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粮食经常不够吃,为何很少有去开垦荒地的呢?
我们都知道,中国古代一直是个重农抑商的农业国家,并且人口也很多。在加上古代的庄稼产量也不高,在加上各种自然灾害,粮食自然是经常不够吃的,以至于闹饥荒。而且还有一个关键点,那就是古代的耕地也少,那么古人为什么却很少拓荒呢?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历史网小编一起往下看。
首先我们知道现在经常呼吁保护耕地,但是实际上现在的耕地是远比古代多的,当然人口也是多了更多,相对而言,古代的人均土地反而可能更多。不过古代的土地虽然很多,但是大多都是荒地,荒地里的石头瓦砾比较多,泥土相对较少,确实不适合种庄稼。再加上虽然古代的耕地也不少,但是大部分的耕地并不是在普通百姓的手中,而是都聚集在地主的手中。
那么古人为什么很少去主动开垦荒地呢?其实这方面的原因有很多,要知道古人从青铜器到铁器时代可是花了几千年的时间,这期间的大部分时间,人们的生产工具都是很落后的,并且种类也相对较少,想在这种条件下开垦出荒地,可以说是非常的困难。
当然古人也有古人的办法,那就是把荒草丛生的林子直接烧了,然后在上面种庄稼,由于土里的腐殖质很多,相当于肥料的作用,这样种出来的庄稼也还可以将就。
还有一点就是,古代的水利设施非常落后,庄稼的收成大部分情况都是看天,风调雨顺的年景自己是丰收,反之则可能因为粮食的大量减产而闹饥荒。最关键的一点就是,古代的战争非常多,而战争会消耗大量人口和粮食,这一减一增,自然是不够吃。而在和平稳定的时期,这种情况就很少,粮食自然也够吃。也就是说,和平的年代不需要开垦荒地,而战争的年代没人开垦荒地,再加上工具的限制等等,导致古人很少去拓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