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中国历史 > 正文内容

李治并不是李世民的长子,他是如何当上皇帝的?

中国历史6年前 (2018-09-24)140

公元643年,贞观十七年,长安城中流言四起,魏王李泰将要取代太子李承乾成为新的帝国继承人的消息从坊市传到阁台,再到李世民的耳中,这位已经步入晚年的大唐天子惊奇的发现,他正在重走父亲李渊的老路,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历史网小编一起往下看。

一个野心勃勃,欲置太子于死地的藩王;一个贪玩好色,遭到四方厌弃的太子;一个游走于两个儿子之间,不愿悲剧重现的皇帝。

如果要找出此时的父子三人与玄武门之变前的李渊父子有什么不同的话,那就是太子李承乾太废了。

相比较于李建成,李承乾简直是历代太子中最无能的一个,身患足疾已经让他在形象上大打折扣,贪玩好色更是让倾心辅佐他的大臣敬而远之,尤其是他的这个色还是男色,古往今来,喜欢美男子的皇帝不少,却没有一个还是太子的时候就胡乱折腾的,在一向严厉的李世民看来,李承乾就是杨广二世,或许他连杨广的脚趾头都够不到,杨广折腾了十四年,李承乾如果上位,他能折腾一个月吗?

肯定不能,因为李承乾曾骄傲地跟属下说过,一旦继承皇位,就跑到他更爱的突厥,将皇位让给突厥可汗阿史那思摩,他则做阿史那思摩手下的一个将军,纵情于山水之间,嬉戏打猎,这才是他的快乐人生。

阿史那思摩不过是李世民为了引诱薛延陀部时故意培养的一个突厥傀儡政权,没想到他的儿子竟然已经没出息到这种程度了。

李世民对李承乾的厌恶转而变成了对李泰的喜爱,在他十四个儿子当中,只有李泰跟他最像,因此他有意无意的向李泰释放将要立他为太子的信号,这让已经胜券在握的李泰迷失了自己。

李泰会错了意,暗中结交、拉拢、贿赂朝中的大臣,甚至镇边大将都成为李泰的心腹,李泰的所作所为瞒不过圣明的天子,从受宠到被冷落,不过是一瞬间的事情。

李世民可以立你李泰为太子,但你不能抢。

李泰抢了,所以他就输了。

魏征成为太子太师宣告李泰在这场太子争夺战中暂时输了一局,李世民将教导太子李承乾的重任交托给了他最信任的大臣,他相信,耿直的魏征一定可以将李承乾从悬崖边上拉回来。

李治并不是李世民的长子,他是如何当上皇帝的?

魏征支持李承乾

因此在这一年的元宵节上,李世民当着满朝文武的面重申了太子的重要性,并做出明确指示,李承乾是永远的继承人,李承乾死了,由他的儿子继承,其他人就不要想着皇位的事情了。

