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中国历史 > 正文内容

王安石为何两次遭遇罢相?熙宁变法为什么会以失败告终?

中国历史6年前 (2018-10-04)160

宋神宗时期,王安石发动了一场旨在改变北宋建国以来积贫积弱局面的社会改革运动,后世称之为王安石变法或熙宁变法。感兴趣的小伙伴们跟历史网小编一起看看吧。

伟大的理学家朱熹曾言道:以文章节行高一世,而尤以道德经济为己任。被遇神宗,致位宰相世方仰其有为,庶几复见二帝三皇之盛。这里所说的宰相自然是当初推行熙宁变法的王安石是也。

自从进入朝堂为官之后,王安石就立志实现自己的政治抱负,并且为之付出了极大的努力。他先后担任过诸多地方官职,政绩极为显赫。等到宋神宗继位之后,就被升任为参知政事,第二年成为宰相,开始在国家推行变法。奈何由于守旧派势力太过强大,使他不久之后又被罢相。虽然如此,但通过王安石变法带来的改变也不是一星半点,确实是为社会发展带来了积极影响。

通过一系列的努力,王安石最终得以在国家推行自己的变法思想。首先,他认为官员的选拔非常重要,因此对宋神宗提出了奸臣的论述,并建议宋神宗要仔细辨别奸臣并加以惩处。而在他的提拔之下,一批真正有才华的人得以进入朝堂为官,例如吕惠卿等人。

王安石变法的目的本就在于富国强兵,改变北宋多年来积贫积弱的现象。奈何他的这次变法注定要遭到保守派的强烈反对,因为他触犯了保守派的利益。在其法令颁布不到一年,那些拥护者与反对派就开始围绕是否应该推行变化,建立了一场激烈的斗争。

王安石为何两次遭遇罢相?熙宁变法为什么会以失败告终?

就连著名政治家司马光也很是反对变法的继续推行,他曾经三次给王安石写信,其中例举了变法带来的消极影响,希望王安石能够暂停变法的脚步,及时止损。王安石也给予回信,对司马光的观点都进行了一次辩驳,并批评了以司马光为首的士大夫阶级愚昧不堪的封建保守思想,更加坚定了他改革国家的决心。

不久之后,司马光就被启用为枢密副使。他趁机向皇帝建议停止变法,但宋神宗没有同意,气愤之下,司马光就索性辞去官职离开京城。熙宁四年,开封地区的百姓为了逃避保甲,竟然出现了自断手腕的现象。在王安石看来,这只不过是百姓们受到了士大夫阶级的蛊惑罢了。但这次宋神宗却和他持不同意见,认为应该听取百姓的心声。

其中以御史中丞为代表的人,指控王安石变法以来的十大失败之处,却不料宋神宗直接将其贬为了地方官,又让王安石所推荐的另外一个人替代他的职位。著名大将韩琦也十分反对其变法中的一些政策,无奈之下,在巨大的压力之下,宋神宗打算同意。王安石自然极力辩驳,但宋神宗仍旧一意孤行,认为应该听取多人的意见。

眼看着变法已经不能继续推行,王安石也无能为力改变这种情况,因此干脆称病在家,不久之后就辞官回家。朝中文武百官极力挽留,但王安石还是坚定自己的想法。临走之前,他还再次劝谏宋神宗,禀明朝内外官员相互勾结的情况,希望皇帝不要畏惧世俗,应该心怀天下。但之后又被邀请出山,重新担任宰相。

王安石为何两次遭遇罢相?熙宁变法为什么会以失败告终?

熙宁七年,整个国家发生了一次全国性的旱灾,无数饥民为了生存只好过着颠沛流离的生活。文武百官就趁机向皇帝建议免除变法中的一些错误措施,宋神宗也有这样的想法。但王安石却认为天灾人祸是连尧舜也无力改变的事情,只要及时派人治理就可以了。

却没想到监安上门郑侠为反对变法,还专门根据实情绘制了一张流民分布图给皇帝,并大力抨击变法得失,力主罢免王安石的宰相之位。原本宋神宗还能稳住自己,不太早下结论,奈何太皇太后与皇太后都多次在他面前哭诉,这就使得宋神宗的决心开始动摇,最后竟然罢免了王安石的宰相之位,只让他担任观文殿大学士。

虽然已经遭到了罢免,但王安石仍旧没有放弃自己改革国家的决心,他将吕惠卿推上了参知政事的职位,又让韩绛代替自己,继续推行变法。奈何大权在握的感觉是极为美妙的,吕惠卿害怕王安石返回朝中威胁自己的地位,因此竟然陷害了王安石的弟弟。

韩绛意识到了吕惠卿的意图,因此秘密禀告王安石。第二年,王安石就再次以宰相之职回归朝堂。但即使如此,再次担任宰相的王安石仍旧得不到太多的支持,正所谓孤掌难鸣,变法注定以失败告终。

王安石为何两次遭遇罢相?熙宁变法为什么会以失败告终?

