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中国历史 > 正文内容

明朝时期,君臣之间的冲突为何不断加剧?

中国历史6年前 (2018-10-02)160

明朝时期,君臣之间经常发生冲突,这一现象逐渐成了常态,为什么会这样呢?下面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

在我国古代君臣之间的和谐能够促进政治生态的稳定性,随着儒家思想的影响,君臣之间的关系逐渐的稳定下来。纲常伦理的束缚使得臣绝对的服从于君主,但是在明代对于君臣出现了不一样的变化。君臣之间的冲突成为了常态,甚至是激烈到引发群臣的集体 *** 。明代的士大夫拥有很强的政治原则性,对于君臣拥有批评的权利,换句话说也是君臣之间的一种制约关系,士大夫的抗争成为了束缚皇权的一种方式。

明朝时期,君臣之间的冲突为何不断加剧?

明代的君臣冲突拥有很大的原因,最为主要的就是丞相制度的废除。自明代起,中国封建社会官僚机构就再也没有了丞相这一官制。看似宰相把握了朝政,但是宰相也是一个缓冲君主和臣子之间的官制,随着宰相制度的废除,士大夫的群体抗争指向了皇帝的政策实施,于是乎内阁阁臣为了提高自身的政治诉求不断的和皇帝进行斗争使得君臣之间的冲突不断的加剧。

一、明代君臣冲突的形式

明代的皇帝发布命令到下方主要有两种形式,之一种不经内阁票拟直接发布到外廷,这种称之为中旨。这就忽视了阁臣的建议,引起阁臣的不满,第二种则是经过内阁的审核发布,而阁臣可以反驳皇帝的政策,从而不发布。在这里要指出的是,封驳权利并不是任何的阁臣所拥有的,仅仅是一些阁臣。如果没有封驳审议的阁臣进行封驳的话那就要承担很大的政治风险,形同抗旨。

明朝时期,君臣之间的冲突为何不断加剧?

除了阁臣对于皇帝的封驳审议之外,不少的官员通过乞休的方式来对皇帝表示不满。在我国古代不少的官员往往主动地提出退休,在明代更是频繁,这是对于皇帝表达坚持自己的政见的一种手段,一旦君臣冲突逐渐的加剧,群臣往往采用乞休的方式来坚定自己的政见。在君臣的冲突之中,皇帝自然不会全会妥协,大多都是采用的是罢黜和降低俸禄的方式来打压群臣。

二、君臣之间观念的冲突

君臣之间的冲突大多都是观念之间的冲突对于臣子来说最为主要的观念就是民本观,民本观念在儒家的思想之中是影响政权存在的根本观念。汉代之后,儒家的思想逐渐的成为官方的意识形态,到了隋唐开始的科举考试,儒家思想逐渐的到了天下士子心中,所以说君臣之间的冲突从根本上是为了民生之间观念的冲突。而皇帝私有观念逐渐的加重,特别是在财富上对于地方上财富进行搜刮,引起了民愤。

明朝时期,君臣之间的冲突为何不断加剧?

财富的使用来源于皇帝的意志,所以说群臣很难约束,但是这些财富的流通很大程度上并不是到了民生上而是为了私有的皇室利益。这就使得皇帝和群臣之间的经济冲突逐渐的加重,臣子以为要以天下百姓为重,而皇帝以为天下的财富都是皇家私有。虽然士大夫注重皇室的隆重礼仪,但是不认同皇室的贪婪搜刮,这是引发双方冲突的根本原因。

《明神宗实录》记载:穆宗:“清心寡欲渐不如初”。隆庆三年四月,御史庞尚鹏言:“祖宗时,郊庙之飨祀、内府之供亿、监局之织造、岁时之赏赍,旧额几何?今增几何”?“较之国初,不啻数十倍”。大学士李春芳、陈以勤、张居正亦言:“仰惟皇上嗣登大宝,屡下宽恤之诏,恭行节俭以先天下,海内方幸更生。

结语

君臣的和谐关系能够良好地促进国家机器的运行,从而稳定政局的稳定。但是随着儒家思想的不断强化,君臣之间处在了绝对性,但是在明代君臣之间的冲突成为了常态。最为主要的原因在于丞相制度的废除,君臣之间没有了缓冲,而君臣之间的观念使得冲突不断的加剧。加剧的根本在于经济上的冲突,皇家对于财富的贪婪积累引发了民怨,从而使得群臣抗拒。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追风历史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s://zflsw.com/201810/213273.html

“明朝时期,君臣之间的冲突为何不断加剧?” 的相关文章

清朝九子夺嫡是哪九个儿子 他们的结局是什么

清朝九子夺嫡是哪九个儿子 他们的结局是什么

还不知道:清朝的“九子夺嫡”是指哪九子?他们的势力如何,结局又怎样的读者,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常言道:“可怜红颜多薄命,最是无情帝王家”,自古以来,钱权色便是人们争相追逐的目标,而其中又以权势最为受人追捧,毕竟有了权势自然会有人为其奉上金钱与美貌。我国古代权势的巅峰便是...

