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璋军队非常多,为什么还有请弱小的刘备帮忙呢?
天府之国成都地势险要、粮草充足,从刘焉手里继承来的时候富庶的汉中也在刘璋的统治之下。那么,占据富庶险要之地的刘璋为什么还要请刘备入川?刘璋势力比刘备强大,为什么还会被刘备打败?
刘璋的父亲刘焉在到达益州的时候,益州刚经历了黄巾之乱的冲击,在地方官僚的主导下平定,才恢复了政治秩序。但刘焉为了树立自己在益州的威信,建立起个人统治,诛杀了一批势力比较大的当地豪强地主,而他所赖以对抗这些地头蛇的,主要就是东州兵,也就是从南阳和关中迁徙而来的中原人士。
刘焉死后,刘璋是在刘焉的老臣、地方大吏赵韪等人的支持下才继位的,他们之所以拥立刘璋,而没有选择拥立比刘璋年长的刘瑁,主要原因就是刘璋性格比较懦弱,也就是三国志所谓的“温仁”,便于他们控制,充当傀儡。
但刘璋却偏偏不甘心完全充当一个傀儡。继位不久,就和张鲁决裂,全部杀死了张鲁留在益州的家属,和张鲁结下了死仇。为了抵御张鲁,刘璋派刘焉的老臣庞羲出任巴西太守,负责防御张鲁,结果庞羲到任后反而和张鲁眉来眼去。
庞羲毕竟还没有和刘璋撕破脸,赵韪就直接撕破脸叛乱了。因为甘宁等人在益州东部地区叛乱,得到了刘表的支持,刘璋派赵韪率兵前去平叛。赵韪到前线后,先平定了叛乱,将甘宁赶到了刘表的辖区。
赵韪又私自和刘表媾和停战,在益州地方豪强的支持下,回师成都,差一点就推翻刘璋。只是东州兵知道这次如果刘璋失败了,他们都得死,所以都拼死力战,才击败了赵韪的军队,刘璋在益州的统治才得以保全。
所以,刘璋其实是有军队的,数量比刚入川时的刘备多。刘备入川时大概只有一万人左右的军队,而刘璋代领去与刘备见面的军队,就有三万人。当然,刘璋肯定还有一些军队分散驻守在辖区各地,以及留守成都,总数量不止三万。那么,刘璋既然军队数量比刘备多,为什么还要请刘备来帮他抵御张鲁呢?
为什么刘璋会引狼入室招来刘备?
对于军阀而言,军队与地盘岂不是与生命等价?将大量军资、军队交付刘备,还引之来自家地盘,这岂是一个心智正常的军阀?这是乱世特有的疑惑,解答之前,我们先简单了解一下那个时代特有的规则。乱势的规则就是上下级的明文约束不再起作用,实力即 *** 。朋友间如是、兄弟间如是、君臣间亦如是,而刘璋的故事则生动地体现了这套规则。
在大家的眼中,汉末军阀是这样的:你占领一个州,你就是土皇帝,我占领一个州,我就是土皇帝;在我的地盘里,我是君、其他人都是臣,在你的地盘里也一样;我们之间的所有交流、冲突,都是我们两人做主的事情。这便是人们的固有印象,真的把军阀集团看作成一个独立国家了。
实际上,在一个军阀集团中,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是多元的。比如,曹操作为曹营集团的领袖,他与荀彧、钟繇等人是实际上的“合伙人”关系、但作为集团领导者,他也是荀彧的上级;他的心腹大将夏侯惇,固然是他的下级,但作为拥有独立部曲的领军将军,某种意义上也可以说夏侯惇也是他的“合伙人”。在这种关系中,到底是“下级”多一些还是“合伙人”多一些,都由人物的才干强弱而定。
这恰恰就是乱世文化的特征——不确定的关系,带来的是更多的不稳定性,所以会有“你不重视我,那我就跳槽咯”(比如郭嘉、程昱都是几易其主)、会有“看你不如我,我带人单干咯”(比如张鲁、公孙瓒),不过更多的是“你这么厉害,我还是继续跟着你咯”。形象一点说,那个时代的大集团,无非是一个又一个小集团的 *** 与吸纳,作为领袖想统领众多小集团,就需要过硬的驭人能力与权术,否则小集团的小领袖是不会甘心做自己部下的,随时随地都有可能从下级变成合伙人甚是对手。而刘璋的问题,在于他不仅深知这项规则、还深知自己玩不转这项规则。
