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中国历史 > 正文内容

雍正临终前安排了四位重臣,为何下场却都不好呢?

中国历史6年前 (2018-09-27)330

1735年,雍正皇帝在圆明园驾崩,雍正帝似乎对自己的这一天有所预料,所以早已经安排了后世,留下了四位重臣辅佐新皇乾隆,这四位顾命大臣最后命运究竟如何,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历史网小编一起往下看。

雍正帝在临终前召见了一批亲王和朝廷重臣,并任命他们为顾命大臣,辅佐年轻的乾隆皇帝一同办理军国大事。雍正指定的顾命大臣共有七人,其中有四人为核心成员,他们是:庄亲王允禄,果亲王允礼,大学士鄂尔泰、张廷玉。非核心成员三人,分别是领侍卫内大臣(侍卫亲军统领,正一品)丰盛额、讷亲,内大臣(协助领侍卫内大臣掌管侍卫亲军,从一品)兼户部侍郎海望。

由于受到秘密建储的限制,乾隆一直没有太子的名号,也因此无法培植自己的羽翼,更谈不上掌握什么政治权力。包括乾隆继承大位之后的很长一段时间内,他仍然没有充分的人事任免权,对于政权和军权缺少足够的掌控力,因此我们也可以这样说,乾隆对四大臣,与其说是信赖,不如说是依赖。

雍正临终前安排了四位重臣,为何下场却都不好呢?

随着乾隆地位的渐渐稳固,他和四大臣的关系发生了变化,首先就是和庄亲王允禄之间的关系开始出现不愉快。其中最明显的事情就是允禄所分管的宗人府,作为皇帝的乾隆竟然无从插手,无权干涉,但乾隆此时还只能隐忍,不便发作。

在经过一段时间的比较之后,乾隆发现这四位重臣中,皇叔们虽说是宗亲,却远不如鄂尔泰张廷玉来的忠心,乾隆二年(1737年)十一月,乾隆借口三年丧期将满,将允禄和允礼排除在军机处以外,鄂尔泰和张廷玉二人得到重用,讷亲也成为军机大臣,此外还增加了海望、纳延泰、班第三人,使得军机大臣的数量达到六人,与雍正朝相比,增加了一倍。

重权在握的两位皇叔,其自身情况有很多的不同。允礼因为长期患病,对于权力没有表现出欲望,在乾隆进行人事调整的前后,他恰好染上足疾,行走不便,所以他的心思全在自己身上,王大臣一职被削夺后,正好是一种解脱,于是他安心回家养病。乾隆三年,这位康熙帝的皇子、当今的皇叔病逝,算起来是四大臣中结局稍好的一位。

庄亲王允禄情形完全不同。允禄在康熙朝就一直受宠,雍正朝继续得到恩遇,到了乾隆朝更是位高权重。此外,乾隆和允禄还有一层特殊关系,康熙六十年时,乾隆曾被康熙带入宫中抚养,生活上就一直由允禄的母亲密妃照顾,因此,乾隆和这位皇叔的感情非同一般。

雍正临终前安排了四位重臣,为何下场却都不好呢?

就是这层关系害了允禄,他自认为自己的地位特殊,对于宗室的事务干涉过多,引起了乾隆的不快,最终没能在人事调整中进入权力中枢军机处,从此后允禄被排除在权力核心之外。

从此之后,允禄渐渐变得前瞻后顾,唯唯诺诺,生怕招惹出什么事情来,可让人意外的是,正是允禄这种避祸心态竟成了日后被惩罚的罪证。不久,乾隆指责允禄遇事不肯承担责任,不知为国分忧。

乾隆在之后给他列出的另一项罪名是结党营私,私下与弘皙、弘升等宗室成员密切交往。因此允禄受到了严厉打压,被罚俸五年,虽然之后允禄也曾被授予议政大臣,但始终被乾隆所防备,乾隆三十二年(1767年),允禄病逝,享年73岁。

而作为非宗室的两大核心人物鄂尔泰和张廷玉,在军机处中是一对死敌,这对乾隆来说是也是他所需要的,在没有培植出自己的亲信之前,乾隆只能表现出安于现状的架势,乐得周旋与两党之间。

但忍耐也是有限度的,乾隆七年(1742年)二月,乾隆帝对鄂尔泰的不满达到了顶点,他严厉斥责鄂尔泰即不善于选择门生,又不能教育好儿子,而且犯有结党营私之过。而此时的张廷玉一党落井下石,门生故吏们纷纷弹劾鄂尔泰的种种不法。

经过这场变故之后,鄂尔泰威风扫地、颜面尽失。至于鄂党,失去了往日的强势。乾隆九年(1744年)冬,鄂尔泰患病卧床,在与病魔抗争了一段时间后,在第二年春天病故。而在十年之后,因为胡中藻一案,鄂尔泰家族再次受到牵连,鄂尔泰的两个儿子被逼自尽,鄂家从此一败涂地。

