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中国历史 > 正文内容

隋炀帝杨广有哪些功绩?为何负面评价颇多呢?

中国历史6年前 (2018-09-28)170

我们都知道,隋朝是中国历史上继秦汉以后的又一个大一统的封建王朝,隋朝两代皇帝进行了一系列大刀阔斧的改革,并开创了许多对后世影响深远的政策。然而没人能够想到,仅仅三十七年之后,隋朝便在遍地烽火中短暂而亡。关于隋朝灭亡的原因,世人众说纷纭,但大部分指向隋炀帝昏庸无道,然而,事实真的是这样吗,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历史网小编一起往下看。

隋炀帝杨广是隋朝第二任也是最后一任皇帝,他的一生可谓是波澜壮阔,然而却被钉在历史的耻辱柱上几千年,后世对他的记载几乎都是负面的:杀兄弑父登位;滥用民力修建大运河,造成白骨累累;好大喜功三征高句丽,葬送大隋江山。面对这些指责,我只能说,果然历史是由胜利者书写的。

隋炀帝杨广有哪些功绩?为何负面评价颇多呢?

首先,关于杨广杀兄弑父这件事情,本身就是疑点重重。据《隋书》记载,隋文帝仁寿四年(604年),病入膏肓的隋文帝不知如何接到一封密信,信中记载了杨广与大臣杨素之间的密谋。与此同时,隋文帝的宠妾宣华夫人突然跑来向隋文帝告状,说太子杨广企图非礼她。于是隋文帝怒不可遏,想要废掉杨广,重新立杨勇为太子,随后杨广联合杨素夺位,登基称帝。

这件事情明眼人很快就能看出疑点,实在是太巧合了。先是杨坚不知从哪里得到密报杨广想谋反,然后身边宠妃举报他私德有亏,下一步就是废掉杨广,是不是充满着阴谋的味道?要知道杨广此时已经是太子,而杨坚很明显已经快不行了,根本没有提前篡位的动机啊,只要安安心心等杨坚驾崩,顺理成章就能当皇帝了不是更好吗?因此,很难说杨广真的干了这种事。

隋炀帝杨广有哪些功绩?为何负面评价颇多呢?

隋朝灭亡的根本原因还是由于实行了一项制度,那就是破除了门阀世家对于权力的垄断,开创了科举制。而灭亡的直接原因,则是隋炀帝用人不明。

在隋朝以前,选官授才的权力完全掌握在世家大族手中,阶级之间的层次极为分明。然而到了隋炀帝时期,开创了史无前例的科举取士,让无数底层百姓有机会跻身统治阶级,这极大触动了世家门阀的利益,完全与他们站在了对立面。这自然会引起他们的不满,让他们起了重立大统的想法。而隋炀帝更大的错误则在于识人不明。首先,隋朝的皇位就是夺自北周宇文家族,然而隋朝两位皇帝,却都将宇文家族倚为国之柱石,结果杨广最后被宇文化及所杀。

隋炀帝下令开凿大运河,本是利国利民之举,然而早已站在其对立面的门阀世家可不愿意让杨广轻易完成这功在千秋之举。于是在他们的操作下,不顾百姓死活,活生生用白骨铺就了一条纵贯南北的大运河。就这样,大运河开通了,隋炀帝却彻底失去了民心。

而三征高丽,以当时隋朝和高句丽的军事对比,百万大军几乎比高句丽的全部人口还要多,居然三次都没打下来,不得不说世家门阀在其中发挥了极大的作用。所以,隋朝之所以灭亡,根本原因还是在于科举制度触动了世家门阀的根本利益,导致失去了他们的支持,最终在他们的共同反抗下落幕。

当然,这也不是说隋朝的灭亡就与隋炀帝无关了,他的刚愎自用、好大喜功,才是最直接的原因。毕竟大运河虽然是千秋万代的功绩,但隋炀帝操之过急,倘若花个几十年慢慢修,结果肯定不会是这样。而太过急切想要建立功勋,三次征伐高句丽,使隋朝精锐几乎丧尽,也导致了后来根本无力镇压叛乱。

因此,隋朝的灭亡,隋炀帝只是个引子,根本原因还是科举制的施行,让门阀士族已经容不下他,容不下隋朝了。毕竟即便隋炀帝不犯这些错误,也难保其后面的皇帝不会犯。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追风历史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s://lishi.okwc.net/201809/212492.html

