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中国历史 > 正文内容

春秋初期,晋国经历了哪些战争?晋国是如何称霸的?

中国历史6年前 (2018-08-12)150

晋国,周朝周武王之子的姬姓诸侯国,春秋时期的一代霸主,在鼎盛时期曾独霸中原。接下来历史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

春秋以来,周天子王权急速堕落,虽然周王还是名义上天下共主,诸侯还承认周王的统治,如诸侯即位需要天子承认,履行着向天子进贡的职责,还要派遣军队随周王出征。

但天子对诸侯的实际控制权已经失去,各个诸侯国不仅对周王室阴奉阳违,周桓王在与郑庄公的孺葛之战失利后,更是让天子的威严扫地。与王权衰落不同的是,各个诸侯国的势力逐渐增强,成为春秋时代的历史主宰者。下面本文将讲述春秋晋国初期的战争。

春秋初期,晋国经历了哪些战争?晋国是如何称霸的?

一、战争方向

春秋晋国初期从曲沃桓叔到晋惠公,根据资料的统计这一阶段晋国共进行了23次战争,其中7次是围绕内乱进行的战争,所占比例为30%。兼并战争共有8次,占总次数的21%。其他的战争有8次,包括有与戎狄的战争4次、与秦的战争3次、尊王战争1次。

在这一阶段的战争中,我们可以发现晋国的主要战争方向有两个:一是内乱战争、二是兼并战争。内乱战争历经曲沃桓叔、曲沃庄伯,最后由曲沃武公以一军为诸侯,代替翼侯成为受王室承认的晋国统治者,宣告晋国内乱的结束。

在结束了内乱,平定了晋国的政治局面后,晋国的统治者把战争的主要方向放在了开疆拓土上。虽然文献明确记载的关于晋国的兼并战争只有五次,但如对荀国、董国、贾国等国家的兼并没有加以记录,因此关于晋国兼并战争的次数应该达到了十数次之多,是这一时期最重要的战争方向。

二、晋内乱

1、内乱起始

进入春秋之后,晋国并没有在政治舞台上、军事战场上显山露水,反而陷入到了长期的内乱中。晋国的内乱以上溯到春秋之前的晋穆侯时期,当时太子和少子分别在条之战和千亩之战后出生,晋穆侯为了表达对条之战失败的愤怒及表彰千亩之战的胜利,太子命名为仇,少子取名成师。

春秋初期,晋国经历了哪些战争?晋国是如何称霸的?

对于这样的名字,当时晋人就提出反对意见,认为取这样的名字会造成国家的灾难。他说:“异哉,君之名子也!夫名以制义,义以出札,礼以体政,政以正民。是以政成而民听,易则生乱。嘉耦日妃。怨耦日仇,古之命也。今君命大子日仇,弟日成师,始兆乱矣,兄其替乎?”

太子仇即位后就是晋文侯,晋文侯是晋国历史上比较有作为的一位统治者。在晋文侯统治期间,“平王东迁”,周代从西周过渡到东周。在东迁中,晋文侯率领军队护送周平王迁至洛邑,并且杀掉虢公翰拥立的携王,保持了周王室的权威性。史书上用“周之东迁,晋郑依焉”来表达晋文侯在“东迁”过程中的作用。

周平王为了表彰晋文侯,赐予他“秬一鬯卣,彤弓一,彤矢百,卢弓一,卢矢百,马四匹”。晋文侯死后,子昭侯即位。昭侯即位之后就封文侯的弟弟成师到曲沃,称为曲沃桓叔。曲沃桓叔的分封标志的晋国内乱的开始。

2、桓叔时期

曲沃桓叔在58岁的时候被晋昭侯分封到曲沃(今曲沃县)。曲沃与当时晋国的都城翼城相距不远,并且“曲沃邑大于翼”,大邑意味着有更多的人口和财富,同时军队的兵源也更多。当时各国特别注意限制小宗的所拥有邑的规模,限制小宗的邑的发展,以免对大宗造成威胁。

祭仲就曾议论说:“都,城过百雉,国之害也。先王之制:大都,不过之一;中,五之一;小,九之一。今京不度,非制也,君将不堪。”曲沃与晋侯之间的之一次战争发生在晋昭侯七年,当时晋侯臣子潘父杀掉晋昭侯,打算迎立曲沃桓叔为晋侯。

