效的手段就是从敌方直接攫取。所以柴荣和赵匡胤都有必要先对南方用兵:首先,南方政权分散且政局不稳。其次,后蜀占据的四川、南汉占据的两广、南唐占据的长江中下游地区长期以来都是经济最繁荣的区域。

那么,“先南后北”的策略是如何被执行下去的呢?面对南方七个割据政权,赵匡胤先拿谁来试刀?欲知后事如何,烦请关注下一讲《宋十八帝简编》之“灭后蜀孟昶罹难”。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追风历史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s://lishi.okwc.net/201808/203784.html

“赵匡胤选择先南后北,原因有哪些?” 的相关文章

荆轲刺秦王的过程是什么样的 荆轲失败的原因是什么

荆轲刺秦王的过程是什么样的 荆轲失败的原因是什么

对荆轲刺秦王,为什么会失败?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在萧瑟的易水河畔,荆轲的好基友高渐离唱着歌为荆轲送行,虽然做好心理准备,荆轲还是没有回来。回来是不可能回来的。刺杀不成功,当场被抓,肯定回不来。刺杀成功,功成名就,名扬千古,挽救燕国水火之中,荆轲被秦国追捕,也没什么...

长平之战白起坑杀赵国四十五万大军 白起是怎么做到的

长平之战白起坑杀赵国四十五万大军 白起是怎么做到的

对长平之战,白起是如何做到坑杀赵国四十五万将士的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在长平之战中,虽然赵国前后投入了四十五万兵力,但秦将白起分割包围赵军后,赵军兵力已经不足四十五万,当然秦军也有一定伤亡,因此武安君白起实际坑杀的赵军并没有四十多万。在长平之战前期的对峙消耗战中,秦...

崔浩:北魏杰出政治家,太武帝知道他的才能,为何还是将他罢黜?

崔浩:北魏杰出政治家,太武帝知道他的才能,为何还是将他罢黜?

崔浩(381年-450年7月5日),字伯渊,小字桃简,清河郡东武城人,南北朝时期北魏杰出的政治家、军事谋略家,曹魏司空崔林七世孙、北魏司空崔宏长子。接下来历史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崔浩出身北方大族清河崔氏,智谋过人,时常自比张良。他历仕北魏道武帝、明元帝、太武帝三朝,是太...

三国时期文鸯是一种什么样的存在?他的本事如何

三国时期文鸯是一种什么样的存在?他的本事如何

俗话说乱世出英雄。 下面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这篇文章,感兴趣的小伙伴接着往下看吧。孙盛《魏氏春秋》:钦中子俶,小名鸯。年尚幼,勇力绝人。房玄龄《晋书》:钦子鸯,年十八,勇冠三军。《赠太尉韩允忠神道碑》:“文次骞智敌万人。”后人对此人的评价颇高,此人是谁?他便是三国时期魏末晋初军事家——文鸯。相比较...

诸葛亮明明知道北伐难以成功 诸葛亮为什么还要坚持北伐

诸葛亮明明知道北伐难以成功 诸葛亮为什么还要坚持北伐

诸葛亮明知北伐难成,为什么他还要坚持北伐?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历史上著名的忠臣良相诸葛亮,在先主刘备去世后,曾进行了五次北伐,从228年春至234年冬先后兵出汉中,对曹魏发动的五次战争。每一次他都是信心满满地率军出征,但每次都是无功而返。后世之...

历史上金国凤与曹变蛟都是什么人?最后的结局如何?

历史上金国凤与曹变蛟都是什么人?最后的结局如何?

明朝,中国历史上的朝代,明太祖朱元璋建立。下面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这篇文章,感兴趣的小伙伴可以接着往下看在《明史·列传第一百六十》的记载中,特别夸赞了两位武将,一位是金国凤,一位是曹变蛟:赞曰:金国凤之善守,曹变蛟之力战,均无愧良将材。然而运移事易,难于建功,而易于挫败,遂至谋勇兼绌,以身殉之。盖...

演义中刘备丢荆州失关羽 刘备怎么做才能避免这个结果

演义中刘备丢荆州失关羽 刘备怎么做才能避免这个结果

对《三国演义》中,刘备怎么做才能避免荆州失守,保住关羽一命呢?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刘备实在是大意了啊。虽然是关羽大意失的荆州,但刘备实在也有失察之过。当日,汉中之战已经结束两月,刘备这面惨胜。但是汉中人口多被曹操迁入中原,刘备也没有发起陇西之战进一步占领陇右诸郡。...

徐世勣最后被贬出京是因为什么?李世民为何这么对他?

徐世勣最后被贬出京是因为什么?李世民为何这么对他?

唐太宗临终之时,为李治安排的辅佐大臣中,最后善终的只徐世勣一人。说到这个大家都会想到什么呢徐世勣(徐懋功)是李世民非常宠爱的人,他虽然并不像长孙无忌、房玄龄那样,是李世民的嫡系,而是半路从李密那里投奔到李世民手下的。但是李世民对他非常信任,从来没有打击过他。他也在李世民的手下立下了汗马功劳,最后被封...

发表评论

访客

看不清,换一张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和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