刘璋招刘备入川,意图就不止抵御张鲁那么简单。想侵略西川的张鲁集团,其前身就是刘璋集团中的小集团。张鲁原先是刘璋父亲刘焉的将领,他与将军张修一起,受命进攻汉中太守苏固,结果野心爆棚的张鲁杀掉了张修夺得军队,又吞并了汉中,一下子从刘焉的下级、摇身一变成为了汉中集团的领袖。
刘璋即位以后,也做过一些反击。先是杀掉了张鲁的家人泄愤,然后便任命自己的亲信部下庞羲为巴西太守、进攻张鲁——结果屡战屡败。其间,益州的内部矛盾也愈发凸显出来。因为刘璋未能妥善处理外来流民与本土居民间的矛盾(或者说他更青睐外来户),本土反对派赵韪便依靠民怨发生了暴乱,虽然刘璋最终依靠“外来户”东州军镇压了叛乱,但大家对于益州集团内部的矛盾早已洞若观火,此时且不说抵抗张鲁,就是单凭刘璋,能否稳住日益不安的益州局势都是一个问题。正是看到了这一点,刘璋恐惧一旦仇家张鲁打来,自己的部下便会土崩瓦解,因此招外援、“挟外自重”成了他的唯一选项。
而找到刘备其实是个偶然。刘璋放眼天下,之一个想抱的大腿,便是曹操。不过彼时事业正值鼎盛的曹公对江湖小字辈刘璋并不很尊重,只是给了虚衔便不再加恩,并且让张松吃了几回闭门羹,这种轻蔑不仅激怒了刘璋、更激怒了外交大使张松。
张松在回程中遇到了与曹操同样名满天下的刘备,尚且屯兵荆襄的刘备显然要谦逊得多,好酒好菜招待、日日陪同交谈,恃才傲物的张松不仅下决心要拉刘备入川、更决心要投奔刘备阵营。
这便有了后来刘备入川的战役。
很显然,刘璋对自己的问题看得非常清楚,他知道以自己的水平无法驾驭益州的部下,同时也无法治理好益州的民众,更无法弥补益州内部不同派系间的裂痕。正是惊恐于日后再有第二张鲁、赵韪,所以才会拉拢强援进入自己的地盘,一方面挟外自重威慑内部不满,另一方面对刘备保持戒备。
结果是下得一桌臭棋。作为旁观者,诸葛亮对益州问题看得非常清晰,他在《隆中对》中说道:“刘璋暗弱,张鲁在北,民殷国富而不知存恤,智能之士思得明君。”“思得明君”这句话,用在刘璋的部下身上真的再合适不过了。
在刘备与之决裂、双方大军相抗之后,蜀中将帅的崩溃快到了匪夷所思的地步。且不说一直作为内应忽悠了刘璋无数次的张松,蜀中宿将孟达一见到刘备便成了刘备的大将、谋臣法正一出成都便成了刘备的军师、据守成都门户绵竹的李严成了刘备的心腹大臣。这些人都是益州集团的骨干,他们兴高采烈地做带路党,其他人马哪里有什么抵抗力。
本欲拒狼、招来一虎。刘璋打得算盘,最终打崩了自己,他算准了刘备强于张鲁、却算不准刘备比张鲁更渴望也更有能力夺得益州。其实这种“找 *** 人打短工”的模式在三国并不少见,有的相安无事——刘备屯兵刘表地界,直到刘表亡故也没有鸠占鹊巢;有的委身缓冲地带给人打短工——张绣屯兵刘表的宛城抵御曹操、张鲁;有的心悦诚服真心归顺——臧霸归顺曹操终身不叛。只是刘备相比于刘璋水准过强,召来他便显得自取灭亡。
更深层次,是刘璋本人的站位问题。他并非蜀川本土士族,因此信赖外来军民,或者寒门将领,集团内部人心离散非常严重,因此他更恐慌本土军民或其他士族将帅的反叛。张松掐准了他的痛处,屡屡告诉他“今州中诸将庞羲、李异等皆恃功骄豪,欲有外意,不得豫州,则敌攻其外,民攻其内,必败之道也。”使得他愈加亲近刘备,即使黄权、王累以命相谏也不听从——防的就是你们。
以刘璋为坐标,很容易看出曹操、刘备、孙权等人的水平之高,他们能驾驭鬼才虎将、能让派系林立的内部大都心悦诚服,甚至名声一到便让攻守之势逆转,本身就不愧乱世英雄的称号。
刘璋军力比刘备强大,为什么会被刘备打败?
