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中国历史 > 正文内容

楚国出了很多人才,为何都为秦国效力了呢?

中国历史6年前 (2018-08-24)170

战国七雄,战国时期七个最强大的诸侯国的统称。三家分晋后,赵国、魏国、韩国跻身强国之列,又有田氏代齐,战国七雄的格局正式形成,分别是:秦国、楚国、齐国、燕国、赵国、魏国、韩国。在战国七雄中,秦国最终在战国末期一统六国,建立了秦朝,也即成为最后的赢家。当然,秦国之所以能一统天下,离不开战国人才的汇聚。比如商鞅出自卫国和魏国的人才,就在秦国发起了商鞅变法,帮助秦国走向崛起。在商鞅之后,张仪、范雎等出自魏国的人才,同样受到了秦国君主的重用,以此帮助秦国蚕食山东六国,逐步实现消灭六国的目标。

当然,在战国时期,不仅魏国为贡献了不少顶级人才,对于楚国来说,也有不少人才投奔秦国,并为秦国效力。其中,就以下三位出自楚国的人才来说,最终都在秦国(秦朝)官至丞相一职,并为秦国走向崛起、一统天下做出了重要贡献。

一、甘茂

首先,甘茂(生卒年不详),姬姓,甘氏,名茂,楚国下蔡(今安徽颍上甘罗乡)人。在战国中期,甘茂通过张仪、樗里子的引荐得到拜见秦惠文王的机会。秦惠文王接见后,很喜欢他,就派他带兵,去帮助魏章夺取楚国汉中地区。由此,非常明显的是,虽然是楚国人,但是,秦惠文王并没有怀疑甘茂,而是非常信任的让他领兵作战。在汉中之战中,甘茂和魏章、樗里疾等人联手击败楚军,成功夺取了汉中之地。

秦惠文王去世后,秦武王即位。当时张仪、魏章已离开秦国,跑到东边的魏国。不久,秦公子蜀侯辉和他的辅相陈壮谋反,秦武王就指派甘茂去平定蜀地。返回秦国后,秦武王任命甘茂为左丞相,任命樗里疾为右丞相。对此,在笔者看来,在使用人才上,秦国的多位君主显然没有任人唯亲,也即甘茂作为左丞相,已经可以和秦国宗室出身的樗里疾平起平坐。在此基础上,甘茂也没有辜负秦武王的期望,而是在宜阳之战立下了大功。

宜阳之战,是秦武王三年(前308)至秦武王四年(前307),秦国名将甘茂率军在韩国的重镇宜阳(今河南省宜阳县西)一带同韩国大军发生的战争。在宜阳之战中,韩军最终战败,秦国获胜进占宜阳,此战共斩首韩军6万。此战,秦军的这场攻坚战进展的并不顺利。战事经历五月,未能奏效,损兵折将,士气大受影响。主将甘茂一度信心动摇想半途而废。但是,甘茂这位名将选择背水一战。最后,甘茂将个人钱财全部用于赏赐里,重赏之下,秦军一鼓作气,终于拔掉宜阳。在不少历史学者看来,此战秦军依靠强大实力,连续作战,最终攻占中原重镇宜阳,取得一个大胜利。从此,秦的疆域扩展到了中原,而且完全控制了崤、函之险,从而成为秦国一统六国的里程碑。

楚国出了很多人才,为何都为秦国效力了呢?

二、魏冉

魏冉(?—约前264年),亦作魏厓、魏焻,因食邑在穰,号曰穰侯,战国时秦国大臣。魏冉作为宣太后异父同母的长弟,同样出自楚国。在秦国和楚国联姻的背景下,魏冉跟随宣太后芈月来到了秦国。早在秦惠文王在位时,魏冉就开始在秦国为官。秦武王23岁因举鼎而死,没有儿子,各兄弟争位。魏冉势力较大,拥立了秦昭襄王,还帮助秦昭襄王清除了争夺王位的对手。因此,在秦昭襄王在位初期,魏冉担任相国一职,拥有显赫的地位。在此基础上,魏冉曾推荐白起担任秦国的将领。对于战国四大名将之一的白起,辅佐秦昭襄王,屡立战功。伊阙之战,大破魏韩24万联军,彻底扫平秦军东进之路。伐楚之战,攻陷楚都郢城。长平之战,重创赵国主力。担任秦军主将30多年,攻城70余座,为秦国一统六国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受封为武安君。

公元前288年10月,秦昭襄王派穰侯魏冉去齐国,约齐湣王与秦昭王同时称帝,秦为西帝,齐为东帝。公元前284年,秦、韩、赵、魏、燕五国,合纵破齐,在这场战役中,魏冉趁势夺取了富饶的陶邑(今山东定陶西南)。公元前266年,魏冉被秦昭襄王罢免,迁到关外封邑,由范雎代相,最后“身折势夺而以忧死”卒于陶邑,葬于此地。

楚国出了很多人才,为何都为秦国效力了呢?

