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中国历史 > 正文内容

李光弼为平定安史之乱做出很大贡献,为何郭子仪的名气反而比他大?

中国历史6年前 (2018-08-24)250

安史之乱是唐朝由盛转衰的转折点,在平定过程中,郭子仪、李光弼、仆固怀恩三人功劳更大。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历史网小编一起看一看。

战争初期,郭子仪率军光复两京;战争中期,李光弼与叛军对峙与洛阳、河阳一线;战争后期,仆固怀恩作为统帅发动了反攻,结束了历时八年的叛乱。

从整个过程来看,貌似李光弼并没有什么出色的战绩。其实这是人们对战争的误解,大家往往被战争所带来的热血与 *** 所感染,而真正赢得战争胜利的其实是忍耐与煎熬。

至德二载(757)元月,是战争最为艰难的一个时期,正处于踌躇满志之时的安禄山四面出击,扩大地盘。命手下大将史思明率十万大军进攻太原。此时镇守太原的,正是临危受命的李光弼,而他的手中,只有不满一万军队。

就靠着这一万军队,李光弼不但成功守住,还打退了史思明,并且歼敌七万。这一战,极大鼓舞了处在低潮之中的大唐军民。

乾元二年(759),唐军邺城大败,郭子仪替宦官鱼朝恩背了黑锅,被削去了兵权,李光弼成为唐军实质上的统帅。之后,他率领唐军与史思明在河阳对峙二年多,极大消磨了叛军的实力与锐气,为之后的反攻奠定了基础。

李光弼为平定安史之乱做出很大贡献,为何郭子仪的名气反而比他大?

从这些功劳来看,李光弼可谓居功至伟,《新唐书·李光弼传》将他的战功推为“中兴之一”,其实也不为过。

然而,李光弼虽然立下了无数军功,为何郭子仪的名气却比他大得多?

其实,能够流芳百世,在历史中赢得过人的名气,单单靠军功是不够的。

邺城之战,宦官鱼朝恩外行领导内行,纯粹瞎指挥,使大唐六十万大军狼狈不堪。而鱼朝恩却将所有的责任推到了郭子仪的头上,对此,郭子仪毫无怨言,默默地背上了黑锅。因为他明白,不是鱼朝恩与自己有仇,而是他的功高震主,已经不为皇帝所容。此后的郭子仪,安心过起了寓公生活。

广德元年(763),吐蕃二十万大军威胁长安,当时朝廷重兵还在扫除安史之乱的遗留问题,长安近乎空城。那一年,郭子仪已是六十七岁的老将,然而官场的斗争与皇帝的猜忌并没有磨灭他匡扶社稷,为国为民的信念。早已成为光杆司令的他,依然率领二十名亲兵踏上了保家卫国的征程。

李光弼为平定安史之乱做出很大贡献,为何郭子仪的名气反而比他大?

随后,靠着临时召集的四千兵马,以一招虚张声势,吓退了吐蕃二十万大军。

而此时的李光弼,手握重兵却观望不前,面对皇帝的急诏,却徘徊不进。因为李光弼怕了,宦官的谗言令他心有余悸,皇帝的猜忌使他心灰意冷。

广德二年,平叛的大功臣,郭子仪曾经忠诚的下属仆固怀恩,因受不了皇帝无休无止的猜忌,终于起兵造反。老将郭子仪再一次踏上了征程。

仆固怀恩久经沙场,与回纥、吐蕃都有极深的渊源,掀起了巨大的风浪。如果不是意外的去世,对于大唐的打击一点不会比安禄山小。

郭子仪一个下属都能掀起如此大的风浪,那么以郭子仪的号召力,振臂一呼,将是个怎样的局面呢?怪不得唐代宗对自己的女儿,郭子仪的儿媳妇升平公主说:“郭令公如果想当皇帝,这天下还能是我们家的!”

李光弼为平定安史之乱做出很大贡献,为何郭子仪的名气反而比他大?

那么,面对皇帝的猜忌,郭子仪就没有心寒?面对天下的诱惑,郭子仪就没有心动?

佛经有言:“智乃是非抉择,慧乃取舍定夺。”君子有所为有所不为,面对猜忌,李光弼在反与不反之间犹豫不决,最后郁郁而终;仆固海恩以及李怀光则选择了反叛。而郭子仪则凭着永不会灭一腔热血,选择了“忠君爱国”这一在那个时代最为崇高信仰。

有这样一件趣事:郭子仪在京城的府邸门户大开,只有愿意,任何人都可进府一日游,甚至有人看见他伺候夫人与女儿洗漱。一时之间,此事在整个京城传为笑谈。

儿子们脸上挂不住,来问父亲缘由。郭子仪说:“我们家光伺候的下人就有数千,难免引起大家的眼红与怀疑。如果府门紧闭,肯定有人构陷;府门打开,则证明我心底无私,没有不臣之心。”

