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隆十三年为什么会发生大规模的剃发案?这一年对乾隆而言意味着什么?
清乾隆十三年,一场剃发风波卷起了整个朝廷浪潮,这一年也是乾隆朝政局的转折点。下面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
百日剃发是满族的传统丧葬习俗。从对民俗与政治关系分析中,可以明白地理解乾隆帝巧妙地利用民俗礼规实现在政务上的推陈出新。乾隆十三年对于增强乾隆朝的国势,对于继续保持康乾盛世巅峰期有着重要的意义。
一、剃发案的深层追溯
1、乾隆没有亲信权臣
十多年来,乾隆帝从四书五经中寻找智慧和哲理,从历史典籍中体会帝王的统治之术,从宋 *** 学名家的著作中明白治国平天下的大道理。可以说,在长期的读书和学习中,乾隆帝掌握了汉族封建文化的精粹,形成了自己的政治文化思想体系。然而他毕竟身处九重深宫之中,阅历有限,经验不足。在官场政界的风云迷雾中,面对的都是些久经历练的老臣,他无法窥测出那些堆满了谦恭之气的面孔背后隐藏着什么?
但有一点乾隆帝是很清楚的,那就是:要维护自己的统治,巩固自己的帝位,就必须有一批对自己忠心耿耿的贤良之臣。他的周围只有父亲留下的人伙,这并不是他不想起用自己的亲信之臣,只是因为雍正帝鉴于自己兄弟争立的教训,防范周密,所以乾隆帝弟兄和前一辈皇子的情况大不相同,在藩邸时并无自己的私属,再加上父亲的严厉管教,他当了多年的皇子,也没结交几个官吏和好友,自然也就没什么可以引进的亲信之臣。也就是说除了“用人惟旧”外,他别无选择。在这种情况下,可以说乾隆帝在朝中是孤立的,既没有誓死效
忠之臣,张鄂两党的明争暗斗又使得新皇帝与旧臣僚之间多了一层隔阖。乾隆帝内心很清楚:自己皇位的继承虽然是合理合法的,但要当好这个皇帝,必然要有众多臣子的支持、推崇。在这种新旧更替、政权过渡、人心浮动、谣言四起(指雍正暴亡,引起人们种种猜测)的情
况下,冒然追究剃发官员必然会引起官员的不满、恐惧、猜疑、非议,无疑对自己新登大宝会是雪上加霜,对自己的统治造成危胁。
2、乾隆帝是一个明理豁达、注重实务的人
帝对“宽仁施政”是非常推崇的。即位后,乾隆帝在这种宽仁思想的基础上吸取康雍统治的经验教训,针对康熙帝的“过宽”、雍正帝的“过严”,提出了“宽严相济”的治国方针。可以说,乾隆帝即位之初,面对雍正十三年来的严苛政治,最迫切的就是实行宽仁之治。然而从严酷到宽容,从烦苛到宽松,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一方面,清朝帝王十分重视“祖制”,标榜“敬天、法祖、勤政、爱民”四项信条,祖宗的制度是千万动不得的。另一方面,实行新政的更大困难在于乾隆帝执政不久,威望甚低,所用大学士、军机大臣、部院尚书和督抚将军基本上都是雍正帝倚重的臣僚。
前朝那些弊端多系他们经办,他们从中获得了巨大的政治利益,不少人就是凭靠苛刻而由末弃微员青云直上荣任大臣的,他们能紧跟当今上一起无所保留地革弊兴利吗?此外还有一些官员习于官场旧俗,胸中毫无主见,遇事不计其是非曲直和对国计民生的利弊,他们能积极支持新政吗?乾隆帝内心十分清楚:如果想顺利推行新政必须得到各级大臣的支持,任何妨碍或伤害君臣感情的事都不能做。雍正帝大丧时,诸多官员剃发,乾隆帝虽有心维护皇家威严,整伤国俗民风,但如果追究起来,穷追猛查,势必造成不小的牵连,这于自己的统治不利,于日后推行新政也会不利。乾隆帝深思之下,多一事不如少一事,只能作罢。
二、乾隆十三年的社会状况
1、改变雍正时期的社会严厉形势
从社会状况看,在乾隆帝以前清朝的五个皇帝登位都经过了激烈的斗争,只有乾隆帝是一帆风顺,未经波折,顺顺当当地完成了权力的交接。这时候,乾隆帝继承的是一份也许会让所有帝王艳羡不己的祖业,从他所接手的祖业基础这方面来讲,他的确可以称的上是一个
