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中国历史 > 正文内容

北宋时期的科考有哪些作弊 *** ?统治者如何防止作弊?

中国历史6年前 (2018-08-30)230

宋朝是个文化教育高度繁荣的时代,十分关注文官,科考是文官的来源,那么宋代是如何防止科考作弊的?下面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

从隋炀帝大业二年(606年)到清光绪帝三十年(1904年),科举考试在中国延续了将近1300年。是中国古代重要的选官制度,在中国历史上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科举考试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它是国家招揽人才的重要途径,是文人进入仕途的重要方式。创立科举制之后中国就逐渐摒弃了门第选拔官员的旧俗,是贫寒子弟跨越阶级的工具。

宋朝开国皇帝赵匡胤是武将黄袍加身篡位得来的皇帝,从宋太祖“杯酒释兵权”就开始了文官治天下,直到真宗年间文官治天下的政治理念形成。宋代重视文官,科举考试又是宋代文官的来源,防止科举作弊选拔真才实学的士大夫在宋朝显得尤为重要。

宋代的糊名制以及相貌册可以说是今天考试的雏形。

一、科举考试作弊现象

作弊要从两个方面来说,一方面是考生,另外一方面是考官。

就考生来说的作弊 *** 有:夹带、请托、替考等。从考官的角度作弊 *** 有:泄题、受贿、批卷等。宋朝分别对考生和考官作弊制定相应的对策。

1。考生怎么作弊

夹带作弊,说通俗点就是写小纸条,写小纸条过于明显易于发现,所以夹带起来就要在隐秘的地方。

古代需要用毛笔写字,有毛笔就有砚台,有作弊的考生就以砚夹带,在砚台底下做出一个镂空,可以携带大量的小纸条。就连衣服都做成夹带衫,在衣服里边放上许多自己背不下来的知识点。还可以在自己的靴子里、干粮里加上小纸条的,总之夹带的地方五花八门。

在清代出土了一本“五经全注”,是一本极小的小册子,里边包括对五经的全部注释。以及一双靴子,靴子倾斜四十五度角就会出现一个小抽屉,里边就装了很多的小册子。

北宋时期的科考有哪些作弊方法?统治者如何防止作弊?

看到这里不免有些熟悉,在现在曾经考试的时候是不是也在橡皮或者某个角落记上一两个数学公式,说起来还很有趣,如今的人们和古人的做法都是一样的。

考生除了这些小打小闹的作弊 *** 之外还有另外一个 *** 就是——替考。

在现代替考是很难实现的,但是在没有照片的古代以及各种因素的制约,没有办法清晰地辨认出每一个考生的容貌,即使是统治者想出应对之策,替考现象也是源源不绝的。

如果在太平盛世还好,每个人的户籍都登录在册,但是碰上战乱年代户籍丢失和人员损伤就没有办法及时更新。

2、考官作弊

考官作弊的 *** 就比考生简单多了,科举考试由中央官员主持、出题、监考以及批改卷子。

考官可以在进入考场后与外边的学生沟通泄题。

另一种就是收受贿赂,如果出现考官受贿的情况,就可以对抄袭的学生视而不见,如果是自家的孩子甚至会帮上一把,在批改卷子时也会高抬贵手。

二、魔高一尺,道高一丈

宋朝时期,统治者为了取得更广泛的支持,以便吸取更多知识分子参加政权,从北宋初即对科举考试制度做了多次改革。逐步制订了防范考试舞弊的多种制度,以满足朝廷对文官的需求。

北宋时期的科考有哪些作弊方法?统治者如何防止作弊?

1。防范考生

上文提到考生会用多种方式夹带进入考场,宋代就衍生出了搜身检查制度,在考生进入考场之前要接受全身的检查,脱掉衣服和鞋帽,甚至在头上的发结也要打开来检查一下,带来的干粮也要掰开检查一下。

并且还实行相貌册制度,这是初代的准考证,宋真宗年间开始使用,后来一直为后代所继承,但是相貌测在古代并不是很完善,加上南宋战乱,相貌测只在一定程度上发生过作用。

在考场周围围上一圈荆棘的棘闱 *** ,防止考生在考试的时候有人传递答案作弊。

在考生报名考试的时候还需要有担保人,一个由自己本人确定,一个由担保人确定身份,如果发现有人替考,考生本人以及担保人,甚至监考官员都要受到惩罚。发现有考生作弊的当场黜退,停考三年,重则要被流放甚至是斩首。

当然斩首和诛九族等情况是很少见的,朱元璋时期发现南北榜事件,当时株连了很多官员,是因为朱元璋害怕结党营私以对抗朝廷,牵连甚广这种事件是很少发生的,最常见的就是停考三年。

北宋时期的科考有哪些作弊方法?统治者如何防止作弊?