磨盘山之战吴三桂最后的结局如何?如何逃出生天?

磨盘山之战吴三桂最后的结局如何?如何逃出生天?

磨盘山之战,是南明与清朝发生的最后一次决战。 下面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这篇文章,感兴趣的小伙伴可以接着往下看众所周知,磨盘山之战,吴三桂死里逃生,主要是由于南明内部出现叛徒,导致吴三桂在磨盘山死里逃生。一、南明的“劫数”随着清军入关,明朝气数消失殆尽。明朝共传16帝,历时276年。历经洪武之治、仁...

后世是如何评价周瑜的?有哪些与他相关的轶事典故?

后世是如何评价周瑜的?有哪些与他相关的轶事典故?

周瑜(周郎,175年-210年),字公瑾,庐江郡舒县人,东汉末年军事家、政治家、谋略家、东吴名将,出身庐江周氏,洛阳令周异之子,堂祖父周景、堂叔周忠,都官至太尉,位列三公。周瑜身材高大、容貌俊美、精音律,江东有“曲有误,周郎顾”之语。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正史上称其“性度...

吾粲:三国时期东吴大臣,他担任过哪些职位?

吾粲:三国时期东吴大臣,他担任过哪些职位?

吾粲(?―245年),字孔休,吴郡乌程人,三国时期吴国大臣。接下来历史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吾粲初为县中小吏,后得县长孙河赏识,担任曲阿县丞,又升任长史,治理有声名政绩,与同郡人陆逊、卜静等齐名。孙权任车骑将军,征召吾粲为主簿,外任山阴县令,入朝为参军校尉。黄武元年(22...

魏延能力不输于姜维 诸葛亮为何打压魏延偏爱姜维

魏延能力不输于姜维 诸葛亮为何打压魏延偏爱姜维

对为何诸葛亮偏爱姜维,打压魏延呢?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大家看《三国演义》的时候,肯定都被这样误导过,那就是诸葛亮留计斩魏延,然而这完全是罗贯中让诸葛亮背的锅,不过事实上,诸葛亮确实也不太喜欢魏延,罗贯中只是把这点艺术放大了而已,那么作为蜀汉后期最有能力的将领之一,...

有哪些与吕蒙正相关的轶事典故?后世对他的评价如何?

有哪些与吕蒙正相关的轶事典故?后世对他的评价如何?

吕蒙正(944~1011年),字圣功,河南洛阳人,祖籍在今莱州市城港路街道军寨址村,北宋初年宰相。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太平兴国二年(公元977年),考中状元后,授将作丞,出任升州通判。步步高升,三次登上相位,封为许国公,授太子太师。为人宽厚正直,对上遇礼而敢言,对下宽容...

向敏中:北宋初年名相,以勤于政事、老成持重而闻名

向敏中:北宋初年名相,以勤于政事、老成持重而闻名

向敏中(949年-1020年4月23日),字常之。开封府人,北宋初年名臣。接下来历史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太平兴国五年(980年),向敏中进士及第,历任工部郎中、给事中等职。宋真宗咸平四年(1001年),升任同平章事、集贤殿大学士,正式拜相。受任后,向敏中谢绝宾客,门庭寂...

苏纳拉姑常年不洗澡味道肯定很重 康熙为何还对她宠信有加

苏纳拉姑常年不洗澡味道肯定很重 康熙为何还对她宠信有加

对苏麻喇姑常年不洗澡,为啥康熙还那么宠爱她?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清朝时期,满蒙两族缔结友好,长期进行联姻,自清太祖时起,清朝后宫之中出现了很多来自蒙古科尔沁部的女子,孝庄太后便是其中之一。孝庄太后是一位传奇的女子,在她的身边,也有一位来自科尔沁的传奇女子,她就是苏...

发表评论

访客

看不清,换一张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和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