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中国历史 > 正文内容

商鞅变法后,秦国的宗室贵族还有特权吗?

中国历史6年前 (2018-08-17)110

商鞅变法后,秦国的宗室贵族还有特权吗?下面历史网小编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相关内容。

战国中期,法家思想在理论和实践基础上已经逐步发展完善,所以列国在法家的指导下,开始了新一轮的变法。

但是面对着不同的政治环境,各国变法发展极不平衡,有共性也有个性。在变法运动中, 我们可以明显地看出两种派系的倾向:

李悝、吴起、商鞅算是一派,而申不害算是一派。他们解决现实问题的手段并不相同,一个靠的是法,用法的权威性和公平性来削弱贵族,发展国力。

一个用术,以君主的手段来限制贵族,使国君的权力更大化。而随着时间有先后、规模大小、程度深浅,当然收效也不相同。

商鞅变法后,秦国的宗室贵族还有特权吗?

商鞅入秦,怀揣着魏国强大的秘密,但到底这一套在魏国看来行之有效的东西是否也符合秦国的国情,到底哪一种才是秦国和秦孝公需要的呢?

秦孝公在《求贤令》中明确表示希望能够“复缪公之故地,修缪公之政令”,但是三晋趁着秦国内乱,夺取河西,“诸侯卑秦”,所以孝公想的是“强秦”,收复河西地,开疆扩土,他求的是有强国之术的人才。

商鞅从自己极其渊博庞杂的学识中取出了“霸道”,这才是秦人最感兴趣的。至于如何能够实现霸呢? 商鞅认为是法。那么应该如何运用呢?商鞅对于以前的李悝、吴起两人的经历和教训,应该是有所研究的。在对二人的研究中,商鞅结合秦国的实际,提出了一套创新性的治国方略。

我们从文献中可以看到,商鞅首先通过“南门徙木”,使民众相信 *** 的法令是言出必行的, 这样就为以后法令的出台和实施铺平了道路,其后出台的法令,基本原则都是从李吴二人之处学得,但是我们又可以看到商鞅的创新,他不拘泥于前辈的经验,而是创造性地将其发挥。 特别是对于宗室贵族的打击。

商鞅变法后,秦国的宗室贵族还有特权吗?

西周时期实行世卿世禄制,这些世袭贵族,“出则乘车马衣美裘以为荣华,入则修竽瑟钟石之声而安其子女之乐”,过着骄奢淫逸的生活,实质上并没有什么治国才能,完全是靠祖先的荫恩。

而那些出身阶层比较低的有才能的知识分子却进入不了统治阶层。这种现象在战国时期已经比较突出,成为当时改革的一个重要方面,而要想以才举人,就必须对世卿世禄制度加以批判。

战国时期,东方诸侯国都在变法过程中对准亲亲传统和世卿世禄制开刀,魏国首先变法,在改革中“夺淫民之禄,以来四方之士”,淫民即世代享有政治经济特权、“无功而食”的旧贵族,这些人的存在势必会扰乱乡里秩序,破坏社会风气,要变法革新必须对这些势力和不劳而获的现象予以打击,夺其禄以予有才能之人。

历史实际证明,那些靠荫恩出仕的旧贵族,不再见于当时魏国的政治舞台,而一大批出身较低的士人,如李悝、吴起、西门豹等却因有功于国,而获得高官厚禄,成为政坛显宦。但是这并没有固定下来成为一种制度,故只能奏效于一时。

吴起在楚国变法时规定“废公族之疏远者”,“使封君之子孙三世而收爵禄”。对旧贵族的政治经济特权进行了限制并逐步取消,剥夺了旧贵族的部分特权,这是李悝上述措施的翻版,虽然有了一定的制度性的规定,但还要照顾三代一百多年的时间,很容易丧失发展的良机。

秦国继踵而后,后来居上,在打击血亲贵族方面采取了最彻底的措施。孝公时期,任用商鞅进行变法改革,商鞅有先见之明,在打击宗室贵族方面不遗余力,采取直接打击的 *** ,并以法令的形式固定下来。

秦国由于其历史进程的特殊性,宗法制比较薄弱,但是如果不加以限制,可能秦宗室也会象六国的世家大族那样发展壮大,从这一方面来看,商鞅对宗室贵族的打击是很有预见性的。

商鞅规定“宗室非有军功论,不得为属籍”,将秦宗室一下子从特权者打成平民,要想有特权有爵位,就必须立有军功,与平民同,不得例外。相对于东方六国的变法而言,是比较彻底的。这是对世卿世禄制度最为彻底的否定,改变了自春秋以来卿大夫世代把持国家政权的局面,有效地防止了宗室贵族专权。

商鞅变法后的秦国,宗室贵族始终未能形成一种同君权相抗衡的力量,没有出现象六国那样宗室贵族长期专权的现象,相反在战国后期形成了布衣将相的格局,与这条法令的实施不无关系。