2、防范考官措施

除了对考生的一些防范之外,也对考官进行了一些限制,其中就有锁院制度。因为科举考试的官员是固定的,所以会出现贿赂的事情。之后宋朝的考官经皇帝随意指派,一经委派立即住进贡院,有官员看管贡院防止出现贿赂制度。

此外还有糊名制度。就是考官在看考生答卷的时候要把真实姓名糊住,防止考官作弊,但是考生有时用墨水在指定的卷面做记号,方便考官认出自己的卷子。对应的有出现誊录制度,就是考生答完卷子会有专门的官员把卷子重抄一遍。

复试制度。复试在古代称之为殿试,就是皇帝亲自面见考生,亲自出题,防止官员徇私舞弊,有很多考生在笔试之后殿试被刷下来了。

当时的惩罚制度也是非常严格的,砍头、流放、株连等都是有关考试的惩罚。

可见宋代皇帝为了能得到有真才实学的士子也是煞费苦心,经过这样一番考试,国家要花费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就比如誊录制度,如此大的工作量,在世界所罕见。宋代的许多防止作弊的措施为后代所继承,同时随着时代的发展,这些制度也在逐渐地完善,科举考试逐渐成为士人子弟发挥才学的地点。

三、诚信考试重要性

科举制起于隋朝,发展于唐朝,完善在宋代,宋朝开创了誊抄制度、相貌测制度,对科举制度进行改革,一方面选贤举能是政治统治的需要,是国家机器行之有效的必经之路,另一方面促进考试的公平,给平民子弟提供更为公平的竞争舞台。

北宋时期的科考有哪些作弊方法?统治者如何防止作弊?

1。宋朝需要文官

在中国还没有进入朝代纪年的时候就有了禅让制,也是最初的选拔模式,大禹因为治水有功而被选举为部落首领。

《礼记》曰“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

秦朝祖先为了网罗人才,曾说过能使秦国富强者,愿把秦朝江山分与一半,果然就有商鞅这样的人才来到了秦朝,改革为秦朝统一六国打下了基础。

从察举制、征辟制、九品中正制等制度的实行,大家可以看出古代的帝王多么的求贤若渴。国家政治的有效运行就是依靠这些贤德之人。

反观宋代更是如此,宋朝科举取士达到历代之最,是历朝历代最渴求文人的朝代,只有宋代的词可与唐朝的诗所匹敌,可以看出宋朝统治者对文化的重视。宋代重视科举制度还为了可以满足文官治天下的政治需求,宋代是与士大夫共治天下,重文轻武,宋代更加需要文官是宋朝的历史遗留问题。

科举制在宋代逐渐被完善,一扫唐代科举制度的弊端。这更加有利于封建皇帝扩大统治基础,满足了皇帝加强中央集权的需要。

将地方人才都集中到中央,壮大中央的力量,防止出现前代世家大族垄断官场的现象。

用文官管理武官,用文官管理军队,文官接受儒家礼仪熏陶的,对皇帝更为忠心,基本上不会出现唐代地方武官割据一方的现象,让统治者更加的安心。

促成了普遍读书的风气,有利于重学风气的养成,扩大科举考试的范围有利于贯彻中央的思想,尤其是治国思想,能够更好地统治人民,巩固统治。总之宋代需要文官甚于前朝,所以科举考试对于宋代来说尤为重要。

北宋时期的科考有哪些作弊方法?统治者如何防止作弊?

2、清明的科举考场

春秋时代孔子老先生打破了学在官府的格局,开始创办私学,逐步打破了贵族垄断官场的风气,科举考试的实施也打破了世卿世禄的选官陋习。

平民子弟进京考试已是一种极大的经济压力,很少能有多余的钱贿赂考官,如果能打通官场各个环节顺利过关的考生,一定是非富即贵,宋朝应对考生作弊措施的实行无疑为平民子弟入仕提供了更为公平的竞争环境。历朝历代的经验证明能够使国家政治平稳运行的一定是贤德的官员,而非一些酒囊饭袋,所以考场清明就是政治清明的保证。

总结

科举考试在中国实行了1300年之久,经过历代不断地完善,为后代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保证了社会的文化氛围,促进了国家政治的平稳运行,维护了中央集权制。

宋朝对科举考试进行了改革和完善,科举考试难度提升,很多考生通过夹带、贿赂和替考等方式作弊,宋朝 *** 也对此做出了相应的措施,通过对考生搜查、隔离、画册等方式防止考生作弊。

考官方面也有收受贿赂、泄题等作弊问题,朝廷通过锁院、糊名、誊抄等方式防止官员徇私舞弊,结党营私,为考生创造清明的考试环境。统治者为了网罗人才也是煞费苦心,考生为了金榜题名也是绞尽脑子,但是追根揭底考试还是要诚信为准,不要抱着侥幸的心理去参加考试。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追风历史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s://lishi.okwc.net/201808/207453.html

