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中国历史 > 正文内容

北宋因为募兵制度才导致兵力不振的 募兵制度和宋朝灭亡有关吗

中国历史6年前 (2018-08-14)151

对宋代募兵制度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募兵制度造成北宋兵力不振,与宋代灭亡有关系吗?

政权

北宋禁军驻扎地一般分为京城和外地。作为国家最重要的正规军,北宋禁军负担着保卫京城、成守边疆、保护地方州郡之职,同时还有镇压民变和农民起义以及对周边民族政权的防御、征讨等任务。为了既能够完成各项“任务”,又不威胁到国家政权,北宋皇帝在禁军驻扎分布方面煞费苦心,宋太祖赵匡胤时期,全国禁兵大约二十万,其中京城驻扎十万,地方驻扎十万。

北宋因为募兵制度才导致兵力不振的 募兵制度和宋朝灭亡有关吗

京城大军可以制衡地方诸路,使地方不敢轻举妄动;同时,地方各路禁军联合起来,也足以抵挡京城守队,京城就不会发生变乱。如此一来,内外相互制约,没有偏重,天下太平。从赵匡胤对于禁军屯驻地和人数比例的安排上面,我们也可以看出他无时无刻不在担心自己及子孙的皇位的安全问题。

由于北宋 *** 推行募兵制度,北宋大军数量像雪球一样越滚越大。宋仁宗至和二年,枢密院上奏全国士兵总数,太祖开宝年间,全国据统计有士兵三十七万八千人,其中禁军有十九万三千人。事实上,皇祐初年,全国的大军又增加到了一百四十万人。虽然士兵数量越来越多,素质却越来越差。由于北宋 *** 的募兵,更多的是为了维护社会治安,防止百姓造反,这就使国家在招募士兵时不太考虑被征者的各种素质,很多游手好闲者甚至地痞流氓之类都进入了大军。

遇到天灾人祸,朝廷募兵的对象更是那些可能对社会产生危害的不良分子,这些人把社会上的一些坏的习气带到军营中,于是,大军中充满了市井气和流氓气,严肃的军纪逐渐遭到破坏。“欲得官,杀人放火受招安。”这是宋代流传甚广的一句话,由于宋廷实行招抚政策,很多接受招安的盗贼都可以摇身一变成为朝廷官员。像北宋末年的宋江等人,在接受招安后被任官,趾高气扬地行走在大街上,引起路人的惊愕。宋江等三十六位首领被授官,他手下的士兵自然被编制为朝廷大军。

北宋因为募兵制度才导致兵力不振的 募兵制度和宋朝灭亡有关吗

根据宋代募兵制度规定,士兵一旦被招募,便终身“仰食于官”,即便是年老体弱后也不会被淘汰,成为终身的职业兵。如此一来,士兵中就既有精锐的少壮士兵,也有那些不堪战斗、饱食终日的老弱病残之人。这样的大军要是临阵对敌,战斗力肯定大受影响。而且天长日久,士兵的士气也会受到影响。北宋建国初,赵匡胤为了防止士兵素质下降,曾特意制定了一些规定,比如士兵不允许穿着丝绸等 *** 的华丽衣服,每次发放军饷和军粮,士兵必须亲自去领取,不允许让他人代领。

还特意规定住在城西的士兵要到城东仓库领粮食,住在城东的士兵要到城西仓库领粮食,目的就是要士兵养成吃苦耐劳的习惯。随着大规模战争的结束,士兵的训练形同虚设,素质急剧下降。宋仁宗时期的苏舜钦就不无忧虑地对范仲淹说:“现在诸营士兵不肯用心操练,将校与士兵中整日赌博、饮酒的很多;随意出入军营,整日游荡于市井,以卖弄技巧绣画为职业,穿衣打扮完全不似士兵,众人都习以为常。”禁军“骄惰”到何种程度,北宋中期的欧阳修就曾不无担心地上奏:“如今士兵当值,让别人替自己携带武器;禁军发粮饷,雇人替自己扛粮食。

这样的士兵,怎么肯辛苦作战呢?”赵到过陕西,看到当地禁军虽然很多,平时却很少进行军事训练,而主帅和一些官员私自役使士兵为自己劳作,或者五七百人,或者千余人,这些士兵连规定的校阅都不参加。他在上奏中发出这样的质疑,万一出现紧急军情,国家让这样的大军参战,这和让毫无军事训练的市人参战有什么差别?其实,在宋夏战争时,禁军就已经暴露出战斗力不强的弱点。大臣田况在上奏中提到,与西夏作战的北宋骑兵更高番号“龙卫”中的一些士兵甚至不能披甲上马。