这是李承乾获得的李世民最重量的一次支持,他可以安安心心地伪装下去,静候着李世民驾崩。

可是,两天以后,大唐帝国的擎天一柱轰然倒塌了。

魏征死了。

李世民失去了魏征,如同断了一臂,李承乾失去了魏征,已经远去的灭顶之灾又重新笼罩了太子宫。

魏征的死让李世民再次考虑李承乾的继承问题,在李承乾与李泰之间,李世民不出意外地继续陷入纠结当中,他已经不知道该让哪个儿子为下一任皇帝了。

盲目自大的李祐

李世民的困惑,身在山东的齐王李祐帮他解决了,这个只知道吃喝玩乐,宠幸佞臣的小王爷在阴弘智的诱导下连续斩杀了两位李世民派来的辅政大臣,宣布造反了。

李世民怎么也没想到,他的第五子,一点优点都没有的李祐竟然反了,年老的他不禁感慨万千,含泪写给李祐一封劝导信,可惜李祐连看都没看,他在齐州玩的正不亦乐乎呢。

李世勣的讨伐大军终于向齐州开进了,李祐在干嘛呢,屏蔽了所有的不好消息,左手美酒,右手美女,快乐似神仙。

被迫卷入到造反当中的齐州百姓可倒了霉了,携家带口,连夜翻城墙逃跑,远远地离开李祐这块烂泥。

说他是烂泥已经是不错的赞誉了,造反总要有个理由,有个方向吧,这位倒好,反旗一举,皇帝的位置一坐,什么事都不问了,天天喝的不省人事,比昏君过的还要舒服。

终于有人看不下去了,跟着李祐继续干纯粹是自取灭亡啊。

一个齐王府里的七品小兵曹杜行敏秘密找来了一千余人,对齐王府发动了猛烈的进攻,说是猛烈的进攻,主要是杜行敏找来的大多是齐州城不愿附和的百姓,与齐王府的卫士战斗力还是有一定的差距,但就是这些百姓最终打进了齐王府,活捉了造反的李祐。

而布下天罗地网的李世勣此时还在讨伐李祐的半路上呢,这个罪魁祸首就已经被平定了。

打破平衡的纥干承基

一个千里之外的小王爷造反,不过是李泰与李承乾争夺太子之位的小插曲,顶多就是让李世民掉几滴眼泪而已,对于大局又有什么影响呢。

影响非常大,正是李祐的造反,直接造成了李承乾的全面溃败,以至于被废。

李祐跟李承乾除了兄弟关系以外,基本上没什么交集,被押到长安的李祐没多久就被赐自尽,也算是罪有应得了,但在清算李祐同党的时候,却牵连到了一个小人物,纥干承基。

纥干承基虽然是个小人物,关系却非常硬,他是太子李承乾的卫士,也是曾经秘密执行李承乾暗杀魏王李泰计划的刺客之一,更重要的是,齐王李祐造反也有他的份。

李祐失败,纥干承基被打入大牢,大刑还没伺候呢,他就一股脑的全招了,毕竟他只是齐王手下的十八线人物,存在感可有可无,可能觉着光说李祐实在没有什么减刑的资格,他又把太子李承乾的事情抖搂出来了。

太子能有什么事情?

李承乾曾在纥干承基面前嘲笑李祐的幼稚,千里之外造反简直是愚蠢到家了,真正适合造反而且能够成功的只有他李承乾,毕竟他与皇帝只有一墙之隔。

原来李承乾这小子也要反,而且是实打实的谋划很长时间了,随时都有可能上演另一场玄武门之变。

参与李承乾造反集团的有李世民的女婿、杜如晦的儿子杜荷,李世民的外甥赵节,李世民的弟弟汉阳王李元昌,李世民手下的禁军将领李安俨,还有一位后李世民时代的重臣,侯君集。

阵容极其豪华,有宗室子弟的支持,有朝廷重臣的辅佐,还控制了禁军将领,没有李祐这块烂泥的胡搅蛮缠,再过段时间,或许李世民就可以亲眼看到十七年后的玄武门之变翻版了。

异军突起的李治

四十五岁的李世民,心碎到了极点。

正月十五,李世民给李承乾吃了一颗定心丸,四月份他却要造反了,含泪处死了第五子李祐没几天,他又不得不处理太子李承乾了。

太子谋反案证据确凿,连死不承认的侯君集都被他的女婿贺兰楚石出卖了,除了太子李承乾外,其余人等一个没留,李世民顾念侯君集的功劳,给他留了一个儿子,延续侯家的香火。

至于李承乾,软禁、废黜、流放,一生锦衣玉食的他怎么能受得了黔州的恶劣环境,走在了李世民前头。

魏王李泰怎么也没想到,绞尽脑汁对抗李承乾的他竟然会被一个突然杀出来的弟弟李祐拯救了,他更没有想到,还有一个突然杀出来的弟弟,断了他一生的梦想。

他便是晋王李治。

李治此时只有十六岁,遥领并州大都督,一直担任他的副手的并州都督长史李世勣此时已经成长为大唐军中最耀眼的明星,而他的亲舅舅则是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之首、大唐的二号人物长孙无忌。