这件事郭子仪的办法固然高明,但如此举动的前提,便是真正的心底无私。

所以,郭子仪之所以流传千古,并不是因为他比李光弼会打仗;比仆固怀恩会当官,而靠的是他那永不熄灭的一腔热血与坚定的信念。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追风历史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s://lishi.okwc.net/201808/206489.html

“李光弼为平定安史之乱做出很大贡献,为何郭子仪的名气反而比他大?” 的相关文章

赵光义和赵匡胤作为相差十二岁的兄弟 赵光义到底差在什么地方

赵光义和赵匡胤作为相差十二岁的兄弟 赵光义到底差在什么地方

对赵光义到底比赵匡胤差在哪里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01相差12岁的兄弟至今,对赵匡胤和赵光义这哥俩,许多人都有个误会:认为岁数差不多。因为一些流传很广的野史就给人以这种印象,比如下面这个最著名的。话说一天,陈抟老祖看到一位妇女,挑着两个孩子逃难。当时就一声惊呼:天啊...

李道彦:唐朝宗室大臣,他有着怎样的人生经历?

李道彦:唐朝宗室大臣,他有着怎样的人生经历?

李道彦(?~638年),字号不详,陇西狄道人,唐朝宗室大臣,唐太祖李虎曾孙、淮安靖王李神通长子。接下来历史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李道彦孝顺恭谨,初任朝请大夫、义兴郡公。武德元年(618年),进封胶东王,授任陇州刺史。贞观元年(627年),迁相岷二州都督、降封胶东县公。贞观...

李世民和朱棣都是藩王造反 两人本质上有什么区别

李世民和朱棣都是藩王造反 两人本质上有什么区别

今天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同样是藩王造反,为什么说李世民和朱棣有本质上的区别的故事,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历史网小编一起看一看。严格来说,李世民和朱棣一样,都属于藩王造反上位。李世民和朱棣,不仅都是藩王身份,也都是开国皇帝的儿子,也都弓马娴熟满腹韬略,在王朝的建立或巩固过程中都立下了汗马功劳。但是,李世...

年羹尧被杀的背后隐藏了什么样的真相?

年羹尧被杀的背后隐藏了什么样的真相?

清朝雍正三年底,年羹尧被赐死,雍正立即下令彻查年羹尧的党羽。感兴趣的读者和历史网小编一起来看看吧!年羹尧,字亮工,1679年出生于安徽凤阳府怀远(今安徽省怀远县),后改隶汉军镶黄旗,清朝名将。康熙三十九年(1700年)进士,官至四川总督、川陕总督、抚远大将军,加封太保、一等公。他运筹帷幄,驰骋疆场,...

周遇吉是什么人?宁武被屠城时他是什么结局?

周遇吉是什么人?宁武被屠城时他是什么结局?

明朝末年,大厦将倾,崇祯帝呕心沥血,却也挡不住国家走向覆灭的步伐。不清楚的读者可以和历史网小编一起看下去。《明史》:遇吉巷战,马蹶,徒步跳荡,手格杀数十人。身被矢如猬,竟为贼执,大骂不屈。贼悬之高竿,丛射杀之,复脔其肉。这是“宁武屠城”时,《明史》记录的明末名将周遇吉的死前的英勇壮举。既然说到宁武屠...

仓慈是谁?他的一生都经历了什么?

仓慈是谁?他的一生都经历了什么?

说起仓慈,也许大家会比较陌生。历史网小编为大家带来相关内容,感兴趣的小伙伴快来看看吧。东汉太和六年(232年)的一个冬天的午后,在西方的一个西域小国,一个小男孩莫多娄在大雪中一路狂奔,还没进家门就大喊道:“爹,郡守去世了!”“真的吗?”莫多娄的父亲从屋里一步就跨了出来,惊讶万分。“是的,爹。”莫多娄...

来敏:三国时期蜀汉官员,他担任过哪些职位?

来敏:三国时期蜀汉官员,他担任过哪些职位?

来敏(165年—261年),字敬达,义阳新野人,东汉太中大夫来歙之后,司空来艳之子,三国时期蜀汉官员。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东汉末年,逢董卓之乱,来敏跟随姐夫黄琬到荆州避难,黄琬是刘璋祖母的侄子,来敏又与姐姐来氏入蜀,被刘璋引为宾客。来敏喜欢读书,尤其喜欢《左氏春秋》。刘...

张昭的一生有哪些成就?有哪些与他相关的轶事典故?

张昭的一生有哪些成就?有哪些与他相关的轶事典故?

张昭(156年-236年),字子布,徐州彭城人,是三国时期孙吴重臣。接下来历史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他作为辅佐孙策、孙权两代的重臣,对于江东的稳定起了重要的作用,一直施行着“稳定豪强”政策;并且擅长隶书,但其书法作品今无存,唐代书法家张怀瓘在《书估》中将其书法列为第三等。...

发表评论

访客

看不清,换一张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和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