帝王中的幸运儿。此时的大清朝也算得上是政治清明,国泰民安,乾隆帝没有遇到太多的棘手问题,更没有遇到爆炸性的危机。但是他同样面临着急待解决的社会矛盾,面临着需要调整和治理的国家政治。对于刚刚继位的乾隆帝来说,更大的问题莫过于雍正年间父亲实行铁
腕政治所造成的后遗症。雍正后期,长大成人的弘历己被封为宝亲王。在奉命参予政务的过程中,他深切地体验到了雍正帝的统治手段。他钦佩父亲的魄力,但同时又对父亲的严苛猜忌不满,直觉和感受使他意识到,雍正帝以强权政治诛戮宗室,打击异已,虽然巩固了皇位,却使整个国家笼罩在一片哀怨声中。
2、树立“仁君”的形象
封建专制政治下本来就不存在平和宽松的气氛,而雍正帝的严刑峻法,更是将人们置于一种恐惧不安、提心吊胆的境地之中,人人怀着惴惴不安之心打发着岁月,社会和官场弥漫着紧张的气氛,传播着不满的情绪。这一切对于一个肩负守成重托的君主来说,绝非好的兆头。乾隆帝对此了解得一清二楚,对自己即位后,面对的问题看得也很透彻。他知道在父皇十三年苛严政令下,官员百姓动辄得咎,惶惶不安,现在巩固自己统治的更好办法就是树立“仁君”的形象,抓紧实行一些宽仁的措施,那么对于这些经过雍正十余年严酷统治的士庶臣民来说,无疑沐浴于春风之中,情怀畅怡。
三、对剃发案的深层认识
1、治臣方式的变化
乾隆十三年剃发案的发生,促使乾隆帝在治臣方式上发生显著的变化。乾隆帝对待臣僚的态度由往昔的“宽”转向了“宽严相济”,对要处置的臣僚决不姑息手软。乾隆帝即位之初,一面用封建宗法社会所强调的“敬天法祖”思想激发在朝王公大臣、文武百官忠君事主,一面通过优礼奖赏使他们知遇感恩,同时裁汰了一些庸异不称职的官员。他要迅速建立起一个能“竭力抒诚,仰佐联躬”的中枢机构。十多年来,乾隆帝启用心腹骨鲤之士,器重能吏世故工作人员,摆脱了朋党之争的局势,推行一系列仁厚之政,迅速在朝中得到了声望,树底下了仁君品牌形象,非常好地调节了臣僚,真真正正完成了“权集君王于一身”。
可是正沉醉于全民敬仰、臣子伏拜情景中的乾隆帝如何也意想不到在孝贤皇后大丧中,臣子们或者违制剃发,或者结党营私迷惑、询私包庇。这类做法让乾隆帝深入地觉得手底下的臣子们按耐不住,极不安份。总的来看,乾隆帝在剃发案的直接影响下,更改治臣 *** 是其整治官僚资本主义设备的一种方式,重点围绕着皇权而进行的,是为了能更好的维护保养皇权,推进统治。这类更改由治臣提升到施政,造成了乾隆皇帝朝政局的巨大转变:由乾隆皇帝初期为雍正皇帝的苛严而政局宽敞转为了赏罚分明、宽严相济的统治布局。
2、民俗与政治的关系
到了清朝的时候,这种以政策、政令强制改变民俗的作法表现得更为严重,比较典型的有清初剃发令和本文所说的百日剃发制。明朝前后二百七十六年间,汉族成年男子皆蓄发挽髻。但清军入关后不久,清统治后下令全部剃发。与此同时,清统治者还派兵丁巡行街头,武装强迫剃头,稍一反抗,就把头砍下来。这种以蛮横手段强迫其他民族改变风俗习惯的做法,激化了民族间的矛盾,各地掀起了轰轰烈烈的反剃发斗争。但清王朝凭借强大的武力强令 *** 改变几千年的习俗,制造了“扬州十日”、“嘉定三屠”等一幕幕大屠杀的悲剧。反清斗争虽经久不断,但久而久之,剃发织辫还是成为外国人眼中中国人的象征。剃发令终于在强大的政治支持下战胜了数千年的风俗习惯,使得 *** 被迫认同。
结语:乾隆朝前期这将近四十年的时间是清朝发展的全盛期。在这个全盛期中,一个与民俗礼制纠缠在一起的剃发案看似微不足道,但实际上却是乾隆朝前期政风转变的一个基点。这种转变在当时的条件背景下是十分必要的,它使清朝全盛的局面得以继续保持,使国家政
权得以巩固。可以说,乾隆十三年是乾隆朝政局的重要转折点,对乾隆朝兴盛局面及整个康乾盛世巅峰期的保持和发展具有重大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