之一,刘璋养肥了刘备的军队
刘璋引狼入室,把刘备请到益州,是想让他去打张鲁的。刘备带着数万人到益州后,刘璋接待规格空前,双方士兵欢聚一百天,天天有酒有肉。刘璋觉得还不够,为了彰显诚意,他还调拨一部分兵力给刘备,并提供大量的车马、盔甲、器械及其他物资。刘备拿了刘璋赏赐的巨亿财物,并没有去打张鲁,而是养肥军队,收买人心。不仅如此,刘备的险恶用心,是要夺取益州。怎么夺呢?刘备听了庞统的建议,佯称要返回荆州抵抗曹操。
刘璋一听傻了眼,花了血本请刘备前来剿灭张鲁,岂料费了许多钱财,一枪未放,刘备就要打道回荆州去了,这是哪门子事啊?不仅如此,刘备还狮子大开口:我回荆州打曹操,就是帮你守住益州大门,你要拨给我一万人马以及相应的粮食物资。这下刘璋明白了,自己遇到无赖了。他那心情,就跟今天借钱给人的债主们一样,本以为自己是老大,最后发现是苦逼。你不追加投资,以前的投资全泡了汤,你要追加投资,又怕被套住。光脚的不怕穿鞋的,放债的成了孙子,借债的反成了大爷。
刘璋也真是实诚之人,在刘备的勒索下,他勉强拨四千人给刘备差遣,至于粮食物资,减少一半。说实话,刘璋仁至义尽了。但刘备分明是找茬的。刘备翻脸了,你把老子当乞丐啊。就在这时,有人向刘璋告发张松与刘备勾结,密谋夺取益州。刘璋大惊,当即下令逮捕张松,斩首示众,并快马通告益州各地守将,防备刘备突袭。
第二,刘备先下手为强
刘璋还是迟了一步。刘备已经动手了。当时刘璋麾下有两位名将,一个叫杨怀,一个叫高沛,手握重兵,据守关头。这两人都不喜欢刘备,多次写信给刘璋,要求把刘备遣回荆州。刘备突下杀手,召杨怀、高沛两人前来,随便扣了个“无礼”的罪名,将两人斩首,吞并其部,进而占据涪城。益州之战由是爆发。大家可以看到,在益州之战爆发时。刘备不仅从刘璋手中捞到巨额财物,还勒要兵力,杀其名将,吞并其部众。从一开始,刘璋就非常被动了。因此,并不像某些人认为的,刘璋兵力有多强大。
第三,刘璋犯了战略错误
面对虎狼刘备,刘璋如何应战呢?益州从事郑度献策道:“刘备孤军深入,远道来袭,据我所知,他的兵力不到一万人,而且有些士兵未必真心归附他。他的弱点在于军队辎重补给缺乏,只有沿途收罗田野的庄稼为粮食。更好的办法,是把巴西、梓潼等地的老百姓尽数迁往内水、涪水以西,把粮仓及田野里的粮食焚烧一空,我们则以静制动,以逸待劳。等敌人前来挑战时,我们坚守不出,只要拖上一段时间,他们的粮食就耗尽,用不着一百天的时间,必定要撤退。
等他们撤退时,我们再发动掩袭,定可把刘备手到擒来。”行军打仗,没有粮食可不行,郑度这一着,着实点中刘备的死穴。然而,刘璋却说:“我只听说过要抵抗敌人以保护百姓,没听过把百姓远远迁走以躲避敌人。”对于刘璋这个人,在三国时代,他才能平平,没有雄心壮志,统御力不强,但他不是昏君、暴君。从他心系老百姓这点看,至少是个人。