三、李斯

最后,李斯(公元前284年-公元前208年),楚国汝南上蔡(今河南省上蔡县芦岗乡李斯楼村)人。在战国后期,李斯曾当过楚国掌管文书的小吏。为了达到飞黄腾达的目的,李斯辞去小吏,到齐国求学,拜荀卿为师。李斯学完之后,经过对各国情况的分析和比较,决定到秦国去。李斯到了秦国以后,很快就得到秦相吕不韦的器重,当上了秦国的小官,有了接近秦王的机会。秦王嬴政听取李斯离间各国君臣之计,对于山东六国,李斯提出了“先灭韩,以恐他国”的吞并顺序。于是他得到了秦王嬴政的赏识,因而被提拔为长史。李斯劝秦王嬴政派人持金玉去各国收买大臣,离间六国的君臣,果然也收到了效果,他又被封为客卿。对此,在笔者看来,秦始皇嬴政在消灭山东六国的时候,确实遵循了李斯提出的计策,比如先在公元前230年消灭了韩国,然后用离间计让赵国冤杀了名将李牧等。凡此种种,促使秦国得以顺利消灭了山东六国。

在秦始皇去世后,宦官赵高胁迫李斯发动“沙丘之变”,他们合谋篡改了秦始皇的传位诏书,废太子扶苏,改立胡亥为新帝,为秦二世。秦二世胡亥为了修好阿房宫,征发徭役。对此,左丞相李斯同右丞相冯去疾、将军冯劫劝秦二世胡亥停建阿房宫,减少一些徭役。不过,这也让李斯激怒了秦二世。在此基础上,赵高借机说李斯与其儿子李由谋反,对李斯严刑拷打,刑讯逼供。李斯被迫承认谋反,在秦二世二年(前208年)七月被杀死。总的来说,在战国时期,甘茂、魏冉、李斯等这三位人才为秦国效力,客观上有助于秦国一统天下。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追风历史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s://lishi.okwc.net/201808/206508.html

“楚国出了很多人才,为何都为秦国效力了呢?” 的相关文章

年羹尧被雍正处死之后 雍正是怎么对待他的妻女的

年羹尧被雍正处死之后 雍正是怎么对待他的妻女的

对年羹尧被雍正赐死后,他的妻儿结局如何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年羹尧被雍正赐死后,他的哥哥年希尧受其影响被罢免官职,万幸的是没有因此获罪。他的妻子毕竟出生于辅国公,在年羹尧出事后就被送回辅国公家,这才免受牵连逃过一劫。至于其他人就没有那么幸运了,他的十一个儿子当中,除...

赵云和刘备之间发生了什么事情 刘备为何没有重用赵云

赵云和刘备之间发生了什么事情 刘备为何没有重用赵云

还不知道:赵云为何没被刘备重用?的读者,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第一件就是赵云曾经拒绝刘备,当年刘备和赵云初次见面,刘备三兄弟的名气已经威慑了公孙瓒手下很多将领,甚至连田楷、田豫这些人都想投奔刘备。而刘备特意给赵云抛出招揽之意但却被赵云当场拒绝,这种情况对刘备来说非常尴尬,...

刘备在选择托孤大臣的时候 刘备为什么选李严而不是赵云

刘备在选择托孤大臣的时候 刘备为什么选李严而不是赵云

还不知道:刘备选择托孤大臣,在一文一武的情况下,为何选李严而不是赵云?的读者,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引言在封建王朝时期,君主在去世之前,一般会指定一些自己信得过的大臣,让他们辅佐新皇帝顺利登基,那些辅佐新皇帝登基的大臣也被称为托孤大臣。古代的托孤大臣很多,比如唐太宗的托孤...

诸葛亮明明知道北伐难以成功 诸葛亮为什么还要坚持北伐

诸葛亮明明知道北伐难以成功 诸葛亮为什么还要坚持北伐

诸葛亮明知北伐难成,为什么他还要坚持北伐?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历史上著名的忠臣良相诸葛亮,在先主刘备去世后,曾进行了五次北伐,从228年春至234年冬先后兵出汉中,对曹魏发动的五次战争。每一次他都是信心满满地率军出征,但每次都是无功而返。后世之...

在学术方面,叶适有哪些成就与影响?他还有哪些成就?

在学术方面,叶适有哪些成就与影响?他还有哪些成就?

叶适(1150年5月26日-1223年2月21日 ),字正则,号水心居士。温州永嘉人,南宋思想家、文学家、政论家、官员。生于瑞安,后居于永嘉水心村,世称水心先生。接下来历史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淳熙五年(1178年),叶适中榜眼。历仕孝宗、光宗、宁宗三朝,历官平江府观察推...

历史上张裕妃怀孕后为什么会被饿死?真相是什么

历史上张裕妃怀孕后为什么会被饿死?真相是什么

张裕妃,明熹宗朱由校的妃子,被客氏害得最惨的一个妃子。今天历史网小编给大家整理了相关内容,不知能否帮助大家拓展一些知识?朱由校一生育有3子,但都在岁余就夭折而死。后来,他的后妃张裕妃怀孕。这自然是件于社稷有功的喜事,然而她却被下令活活饿死,这是怎么回事呢?张氏是顺天府涿州(今河北涿州)人,早在6岁时...

薛综:三国时期东名臣、大儒,他是如何劝谏孙权的?

薛综:三国时期东名臣、大儒,他是如何劝谏孙权的?

薛综(176~243年),字敬文,沛郡竹邑县人。三国时期吴国大儒、名臣。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少时避乱交州,师从南安太守刘熙。跟随士燮归附孙权,出任五官中郎将,出任合浦交阯二郡太守。从征九真郡,授谒者仆射、半州长史、贼曹尚书、尚书仆射、选曹尚书、太子少傅,兼任选部职责。赤...

唐代宗睿真皇后沈氏,她的一生都经历了什么事情?

唐代宗睿真皇后沈氏,她的一生都经历了什么事情?

睿真皇后,官宦世家出身,历史上记载唯一失踪的皇后。今天历史网小编带来了一篇文章,希望你们喜欢。天姿蒙珍宠,明眸转珠辉,兰心惠质出名门,吴兴才女沈珍珠……不知诸君有没有听过这首《望断西京留传奇》,歌词里描写的女主角名叫沈珍珠。穿越历史,梦回大唐,唐代宗李豫时期,皇后沈珍珠在一场战乱中失踪,给史书留下了...

发表评论

访客

看不清,换一张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和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