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中国历史 > 正文内容

安史之乱时,唐玄宗曾对前线战事瞎指挥了三次,具体情况是怎样的?

中国历史6年前 (2018-10-10)210

对唐玄宗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

唐玄宗即位之初,任用贤相,励精图治,经济发展,社会稳定,国家一片欣欣向荣,百姓安居乐业,史称“开元盛世”。后来唐玄宗贪图享乐,挥霍浪费,听不进劝谏,先后任用口蜜腹剑的李林甫、不学无术的贵妃堂兄杨国忠为相,还任用宦官担任监军。更危险的是宠信胡人安禄山,任命他为平卢、范阳、河东三镇节度使,掌握全国近三分之一的兵力。

手中有权野心就膨胀,安禄山就是这样。他手握重兵,就不满足于当节度使了,于公元755年十一月在范阳起兵发动叛乱,史称“安史之乱”。

安禄山叛乱的消息传到长安,玄宗还不相信,但是边关的警报不断传来,不由得他不信了。唐玄宗急忙任命安西节度使封常清同时兼任范阳、平卢节度使,守卫洛阳;又任命他的六儿子荣王李琬为元帅、将军高仙芝为副元帅东征叛军。由于征兵不力,唐军战败,十二月十二日安禄山攻破洛阳,东都失守。无奈封长清、高仙芝退守潼关。可是唐玄宗听信了宦官监军边令诚的谗言,也不调查就杀了封长清和高仙芝两位大将。叛军未平,阵前杀将,玄宗糊涂,犯了兵家大忌。不仅如此,唐朝皇帝后来还对前线战事瞎指挥了三次,错失了大好机会,导致安史叛军直到八年后才被消灭。

安史之乱时,唐玄宗曾对前线战事瞎指挥了三次,具体情况是怎样的?

之一次瞎指挥

唐玄宗又任命老将哥舒翰为兵马副元帅驻守潼关。哥舒翰是年事已高,又有病在身,无奈国难当头,只得拖着病体,勉强为国效力。潼关地势险要,易守难攻。所以哥舒翰分析敌我两方的力量,觉得应该坚守潼关。于是就加固工事,城外挖深沟,城墙高垒,不主动出击。安禄山派儿子安庆绪多次进攻潼关,都被哥舒翰带兵打退了。

唐玄宗错误地分析敌我形势,乐观地认为叛军成不了什么气候,又听信奸人谗言,派哥舒翰率兵出关与叛军决战。结果二十万唐军中了埋伏,只剩下八千,哥舒翰也被擒,送到敌营,潼关失守。长安的门户被打开,关内无险可守,叛军进攻长安。无奈唐玄宗率亲眷及大臣们逃往成都,途中还发生了著名的马嵬驿兵变,哗变的士兵怒杀了误国误民的奸相杨国忠,又逼玄宗缢死了杨贵妃。

可以说,叛军之所以能那么快攻克西都长安,全因唐玄宗的瞎指挥,导致潼关失守,自己也被迫西逃,还失去了自己更爱的妃子。

安史之乱时,唐玄宗曾对前线战事瞎指挥了三次,具体情况是怎样的?

第二次瞎指挥

马嵬驿兵变后,玄宗任命太子李亨为兵马大元帅,招揽人马讨伐叛军,自己则逃到了成都。公元756年7月12日,李亨在灵武(今宁夏灵武)称帝,就是唐肃宗,遥尊玄宗为太上皇。此时长安已经被叛军攻下。唐肃宗听军师李泌的建议,暂缓收复长安,先派智勇双全的郭子仪、李光弼分两路进攻叛军的老窝河北范阳,让叛军进退两难,再伺机消灭。公元757年春,安禄山被其儿子安庆绪所杀,这本是消灭叛军的良好机会。但是唐肃宗急于收复长安和洛阳,所以没有听从李泌的建议,放弃了已经攻下的河北城镇,把郭子仪的人马从河东调回,攻打长安,结果打了个败仗。后来郭子仪借助回纥兵力才收复长安,紧接着又收复了洛阳。

虽然收复了两都,但是唐肃宗的这次瞎指挥,使唐军失去了消灭叛军的更佳时机,导致战线拉长,直到肃宗驾崩也没消灭叛军。

第三次瞎指挥

收复长安和洛阳后,叛军头子安庆绪逃到河北,史思明也被迫投降。但是当唐军攻打邺城的时候,史思明又反叛唐朝,从范阳带兵救援安庆绪。不久,史思明又杀了安庆绪,自立为大燕皇帝,整顿人马,进攻洛阳。李光弼被任命为朔方节度使,与史思明在洛阳城外摆开阵势互相攻击。李光弼是位久经沙场的老将,屡次用计打退史思明的进攻。双方僵持了两年,公元761年二月,唐肃宗听信宦官鱼朝恩的话,命李光弼攻打洛阳。李光弼认为,现在叛军还很强大,还不到攻打洛阳的时候。但是唐肃宗不听,接二连三地派宦官来催促他。李光弼无奈,只得冒险进攻,结果在洛阳城北邙山打了个败仗,洛阳又沦陷到叛军手中。

虽然公元763年二月十七,唐朝终于打败了叛军,但是由于肃宗的第二次瞎指挥,导致唐军打败叛军的时间大大延长了。如果肃宗不让李光弼在叛军还很强大时出战,唐军就不会损兵折将,吃了败仗,影响士气,还影响收复进程。

安史之乱时,唐玄宗曾对前线战事瞎指挥了三次,具体情况是怎样的?