“隋炀帝杨广有哪些功绩?为何负面评价颇多呢?” 的相关文章

王沈:曹魏时期大臣、史学家,因告密之功封安平侯

王沈:曹魏时期大臣、史学家,因告密之功封安平侯

王沈(?—266年),字处道,太原晋阳人,东汉护匈奴中郎将王柔之孙,东郡太守王机之子,司空王昶之侄。三国时期曹魏大臣、史学家。今天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准备了相关内容,感兴趣的小伙伴们一起看看吧。王沈少年失去父母,被叔叔王昶收养,王沈善写文章,最初被大将军曹爽辟为掾属,后升任中书门下侍郎,高平陵政变后,王...

法雄:东汉时期大臣,他有着怎样的人生经历?

法雄:东汉时期大臣,他有着怎样的人生经历?

法雄(?一117年),字文强,右扶风郿县人,东汉时期大臣,齐襄王田法章之后。接下来历史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初仕本郡功曹,除平氏县长,迁宛陵县令。永初年间,征为青州刺史,联合王宗并力击破张伯路等。录囚徒,察颜色,多得真伪。官吏不奉法者,皆解印绶而去。迁南郡太守,断狱省少,...

张昭是什么出身?他在东吴的地位怎么样?

张昭是什么出身?他在东吴的地位怎么样?

三国时代,在东吴的职业人团队之中,张昭应该是一个重量级的人物,但同时也是一个悲情人物。“遥望历史的河流,感受历史的沧桑,下面和历史网小编一起走进了解。“内事不决问张昭”、“带投大哥”这些都是网络上调侃东吴重臣张昭的段子,在众多网友心目中,张昭似乎成了个没什么骨气的老头子。然而,真实历史上的张昭,远没...

刘备如果统一三国 刘备最后会杀功臣吗

刘备如果统一三国 刘备最后会杀功臣吗

假如刘备打赢了天下,他会杀功臣吗?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所谓鸟尽弓藏、狡兔死走狗烹,在我国历史上这样的例子着实不少。汉高祖刘邦,明太祖朱元璋都是在开国之后,对立下大功的臣子开刀。汉高祖在建立汉朝后,封了多位异姓王,他是靠农民起义起家的,深知手握重...

乾隆一共有十几个儿子 乾隆最后为何传位给令妃的儿子

乾隆一共有十几个儿子 乾隆最后为何传位给令妃的儿子

今天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准备了:乾隆有十七个儿子,为何最终传位给令妃的儿子?是因对她的爱吗?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快来看看吧!乾隆绝对不会是因为爱极了令妃才把皇位传给第十五子颙琰,也就是后来的嘉庆皇帝。历史上的乾隆不仅没有后人想的那么深爱令妃,甚至可能在他心里都没拿令妃当回事。在乾隆心目中令妃不过是富察皇后的...

匡衡在历史上有哪些故事?他最后的结局是什么

匡衡在历史上有哪些故事?他最后的结局是什么

凿壁偷光,是一个寓言故事演化而成的成语,出自《西京杂记》。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各位读者就和历史网小编一起来了解吧!无疑,读书改变命运这是正解。西汉大经学家、一度官至丞相的匡衡,用发奋苦读的精神改变了自己的命运,他“凿壁偷光”的故事也美名天下。但所谓“勿以恶小而为之”,虽然“偷光”看起...

于谦在死之前发生了什么?隐藏了什么真相?

于谦在死之前发生了什么?隐藏了什么真相?

说起明朝的于谦,想必大家都不陌生了,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有一句话叫“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于谦之死,乃是明朝政治潜规则使然,更是于谦作为官场边缘化、信奉儒家文化而导致的孤立和格格不入,最终,明朝第一国士冤死于刀下。一、从“土木堡之变”说起公元1449年,在土木...

三国时期投降的武将那么多 于禁为何会受人鄙视

三国时期投降的武将那么多 于禁为何会受人鄙视

三国投降的人那么多,为何单单于禁被鄙视?是很多人要的问题?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解答。三国时期投降的猛将那么多,比如张辽、张颌、黄忠、姜维、太史慈等等,就连一向以忠义著称的关羽,也有过不得已降曹的经历。,于禁作为投降中的一人,于禁为什么会被鄙视?主要原因有以下几点。第一点就是年纪作为最早和曹...

发表评论

访客

看不清,换一张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和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