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历史文化 > 正文内容

为什么古代皇帝大多都信奉道教呢?

历史文化6年前 (2018-09-15)220

古代似乎很多皇帝都信奉道教,而平民全都信奉佛教,这其中原因何在?感兴趣的读者和历史网小编一起来看看吧!

为什么古代皇帝大多都信奉道教呢?

一、需求问题

其实,之所以老百姓选择信仰佛教,皇帝信仰道教,主要原因就在于各自的需求不同,既然需求不同,当然选择也就不同。

1、皇帝的需求

对于古代皇帝来说,他们是世界上最尊贵的人,同时也是世界上最富有的人,但是,有一点他们却和寻常百姓一样,那就是都需要面对生老病死。

比如,老百姓到老年的时候会出现病痛折磨,而皇帝到了老年的时候也会遭遇这样的情况,仁慈而公正的上苍,并不会因为他们是皇帝,而给他们任何的特权或者优待。

所以,不论是秦始皇还是成吉思汗,尽管他们看似不可战胜,但是,面对上苍的召唤,他们还是得乖乖死去。

所以,古代皇帝特别需要能够解决这些问题的理论和思想,于是皇帝会选择道教,因为道教的理论认为,人可以通过修炼达到长生不死a并且,道士确实有一定的医术和药方。这些医术以及药方在一定程度上,虽然未必能够治疗皇帝的疾病,但是却让皇帝感到十分的舒服。

因此,皇帝会对这些道士感到信赖,毕竟老话说得好:不看广告看疗效。同时,皇帝还希望,这些道士为自己找到长生不死的丹药,这样好方便自己能够千秋万代做皇帝。

然而,在这次历史上,很多古代皇帝都因为吃丹药付出了惨重的代价,比如唐太宗就是因为吃了来自印度的丹药,最终命丧黄泉。

并且,在宋朝之前,很多达官显贵在烧制丹药的时候,都因为吃丹药而落下了后遗症,因为在宋朝之前,丹药的配方十分的可怕,比如,现在的水银和铅这些重金属的东西,在宋朝以前都是炼丹的配方。

可想而知,宋朝之前的人吃了这样的丹药,即便之前身体健健康康的,要不了多久也会出现中毒的情况。

为什么古代皇帝大多都信奉道教呢?

2、百姓的需求

不过,对于老百姓来说,长生不死却是一种痛苦,现代人会抱怨,对996的生活感到痛苦,但其实相对于古代来说,996却是是一种福报。

因为,最起码现代人的996可以给自己积攒下一定的财富,并且可以顿顿吃上肉和白米饭,而在古代工作,老百姓辛辛苦苦在农田里劳作一年,却基本上攒不下任何钱财。

至于说吃肉,吃白米饭,即便是地主,一年都不见得能吃上几顿米饭,甚至,有时候很多人劳动一年以后,非但攒不下钱来,还要欠地主很多钱。对于老百姓来,日复一日、年复一年都是不断的煎熬,就像鲁迅说的那样,2000年的历史,并没有年代,只有两个字,那就是吃人。

所以,老百姓非常渴望得到解脱,而佛教则认为,人在这辈子经过修炼,下辈子就可以生在富贵人家。当然,有的佛教流派认为,人在这辈子只要拜佛,那么死后就可以去极乐世界,连做人都不需要了。并且把人间称作为苦海,这些思想赢得了穷人支持和信赖,因此大多百姓纷纷信仰佛教。

二、理解差异

其实,更大的差异往往在于理解方面的差异。

1、宗教的小众

严格来说,古代中国的老百姓并没有真正信仰过佛教,因为不论是佛教还是道教,真正的宗教都存在着大量的经书,以及形而上的哲学理论体系,而自古以来哲学都是庞大、浩如烟海的体系。

庞大的体系,其实是平常老百姓所无法理解的,因为寻常老百姓的所有时间都要用来忙于谋生方面,能够认字的老百姓少之又少,更不用说有精力、有才干,来研究佛法的奥义或者道教的玄之又玄。

所以,自古以来真正的佛教和道教并没有多少信徒,而佛教和道教所能选择的信徒,也只局限于读过书的士大夫阶层,因此,这就导致了顶层社会和底层社会虽然号称都信佛,但是差距却很大。

2、民间信仰

所以,所谓的中国老百姓的信佛,其实仅仅指的是一种民间信仰而已,并不是真正的佛教。对于民间老百姓来说,信佛的 *** 十分简单,那就是拜着佛像或者在地里修一个小庙,逢年过节去上点香、上点贡品就可以了。

至于什么佛经、四大皆空这些内容,都是老百姓所不关心的,并且在基层的佛教社团,为了能够搜刮更多的香火钱,也根据老百姓普遍不读书、没有文化的情况,设计出了适应民间的简化版佛教。

这种佛教与其说是佛教,还不如说是民间信仰,因为这种民间信仰和正统的佛教几乎完全是两个物种。但是,随着时代的发展,这种简化版的民间信仰佛教,反而成为了中国主流的佛教,而正统的佛教在中国倒是没有了多大的影响力。