北宋因为募兵制度才导致兵力不振的 募兵制度和宋朝灭亡有关吗

招募

至于其他低级别番号的北宋骑兵,边骑马边挽弓,只能挽五六斗的弓,每次教习射箭,都往空中射箭,由于没有力气,射出去的箭离开马前一二十步就已经坠落在地上。以西夏大军的坚硬铠甲,纵使能够射中,也不能射穿,况且未必能射中。作为北宋骑兵中高级别番号的龙卫士兵,战斗力都已经大打折扣,可以想象低级别番号的禁军,战斗力会差到何种地步。正因为如此,北宋在与周边民族作战时,往往败多于胜。当时西夏大军深知北宋禁兵不堪一击,对北宋军事主力禁军毫无畏惧,每次交战碰到宋代禁军都感到很高兴,因为他们了解禁军战斗力极差。

相反,由一些常年生活在边境上的普通百姓组成的非正规大军土兵,战斗力反而远远强于禁军。有时候宋军将领为了让西夏大军上当,就故意把禁军和土兵的旗帜、番号进行交换,让西夏大军在进攻土兵时误以为是禁军而掉以轻心。虽然宋军通过这种战术取得了胜利,但作为北宋军事主力的禁军,在一统全国的战斗中还曾英勇善战,经过短短几十年,竟然衰落到这种地步,实在令人难以置信。

北宋因为募兵制度才导致兵力不振的 募兵制度和宋朝灭亡有关吗

到了北宋末年,禁军由于常年疏于军事训练,有些士兵甚至都不会骑马,好不容易骑上战马,却因为害怕从马上掉下来,两只手死死地抓住缰绳;有的士兵干脆连弓箭都拉不开,或者射出去的箭没有一点力道。这样一支部队,在灭辽、抗金战争中屡遭败绩,也就不让人感到奇怪了。宋徽宗禅位钦宗,斡离不担心形势会发生变化,想要暂时停止进攻,以观时变。郭药师却对他说,宋代不一定有所准备,可以继续进军,见机行事。斡离不觉得郭药师的建议更好,就继续指挥大军向开封进攻。

义胜军是北宋 *** 招募的另一支部队。当北宋在招抚燕云地区的百姓内迁时,贪图当地男子悍勇可用,从中招募了一批山后汉儿,称作义胜军,其中驻扎在河东的有十万余人。朝廷以为依靠义胜军就可以防守河东,所以对义胜军的待遇远远高于其他的禁军。时间一长,义胜军由于宋廷给钱粮不及时而怨声载道,而当地的禁军看到自己的待遇竟然不如一支投降国家的百姓组成的大军,心中极为不平。

他们以为自己的口粮都被义胜军所夺走,所以两支部队之间冲突不断,禁军扬言要杀死所有义胜军,义胜军听说后都很害怕,暗中动了叛乱的念头。金军进攻开封,义胜军趁机纷纷投降。例如代州守将李嗣本准备率领大军抵抗,结果被义胜军擒献给粘罕。粘罕逼近太原,太原帅张孝纯派义胜军首领耿守忠带领八千士兵驻守险隘的石岭关阻挡粘罕,没想到耿守忠不做任何抵抗,将石岭关拱手让给粘罕。

作为重金招募的大军,常胜军和义胜军不但不能保护边境,反而投降敌方,成为助纣为虐的帮手,这宣告了北宋养兵政策的彻底失败,也预示着北宋亡国只是早晚之事。常胜军的投降,使大宋王朝苦心经营了一百六十多年的河北防线土崩瓦解,靖康之耻随即到来。

北宋因为募兵制度才导致兵力不振的 募兵制度和宋朝灭亡有关吗

结语

宋代沿用晚唐五代的制度,通过募兵制度组建大军,这就是两宋的“养兵”之策。宋代统治者对于大军严加防范,文官和武将、武将和士兵、士兵和民众以及各大军之间都得到充分的制衡。宋代 *** 还将募兵视为稳定社会的重要手段。招募的对象多为灾荒年份的流民、饥民,还有很多叛军、流寇在被招降之后加入宋代大军。士兵数量虽然越来越多,但素质却越来越低。

士兵贪图安逸,疏于训练,导致大军战斗力低下,很难担起繁重的保家卫国的重任。为了养兵,宋代 *** 投入了巨大的财力和物力,造成了严重的财政负担,这无疑大大加重了老百姓的赋税负担。北宋末年,宋徽宗为了收复燕云十六州而用重金招募的常胜军、义胜军等部队,本质上是一群骄横跋扈的亡命之徒。他们非但没有为北宋建立功绩,反而最终纷纷向金朝投降,加速了北宋王朝的衰亡。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追风历史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s://zflsw.com/201808/204683.html

“北宋因为募兵制度才导致兵力不振的 募兵制度和宋朝灭亡有关吗” 的相关文章

三国时期蜀相费祎都做了什么?功劳可比诸葛亮

三国时期蜀相费祎都做了什么?功劳可比诸葛亮

众所周知诸葛亮对费祎可谓是非常之器重,那么三国时期蜀相费祎都做了什么?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历史网小编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在诸葛亮死后,费祎使蜀汉人民安居乐业,政通人和,百废俱兴。在诸葛亮和蒋琬离开之后,蜀国军事实力大不如以前。姜维为了北伐穷兵黩武,可是蜀国的国力已...