至于张廷玉,熟悉的人就太多了,在乾隆十三年(1748年)时受到乾隆的种种羞辱,最终被夺爵罢免配享太庙的资格,死后乾隆又考虑到雍正帝的遗诏以及张廷玉的种种功绩,才不情不愿地恢复了他的配享资格。

一朝天子一朝臣,乾隆在自己的政权得到高度集中后,对于雍正留下的这几个顾命大臣一一进行了打击清洗,不知此番作为会不会有鸟尽弓藏的嫌疑呢?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追风历史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s://lishi.okwc.net/201809/212441.html

“雍正临终前安排了四位重臣,为何下场却都不好呢?” 的相关文章

李渊造反就敢马上称帝 朱元璋为何是广积粮缓称王

李渊造反就敢马上称帝 朱元璋为何是广积粮缓称王

今天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为何李渊造反敢于立刻称帝,而朱元璋造反要广积粮,缓称王?的故事,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历史网小编一起看一看。李渊虽然称帝的速度要比朱元璋快得多,但也不是“立刻称帝”。两人虽然在称帝时间上差异较大,但有一点是共同的:审时度势,顺势而为。隋大业十三年(617年)六月,李渊在太原起兵...

杨文纪:北周时期大臣,他担任过哪些职位?

杨文纪:北周时期大臣,他担任过哪些职位?

杨文纪(约545~603年),字温范,北周时袭爵华山郡公。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初任右侍上士,后历任车骑大将军、仪同三司、安州总管长史等职。仁寿二年(602),迁为荆州(今湖北江陵)总管。仁寿三年五月二十二日(603年7月6日),卒官,时年五十八。谥曰恭。人物生平承袭爵位...

耿弇的一生都有哪些战绩?后世关于他的评价如何?

耿弇的一生都有哪些战绩?后世关于他的评价如何?

公元25年,刘秀称帝于鄗城,后定都于雒阳,延续“汉”的国号,史称东汉。 今天历史网小编给大家整理了相关内容,不知能否帮助大家拓展一些知识?公元28年,渔阳郡守彭宠起兵反汉,攻陷蓟城,自称燕王,招降纳叛,为害一方。正在南方征战的名将耿弇(yǎn)接到光武帝“进攻渔阳”的诏令,陷入进退维谷境地:其父上古...

杨阜:三国时期曹魏名臣,德才兼备、刚正不阿

杨阜:三国时期曹魏名臣,德才兼备、刚正不阿

杨阜,字义山,天水冀县人,三国时期曹魏名臣。今天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准备了相关内容,感兴趣的小伙伴们一起看看吧。献帝建安初年,任凉州从事,旋拜安定长史,韦康任刺史后辟为别驾,改任州参军。因讨马超有功,赐爵关内侯。曹操征汉中时,杨阜担任益州刺史,回来后又担任武都太守。魏文帝曹丕、明帝曹叡时,在朝廷任职,德...

清朝时期的道台是什么官职 比知府官职还要大吗

清朝时期的道台是什么官职 比知府官职还要大吗

对清朝的道台是个什么样的官?和一州的知府相比,它们哪个更大些?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在许多以清朝为背景的电视剧中,我们都能看到一种官职,那就是道台,像是一方总督,这个意思大家都懂,某一片都归此官管,巡抚,简单讲就是省级最高领导人,而再往下就是知府,知府是各地区的最高...

刘备临死前真的想对诸葛亮下手吗 实际真相到底是什么样的

刘备临死前真的想对诸葛亮下手吗 实际真相到底是什么样的

对刘备临终前,到底有没想过除掉诸葛亮呢?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刘备,一个草根阶层出生的汉室宗亲,坚信“王侯将相宁有种乎”,从卖草鞋的一步步成长为蜀汉的开国之君。他为践行桃园结义同生共死的诺言,不顾蜀汉上下群臣的反对,率倾国之兵伐吴,为二弟关羽报仇雪恨。时运不济,演义...

诸葛亮死后口含七粒米 诸葛亮这么做的目的是什么

诸葛亮死后口含七粒米 诸葛亮这么做的目的是什么

今天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准备了:三国诸葛亮死的时候,为何口含七粒米?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快来看看吧!我们谈起三国时期,一定会被那段时期所发生的事迹所惊艳。事实也的确如此,在那段时期里一些经典人物用他们自己的行动为我们留下了许多脍炙人口的经典传奇故事,也让那个乱世增添了靓丽的一笔。而我们谈起三国里的人物时,大...

明朝时期的南北榜之争是怎么回事?朱元璋是如何解决的?

明朝时期的南北榜之争是怎么回事?朱元璋是如何解决的?

明太祖朱元璋,原名朱重八。明朝的开国皇帝。说到这个大家都会想到什么呢明洪武三十年,明朝迎来三年一度的科举会试。经会试考核,以78岁高龄的大儒刘三吾为主考的考官们选出贡士51名,均为南方考生。因此,大批北方落榜考生鸣冤告状,“科场舞弊”成为当时最大的话题。随后,朱元璋下诏彻查此事,经数日复核,调查组得...

发表评论

访客

看不清,换一张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和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