不采纳郑度的计策,只能硬拼了。刘璋派部将冷苞、张任、邓贤等人出战,被刘备打得落荒而逃,只得退守绵竹。刘璋确实不是打仗的料,他不甘心失败,又派李严、费观督绵竹守军出战,岂料李严、费观早看出刘璋不是刘备对手,索性举旗投降了。势力此长彼消,收罗众降兵后,刘备更加强大,分兵略取绵竹附近诸郡县。张任收拢残兵败将,退到雒城。刘备尾随而至,张任摆开决战架式,在雁桥展开大战。
此役益州兵团大败,张任战死。刘备兵围雒城,已是牢牢控制住战争的主动权。雒城包围战持续了一年之久。公元214年(建安十九年),刘备终于攻破雒城。能否夺取益州,关系到刘备集团的生死存亡,刘备必须全力以赴。为了加强攻势,刘备把一支战略预备队投入战斗,这支预备队就是留守荆州的部队。
第四,诸葛亮、张飞入蜀
诸葛亮与张飞、赵云等人,走水路沿长江逆流而上,进入益州。这支精锐的荆州部队势如破竹,先是攻陷巴东郡,紧接着又袭取江州,俘虏巴郡太守严颜。攻克江州后,诸葛亮兵分两路,一路由赵云指挥,平定江阳、犍为;另一路由张飞指挥,略定巴西、德阳。雒城失守、诸葛亮入蜀,益州牧刘璋大势去矣。法正写了一封信给刘璋,分析益州强弱形势,劝他放弃抵抗。刘璋一肚子火,把法正的信撕个粉碎。
刘备由雒城向成都挺进,与此同时,诸葛亮、张飞、赵云等人也陆续抵达成都外围。作为益州首府,成都有坚固的城防,城内有三万名精兵,粮食足够支撑一两年。更重要的是,成都军民抵抗意志很强,在他们看来,刘备就是个忘恩负义之辈,大家磨拳擦掌,要与刘备一决死战。
第五,刘备以攻心战术,成都沦陷
刘备采取攻心战术。当然马超正好归降刘备,刘备秘密拨了一支军队给马超,让他神不知鬼不觉地出现在成都北郊。成都守军看傻眼了。怎么突然间在城北冒出一支军队,再细细看时,竟然打着马超的旗号。大家心里不由得寒意袭来。马超居然投降刘备了,还带来了剽悍的凉州骑兵!这消息一传开,成都城内百姓惶惶不安。说起凉州骑兵,简直是恐怖的代名词,当年董卓那些凉州兵,烧杀抢掠,无恶不作,令人还记忆深刻。
其实马超投降是没错,那支军队却不是凉州骑兵,而是刘备的部队。这就是刘备的攻心战术,我不攻城,但吓吓你总是可以的。在攻心战的同时,刘备又派人进城劝降刘璋。益州牧刘璋真的被吓住了。刘璋对众下属说:“我父子在益州二十多年,对百姓没有恩德。如今益州战乱已三年,百姓暴尸荒野,这全是因为我一人的缘故,我怎么能安心。”
成都终于挂起白旗,城门打开了。神情忧伤的刘璋出城投降,他的部属、沿途的百姓都无不失声而哭,可见他还是得到士民的拥戴的。《后汉书》作者范晔这样评价他:“璋能闭隘养力,守案先图,尚可与时推移,而遽输利器,静受流斥,所谓羊质虎皮,见豹则恐,吁哉!”把他说成是“羊质虎皮”,想借刘备来完成大事业,可是终究自己只是一只羊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