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中国历史 > 正文内容

袁绍的一个决策,竟导致河北内耗严重

中国历史6年前 (2018-08-27)110

东汉末期,雄踞河北的袁氏集团原本是实力最为强大的,在官渡之战失利后,袁氏集团再度陷入了严重的内斗之中。感兴趣的读者和历史网小编一起来看看吧!

官渡之战发生在建安五年,而曹操彻底消灭袁氏集团是在建安十二年,足见若袁氏集团没有发生内斗,那么曹操想要统一北方,难度是很大的,哪怕打赢了官渡之战。

因此,谈及这问题的时候,我们都会想到,袁绍当初的错误决定,也就是让自己的两个儿子和外甥高干,各领一州,结果到后来,袁谭袁熙袁尚互相攻伐,给了曹操机会。

尤其是袁谭和袁尚,袁谭不满袁尚夺了自己应得的地位,两人是由兄弟变成了死敌,也是两人之间的内耗,加速了袁氏集团的落败,两人愚蠢到,活生生把曹操送到了统一河北的位置。

曹操就是坐山观虎斗啊。

《三国志。袁绍传》太祖南征荆州,军至西平。谭、尚遂举兵相攻,谭败奔平原。尚攻之急,谭遣辛毗诣太祖请救。太祖乃还救谭,十月至黎阳。

太祖之围鄴也,谭略取甘陵、安平、勃海、河间,攻尚於中山。尚走故安从熙,谭悉收其众。

哪怕是曹军大举围攻邺城的时候,袁谭都在极力围攻袁尚,而不是即刻联合袁尚回师救援根基邺城,可以说袁氏的几个儿子,没有一个有能力稳住当时局势的,有的只是乱上加乱,给曹操创造机会的能力。

而这一切的根源,都要从袁绍当初的策略开始说起。

《三国志。袁绍传》出长子谭为青州,沮授谏绍:「必为祸始。」绍不听,曰:「孤欲令诸兒各据一州也。」

《三国志。郭嘉传》绍外宽内忌,用人而疑之,所任唯亲戚子弟,公外易简而内机明,用人无疑,唯才所宜,不间远近。

袁绍当初让袁谭执掌青州,袁熙执掌幽州,高干执掌并州,也就是袁尚年幼,不然的话,也不会让他执掌一方了,当时沮授就说了,这是取乱之道。

袁绍的一个决策,竟导致河北内耗严重

同时郭嘉在和曹操说,曹操和袁绍相比有十胜的时候,提及的第四条恰恰就是说袁绍用人问题的,袁绍大量任用亲人子弟,执掌一方,的确存在着隐患。

袁绍自己给出的理由是,“孤欲令四兒各据一州,以观其能”,也就是说袁绍这是要考察一下三个儿子和外甥的个人能力,这明摆着是一个家族公司在锻炼家族内部人员的举动啊。

或许那个时候袁绍已经膨胀到了一定的地步,他从未想过自己会失败,袁氏可以称王称帝了,既然如此,锻炼一下自己的接班人,也就很正常了。

但结果是,官渡之战,袁绍惨败之后忧郁而死,袁氏集团内部在立谁为主的问题上,发生了严重的分歧,支持袁谭和袁尚的人都有,当然也必然有人支持袁熙,最后审配、逢纪害怕袁谭上位后对付自己,就强行立袁尚为主了。

由此袁氏集团内部的争斗也就愈演愈烈了。

但其实到这里,我们可以明白,袁谭袁尚袁熙的确都没有雄主的谋略,没有大智慧,但是导致袁氏集团内部斗争的根本原因,不是袁绍当初的决策,而是袁绍也无法解决的内部斗争。

我个人认为,袁绍当年的决策,并不说完全就是错的,乱世之中嘛,各方势力都有自己的心思,哪怕是已经归附了袁氏集团的,说不定哪一天就反叛了,在这种情况之下,让自己的儿子外甥去统领各州,有弊端,但也的确可以在更大程度上,巩固袁氏集团在河北的统治。

《三国志。袁绍传》熙、尚为其将焦触、张南所攻,奔辽西乌丸。触自号幽州刺史,驱率诸郡太守令长,背袁向曹,陈兵数万,杀白马盟,令曰:「违命者斩!」众莫敢语,各以次歃。

这是袁尚在和袁谭的交战中战败,投奔袁熙,结果两人遭遇了部下反叛,只能接着逃命了,焦触则是带着幽州投靠曹操了,而没人敢反对焦触。

袁绍的一个决策,竟导致河北内耗严重

在参考官渡之战,袁绍战败的消息传到河北后,各地也是多有反叛的事情发生,也就是说袁绍集团再怎么强大,其统治是并不稳定的,根结也不稳,都不用说袁绍了,就说曹操,统一北方那么久,后面都建立曹魏了,可是内部依然有叛乱发生。

这是那个时代无法解决的问题,乱世嘛,本来就存在着不稳定的因素,既然如此,让自己的儿子去统领各州,最起码可以稳住基本盘,有问题,可以等击败曹操后在逐一解决嘛。

同时袁绍还活着的时候,他的影响力可以抵消这么做带来的负面效应,其实哪怕是在袁绍集团处于巅峰阶段的时候,就开始存在派系斗争了,这是必然,只是说袁绍还压得住而已。

其他势力集团也存在着类似的问题,后来的曹魏,曹丕和曹植不是也发生过一些不和谐的事情嘛,诸葛亮不是也毕其一生也解决不了蜀汉内部的派系问题嘛,只是说袁绍的病故,让袁氏内部的派系斗争处于不可控的地步了,袁谭和袁尚之间的争斗,只不过是派系斗争的表象而已。