这个其中还有一个小故事,在王安石当初当任宰相的时候,他儿媳妇家的一位亲戚萧公子到达了京城,就前往拜见王安石。王安石热情地邀请他去吃饭,第二天这位公子身着华美,觉得王安石一定会用华丽的宴会来款待他。直到中午他觉得很饿却又不敢离开,过了很久王安石才让他入座,但发现连菜肴都没有准备。

萧公子心里觉得很是奇怪,喝了几杯酒后才上了两块胡饼。这萧小公子很是骄傲放纵,每个胡饼都只吃中间的一小部分,把四边都留下了。王安石见此就将剩下的拿过来吃了,那位小公子很是惭愧,默默离开了。从这里也可以看出王安石的为人,虽然是一位宰相,拥有着极高的地位,但他却丝毫不以身份来压人,在生活上也没有更高的追求。

小结:颜元曾这样评价他:荆公廉洁高尚,浩然有古人正己以正天下之意。及既出也,慨然欲尧舜三代其君。对于王安石而言,在国家推行变法实现国家富强这一目标就是他的追求。奈何由于文武百官的反对,改革派内部矛盾尖锐以及皇帝的不坚定导致这次变法最终以失败告终。

虽然如此,这场改革也或多或少地对国家带来了一定的积极影响,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农业经济的发展。而在这其中,王安石的个人才华也得到了很好的体现。他本来就自幼接受正统的儒家教育,将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作为自己的追求。事实证明,他也做到了,变法的推行就是更好的证明。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追风历史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s://zflsw.com/201810/213552.html

“王安石为何两次遭遇罢相?熙宁变法为什么会以失败告终?” 的相关文章

华佗:东汉末年著名医学家,潜心钻研医术而不求仕途

华佗:东汉末年著名医学家,潜心钻研医术而不求仕途

华佗(约公元145年-公元208年),字元化,一名旉,沛国谯县人,东汉末年著名的医学家。接下来历史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华佗与董奉、张仲景并称为“建安三神医”。少时曾在外游学,行医足迹遍及安徽、河南、山东、江苏等地,钻研医术而不求仕途。他医术全面,尤其擅长外科,精于手术。...

李继勋为北宋做出了哪些贡献?他最后的结局如何?

李继勋为北宋做出了哪些贡献?他最后的结局如何?

李继勋,北宋名将、宋太祖“义社十兄弟”之一。下面就一起来看看历史网小编带来的文章。他因为年龄最大,所以为十兄弟之首。李继勋也在十人之中升职最快,最先成为节度使。那李继勋是如何为后周与北宋建功立业的呢,船长为你细细道来。一,早年从军李继勋早年从军,跟随后汉天雄军节度使郭威,在他手下担任护卫。广顺元年(...

张辽800人破孙权10万大军 张辽能够和关羽相提并论吗

张辽800人破孙权10万大军 张辽能够和关羽相提并论吗

还不知道:正史里的张辽,带800人破孙权10万大军,能与关羽相提并论吗?的读者,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在正史上的2人,其实有很多相似点。例如:1、祖籍都在山西。2、都骁勇善战、一战而冠绝当世。3、都喜欢身陷敌阵,直取对方中枢。4、人际关系都有缺陷。(张辽与李典不睦,关羽不...

刘彻成为皇帝之后,是如何对待他的姐姐的?

刘彻成为皇帝之后,是如何对待他的姐姐的?

刘彻,西汉第七位皇帝,是一位有雄才大略的君主,下面历史网小编为大家带来详细的文章介绍。汉武帝有个大姐叫金俗,是汉武帝母亲王娡和金王孙的孩子。虽说金王孙是个农民,但他勤劳肯干事,因此一家三口过得还算安逸。不曾想金俗的外婆臧儿跑去卜卦,听算命的说,王娡的命贵不可言。贪慕荣华富贵的她自然信以为真,便强行将...

白狼山之战张辽与许褚二人,谁的表现更好?

白狼山之战张辽与许褚二人,谁的表现更好?

俗话说乱世出英雄。接下来历史网小编带你详细了解历史真相,一起看看吧!张辽自从归顺曹操之后,就一直受到曹操重用,也深得曹操的信任,大放异彩,除了经典的逍遥津之战,打的孙权落花流水,还有白狼山一战,张辽力斩单于蹋顿,大显身手,风头一度超过了许褚,夺得头功。那么,张辽凭什么力压许褚,夺了头功呢?在正史中,...

后世是如何评价徐庶的?有哪些与他相关的轶事典故?

后世是如何评价徐庶的?有哪些与他相关的轶事典故?

徐庶(?—约230年),字元直,豫州颍川人。东汉末年刘备帐下谋士,后归曹操。接下来历史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徐庶本名徐福,出身寒门。 早年为人报仇,获救后改名徐庶。后与同郡石广元避难于荆州,与司马徽、诸葛亮、崔州平等人来往密切。刘备屯驻新野时,徐庶前往投奔,并向刘备推荐诸...

朱棣登基坐上皇帝的位置后 朱棣为何要迁都北京

朱棣登基坐上皇帝的位置后 朱棣为何要迁都北京

今天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朱棣登基后为何迁都北京?的故事,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历史网小编一起看一看。明朝的创立者是朱元璋,而将其发扬光大的却是朱棣,一个杀了侄子上位的人,着实让人啼笑皆非。抛开朱棣的上位手段不说,他确实是一个有能力的皇帝,开创了大明的鼎盛时刻,让大明在历史上留下了极其绚烂的篇章。朱棣作...

张安世是什么出身?他的一生是什么样的?

张安世是什么出身?他的一生是什么样的?

张安世,西汉大臣,麒麟阁十一功臣之一。各位一定都有所耳闻吧。张安世是汉初著名酷吏张汤之子,因擅长书法被安排到尚书台供职。他“精力于职”,经常主动放弃朝廷法定节假日,加班加点,一门心思扑在工作和学习上。天道酬勤,凭着勤勉努力和超群记忆力,张安世得以脱颖而出:汉武帝巡幸河东时,随身携带的书箱不慎遗失三个...

发表评论

访客

看不清,换一张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和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