但以小宗代大宗的条件并不成立,虽然周王室权势已经衰退,但是各国依然把他当作天下的主人,周王室制定的礼乐制度,依然具有束缚力,而弑君篡权之事俨然是对王室的挑衅,要受到严厉的惩罚。即使到了春秋时期,弑君之事虽然屡有发生,但作为霸主之国,无论是齐国还是晋国,都会兴师问罪。

比如齐桓公以诸侯之师讨伐晋国里克的作乱,当时里克杀掉献公的继承人奚齐和悼子。晋国发兵将桓叔拦截在路上,桓叔战败,晋国人和大臣拥立昭侯的儿子为晋孝侯,曲沃小宗并大宗之一次的尝试以失败告终。

春秋初期,晋国经历了哪些战争?晋国是如何称霸的?

3、庄伯时期

曲沃桓叔死后其子继立为曲沃庄伯。曲沃庄伯仍以兼并翼,完成曲沃代翼为最重要的任务。根据文献记载庄伯时期一共有两次对翼的战争,实际情形应该不止于此,当时曲沃和翼势同水火,双方都以兼并对手对更大的任务,因此双方的战争应该是很多的,而史料上没有记录。

庄伯对翼的之一次战争发生在晋孝侯十六年(公元前七百二十四年),曲沃庄伯攻进翼城,杀死孝侯,但由于晋人此时拥护的仍然是翼城大宗,晋人联合起来攻打庄伯,庄伯只好回归曲沃,晋人立孝侯弟为鄂侯。经过这一次的失败,曲沃庄伯认识到,光凭武力并不能占有翼城,而要取得合法的地位,首先要获得周王室的承认。庄伯积极拉拢王室,并且和在王室担任卿士的郑庄公交好。

晋鄂侯六年的时候,曲沃庄伯发起了第二次对晋的战争,庄伯在此次战争中联合郑国和邢国,周桓王也派出身边的臣子尹氏和武氏帮助庄伯。庄伯借助周王室的名义,又有郑、邢两国的给其助威,很快就将翼城攻破,鄂侯逃到随地(今山西介休)。在赶走鄂侯之后,庄伯背叛了周桓王,于是周桓王就命令虢公讨伐庄伯并任命鄂侯子光为哀侯。

4、武公时期

哀侯二年(公元前七百一十六年),曲沃庄伯去世,其子称代立,是为曲沃武公。曲沃武公又称晋武公,晋武公完成了曲沃并晋,晋国政权领导从大宗过渡到小宗。曲沃武公兼并晋的过程分为四个步骤。

之一个步骤是武公利用陉庭人对晋侯的仇恨,取道陉庭的南鄙发起对晋的战争。这一次战役发生在晋哀侯九年(公元前七百零九年),晋武公依靠强大的军事实力,打败晋君军队,并且在汾河旁抓获晋哀侯,晋人拥立小子侯。

第二个步骤是晋小子侯四年(公元前七百零五年年),武公威逼利诱小子侯来到曲沃,杀掉他。第三个步骤发生在晋侯缗四年(公元前七百零三年),这一次曲沃处于守势,晋国联合其他五国,形成六国合攻曲沃的情形。晋国多年受到曲沃的攻伐,疲惫不堪,因此决定发动主动进攻,试图扭转战场的不利。

春秋初期,晋国经历了哪些战争?晋国是如何称霸的?

晋国联合虢国、芮国、梁国、荀国、贾国等六国联合攻打曲沃,在这次战役中,曲沃武公没有被晋国的气势压倒,沉着应战,很快打破了六国攻势,瓦解了这次危机。通过这次战役曲沃武公清楚了解到晋国已经是强弩之末。第四个步骤在晋缗侯二十九年时,曲沃武公攻打晋国,杀掉晋侯缗,通过贿赂周僖王,建立一军成为晋侯。

晋国的之一次内乱,曲沃小宗实现了代替翼大宗的政治变革,结束了晋国六十多年的动荡局面,促使晋国国内的政治局势走向平稳。同时内战的结束也宣告,晋国迈出了由内向外的步伐,从兼并周边小国,最后发展到称霸中原。