周延儒是什么人?他的一生是什么样的?

周延儒是什么人?他的一生是什么样的?

周延儒是明朝大臣,崇祯帝朱由检在位时任内阁首辅。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各位读者就和历史网小编一起来了解吧!明末崇祯朝,出现过许多奇葩事,导致崇祯朝的朝局很不稳定,明朝的灭亡,有相当一部分原因应该归咎于内部的混乱。比如,崇祯皇帝换宰相频繁,在他执政的十七年时间里,一共更换了五十多位内阁大...

为何说曹丕是个心胸狭隘的人?

为何说曹丕是个心胸狭隘的人?

曹丕是三国时期魏朝的创建者。今天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这篇文章,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看一看。比起他父亲曹操来说,不管是在文韬武略上,还是在用人和气度上,都差远了,曹丕心胸狭窄,除了害死五子良将于禁,还害死了哪位大将?先看曹丕害死于禁的经过,建安二十四年(219年),于禁在襄樊战役中,被曹操派去...

马岱斩杀魏延后去了什么地方 他为何突然消失了

马岱斩杀魏延后去了什么地方 他为何突然消失了

斩杀魏延后,马岱去哪了,为何后来突然消失了?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中国古代历史悠久,文化源远流长,在漫长的岁月中,出现了很多人,发生了很多事,也流下了不少特别的故事,比如魏延和马岱之间的恩怨纠葛。魏延,字文长,义阳平氏(今河南桐柏县)人,是三国时...

张昭的一生有哪些成就?有哪些与他相关的轶事典故?

张昭的一生有哪些成就?有哪些与他相关的轶事典故?

张昭(156年-236年),字子布,徐州彭城人,是三国时期孙吴重臣。接下来历史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他作为辅佐孙策、孙权两代的重臣,对于江东的稳定起了重要的作用,一直施行着“稳定豪强”政策;并且擅长隶书,但其书法作品今无存,唐代书法家张怀瓘在《书估》中将其书法列为第三等。...

魏忠贤为何能被明熹宗喜爱?他的权利为何会如此之大?

魏忠贤为何能被明熹宗喜爱?他的权利为何会如此之大?

魏忠贤,明朝末期宦官,自宫后改姓名叫李进忠,接下来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相关的文章魏忠贤本来是一介草民,混迹于街头,迷恋酒色,为了生计,他自己动手阉了自己,为的是能进宫混口饭吃。魏忠贤虽然不识字,但他是一个很聪明的人。他挥刀自宫的目的也很明确,那就是进宫做一个太监。他22岁进宫,当时服侍的就是后来的明...

和珅被嘉庆处死之后 纪晓岚和刘墉的结局如何

和珅被嘉庆处死之后 纪晓岚和刘墉的结局如何

今天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和珅被杀后,刘墉和纪晓岚的结局如何的故事,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历史网小编一起看一看。和珅,大家都知道,是封建社会少有的大贪官。当然,提到和珅,大家肯定会想到刘墉和纪晓岚这两人。在很多影视作品中,刘墉和纪晓岚是和珅的死对头,他们都是为官清廉,不愿与和珅同流合污。我们现在看一下和...

三国时期刘备多次在曹操的围攻下逃脱,是怎么做到的?

三国时期刘备多次在曹操的围攻下逃脱,是怎么做到的?

三国是一个古代文人津津乐道的话题,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刘备与曹操多次交战,身处险境,刘备也多次从曹操重兵包围中突围出来,可以说,刘备每次都死里逃生,而且,毫发无损,其中,包括从许褚和夏侯惇等大将的眼皮底下走脱,刘备究竟靠的是实力还是运气?这里仅举几例,分析一下。先说第...

评论列表

谢丽
谢丽
2分钟前

募兵制度虽曾为宋朝带来稳定,但军队素质下降、战斗力减弱导致北宋末期国家危机加剧,可见兵力不振与宋代灭亡有着密切关系。#历史评论#

发表评论

访客

看不清,换一张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和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