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历史文化 > 正文内容

古代砍头为什么要选在秋后午时三刻 换做其他时间不行吗

历史文化6年前 (2018-08-22)190

对古代砍头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古时候,砍头为何要选在“午时三刻,秋后问斩”?

在很多影视剧中,古代的衙门或是君主在判决一个人处斩的时候,总是会说“秋后问斩”。在一般人看来,这就是无稽之谈,因为斩草除根的缘故,很多时候夜长梦多,直截了当的当场处斩不是更好么?

其实非也,古代,斩刑是属于大辟,哪怕是在司法容易有黑幕的古代来说,那也不是那么容易执行的。

古人对于这种涉及人命的刑罚要审慎得多,之所以会流传至今“午时三刻,秋后处斩”这八个字,并不是没有原因的。那么,这其中的原因是什么呢?今天咱们就来聊一聊。

时节与天时

“秋后问斩”这个词,流传的历史很久,这个词最早在《左传》中出现。古代的中国作为农业占据主导的大型国家,每年都需要依照时节来进行耕种,古代的稻种也不像现代这样具有如此顽强的生命力。

与此同时,古代也没有先进的施肥、除草等保障技术,农民的耕作必须按照严格的时令季节来进行。只有秋天,一般的平民百姓才会有更多的空闲时间,这就是为何选择在秋天处以斩刑的之一个原因。

有空闲时间的百姓会冲着看热闹的态度去观刑,本来作为死刑,斩首的目的之一就有警示平民,令其了解法典威名不可侵犯。冲着这一点,将处刑时间定在秋天也就不难理解了。

其次,就是在古代,古人们是很重视所谓的天意的。古代生产力和科技并不发达,对于很多现代科技能够轻松解释的现象,在古代却会被视作神异现象。

古代砍头为什么要选在秋后午时三刻 换做其他时间不行吗

遇到此类无法解释的事件,古人往往喜欢将之称作天意,认为此乃上天安排,不可违逆,例如灾祸、祥瑞、以及瘟疫和饥荒等,都会归于这一类。

如果有此等大灾荒的出现,君主则往往会先陈述自己的过失,也就是所谓的罪己诏,这是古人迷信思想的体现。在古人看来,一切事宜都应该要顺应天道,得到上天庇佑才有可能成功。

古代君王行动之前,都需要安排人手夜观天象,揣摩所谓的“天意”。如果天意不允准的话,就必须要改日或是更改内容才行,强行违背则会在场堂之上公然制造混乱。

更甚至,违背天意还会引发朝局不稳,甚至于有可能会引起改朝换代,而作为大辟的死刑,则更是要尊重天意。在汉代,将儒学抬高到了正统的董仲舒,曾在自己的著作《春秋繁露》中,留下了这样一段自己的注解:

“望着天道,所谓其道。天有四时,王有四政,四政四时,乃通类也。天人共有。以春为庆,夏为赏,秋冬为刑罚也。”在董仲舒看来,君王的行为应当与四时节令相适应。

秋冬正好是万物凋零,自然萧条的肃杀之时,此时天地间的肃杀之气极其浓郁,在此时行杀戮之举正合天时,因此,此时此刻处决罪大恶极的犯人是最适合上天意志的。

秋冬行死刑不违背天道。如果在春夏时节万物复苏生长之时行杀戮之举的话,则与天时相悖,不适合自然。也正由此,古人才会流传下,“春夏当行赏,秋冬当行刑”这样的说法。

鉴于这样的天时时节说法,自汉代以来,死刑犯人只会在每年的秋冬进行处决,立春之后不得再执行死刑。这一条规矩就使得古代本应在十二月就处决的犯人,遇到春天就能再苟活较长一段时间,待到明年秋后才会再次行刑。

古代砍头为什么要选在秋后午时三刻 换做其他时间不行吗

在很多情况下,这一点也减少了冤假错案的出现,毕竟为案件的详细调查、取证和审理都提供了充足的时间,也是对无辜受累之人的一种保护,尽可能避免他们因为冤假错案白白断送性命。

自从汉代以来,“秋后问斩”就被后世的历朝历代所继承,唐朝对汉代所流传下来的律法进行了修订,除了谋逆等所谓的大逆之罪会当场格杀勿论之外,其他的死罪在春夏均不得判处。

这修订后的规定一直沿用到了清末,在清朝,经过多重审核应当处死的犯人也只能在秋季处死。可以说,秋后问斩在汉代之后均为历朝历代以法律的形式所固定下来,流传至今也就不足为奇了。

阳气最盛的时刻

前面讲完了为何行刑的季节会被选择在秋冬两季,接下来还有后面的半句,午时三刻处斩,如果说上面的秋后对应了时节。那么,午时三刻行刑则对应这阴阳说法。

古代砍头为什么要选在秋后午时三刻 换做其他时间不行吗

首先,午时三刻在今天所指的正好就是中午12点,并且是中午的大致与12点45分左右,一刻钟大抵相当于现今的15分钟。此时的太阳正当空,也是一天中的阳光最盛,白天更高峰的时候。

