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中国历史 > 正文内容

天京事变后,太平军的战斗力为什么会不断下滑?

中国历史6年前 (2018-09-26)280

天京事变指的是太平天国领导集团之间发生的一次公开分裂,这一事变将太平天国的历史分为了两个部分。在此之后,太平军的战斗力不断下滑,为什么会这样呢?下面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

在这场内讧前,相当长的时间里,太平天国内部可以说是众志成城。而在这场内讧爆发之后,太平天国的国势则不可避免的走向了衰败。同时,受到这场内讧的影响,太平天国在“永安建制”时确立的政治构架,也就此彻底崩塌。同时,也正是在这场内讧过后,太平军的战斗力也有明显的下滑。以至于,到后来的天京保卫战、安庆保卫战的时候,太平军每每以优势兵力发动进攻都不能取胜。那么,由胜到败,“天京事变”为何成为了太平军战斗力下滑的重要原因?

天京事变后,太平军的战斗力为什么会不断下滑?

首先,“天京事变”对于太平军力最为直接的影响,便是两万东殿将士遭血洗,以及日后石达开的出走。这两者对于太平军来说,都是一个沉重的打击。在这过程中,太平军在与清军的对垒下,曾陷入两次颓势。尤其是石达开的出走,对于太平天国来说,可以说是一次严重的军事分化。当时石达开的影响力,可以说是振臂一呼,应者如云。虽然,跟随石达开远征的太平军具体数量,在史学界一直存在着巨大的争议。但可以肯定的是,石达开带走的太平军,诸多都是富有战斗经验的士兵。这样的情况,对于太平军短期的战局,产生了极其恶劣的影响。后来,在陈玉成等人的苦战下,太平军才勉强维持住阵脚。

同时,太平军战斗力下滑的原因,也同“天京事变”后的人心瓦解,有着很大的关系。我们都清楚的是,太平军所以能够从广西走来,一路发展壮大。除却一系列战略战术的短期得当外,最为重要的一个原因便是,太平军从始至终都是以“拜上帝会”那套理论作为支撑的。尤其是,在“天京事变”过程中,杨秀清这个“天父”代言人,惨遭屠戮后,更是造成了太平天国内部严重的危机。

天京事变后,太平军的战斗力为什么会不断下滑?

一来,太平天国的顶层设计中,“拜上帝教”一直都有着很大的影响力,而洪秀全、杨秀清等人的互相残杀,无疑使得太平军广大将士为此寒了心。二来,这场内讧的结果是,也使得当时很多人,看透了太平天国“一姓兴废”的皇权本质。当时的民间甚至流传着这样的话语“天父杀天兄,终归一场空”,千万不要小看这样简单的话语。这样的流言,则使得太平军的人员扩张受到了极大的阻力。当时洪秀全分封赖文光以极高的爵位,便是希望他能够大量的招兵。

同时,作为这场内讧过后的产物,洪秀全为了防止重蹈覆辙。更是采取了“众建诸侯而少其力”的做法,来有效掣肘兵权。这样大量分封王侯的做法,使得太平军将领为此到了,军令难以一统的地步。尤其是在安庆保卫战中,李秀成与陈玉成的两支大军,实际上已经形成了钳形攻势,当时的曾国藩甚至为此准备好了遗书。但就在这关键时刻,李秀成却擅自率军,转而经略江浙地区。

天京事变后,太平军的战斗力为什么会不断下滑?

这样的情况在于,太平军在总体战略上,无法得到有效的协调,并且,因为诸将近乎都是王侯,可以说是平起平坐,这无疑导致了太平军的最终失败。并且,洪秀全为了限制诸将,也为众多将领划分了地盘。诸如安庆一带则隶属于陈玉成统辖,而江浙地区则由李秀成统辖。洪秀全这样有意的划分地盘,使得太平军将领,在同清军的战斗中,往往更注重自统辖的地区,使得彼此之间缺少密切的配合与支援,而这则意味着太平军指挥系统的失灵,并且也使太平军的战术陷入了死板之中,从而同占据优势的清军,形成了对耗的局面。而这所有的一切都是“天京事变”后,洪秀全吸取了消极经验后的产物。

“天京事变”的影响就是这样,先是石达开的走,使得太平天国在军事上产生了巨大的分化。在者则是,“天京事变”中诸王的互相残杀,最终使得太平天国人心向背,而太平军的士气也趋于瓦解。而在这场内讧过后,洪秀全则吸取了消极经验,在掣肘将领兵权的同时,也最终使得太平军陷入了指挥失灵的境地。正如,李秀成在自述中所说的一样,“国破,实洪姓之自害”。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追风历史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s://zflsw.com/201809/212206.html