话说回来,袁绍在这件事的问题上,更大的错误,不是让儿子外甥各领一州,都握有一方兵权,而是说他在临死前没有处理好这个局势。

《三国志。袁绍传》谭长而惠,尚少而美。绍妻刘氏爱尚,数称其才,绍亦奇其貌,欲以为后,未显而绍死。

在官渡之战结束后,袁绍虽然大败,但是整体实力上,袁氏集团也没有到可以被曹操击败的地步,同时袁绍快速平地了各地的反叛,算是暂时稳住了局势。

只是袁绍在大败之后,必然是难免抑郁,最后是忧郁而终,他可不是暴毙,也不知道他最后是不是糊涂了,没有明确指定谁来接替自己的位置,更没有留下一个很好的班底统领河北,这才是他更大的问题。

既然袁绍没有指定,那么也就是说袁绍的三个儿子都可以,这就给袁氏内部的派系斗争各方留下了足够大的口子,有太大的操作空间了,结果就是便宜了曹操。

可以说如果袁绍没有死,能活几年,那么局势可就不同了。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追风历史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s://lishi.okwc.net/201808/207044.html

“袁绍的一个决策,竟导致河北内耗严重” 的相关文章

崔浩:北魏杰出政治家,太武帝知道他的才能,为何还是将他罢黜?

崔浩:北魏杰出政治家,太武帝知道他的才能,为何还是将他罢黜?

崔浩(381年-450年7月5日),字伯渊,小字桃简,清河郡东武城人,南北朝时期北魏杰出的政治家、军事谋略家,曹魏司空崔林七世孙、北魏司空崔宏长子。接下来历史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崔浩出身北方大族清河崔氏,智谋过人,时常自比张良。他历仕北魏道武帝、明元帝、太武帝三朝,是太...

夏侯渊被黄忠斩杀之后 他死的对曹魏影响有多大

夏侯渊被黄忠斩杀之后 他死的对曹魏影响有多大

还不知道:夏侯渊在定军山被黄忠斩杀,对曹魏影响有多大的读者,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夏侯渊是曹操部下的一员重要猛将,可是却在定军山被蜀汉老将黄忠斩杀,这在三国历史上绝对算得上是一件大事,不仅如此,夏侯渊之死,对整个曹魏的影响也是十分严重的,说他影响到曹魏后期的发展也不为过。...

马岱:三国时期蜀汉名将,他参与了哪些战役?

马岱:三国时期蜀汉名将,他参与了哪些战役?

马岱,生卒年不详,扶风茂陵人。三国时期蜀汉名将,马超的从弟。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早年追随马超大战曹操,反攻陇上,围攻成都,汉中之战等。后在诸葛亮病逝后受杨仪派遣斩杀了蜀将魏延。曾率领军队出师北伐,被魏将牛金击败而退还。官至平北将军、陈仓侯。人物生平汉献帝建安十六年(2...

许褚作为三国时期的一个猛将 许褚的实力水平如何

许褚作为三国时期的一个猛将 许褚的实力水平如何

还不知道:平心而论,三国时期的猛将许褚,他的实力在什么水平?的读者,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三国里许褚,其实有两个,一个是正史里的许褚,一个是演义里的许褚。正史里不好排列,毕竟,真实的战场上各大名将单打独斗的机会不是很多,难定一二三四五的名次,但许褚在正史里绝对算得出超级猛...

历史上的毙鹰事件是怎么回事?真相是什么?

历史上的毙鹰事件是怎么回事?真相是什么?

历朝历代宫廷斗争都非常激烈,九子夺嫡则是清朝皇位争夺的代表作。历史网小编给大家提供详细的相关内容。“毙鹰事件”是康熙彻底厌恶并放弃八阿哥胤禩的一次标志性事件。在这次事件中,康熙对胤禩极尽辱骂,用了非常多恶劣的词语,说他“心高阴险”“密行险奸”“行止卑污”。说他是“辛者库贱妇所生”,不但骂胤禩,还把胤...

曹操到死都没有对司马懿 曹操是下不了手还是另有打算

曹操到死都没有对司马懿 曹操是下不了手还是另有打算

曹操临死前为何不除掉司马懿?曹操是怎么想的?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说到三国时期曹魏大老板,也就是曹操,或许让无数人一下子便想到了一句话,“宁教我负天下人 休教天下人负我”,此话乃是曹操所讲。曹操这句话虽然已经说了将近2000年了,但是从他的这句话...

诸葛瑾:三国时期东吴重臣,温厚诚信,深受孙权信赖

诸葛瑾:三国时期东吴重臣,温厚诚信,深受孙权信赖

诸葛瑾(174年~241年),字子瑜,琅琊阳都人,三国时期孙吴重臣,蜀汉丞相诸葛亮之兄,太傅诸葛恪之父。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建安五年(200年),躲避中原战乱,进入江东。经弘咨推荐,效力于孙吴。胸怀宽广,温厚诚信,深受孙权信赖,称为“神交”,努力缓和蜀吴两国关系。建安二...

魏忠贤是忠臣还是奸臣 魏忠贤的死和明朝有关系吗

魏忠贤是忠臣还是奸臣 魏忠贤的死和明朝有关系吗

对“九千岁”魏忠贤究竟是忠是奸?他的死与明朝的灭亡有何关联?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自明代以来,宦官势力空前强大,前有明英宗、明宪宗时期的王振、汪直,后有明武宗、明熹宗时期的刘瑾、魏忠贤,他们个个都是当时朝堂内外红得发紫的人物。如若单拎出来,谁也说不准这四人究竟谁的权...

发表评论

访客

看不清,换一张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和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