甚至很多中国正统的佛教,在唐朝以后逐渐处于日渐式微的状态,以至于到了19世纪的时候,很多源自中国的佛教流派,经过日本回传到了中国。

相比之下,佛教可以推出简化版,但是道教却非常的困难,因为道教实际上并不是一种信仰,而是一种专业修行,但专业修行是很难推广的。

因为道教的所谓修行,本质上就是练气功或者是练金丹这些内容,对于小老百姓来说,这是非常不切实际的事情。事实上,道教也曾经考虑过推出一些简化版道教,但是这些简化版,在民间往往被归入到佛教的内容。

甚至在民间还会出现这样的情况,那就是去财神庙或者太上老君的庙里烧香,也会被人称之为拜佛,这些现象的本质,就说明了道教的简化版是失败的。

其实不光是在中国,对于全世界任何一个国家,哪怕是西亚的那些政教合一的国家,底层社会的宗教和顶层社会的宗教也并不是一个物种。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追风历史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s://zflsw.com/201809/210244.html

“为什么古代皇帝大多都信奉道教呢?” 的相关文章

令狐楚:唐朝中期宰相、文学家,长于抚理,政绩颇为显著

令狐楚:唐朝中期宰相、文学家,长于抚理,政绩颇为显著

令狐楚(766年-837年12月13日),字悫士,自号白云孺子。京兆府咸阳县(今陕西咸阳市)人,郡望敦煌(今属甘肃)。唐朝中期官员、文学家。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令狐楚为唐德宗贞元七年(791年)进士。唐宪宗时,擢职方员外郎、知制诰,受皇甫镈推荐,被任命为翰林学士,自此...

历史上真实的姚苌是个什么样的人?他的一生如何?

历史上真实的姚苌是个什么样的人?他的一生如何?

太元十一年姚苌称帝于长安,国号秦,史称后秦。这是今天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准备了文章,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快来看看吧!君臣相处之道,往往也是一个大学问。我认为,君臣之间最好的相处方式,不外乎是“君君,臣臣”,更具体地讲,应该是君使君之权,臣守臣之本,不僭越却肝胆相照。但是,有人总会说:“不想当君王的臣子不是好...

李世民和魏征号称是君臣相得的典范 真实历史又是什么样的

李世民和魏征号称是君臣相得的典范 真实历史又是什么样的

还不了解:李世民与魏徵的读者,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历史上的李世民与魏徵真的是君臣相得的典范吗?唐太宗李世民有句名言叫作“以铜为鉴,可正衣冠;以古为鉴,可知兴替;以人为鉴,可明得失”,而这个可以当作镜子来照人得失的大臣就是魏徵,后世也多将李世民与魏徵二人赞为君臣相得的典范...

古代冷宫到底有什么好处 妃子进入后太监为何抢着伺候

古代冷宫到底有什么好处 妃子进入后太监为何抢着伺候

对古代妃子和冷宫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古代的妃子被打入冷宫后,为何太监们抢着伺候?“宫中只数赵家妆,败雨残云误汉王。惟有知情一片月,曾窥飞燕入昭阳。”这首诗主要描述的是赵飞燕,她是汉成帝的皇后,也是汉哀帝的养母。在汉哀帝去世后,她被废为庶民,不久自杀。从她悲惨的身世...

古代皇帝临死前点名让妃子殉葬 如果妃子选中不想死怎么办

古代皇帝临死前点名让妃子殉葬 如果妃子选中不想死怎么办

今天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古代皇帝和妃子的故事,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历史网小编一起看一看。古代皇帝驾崩后,一般会选妃子陪葬,可选定的妃子不同意该怎么办?在奴隶社会至封建社会的几千年的历史中,殉葬是中华文化中一种非常残忍的陪葬文化,在明代时殉葬制度被短暂废除,清军入关以后建立的清代,又恢复了殉葬的制度。...

在古代皇帝死后,他们后宫的妃子下场如何?

在古代皇帝死后,他们后宫的妃子下场如何?

在中国两千多年的漫长帝制社会里,皇帝是国家的最高统治者,下面历史网小编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相关内容。所谓一朝皇帝,一朝臣,每一次君王更替,朝臣们都会进行一次大换血,除了一些特别要紧的大臣之外,其余的人都会被剔除出去,而那些冒犯君王的,要么被杀,要么被流放到边陲。而作为体现帝王个人喜好的后宫,除非那些地...

明明识破了空城计却下令退军,司马懿的真实目的是什么?

明明识破了空城计却下令退军,司马懿的真实目的是什么?

民间最有名的空城计故事取自《三国演义》,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据罗贯中所著的《三国演义》第95回写道:“‘如魏兵到时,不可擅动,吾自有计。’孔明乃披鹤氅,戴纶巾,手摇羽扇,引二小童携琴一张,于城上敌楼前,凭栏而坐,焚香操琴,高声昂曲。”闻空城计人赞孔明“其智近乎妖”,司...

颜真卿:不仅是著名书法家,也曾金戈铁马统帅万军

颜真卿:不仅是著名书法家,也曾金戈铁马统帅万军

颜真卿是唐代著名书法家,他在书法史上有着特殊的地位,和柳公权并称“颜柳”,二人的书法被称为“颜筋柳骨”,楷书四大家之一。除了在书法上独树一帜外,颜真卿的高风亮节也值得被世代称颂。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平原太守颜真卿,长安天子不知名颜真卿,字清臣,“孔门七十二贤之首”颜回的...

发表评论

访客

看不清,换一张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和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