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中国历史 > 正文内容

汉朝到底有没有马镫,有哪些证明呢?

中国历史6年前 (2018-08-27)260

汉朝有没有马镫,这个问题一直没有明确的答案——按照考古规矩,只有出土了实物,才能证明某种东西确实存在过,因为秦始皇陵出土了“鞍马俑”,所以大家都承认春秋战国时期就已经出现了马鞍。

我们从秦鞍马俑实物中,看到了当时的战马确有用三条肚带固定的鞍桥,但可能是陶俑制造工艺所限,我们并没有看到马镫的存在——也有可能是皮制马镫,早已被时间消磨净尽。

读者诸君细看战马的三条肚带,就会发现中间那条有一个其他两条没有的物件——那不是带扣,也不是无用的装饰物,而极有可能是马镫的雏形——足踏。

足踏是一种软马镫,这一点在阴山岩画中也有体现,而且也得到了专家的认可:“马身上佩戴一副征战出击时的披甲、足踏(演变后称之为马鞍、马镫),披甲(马鞍)呈平铺背迭式,前颈、后胯、腿肚下均有宽带皮绳扣固;马下腹有垂吊式的佩饰,是足踏(软马镫)的一种形制。”

经科学测定,阴山马镫岩画形成于公元210年,在那一年发生了三件大事:曹操在邺城修建铜雀台(铜爵台)、刘备到京口面见孙权借南郡、周瑜在入川征途中病逝。

汉朝到底有没有马镫,有哪些证明呢?

曹操是在赤壁战败后才修的铜雀台,所以诸葛亮拿“曹操揽二乔”来激怒周瑜是不可能的:公元210年是建安十五年,而赤壁之战发生在建安十三年,这就是说,赤壁大战的时候,铜雀台还可能只存在于图纸之上,曹植也不可能在铜雀台修好之前就写了《铜雀台赋》。

演义小说经常会颠倒历史事件的时间顺序和因果关系,比如马腾被杀于马超造反之后、黄忠病逝于刘备称帝之前,都被小说弄混了。

演义小说中三国名将的战马都是有马镫的,所以他们打起仗来才能双手端着或抡着长柄兵器——要是没有马镫,他们就会把自己闪下马去。

这时候可能有读者要说了:在三国时期,根本就没有大将单挑,所以并不能以大将单挑来作为当时有马镫的证据。

三国时期确实不流行大将单挑,但不流行不代表没有,我们翻阅三国史料,就会发现其中记载了至少三次大将单挑,而且单挑的大将,用的就是极长的矛、槊。

初平三年(公元192年)四月,董卓被王允、吕布谋杀,李傕、郭汜打着为董卓报仇的旗号进攻长安,建安七子中的王粲就在城楼之上,亲眼目睹了了郭汜与吕布的单挑:“郭汜在城北。布开城门,将兵就汜,言‘且却兵,但身决胜负’。汜、布乃独共对战,布以矛刺中汜,汜后骑遂前救汜,汜、布遂各两罢。”

吕布挥舞长矛将郭汜挑落马下,如果没有马鞍马镫,反作用力也会将吕布推下马去,那时候不用李傕出手,吕布早就被马踩死了。

这场决定汉室兴亡的单挑,如果没有马镫的参与,是很难决出胜负的——我们很难想象吕布一手抓住马鞍(免得自己掉下去)、一手持矛冲刺的场面,只有在马镫的帮助下,吕布才能人借马力马助人威,把长矛舞得虎虎生风。

汉朝到底有没有马镫,有哪些证明呢?

吕布的赤兔马在《后汉书》和《三国志》中均有记载,“赤菟”飞跃堑壕和城墙的时候吕布没掉下来,肯定是得益于马镫的助力。

如果没有马镫,吕布也不但当不上“飞将”,而且还会死于马蹄之下。同样道理,如果没有马镫,典韦在马上也抡不动八十斤的一对大铁戟,他身披重铠击退吕布,在《三国志》中也有记载。

关羽有没有青龙偃月刀,这一点暂且存疑,但典韦除了铁戟之外还善用长刀,却是有据可查的:“韦好持大双戟与长刀等,军中为之语曰:‘帐下壮士有典君,提一双戟八十斤。’”

双手持戟在马上作战,能保持平衡和控制战马进退的,就只能靠双脚了——如果没有马镫,典韦的双戟根本就耍不起来。

吕布死于白门楼,典韦战死在张绣叛乱之中,他们都没有被马踏如泥,首先应该归功于战马、马鞍与马镫,而孙策在跟太史慈的单挑中幸免于难,就是因为他先撂倒了太史慈的战马:“慈侦视轻重,时独与一骑卒遇策。策从骑十三,皆韩当、宋谦、黄盖辈也。慈便前斗,正与策对。策刺慈马,而揽得慈项上手戟,慈亦得策兜鍪。会两家兵骑并各来赴,於是解散。”

太史慈带着一个随从就敢跟孙策十四人叫板,就是因为有战马长枪短戟的加持,他的战马被孙策捅伤,就只能近身肉搏了——双方的骑兵赶到,他们只能暂时罢战,因为在地上持短兵与骑兵作战,那就是自寻死路。

如果没有马镫,太史慈就会被孙策的十三个随从围殴致死,这一点读者诸君闭着眼睛也能想象得到:大家都没有马镫,左边来一刀,右边来一枪,太史慈左躲右闪,一个不注意就掉下马去,韩当黄盖纵马驰骋,太史慈就会被踩成糍粑了。