总结

安史之乱持续了八年,并不是唐朝无将可用,恰恰相反,唐朝能带兵打仗的武将众多。如果皇帝不干预,平叛根本用不了那么长时间。而皇帝的三次瞎指挥,导致叛乱形势更加严峻,波及范围更广,造成的损失更大。战场上形势只有主帅最清楚,皇帝大都不是行武出身,身在大后方,对战场形势、敌我情况的了解肯定不如将帅了解得全面具体,所要做的就是充分信任将帅,君臣一心,抓住有利战机,才可能取胜;而不是瞎指挥,贸然轻进,失败了又把责任推给将帅。归根究底,还是皇帝对将帅的猜疑、不信任造成的。所谓“用人不疑,疑人不用”,说的就是这个道理。唐太宗用大将李靖灭东突厥时,就给了他足够大的权力,可以“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才能成事。所以不论何时,只有上下一心,精诚团结,劲往一处使,才能取得最后的胜利。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追风历史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s://lishi.okwc.net/201810/214589.html

“安史之乱时,唐玄宗曾对前线战事瞎指挥了三次,具体情况是怎样的?” 的相关文章

年羹尧作为清朝抚远大将军 雍正为何着急杀他

年羹尧作为清朝抚远大将军 雍正为何着急杀他

今天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抚远大将军年羹尧为什么必须死的故事,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历史网小编一起看一看。提起年羹尧,如果对清朝历史有所了解的人,我想对这个人物一定不会陌生。没错,他就是雍正初年大名鼎鼎、平定了西北罗伯藏丹津叛乱的钦命抚远大将军。可有些小伙伴一定也会有疑惑,如此位高权重、声明赫赫的大人物...

康熙并不是顺治的嫡子和长子 顺治为何会传位给他

康熙并不是顺治的嫡子和长子 顺治为何会传位给他

康熙作为顺治第个三子,康熙非嫡非长,前面还有个哥哥福全,为何顺治要传位于他呢?第一,康熙自幼聪颖,喜好读书在古代汉人王朝里边,一般是“嫡长子继承制”,有嫡立嫡,无嫡立长,但是清朝是游牧民族,却没有这个规矩。清朝虽然深受汉文化影响,但是在继承人制度上,其还是主要看皇帝的个人喜好,没有制度化。不然也不会...

徐庶的一生是什么样的?他跟随曹操的真相是什么?

徐庶的一生是什么样的?他跟随曹操的真相是什么?

汉末谋士徐庶,各位一定都有所耳闻吧徐庶,字元直,豫州颍川人。在三国演义中他是第一个投奔刘备的人,对军事也十分的精通,所以刘备很器重他。之后曹操觉得徐庶十分的有才,曹操采纳了程昱的计谋抓住了徐庶的母亲,将他骗到了曹操阵营,徐庶为报刘备知遇之恩,在离开刘备时向他推荐了诸葛亮。后来徐母自杀,徐庶也因为记恨...

七国之乱时梁王刘武为何要保护长安 刘武是忠于朝廷吗

七国之乱时梁王刘武为何要保护长安 刘武是忠于朝廷吗

对七国之乱时,梁王为何拼死抵抗保护长安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秦朝灭亡之后,刘邦建立西汉,在西汉建立之初,推行的是郡县制和分封制并存,当时的西汉的大部分的土地都是封国,随着后面的发展,实力慢慢走向强大,全能和中央对抗。汉景帝上位之后,听取晁错提议削弱诸侯王势力、加强中...

雍正和乾隆相比 两人谁更加优秀,成就更大

雍正和乾隆相比 两人谁更加优秀,成就更大

今天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雍正和乾隆,哪一个更优秀,所获得的成就更大?的故事,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历史网小编一起看一看。近些年网络上出现了一股批判乾隆,赞扬雍正的风气,包括笔者自己也写过类似的文章。在众多的评价之中说雍正勤政务实,乾隆富二代挥霍无度几乎占了主流,虽然这样的观点不无道理,但是作为一个帝王...

范文程是什么人?他的一生是什么样的?

范文程是什么人?他的一生是什么样的?

范文程,清朝开国重臣,帮助清朝统一了全国。历史网小编整理了一下,现在给大家详细说明,快点来看看吧。作为范仲淹的十七世孙,范文程是最早投奔满清的汉人之一。他为了帮助满清打败明朝,一生鞠躬尽瘁。有人认为他为国家统一作出了杰出的贡献,有人则认为他是汉奸。那么,范文程究竟是一个什么样的人,他算不算汉奸呢?范...

荀攸是什么出身?曹操有多看重他?

荀攸是什么出身?曹操有多看重他?

俗话说乱世出英雄。接下来历史网小编就带来历史故事,一起看看吧!曹操帐下有五大谋士:荀彧、荀攸、程昱、郭嘉、贾诩,其中以荀攸最为曹操倚重,为其“谋主”。既然荀攸是曹操的首席军师,为何没有郭嘉他们那么出名呢一,出身名门荀攸出身颍川荀氏,为广陵太守荀昙之孙,名士荀彧堂侄。荀攸早年丧父,因此跟随祖父荀昙一起...

对于康熙皇帝来说 康熙是想传位给老四雍正还是十四子胤禵

对于康熙皇帝来说 康熙是想传位给老四雍正还是十四子胤禵

今天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康熙究竟想传位给谁?是雍正,还是皇十四子胤禵?的故事,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历史网小编一起看一看。康熙六十一年(1722年)11月13日(农历),清圣祖康熙皇帝在北京病逝,终年68岁。康熙去世后,皇四子胤禛继承皇位,是为雍正皇帝。不过,关于雍正皇帝继位的问题,从雍正年间一直到现...

发表评论

访客

看不清,换一张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和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