太子犯法,刑其傅黥其师,以此为契机,法的公正性公平性得到了民众的首肯,为在全国推行新法创造了极为有利的条件,收到了“明日,秦人皆趋令”的显著效果。“有功者显荣,无功者虽富无所芬华”, 这在秦国是确实推行过的。

最终,战国晚期的韩非将两者统一起来,并加入了势治的内容,使得法家的思想得到完善,虽此思想未践行于韩国,却受到秦君嬴政的大力推崇,并由其同学李斯运用在了秦统一后的政治建设中。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追风历史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s://lishi.okwc.net/201808/205330.html

“商鞅变法后,秦国的宗室贵族还有特权吗?” 的相关文章

刘备要是派魏延给关羽做副将 荆州最后还会丢失吗

刘备要是派魏延给关羽做副将 荆州最后还会丢失吗

还不知道:若刘备派魏延当关羽副将,荆州还会丢吗的读者,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史上著名的“桃园三结义”想必是人尽皆知,刘备那时候处于颠沛流离的状态,但关羽和张飞仍然誓死追随与他,不离不弃,这份兄弟情可歌可泣。在关羽大意失荆州被斩首后,刘备不顾所有人的反对一定要伐吴为关羽报仇...

王澄:西晋时期官员、名士,他有着怎样的人生经历?

王澄:西晋时期官员、名士,他有着怎样的人生经历?

王澄(269年~312年),字平子,琅琊临沂人,西晋官员、名士,平北将军王乂之子,太尉王衍之弟。今天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准备了相关内容,感兴趣的小伙伴们一起看看吧。王澄出身世家,少有盛名,勇力过人,爱好清谈。举止放诞,不拘礼俗。少历显位,累迁丞相(司马颖)从事中郎、司空(司马越)长史。迎驾有勋,册封南乡...

有哪些与王坦之相关的轶事典故?他留下了哪些作品?

有哪些与王坦之相关的轶事典故?他留下了哪些作品?

王坦之(330年~375年),字文度,太原晋阳人。东晋名臣、书法家,东晋尚书令王述之子。今天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准备了相关内容,感兴趣的小伙伴们一起看看吧。王坦之出身太原王氏,年轻时与郗超齐名。投靠会稽王司马昱,出任从事中郎,迁大司马长史,袭封蓝田侯。迁侍中、左卫将军,联合谢安等人抗衡大司马桓温。桓温死...

三国时期孙权派人向曹操请降,是什么用意?

三国时期孙权派人向曹操请降,是什么用意?

孙权,吴太祖大皇帝,三国时代东吴的建立者。接下来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相关的文章二十二年春,权令都尉徐详诣曹公请降,公报使脩好,誓重结婚。——《三国志·吴主传》公元217年春天,孙权派遣都尉徐详向曹操请降,曹操也派遣使者和孙权重修旧好,立誓重结为姻亲。这是一件非常诡异的事情!217年孙刘还维系着表面的...

玄武门之变的发生李渊应该担任什么责任?

玄武门之变的发生李渊应该担任什么责任?

玄武门之变是唐朝初年一次非常重大的历史事件,今天历史网小编带来了一篇文章,希望你们喜欢。“玄武门政变”对于李渊来说是残酷的,儿子们互相厮杀,两个儿子被杀死,并且脑袋还被割了下来。十多个孙子,也在一日之间全部被杀光。当时李渊已经60岁了,对于一个60岁的老人来说,他情感上受到的打击,是非常大的。不过,...

演义中陈式是被诸葛亮当替罪羊处死 正式的他又是什么样的

演义中陈式是被诸葛亮当替罪羊处死 正式的他又是什么样的

还不知道:三国演义中,被诸葛亮当作替罪羊处死的陈式,在正史中结局如何?的读者,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事实上,三国演义中的陈式非常苦逼,他被魏延和诸葛亮玩弄于股掌之中,最终又被诸葛亮当作替罪羊处死,可悲至极!相比于演义中的悲催结局,陈式在正史中的结局就好得多了!自大爱吹牛的...

汉景帝仁厚爱民 最后为什么让上万人陪葬

汉景帝仁厚爱民 最后为什么让上万人陪葬

汉景帝十分朴素,仁厚爱民,为何会要求上万人为他陪葬?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倘若说起汉景帝的话,世人都会称赞不已,此人是汉文帝刘恒嫡长子,孝文皇后窦氏(即窦太后)所生,也是西汉时期的第六位皇帝。汉景帝十分朴素,仁厚爱民。除了平定七国之乱以外,从来没...

黄盖:三国时期东吴名将,为人严肃,善于训练士卒

黄盖:三国时期东吴名将,为人严肃,善于训练士卒

黄盖(生卒年不详),字公覆,零陵泉陵人。东汉末年东吴名将,历仕孙坚、孙策、孙权三任。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为人严肃,善于训练士卒,每每征讨,他的部队皆勇猛善战。早年为郡吏,后追随孙坚走南闯北。孙坚遇难后,黄盖跟随孙策、孙权“擐甲周旋,蹈刃屠城”。诸山越不宾,黄盖活跃在镇抚...

发表评论

访客

看不清,换一张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和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