三、向外兼并战争

1、武公时期

晋武公并晋的成功,结束了晋国六十多年的内乱,终结了晋国动荡的政治局面。晋武公在成功并晋以后很快就认识到晋国要想快速的发展,必须突破“河汾之地,方百里的”地域局限,扩展晋国的疆域。晋武公对夷的作战,标志着晋国的战争重点从内战转移到了对周边国家的兼并战中。

夷是周大夫诡诸的封地,也就是晋文公时期进行夷之蔸的之地,其地望大概在南阳之地。晋武公时期曾经发兵攻打过一次夷国,抓住了夷诡诸,由于葛国为其求情,晋国撤去。晋国撤兵以后,夷诡诸没有向蔑国酬谢,因此蔫国怀恨在心,偷偷联络晋武公,要求“与我伐夷而取其地”。晋武公于是顺水推舟,出兵攻打夷国,杀掉夷诡诸,兼并其地。

晋武公第二个兼并的对象是荀国。荀国在晋侯缗时期曾经帮助晋侯攻打曲沃,而其地望又距曲沃不远(今山西新绛附近)。故武公三十九年的时候,“灭荀以赐大夫原氏黯,是为荀叔。”此外据考证,晋武公还曾灭掉董国和贾国。董也就是祝融八姓中己姓的董国,地望在今山西省闻喜县境内,距离翼城不远。而记载董国曾和荀国一起背叛晋国,因此晋武公很可能在灭掉荀国以后,就立马灭掉了董国。

贾国,姬姓之国,其地望概在今临汾贾乡。贾和荀国一样都参加了晋侯缗组织的六国对曲沃的讨伐,和曲沃结仇,因此贾国也逃脱不了灭国的命运。根据上述关于晋武公时期的兼并战争的描述,我们可以认识到晋武公时期晋国的国力还是比较弱小的,其军事和经济实力不足以支撑晋武公展开大规模的战争,而一些距离较近、国力弱小的国家成为晋武公兼并的对象。

春秋初期,晋国经历了哪些战争?晋国是如何称霸的?

2、献公时期

晋武公死后其子诡诸继立,称为晋献公。晋献公在晋国历史上具有承前启后的作用,献公在武公之后进一步扩展了晋国的领土,晋国土地在晋献公时期突破汾河的范围,向南扩展到黄河以南的范围,也就是史二辂上所记载的“河外列城五”之地;向西和秦接壤“晋强,西有河西、与秦接境”;向东则受到太行山的阻隔,发展缓慢。

而晋国北地则多为戎狄所居,晋人也把赤狄所居之地,看为晋国开疆拓土的主要地域,“狄之广莫,于晋为都。晋之启土,不亦宜乎?”,但在献公时期,由于国力受限,对于戎狄战争不轻易为之,晋国的北疆只扩展到今山西霍州附近,史书记为“北边狄”。

晋献公时期的主要兼并战争有四个:之一是献公十六年的灭耿、灭霍、灭魏之战;第二场是十七年的伐东山皋落氏;第三则是灭虞、虢之战:第四是对河外列城五的占据。在晋武公和晋献公时期进行的兼并战争中,晋国逐步扩大了自己的疆土,将自己的边界不断向东和向南发展,取得了向中原前进的重要通道,不仅为晋国以后的发展提供了物质保障,同时也保证了晋国继续向南和向东发展。

四、总结

这一时期的战争虽然从战争次数、战争规模比不上中后期的战争,但这一阶段的战争对以后晋国的发展和变革具有重要意义。一政治上,通过这一阶段的内乱战争,晋国完成了“小宗代大宗”的变革。二拓广了疆土,掠夺了民众,为晋国发展提供了物质支持。三在战争中抢占了有利地形,有助于晋国下一阶段战争的胜利。在这一期战争中晋国消灭掉虢国,夺得虢国的土地。虢国处在秦国东出的要道,晋国占领此地也就遏制了秦国向东的发展。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追风历史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s://lishi.okwc.net/201808/204366.html

“春秋初期,晋国经历了哪些战争?晋国是如何称霸的?” 的相关文章

孙权作为东吴皇帝,他的驭人之术怎么样?

孙权作为东吴皇帝,他的驭人之术怎么样?

