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历史文化 > 正文内容

历史探索:古人平常交流也用文言文吗?

历史文化6年前 (2018-09-13)310

古人平常交流也用文言文吗?历史网小编为大家带来相关内容,感兴趣的小伙伴快来看看吧!

历史探索:古人平常交流也用文言文吗?

1、文言文到底是什么

“文言文”到底是什么呢?大部分人估计会不假思索的回答:这就是我们老祖宗用的古代汉语啊。这个理解其实是不完全的,事实上中国从古到今,使用文言文的人都是极少数。那绝大多数人说的是什么汉语呢?

文言文的语法似乎并不太规范,但也有大致的规则,今天中国的教育部门是要求高中生有一定基本的文言阅读能力的,毕竟这是中国文学的文脉

这个大家也不用好奇了,其实根本不用研究,大家读一读明清通俗小说吧,比如《水浒传》和《西游记》,看看这里面的行文句法,是不是觉得虽然可能有些地方和现代汉语还是有差异,但是比文言文好理解多了?总体读懂没什么问题。

这就对了,其实古代老百姓用的大部分也是这种文法,明清之后更是几乎成型了,这种文法就是现代汉语文法的雏形。今天的中国人可能很少有这种困惑,因为大部分人的口头语和书面语都是统一的,即使是最正式的官方公文,除了极少数行文规则外,绝大部分行文和通用汉语也没有区别。

历史探索:古人平常交流也用文言文吗?

2、古人平常讲话说什么

不过古代可不是这样的,以明清为例,通俗小说和一些散文家写的散文,用的显然就不是一套文法,我们现在会把归有光的《项脊轩志》认为是文言文,但不可能把《水浒传》当成文言文吧。

实际上,文言文并不能说是古代汉语,它实际只是一种汉文学的文体,它起源自中国春秋战国时期的汉语口语(上古汉语),根据胡适考证,至中国汉代,文言文已经脱离了日常口语,于是汉语书面语就往两个方向发展了:复古和口语。

而这两支后来渐渐发展,到了唐宋时期,竟然形成三套体系,一种书面语模仿上古汉文书面文献,如唐宋八大家的散文;另一种是在两汉至魏晋南北朝汉语基础上所形成的书面语,即今日的汉文,如西汉《史记》、东汉佛经翻译、 南北朝刘义庆的《世说新语》;还有一种就是通俗汉语,如唐代的变文 、宋代的话本等。前两者属于文言文,第三者属于白话文。

这种情况到明清时期也是一样,明清既有模仿上古的书面语,如桐城派的散文,亦有今日所谓的文言(如明史、清史稿),又有所谓的近代白话,比如《水浒传》、《西游记》等。

到了今天,前两者基本作古,只剩下白话文了,这是辛亥革命之后,一些知识分子搞“新文化运动”,才形成的现象。

而且,文言文这种文体实际上并不能完全说是汉语文体,而是“跨语言”的汉字文体,这非常特殊,比如朝鲜、越南、日本古代也有大量的文言文作品出现,这是因为古代汉字属于这些国家的正规文字,但是,通俗作品,那几乎是不可能使用汉字表示清楚的,因为人家是有自己的语言的。

但对于古代绝大多数老百姓来说,要完全理解士大夫的文言文,那是做梦,我不说认不认字了,就是人家把文言文念给你听,大部分老百姓估计也是一脸懵:讲的啥呀。这种情况最经典的一次就是二战末期日本天皇宣布投降在念广播,日本称“玉音放送”,皇室的文章用的当然是传统文体的,结果一堆日本人听完之后根本听不懂天皇在说啥。

可是,为何汉语会出现如此怪异的现象呢?一种语言出现两套文法!

3、为什么说话和写作不一样

这其实有很多原因,首先出现这种现象并不奇怪,很多语言都有,尤其一些宗教地区,神职人员说一套,普通老百姓说另一套,通常来说,前者比后者的文法要复杂很多,但同时使用的字句上却精简很多。

因为对于官府,神职人员来说,他们说的话通常都有着极高的信息价值,时效性很强,通常需要通过文字记录,所以他们用的文法必须要“节省字数”,提高信息熵,因为当时保存信息太困难了,刻在石头上,刻在竹子上都是很费劲的活,于是,就出现了“高熵版文体”了。

“古人无笔墨纸砚之便,往往铸金刻石,始传久远;其著之简策者,亦有漆书刀削之劳,非如今人下笔千言,言事甚易也。徐氏说文「直言曰言,论难曰语;」左传曰「言之无文,行之不远;」此何也?古人以简策传事者少,以口舌传事者多,以目治事者少,以口耳治事者多。故同为一言,转相告语,必有衍误,是必寡其词,协其音,以文其言,使人易于记诵,无能增改;且无方言俗语,杂于其间,始能达意,始能行远”——《文言说》 阮元

而提高语言的熵值,自然需要对语法进行复杂化,所以文言文,拉丁文等文字的语法都相当困难。

至于老百姓,他们平时基本不需要通过文字保存信息,大部分人字都不认识,自然说自己的“简单版文体”了。

到了宋代,印刷技术出现,造纸成本下降,这才有了明清时期通俗文学的繁荣,要不然,一本《水浒传》一千多万字,人家施耐庵老人家写了几十年写完,你要大量刊发还要手抄?那要命了。还是印刷吧。