选择此时行刑,大抵是出于两方面的考虑。一来,根据古代阴阳思想而言,通过数千年的天象和天意所记载的时间推断出,午时三刻在一天中是属于阳气最盛的时候。

斩首乃是杀生之事,自然无比凶厉阴鸷,午时三刻开始,地表的气温达到了更高峰值,阳气最盛的时候,选择在此时处决人犯,能够有效地抑制人贩被斩首后产生的戾气。

也能够抑制因戾气过重而形成的厉鬼,因为在阳气作用下鬼魂无所遁形,也保的监斩官和执行的行刑人员的平安。二来,对于人犯来说,这也算得上是出于人道考量。

就像现代的注射执行死刑的初衷一样,古人也很重视犯人在受刑时所受到的痛苦,午时三刻的时间乃是正午时分,此时人的困意是最重的时候,更不要说是在烈日之下暴晒眩晕。

外界的环境因素在行刑时就充当了帮手,对犯人的感官进行了削弱,令犯人在疼痛的感知上会小很多,人的首级即使与人身分离之后,躯体也会在短时间内感觉到剧烈的疼痛感。

正是出于减小这份疼痛感以及痛苦,才会选择了在午时三刻进行死刑的执行。让犯人能够最为痛快地走向死亡,不必再去经受一些不必要的折磨与痛苦。

不论是在古代还是现代,作为立国之本的法律,其权威都是不可动摇的,如果有人蔑视法纪,蔑视他人的生命,随意作践他人的生命,危害国家、危害黎民百姓,那么等待他的都将是法律的严惩。

古代砍头为什么要选在秋后午时三刻 换做其他时间不行吗

极刑,作为一种备受争议的刑罚,其存在是有道理的,对于一些为害社会,为害人民的穷凶极恶之徒,极刑的作用远比其他任何的事物都要有效。

当然,本着“以人为本”的理念,执行刑罚的手段也都相对温和。对此,你有什么看法呢?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追风历史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s://lishi.okwc.net/201808/206111.html

“古代砍头为什么要选在秋后午时三刻 换做其他时间不行吗” 的相关文章

在政治、文学等方面,晏殊有哪些成就与作为?

在政治、文学等方面,晏殊有哪些成就与作为?

晏殊(别名晏元献,991年-1055年2月27日),字同叔,抚州临川人,北宋著名文学家、政治家,与其第七子晏几道被称为“大晏”和“小晏”,又与欧阳修并称“晏欧”。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晏殊14岁以神童入试,赐同进士出身,官至兵部尚书。其以词著于文坛,尤擅小令,风格含蓄婉丽...

袁术称帝后的建号是什么?有何含义

袁术称帝后的建号是什么?有何含义

袁术是东汉末年的军阀之一,各位一定都有所耳闻吧。自公元189年董卓入京后,废立皇帝,关东诸侯起兵讨伐,东汉陷入大乱。但在魏、蜀、吴之前,最早称帝其实是袁术。公元197年,袁术在寿春称帝,建号仲氏,置公卿,祠南北郊。袁术称帝为何建号仲氏?仲氏有什么意义?先来看看史书中关于袁术称帝的记载:建安二年,因河...

在政治、文学方面,卫觊有哪些作为与成就?

在政治、文学方面,卫觊有哪些作为与成就?

卫觊(155年—229年),字伯觎,河东安邑人。三国时期政治家、文学家、书法家,晋朝太保卫瓘之父。接下来历史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卫觊少年早成,以才学著称。司空曹操辟为属吏,历任茂陵县令、尚书郎、治书侍御史。负责镇守关中,为曹操平定中原、底定关中做好准备。魏国建立后,担任...

在古代将军如果造反,士兵会听取谁的调令?

在古代将军如果造反,士兵会听取谁的调令?

皇帝是中国帝制时期最高统治者,下面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这篇文章,感兴趣的小伙伴接着往下看吧。古往今来,起兵反叛的事情非常地多,即使在如今的文明世界里面,还有很多类似的事变,以前叫做叛乱,现在叫做军事政变,虽然名字改变了,但是实质上并没有什么差别。古代的将军每一个将军手下面都有很多的士兵,这些士兵与...

李瑱:唐玄宗李隆基第二十七子,封为恒王,信仰道教

李瑱:唐玄宗李隆基第二十七子,封为恒王,信仰道教

李瑱,本名李潓,字嗣盈,陇西成纪(今甘肃省秦安县)人。唐朝宗室大臣,唐玄宗李隆基第二十七子,母为郑才人。接下来历史网小编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开元二十三年(735年),封为恒王,信仰道教。授右卫大将军、开府仪同三司。二十四年(736年)二月,改名李瑱。安史之乱爆发,跟随唐玄宗逃亡成...

历史上真实的金屋藏娇到底是怎么回事?背后有何真相

历史上真实的金屋藏娇到底是怎么回事?背后有何真相

金屋藏娇的典故出自汉武帝刘彻与其皇后陈阿娇的故事,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各位读者就和历史网小编一起来了解吧!在研究历史多年的时间里,从第一天翻阅五千年开始,就告知自己,要用一颗平常心,却看那些尘封的往事。尽量让自己以一个外人的角度,不去评判里面的人物,只看发生过的事情。可是人非草木,哪...

古代后宫妃子零花钱的等级是怎样的?

古代后宫妃子零花钱的等级是怎样的?

古代后宫妃子零花钱的等级是怎样的?下面历史网小编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相关内容。当然,古代女子没有生存本领,嫁入深宫,只有往上爬,获得更多的恩宠,才能活成人上人,这也是一群女人内讧的最大原因。但其实作为皇帝的老婆们,她们也是领工资的,并且等级不同,收入差别相当大,可是拿工资最高的并不是皇后,那是谁呢?她...

在古代遗人是什么官职?主要负责什么?

在古代遗人是什么官职?主要负责什么?

自古就有。八百里加急、飞鸽传书、一骑红尘妃子笑这些说的都是古代快递。让历史网小编带大家拨开历史的迷雾,回到那刀光剑影的年代。所谓“健步”、“急脚子”、“快行子”都是古代一种职业的称呼,如现在的快递员一样。不得不说,在中国文化起源的渊源中,邮递的起源与发展同样具有着悠久的历史。据《周礼》记载,我国在西...

发表评论

访客

看不清,换一张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和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