一直到李治的名字从长孙无忌的口中说出来,李世民才想到,原来他还有个嫡子可以继承皇位啊。

但是他立刻否决了长孙无忌的请求,李世民对李治的定位很简单。

忠孝仁义,可事父兄。

当皇帝这种事就别想了,他对李治是父亲对儿子式的教导,对李承乾和李泰则是皇帝对储君式的培养,李治能够稳稳当当的当一个小王爷,安享晚年就是李世民对他更大的期望了。

可长孙无忌仍旧坚持己见,与长孙无忌站在同一战壕的还有魏征之后,李世民最信赖的谏臣褚遂良。

同样是亲外甥,长孙无忌为何坚持立李治而不立李泰呢?

原因很简单,李治年轻、柔弱、儒雅,易于控制;李泰年长、强势、刚猛,控制不住。作为一名掌握朝权十几年的外戚,长孙无忌绝不允许在李世民驾崩后大权旁落。

李治并不是李世民的长子,他是如何当上皇帝的?

长孙无忌

失败的李泰

长孙无忌的坚持让李世民犹豫不定,原本已经打算将李泰扶上太子之位的他突然遭到了两位重臣的轮番阻止,李世民感到非常无奈。

他为李泰感到无奈,与李承乾斗了这么多年,他从未将元勋重臣当作资本来看待,反而处处以王权打压,为了彰显自身崇高的地位,他不惜在李世民面前诋毁房玄龄等人,如今到了抉择的时候,却只有岑文本几个书生循规蹈矩的主张立他为主。

如果李世民突然驾崩,岑文本对抗长孙无忌,他能走上几个回合呢。

李泰也感觉到了危机,可他应对危机的方式竟然是在李世民面前痛哭,指天承诺,死前斩杀唯一的儿子,将皇位传给亲弟弟李治。

当李泰的儿子可真倒霉。

不过,三个月内连续丧失两个儿子的李世民竟然感动得稀里哗啦,他将李泰的话原封不动地传达给了到场的每一位大臣,他为李泰拉票了,李世民相信,李泰的仁义终将感动朝堂上的所有大臣。

可他失算了,褚遂良毫不留情地揭穿了李泰的假面孔,重提十七年的旧事。

你李世民那时候可没有放过李建成、李元吉的十个儿子啊。

褚遂良的话就像是一把锋利的刀,一片片地割下李世民的心头肉,同时也在割离李世民对李泰的信任。

这个时候,李泰又出幺蛾子了,他竟然威胁十六岁的李治,吓得小孩子整天闷闷不乐,郁郁寡欢的。

当李治的恐惧来源被李世民知道以后,李泰的政治生涯便宣告彻底结束了。

杀兄灭弟上台的李世民,最害怕、最反感也最不想看到的就是他的儿子重走他的老路,显然李泰一旦登上皇位,李治和李承乾肯定是难逃一死。

当李治被长孙无忌抬出来的那一刻,李泰其实就已经出局了,剩下的时间不过是李世民如何说服自己接受这个最有利于大唐稳定却违背其内心想法的建议罢了。不管他是否担心玄武门之变重演,他都不可能去直接对抗长孙无忌、褚遂良以及李世勣身后的势力,李泰更没有这个这个能力。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追风历史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s://lishi.okwc.net/201809/211828.html

“李治并不是李世民的长子,他是如何当上皇帝的?” 的相关文章

梁士彦是什么人?他的一生有何功绩?

梁士彦是什么人?他的一生有何功绩?

梁士彦,字相如,北周大臣、名将。今天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这篇文章,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看一看。建德四年(575年),北周武帝发动灭北齐之战。此战之中周武帝意志不坚加上身有微恙,于是中途退军。为了巩固此次伐齐之战的成果,周武帝于是留梁士彦镇守晋州。正是梁士彦死守晋州,力挫北齐,这才使周武帝信心...