君逸臣劳,君尊臣卑,这是自然法则决定的。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各位读者就和历史网小编一起来了解吧!观孙权之养士也,倾心竭思,以求其死力,泣周泰之夷,殉陈武之妾,请吕蒙之命,育凌统之孤,卑曲苦志,如此之勤也。——孙盛这段话是东晋史学家孙盛评论孙权养士的,他认为孙权为了让属下能够为其死心塌...

乐毅一口气攻下齐国70多座城池 战国四大名将为何没有他的位置

乐毅一口气攻下齐国70多座城池 战国四大名将为何没有他的位置

乐毅带领五国联军,攻下齐国70多城,为何不是战国四大名将之一?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战国有很多名将,四大名将的叫法,也只是《千字文》里的一家之言罢了。《千字文》中是这么写的:起翦颇牧,用军最精。宣威沙漠,驰誉丹青。简单的意思就是说,白起、王翦、廉...

程普:三国时期东吴名将,在东吴诸将中年岁最长

程普:三国时期东吴名将,在东吴诸将中年岁最长

程普(?~215年),字德谋,右北平土垠人,东汉末年江东名将,历仕孙坚、孙策、孙权。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程普曾跟随孙坚讨伐黄巾军,继而参加讨伐董卓的战斗,斩华雄、破吕布。孙坚死后,又助孙策平定江东。孙策曾经兵败被围,程普将孙策救出重围。在孙策死后,他与张昭、周瑜等人共同...

诸葛亮和司马懿相比 两人后代差距为何那么大

诸葛亮和司马懿相比 两人后代差距为何那么大

对诸葛亮和司马懿的后代为何差距那么大?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司马懿的后代建立王朝,诸葛亮的后代战死沙场,诸葛的孙辈诸葛京甚至还在司马家的晋朝当起了打工人!是不是司马懿的后代就很牛,诸葛亮的后代就很烂呢?司马懿的家族一直人丁兴旺,他的老爹司马防生了八个儿子,人称“司马...

老三胤祉年长又文武双全的 康熙为何没有传位给他

老三胤祉年长又文武双全的 康熙为何没有传位给他

对康熙为何不传位给年纪长且文武双全的老三胤祉?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康熙去世时第四子胤禛也就是雍正皇帝并不算是最好的选择和唯一的选择,就像康熙第三子胤祉文武双全,且还比雍正年长。最关键的是胤祉的身体素质还比雍正要好,雍正自幼文弱,体弱多病,胤祉却身体健康且骑射能力俱...

立刘奭为太子,汉宣帝真的没有别的选择了吗?

立刘奭为太子,汉宣帝真的没有别的选择了吗?

汉宣帝刘询,西汉第十位皇帝,元平元年继位。历史网小编为大家带来相关内容,感兴趣的小伙伴快来看看吧。汉宣帝一生英武,他治下的汉朝,成为西汉时期社会发展的最高峰。可是,他却没能选好太子。他的太子刘奭上台后,由于自身能力有限,魄力不够,无法驾驭群臣,造成朝中外戚、儒臣、宦官三股势力之间激烈争斗。最终,西汉...

历史上乐毅军事能力怎么样?他没能成为四大名将是为何?

历史上乐毅军事能力怎么样?他没能成为四大名将是为何?

战国四大名将是指:秦国的白起、王翦,赵国的廉颇、李牧。历史网小编整理了一下,现在给大家详细说明,快点来看看吧。实际上,乐毅的功劳丝毫不亚于上面的四位。为什么这么说呢?其一,乐毅以弱伐强。无论是白起、王翦,还是廉颇、李牧,他们所处的时代,都是他们国家非常强盛的时候。白起处在秦国向六国发起总攻的时候,王...

司马昭如果让次子司马攸上位 最后还有八王之乱和五胡乱华吗

司马昭如果让次子司马攸上位 最后还有八王之乱和五胡乱华吗

对如果司马昭让司马攸继位,是不是就没八王之乱,也没五胡乱华了?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正始十年(249年),司马懿发动“高平陵之变”,篡夺了曹魏大权,司马懿死前,让长子司马师继位,司马师杀伐果断,然而,却没有儿子,司马师便过继弟弟司马昭的次子司马攸为养子。司马师死时,...

发表评论

访客

看不清,换一张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和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