所以,宋代之后,也是白话文飞速发展的时期。可为何这个时候白话文还没有取代文言文呢?这就和知识垄断有关了,士大夫阶层成百上千年了,“人上人”思潮根深蒂固,“知识体系”上的优势不可能放弃啊。这种思潮不仅是中国人有,外国人也有,当年世宗大王发明朝鲜民族自己的文字“谚文”,就受到整个朝鲜的儒生阶层的一致 *** 。

这种思潮使得文言文必须保留,而且还必须是正规的公文文体。于是,知识分子的书面语就开始和基本汉语分离,形成了“文言”现象。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追风历史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s://lishi.okwc.net/201809/209987.html

“历史探索:古人平常交流也用文言文吗?” 的相关文章

古代皇帝的一天是什么样的 做皇帝真的能为所欲为吗

古代皇帝的一天是什么样的 做皇帝真的能为所欲为吗

还不知道:古代皇帝一天都干啥的读者,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都说古代皇帝能够宠幸后宫佳丽三千的,游山玩水什么的,基本就是想做什么,就做什么。但实际上,九五至尊,想要为所欲为依然是难如登天,先不说朝中权臣会抗议,就算是边关的外族,也不会让你舒服的过着日子。如果说现在人的996...

历史上真实的刘宏,东汉的灭亡他扮演着什么角色?

历史上真实的刘宏,东汉的灭亡他扮演着什么角色?

刘宏,生于冀州河间国,东汉第十一位皇帝。下面历史网小编为大家带来详细的文章介绍。《三国演义》第一回中说道“推其致乱之由,殆始于桓、灵二帝。”说是东汉之乱始于桓、灵二帝,其实小编认为真正的致乱其实就是汉灵帝时期,宠幸十常侍,第二次党锢之祸,黄巾起义都是发生在汉灵帝在位期间。用《三国演义》中的原话来说就...

历史上洪承畴会判明投清的真实原因是什么?

历史上洪承畴会判明投清的真实原因是什么?

洪承畴,字彦演,明末清初名臣。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在松山战役中,洪承畴战败,被清军俘虏,一开始,洪承畴宁死不降,做好了以身殉国的决心,谁劝降都不听,为何后来洪承畴轻易地就投降了清朝?洪承畴为什么改变主意,选择投降?其中,一个细节,说明了洪承畴成为叛徒的重要原因。洪承畴...

古代冷宫是什么地方 妃子被打落冷宫过得有多惨

古代冷宫是什么地方 妃子被打落冷宫过得有多惨

古代后宫妃子被打入冷宫究竟能有多惨?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知道,给大家一个参考。古代的君主专制可以说一切都是为了皇帝服务的,后宫的女人自然也不例外,很多年轻的女孩在小小年纪就被招进宫中做了宫女或者妃子,然而成为皇上的女人并不是只有荣华富贵。一旦她们犯错或者惹怒的皇上,...

历史上真实的诸葛亮是什么样的 诸葛亮真的有那么神吗

历史上真实的诸葛亮是什么样的 诸葛亮真的有那么神吗

对蜀汉诸葛亮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历史上的诸葛亮到底是怎样的一个人?我们印象中的诸葛亮有多厉害?在《三国演义》中,他是论个人实力几无敌手的";卧龙";,在刘备的再三邀请下出山,在敌军军队压境时临危不乱,在战事吃紧时创造木牛流马,在三国鼎立时稳住蜀汉阵...

刘邦杀樊哙的真实原因是什么?

刘邦杀樊哙的真实原因是什么?

刘邦杀樊哙的真实原因是什么?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解读,接着往下看吧~刘邦起义之前,樊哙只是个狗肉摊的老板。靠着家传的手艺,樊哙的进项倒也不少。刘邦这小子隔三差五便会召集三五好友在樊哙摊子上白吃白喝,而樊哙生性豪爽且喜好结交江湖人物,从不与其计较。吕氏姐妹招亲时,刘邦迎娶了吕雉,随后,又顺便...

古代皇帝死后妃子被要求殉葬时 妃子不想死怎么办

古代皇帝死后妃子被要求殉葬时 妃子不想死怎么办

殉葬的妃子不愿死怎么办?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1424年8月12日,明成祖朱棣病逝,韩丽妃等30余人被要求殉葬,韩丽妃哭着跪地祈求新君明仁宗朱高炽,说自己在朝鲜老家还有老母亲需要赡养,恳请放自己回朝鲜,别让自己殉葬。然而,任凭韩丽妃如何哭求,朱高...

在古代净身是什么样的?宫女为何也需要?

在古代净身是什么样的?宫女为何也需要?

在我国古代的时候,是属于封建社会的统治时期,最高的统治者被称之为皇帝。今天历史网小编给大家整理了相关内容,不知能否帮助大家拓展一些知识?古代皇宫中,侍奉贵族的男子在进宫之前都会进行一次严格的检查,他们在净身后才能够进宫侍奉。这是为了防止他们与后宫妃子私下乱搞,保证皇室血脉的纯正。那么那些宫女是否也会...

发表评论

访客

看不清,换一张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和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