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中国历史 > 正文内容

安史之乱后为什么唐朝没有灭亡?唐朝延续国祚百余年的秘密

中国历史6年前 (2018-08-31)200

众所周知唐朝是中华民族历史上的一个鼎盛时期,人们常以“强汉盛唐”将大唐与两汉并列。然而安史之乱却沉重打击了唐朝的实力,成为唐朝由盛转衰的转折点。但是唐朝还是延续了一百多年,这其中的理由就由历史网小编给你细细说来。

人们常说强汉盛唐,其实从秦汉帝国到大唐帝国之间,中原地区始终未能形成长期稳固的大一统局面。东汉中期豪族世家的势力越来越大,皇后常常出自世家门阀,这造成外戚势力强大,皇帝利用宦官对抗外戚世家的行为最终引发党锢之祸。世家的坐大一方面造成了东汉社会贫富差距拉大,一方面又削弱了中央的财政能力。最终黄巾起义爆发,天下大乱,经过漫长争霸之后形成三国鼎立之势,并最终被司马氏一统天下。司马氏所建西晋统一中原才十年,便爆发八王之乱,最终引发五胡乱华。永嘉之乱后的中国陷入了漫长的东晋十六国和南北朝时期,到了隋朝终于形式上完成统一,却经历短暂隋文帝开皇之治后又陷入繁重的兵役徭役之中,隋末大乱后,终于经历唐太宗、唐高宗和女帝的治理,天下保持了长期安宁的局面。

安史之乱后为什么唐朝没有灭亡?唐朝延续国祚百余年的秘密

安史之乱前,唐玄宗虽然昏聩无比,不复开元盛世时的明朗英武,但却也没有让天下百姓身负难以承受之重赋。百余年的大唐盛景赢得了中原百姓的拥戴,而得民心者得天下。与唐朝相对比,不得民心的反而是叛军一方。

当安史之乱平息之后,唐朝中枢采取了极为灵活的政治手段,对大部分叛乱头目既往不咎,仅仅对安、史家族以及其直接支持者进行清算。许多叛军头目在内乱平息之后,甚至被朝廷允许在原先的辖地继续担任官职,这实际上分化了叛乱策源地的力量,拉拢了部分势力转投朝廷麾下,杜绝了再次出现大规模叛乱的可能性。

由于唐朝根基未损,地方上的节度使不再寻求替代中央政权,转而谋求维持自身军政组织的完整性,与中央权力形成一种新平衡。

安史之乱后,大唐皇朝迅速在政治层面进行变革。削减地方政权官僚体系中的军人成分,扩充中央朝廷的神策军,以达到强干弱枝的目的。宦官作为皇帝身边的重要力量,以监军使身份出现在军队之中,增加了皇权对军事力量的管控。

两税法的经济改革,虽然造成唐末农民赋税的繁重,但从安史之乱结束到唐宪宗的六十余年里,却起到了强化中央财政的作用。中央政权在对地方藩镇的对峙中,优势不断扩大。这种优势随着晚唐历任皇帝忽略尖锐社会矛盾而最终引发民心的丧失,导致黄巢起义爆发。正所谓成也萧何败萧何!可见同一种政策自不同阶段运用起来,所起到的效果往往会截然相反。

科举制开创于隋朝,到了女帝时期更是大量启用科举人才。虽然隋唐时期的科举并未带来如同明清时期一般的大量晋升机会,却依旧促使广大寒门和百姓阶层看到了希望。科举制的存在,在一定范围内舒缓了社会矛盾,给了有才学之人一个稳固可靠的晋升通道。

当寒门和平民通过科举制晋升之后,极大的填补了安史之乱后的官僚缺口,这批官僚成为唐朝中央坚定的支持者,并竭力维护唐朝形式上的统一。科举制度虽然给了底层民众以晋升官僚体系的通道,却并未打破世家门阀的恩荫制度,势力有所下滑的士族门阀阶层同样会支持唐朝的统治。而士族和寒门的制衡在一定程度上维护了大唐皇权的稳定。

安史之乱爆发于河北,内乱平定后,亦是河北三镇最早形成群雄割据的局面。然而唐朝的经济中心已经从关陇河东缓慢向江南和蜀中转移,后两者在晚唐时期,一直对朝廷忠心耿耿,并未遭受太大的战乱波及,经济状态良好。

安史之乱后为什么唐朝没有灭亡?唐朝延续国祚百余年的秘密

秦朝和隋朝都是短命王朝,但秦国在战国时期修筑的都江堰治理了蜀中水患,让巴蜀一带沃野千里;隋炀帝在位期间,虽然劳民伤财的修筑了大运河,却也客观上疏通了江南与朝廷中枢之间的联系。都江堰和大运河确保了天府之国和江南水乡对唐朝财政支持。

唐朝中央政权得以持续,和彼时的草原霸主回纥也有很大关系。回纥本为被突厥欺压的一个草原部族,后得唐朝扶持后兴起,安史之乱后将族名从回纥更改为回鹘。安史之乱中的唐朝,国势不复从前,唐肃宗、唐代宗两次向回纥借兵争夺洛阳。在出兵助唐之后,唐肃宗按照事先约定,同意回纥纵兵掠夺洛阳;而唐代宗时,回纥再度攻克史思明叛军占据的洛阳后,又一次烧杀掠夺,带来了比叛军更大的破坏。