乾隆对令妃是真爱 乾隆为什么不立令妃做皇后

乾隆对令妃是真爱 乾隆为什么不立令妃做皇后

还不知道:乾隆为什么不立令妃为皇后?的读者,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令妃这个人,知名度不大,热度非常高!在80后眼里,她是《还珠格格》里平易近人的“令妃娘娘”,在00后眼里,她是《延禧攻略》里敢爱敢恨的魏璎珞。如果这两个人你都不认识,没关系,她还有另外一个身份,她是嘉庆皇帝...

作为蜀汉四相之一的董允,有哪些看家本领?

作为蜀汉四相之一的董允,有哪些看家本领?

历史朝代的兴衰与更替,一个个鲜活的历史人物,在历史长河中留下了深深的印记,接下来历史网小编带您走进蜀汉“四相”之一董允的故事。董允也算官宦之家,因为祖上曾是益州巴郡江州人,所以父亲董和举家从荆州南郡枝江搬迁到益州。起初跟随刘璋在他手下做事,刘备夺取益州之后依然重用董和,官居掌军中郎将。他少年就和后来...

姜宝谊:隋末唐初将领,他有着怎样的人生经历?

姜宝谊:隋末唐初将领,他有着怎样的人生经历?

姜宝谊(?~620年),字号不详,秦州上邽人。隋末唐初将领,蜀汉名将姜维后人,北周秦州刺史姜世远之子。接下来历史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出身天水姜氏。起家左翊卫府果毅都尉,迁鹰扬郎将,跟随唐国公李渊镇压农民起义。晋阳起兵后,授任左统军郎,封永安县公。屡立战功,拜右武卫大将军...

刘知几:唐朝大臣、史学家,他的一生有着怎样的经历?

刘知几:唐朝大臣、史学家,他的一生有着怎样的经历?

刘知几(661~721年),字子玄,徐州彭城人。唐朝大臣、史学家。接下来历史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出身彭城刘氏。唐高宗永隆元年(680年),进士及第,授获嘉主簿,迁定王府仓曹参军。长安二年(702年),修撰起居注,成为史官,历任著作佐郎、著作郎、秘书少监、太子左庶子、左散...

孙奂:三国时期东吴宗室,不善于言谈而善于处事

孙奂:三国时期东吴宗室,不善于言谈而善于处事

孙奂(195年~234年),字季明,吴郡富春人,三国时期吴国宗室,孙坚弟弟孙静第四子,孙策和孙权的堂弟。接下来历史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建安二十四年(219年),孙奂兄长孙皎去世,孙奂接替统领其部众,以扬武中郎将的身份兼任江夏太守。黄武五年(226年),担任扬威将军,封沙...

崇祯皇帝要是没有杀魏忠贤的话 明朝结局会不会更好

崇祯皇帝要是没有杀魏忠贤的话 明朝结局会不会更好

还不知道:崇祯如果没有杀魏忠贤,明朝的结局是不是会更好一些?的读者,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魏忠贤是妇孺皆知的大奸贼、大反派,这是毋庸置疑的,崇祯皇帝评价说:“魏忠贤擅窃国柄,奸盗内帑,诬陷忠良,草菅多命,狠如狼虎。”崇祯皇帝爱杀大臣,向来有很多争议,但对杀魏忠贤,却没有人...

曹爽可以说毫无建树 曹爽是怎么和司马懿对抗的

曹爽可以说毫无建树 曹爽是怎么和司马懿对抗的

看似草包的曹爽竟也可以跟司马懿抗衡那么久?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熟悉三国的朋友都知道,司马懿夺取曹魏政权最关键的一步就是高平陵政变。在公元249年的一天,大将军曹爽陪同小皇帝曹芳去高平陵祭祖,司马懿乘机发动了政变,控制了首都洛阳,又逼曹爽交出了兵...

发表评论

访客

看不清,换一张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和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