曹操在《却东西门行》中有这样一句:“戎马不解鞍,铠甲不离傍。”

曹植的《白马篇》中也提到了勇士在马上闪转腾挪的矫健身姿:“白马饰金羁,连翩西北驰……仰手接飞猱,俯身散马蹄。狡捷过猴猿,勇剽若豹螭。”

如果没有马镫,在马上俯身射箭(诗中的马蹄指箭靶),别说命中目标,能不掉下马去,那就是高手中的高手了。

三国时期的征战,以弓弩为首先兵器,其次就是长戟长枪(矛、槊都属枪族),个别勇士,也会使用加长的大刀,至于这种大刀是传说中的青龙偃月,还是加长版的环首刀、斩马刀,这不属于本文要探讨的内容,咱们要聊的,是通过三国史料来看当时的战争:如果没有马镫的辅助,吕布、太史慈、典韦这样的猛将,是不是在就被踩死在马蹄之下了?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追风历史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s://zflsw.com/201808/206918.html

“汉朝到底有没有马镫,有哪些证明呢?” 的相关文章

雍正生前有三大宠臣 三人为何不被乾隆认可

雍正生前有三大宠臣 三人为何不被乾隆认可

今天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雍正帝宠臣,为何不被乾隆认可的故事,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历史网小编一起看一看。所谓“一朝天子一朝臣”,当权者的变动势必会影响其下属的权势地位、身后之名。对于雍正皇帝和乾隆皇帝这对脾气秉性、统治方式、所处历史背景截然不同的父子帝王而言,这句俗语显得尤为贴切。雍正皇帝对于大清王朝...

乾隆为什么会选择嘉庆作为皇帝 乾隆是出于什么考虑

乾隆为什么会选择嘉庆作为皇帝 乾隆是出于什么考虑

今天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乾隆最后选择传位给嘉庆,是出于什么考虑呢?的故事,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历史网小编一起看一看。乾隆在位六十年之后,他把皇位传给了自己的儿子颙琰,也就是嘉庆皇帝。而他之所以传位给颙琰主要原因是有两个,第一是乾隆的选择不多了,这也是没有办法的事。第二是颙琰禀性宽厚,非常合适。乾隆一...

三国时期孙权派人向曹操请降,是什么用意?

三国时期孙权派人向曹操请降,是什么用意?

孙权,吴太祖大皇帝,三国时代东吴的建立者。接下来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相关的文章二十二年春,权令都尉徐详诣曹公请降,公报使脩好,誓重结婚。——《三国志·吴主传》公元217年春天,孙权派遣都尉徐详向曹操请降,曹操也派遣使者和孙权重修旧好,立誓重结为姻亲。这是一件非常诡异的事情!217年孙刘还维系着表面的...

历史上李渊退位前都说了些什么?最后灵验了吗

历史上李渊退位前都说了些什么?最后灵验了吗

武德九年八月初九,李渊最终下诏禅位李世民,自己升级为太上皇。接下来历史网小编就带来历史故事,一起看看吧!曹植《七步诗》(版本一):煮豆燃豆萁,豆在釜中泣。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这首诗用同根而生的萁和豆来比喻同胞的兄弟,用萁煎其豆来比喻同胞骨肉的哥哥曹丕残害弟弟,表达了对曹丕的强烈不满,生动形象、深...

法正:东汉末年刘备帐下谋士,善奇谋,深得刘备信任

法正:东汉末年刘备帐下谋士,善奇谋,深得刘备信任

法正(176年-220年),字孝直。扶风郿人。东汉末年刘备帐下谋士,名士法真之孙。接下来历史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原为刘璋部下,刘备围成都时劝说刘璋投降,而后又与刘备进取汉中,献计将曹操大将夏侯渊斩首。法正善奇谋,深受刘备信任和敬重。建安二十四年(219年),刘备进位汉中...

百里奚为什么能以七十多岁的高龄,走向人生巅峰?

百里奚为什么能以七十多岁的高龄,走向人生巅峰?

百里奚(约公元前725—前621年),姜姓,春秋时期虞国人,百里氏,名奚,字子明,号五羖大夫。春秋时期著名政治家、思想家。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春秋时期,在虞国有一个小村庄,住着一位很有才学的人,名叫百里奚。他三十多岁才娶妻子杜氏,夫妻非常恩爱,生了一个儿子叫孟明视。只...

蜀汉官二代比不上曹魏集团 他们为何如此糟糕

蜀汉官二代比不上曹魏集团 他们为何如此糟糕

还不知道:蜀汉的“官二代”为什么比不了曹魏集团?的读者,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三国后期这些官二代和富二代的名声远不如三国前期。可相比较而言,曹魏和东吴的官二代还是比较出色的。他们当中也有很多人成了三国后期举足轻重的将领。相比较而言,蜀汉的官二代和富二代就非常糟糕了,基本上...

姜宝谊:隋末唐初将领,他有着怎样的人生经历?

姜宝谊:隋末唐初将领,他有着怎样的人生经历?

姜宝谊(?~620年),字号不详,秦州上邽人。隋末唐初将领,蜀汉名将姜维后人,北周秦州刺史姜世远之子。接下来历史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出身天水姜氏。起家左翊卫府果毅都尉,迁鹰扬郎将,跟随唐国公李渊镇压农民起义。晋阳起兵后,授任左统军郎,封永安县公。屡立战功,拜右武卫大将军...

发表评论

访客

看不清,换一张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和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