从回纥出兵的逻辑,可以看出他帮助唐朝是有自己私利的。唐朝后期陷入藩镇割据的困境,回鹘每次都会帮助大唐平息内部问题,在顺手敲诈一笔保护费,这就导致回鹘到了后期是决不愿意让藩镇有能力推翻唐朝中央的。另外维系一个完整的唐帝国,有利于帮助回鹘减轻吐蕃的地缘压力。不过回鹘作为草原游牧政权,后期收到中亚农耕文明的粟特人影响,竟然开始修筑城墙,将自身极强的机动性军事优势自我 *** 了,这促成了回鹘军事实力的迅速衰落。回鹘灭亡之后,余下部族开始西迁和南迁,草原陷入混乱之中,唐朝 *** 的外部援军不复存在了。

从安史之乱到黄巢起义,大唐风雨飘摇了一百多年,始终在内忧外患之中徘徊着。外戚干政、吐蕃叩关、宦官专权、朋党之争、藩镇割据、农民起义等不断侵袭着唐朝的统治基础,最终走向了覆灭。晚唐虽然偶有中兴之相,但同盛唐时期外交、军事、经济等层面的全面爆发相比,仿若两个皇朝。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追风历史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s://lishi.okwc.net/201808/207655.html

“安史之乱后为什么唐朝没有灭亡?唐朝延续国祚百余年的秘密” 的相关文章

北宋的灭亡与宋高宗有何关系?真相是什么?

北宋的灭亡与宋高宗有何关系?真相是什么?

北宋是中国历史上继五代十国之后的朝代,传九位皇帝,享国167年。今天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现在一般都以“靖康之变”(公元1127年1月至3月)发生之时,当成北宋灭亡的日期,但实际上从国土的沦陷范围来说,“靖康之变”后,北宋并没有亡。从历史记载看,金军带着宋徽宗、宋钦宗从开封...

武惠妃作为武则天的侄孙女,最后的结局为什么会那么惨?

武惠妃作为武则天的侄孙女,最后的结局为什么会那么惨?

众所周知武则天的侄孙女武惠妃下场不好,那么作为武则天的亲戚,她难道就没一点子政治智慧吗?为什么会落得满盘皆输的结局呢?不清楚的读者可以和历史网小编一起看下去。整件事情还得从武则天被迫退位开始说起,其实在武则天死后,家大业大的武家并没有倒下。武惠妃还被唐玄宗纳入后宫,备受宠爱。短短几年,她生了七个孩子...

王浑留下了哪些作品?有哪些与他相关的轶事典故?

王浑留下了哪些作品?有哪些与他相关的轶事典故?

王浑(223年~297年),字玄冲,太原郡晋阳县(今山西省太原市)人。魏晋时期名臣,曹魏司空王昶的儿子。今天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准备了相关内容,感兴趣的小伙伴们一起看看吧。王浑早年为大将军曹爽的掾吏,高平陵政变后,循例免官,出任怀县县令、散骑侍郎等职,袭封京陵县侯。西晋王朝建立后,加号扬烈将军,历任征虏...

历史上何进为何会召董卓进京?与袁绍有何关系?

历史上何进为何会召董卓进京?与袁绍有何关系?

从董卓进京夺权开始,中国历史便开始进入到战乱不休的汉末三国时期。接下来历史网小编就带来历史故事,一起看看吧!董卓本来只是个边地将领,却阴差阳错的进入洛阳,掌握了东汉朝廷的大权。而这一切的始作俑者就是袁绍,那么袁绍为何建议何进召董卓进京呢?混乱的公元189年,各方势力大乱斗史学界一般习惯于把三国时代界...

清朝时期的道台是什么官职 比知府官职还要大吗

清朝时期的道台是什么官职 比知府官职还要大吗

对清朝的道台是个什么样的官?和一州的知府相比,它们哪个更大些?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在许多以清朝为背景的电视剧中,我们都能看到一种官职,那就是道台,像是一方总督,这个意思大家都懂,某一片都归此官管,巡抚,简单讲就是省级最高领导人,而再往下就是知府,知府是各地区的最高...

司马冏是什么人?他最后是如何被杀的?

司马冏是什么人?他最后是如何被杀的?

司马冏,齐王司马冏,字景治,是西晋八王之乱中其中一王。今天历史网小编给大家整理了相关内容,不知能否帮助大家拓展一些知识?永康二年(301年),西晋齐王司马冏首先起兵讨伐篡位的司马伦。最后司马伦兵败被杀,司马冏威望大增,成为辅政大臣。但司马冏辅政不到一年,就被长沙王司马乂诛杀。为何除掉逆臣的司马冏会迅...

朱高炽为何会被称为明君?跟什么有关?

朱高炽为何会被称为明君?跟什么有关?

明仁宗朱高炽,明成祖朱棣长子,明朝第四位皇帝,年号洪熙。历史网小编为大家带来相关内容,感兴趣的小伙伴快来看看吧。说起有明一朝的那些帝王,估计你第一时间会想起明太祖朱元璋,或者是明成祖朱棣,再就是那个自缢皇帝崇祯,认为剩下的十几位帝王都没有什么存在感。也许是先入为主吧,洪武大帝还有永乐大帝,的确有很多...

后世如何评价薛居正?有哪些与他相关的轶事典故?

后世如何评价薛居正?有哪些与他相关的轶事典故?

薛居正(912年-981年7月12日),字子平, 五代至北宋初年大臣、史学家。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薛居正为后唐清泰二年(935年)进士。历仕后晋、后汉、后周、北宋四朝,历官谏议大夫、刑部郎中、户部侍郎、兵部侍郎、参知政事、门下侍郎、平章事、左仆射、昭文馆大学士、司空等职...

发表评论

访客

看不清,换一张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和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