“天京事变后,太平军的战斗力为什么会不断下滑?” 的相关文章

马超追随刘备之后 马超为何没有得到重用

马超追随刘备之后 马超为何没有得到重用

跟着历史网小编一起探寻历史上真实的为何马超追随刘备之后,却是位高无权、重而不用。马超绝对是三国时期一等一的顶级武将,曾在潼关把曹操杀的丢盔弃甲,先后和许褚、张飞大战不分胜负,麾下的西凉铁骑也是横扫四方。后来追随刘备并列五虎将之一,但自此之后马超好像没什么存在感了,很少有带兵厮杀的记录,身为五虎将的马...

曹休的一生是什么样的 ?曹操是如何称赞他的?

曹休的一生是什么样的 ?曹操是如何称赞他的?

俗话说乱世出英雄。今天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详细解读一下~东汉中平六年(公元189年),曹操于陈留“散家财,合义兵”,号召天下英雄董卓。因曹操起兵,散布在各地的曹氏族人在得知消息后,陆续投奔到曹操麾下。其中,就有当时才十多岁的曹休。他携老母从遥远的江南吴郡(曹休之父早亡,祖父曾在吴郡做太守,有故旧,因是...

裴松之:东晋至刘宋时期官员、史学家,他担任过哪些职位?

裴松之:东晋至刘宋时期官员、史学家,他担任过哪些职位?

裴松之(372年~451年),字世期,河东郡闻喜县人,东晋、刘宋时期官员、史学家,为《三国志注》的作者,与其子裴骃、曾孙裴子野“史学三裴”之称。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裴松之出身世代公卿的士族河东裴氏,八岁熟知《论语》《毛诗》,初仕东晋,历任殿中将军、员外散骑侍郎、故鄣县...

杜微:三国时期蜀汉官员,他与诸葛亮之间有何故事?

杜微:三国时期蜀汉官员,他与诸葛亮之间有何故事?

杜微(生卒年不详),字国辅,梓潼涪县人,三国时期蜀汉官吏。接下来历史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年少时跟随广汉任安学习经学。东汉末年,担任益州从事,但不久后辞职。杜微装作耳聋,隐居于山野之中。后来诸葛亮想要任命杜微为益州主簿,杜微推辞,诸葛亮便派遣车辆去迎接杜微。二人见面后,诸...

沮授知道袁绍必输无疑 沮授为什么没有另寻出路

沮授知道袁绍必输无疑 沮授为什么没有另寻出路

对沮授为何不一脚踢开袁绍另谋出路?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沮授是东汉末年的著名谋士,“少有大志,多谋略”,曹操曾感叹说,如果他能得到沮授,则天下不足虑。东晋史学家孙盛甚至认为,沮授之谋,“虽良、平何以过之”?沮授之谋是否能与西汉开国谋士张良和陈平相提并论,我们暂且不说...

张纲:东汉时期官员,最后的结局是什么?

张纲:东汉时期官员,最后的结局是什么?

张纲,字文纪(108—143年),东汉犍为郡武阳人。 张纲是汉留侯张良的后代(七世孙),父亲叫张皓,爷爷叫张胤。他还是蜀汉将军张翼的曾祖父。接下来历史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人物生平张纲少时勤奋好学,对经学有一定研究。他虽出身官宦家庭,但少纨绔习气,很注意气节方面的修养。主...

孙贲:东汉末年将领,他有着怎样的人生经历?

孙贲:东汉末年将领,他有着怎样的人生经历?

孙贲(?—210年或219年),字伯阳,吴郡富春人,孙坚同母兄长孙羌之子,孙策和孙权的堂兄,东汉末年将领。接下来历史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孙贲父母早死,弟弟孙辅还是婴孩,孙贲独力养育孙辅。孙贲初时为郡督邮守长,孙坚于长沙起兵,孙贲弃官跟随孙坚。孙坚后战死,孙贲统领孙坚部众...

高顺比张辽和臧霸更有能力 曹操为什么还要杀他

高顺比张辽和臧霸更有能力 曹操为什么还要杀他

曹操为何降服张辽和臧霸,却杀死最有能力的高顺?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众所周知,在三国时期,吕布作为群雄之一,以其勇武而名动天下。有着飞将军的美誉,但是其人品实在是过于败坏,先后杀死自己的义父董卓和丁原。可见吕布是个反复无常,见利忘义的真小人。而在...

发表评论

访客

看不清,换一张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和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