“北宋时期的科考有哪些作弊 *** ?统治者如何防止作弊?” 的相关文章

诸葛亮死后正是攻打蜀汉的好机会 司马懿为何始终没有动手

诸葛亮死后正是攻打蜀汉的好机会 司马懿为何始终没有动手

今天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诸葛亮去世后,为何司马懿终生不再伐蜀?的故事,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历史网小编一起看一看。司马懿在曹操时期慢慢崛起,但是曹操知道司马懿的才能,而且曹操文武双全。只要曹操在世,司马懿不敢生异心的,曹操能够驾驭住司马懿,司马懿能够心甘情愿地为曹魏效命。曹丕即位后,能力有限,要想守好...

雍正和年妃合葬是因为真爱吗 雍正陵墓有没有被盗

雍正和年妃合葬是因为真爱吗 雍正陵墓有没有被盗

还不知道:雍正死后竟与年世兰合葬在一起,雍正的陵墓为何从未被盗?的读者,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如果不是因为真爱,雍正不会与年世兰合葬的。影视作品中的年妃形象,与历史上真实的年妃,差距还是挺大的。1735年8月20日,58岁的雍正皇帝还正常在上班,21号紧急宣告病重,仅仅第...

步协:东吴丞相步骘之子,他的一生经历了什么?

步协:东吴丞相步骘之子,他的一生经历了什么?

步协,临淮郡淮阴县人,东吴丞相步骘之子。赤乌十年步骘逝世,步协嗣父之任,继统步骘所领,加为抚军将军。后来蜀汉被魏所灭,东吴闻知此事,见百城无主,遂有兼蜀之志,命步协率众西征,却为罗宪所阻。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人物生平步协,临淮淮阴人,东吴丞相步骘之子。公元247年(吴大...

诸葛亮死后刘禅为何没有同意立庙 刘禅这是对诸葛亮不满吗

诸葛亮死后刘禅为何没有同意立庙 刘禅这是对诸葛亮不满吗

对诸葛亮死后,刘禅没有同意为其立庙,是要发泄不满吗?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说起刘禅和诸葛亮,很多人都是知道诸葛亮是刘备为刘禅指定的辅政大臣,“先主病笃,讬孤於丞相亮”“使使持节丞相亮授印缓”,并且告诉刘禅对待诸葛亮一定要“敬听师傅”“汝与丞相从事,事之如父”。诸葛亮...

安禄山一人之力就毁掉了半个盛唐 安禄山晚年为何死在儿子手里

安禄山一人之力就毁掉了半个盛唐 安禄山晚年为何死在儿子手里

对唐朝的风云将领安禄山,为何晚年死在了自己儿子手中?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说起唐朝的风云将领,安禄山是不得不提的一位。出身西域的安禄山长得人高马大,很能打仗,且一人精通六国语言,不要说放在那个时候,就算是放在今天那也是个不折不扣的人才。让人唏嘘的是,这样一个几乎靠一...

诸葛亮为什么不选择曹操而是刘备 诸葛亮是怎么想的

诸葛亮为什么不选择曹操而是刘备 诸葛亮是怎么想的

今天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诸葛亮为什么选刘备 而不选曹操?的故事,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历史网小编一起看一看。公元181年,一个叫诸葛亮的婴儿出生在徐州。多年后,在他的故乡徐州,曹操与刘备两人的不同表现彻底决定了诸葛亮的人生选择。诸葛亮的先祖诸葛丰就是一个刚正不阿的人,他因为弹劾权臣被人诬陷,被免官后贬...

襄樊战役中庞德最后被周仓擒住,是因为什么?

襄樊战役中庞德最后被周仓擒住,是因为什么?

俗话说乱世出英雄。说起这个的话,各位一定都有所耳闻吧。庞德是曹操手下猛将,庞德最开始跟随马超的父亲马腾,然后追随马超,马超投降刘备之后,庞德投降了曹操。庞德勇猛强悍,曾车轮大战曹操手下张郃、夏侯渊、徐晃、许褚等四员猛将,武力了得。然而,襄樊战役中,庞德和于禁救援曹仁,因汉水暴涨,被关羽击败,庞德被关...

后世是如何评价晏几道的?有哪些与他相关的轶事典故?

后世是如何评价晏几道的?有哪些与他相关的轶事典故?

晏几道(1038年5月29日—1110年),北宋著名词人。字叔原,号小山,抚州临川文港沙河人。晏殊第七子。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历任颍昌府许田镇监、乾宁军通判、开封府判官等。性孤傲,中年家道中落。与其父晏殊合称“二晏”。词风似父而造诣过之。工于言情,其小令语言清丽,感情深...

发表评论

访客

看不清,换一张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和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