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中国历史 > 正文内容

郑和冒着生命危险多次下西洋,为什么后来会被明朝大臣们指责?

中国历史6年前 (2018-10-11)120

大家好,这里是历史网小编,今天给大家说说郑和的故事,欢迎关注哦。

明朝是中国历史上较为强盛的朝代,北方驱逐蒙古,迁都北京,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经济方面,改革税制,增加财富,只是到后期逐渐封闭,很少与外界联系,除了隆庆帝短暂的开关以外,其他时间基本处于封闭状态,这导致中国与外界的交流断开,逐渐落后于西方。

在明朝早期,国势渐升的时候,明朝对于外界还有些排斥,朱元璋下令,片帆不出海。明成祖朱棣在位时,开始主动与外界沟通,不断与西方各国友好往来。多次派郑和带领船队出使国外,从东南亚过马六甲,再经过狮子国,最远到达红海附近、甚至是北非地区,船队规模庞大,船只数量与吨位都远超西方船队。

郑和冒着生命危险多次下西洋,为什么后来会被明朝大臣们指责?

从永乐一直到宣德年间,郑和船队七次下西洋,不但重新恢复我国在亚洲的威望,而且更进一步的巩固了新的朝贡贸易。从历史记载来看,郑和在公元1405年首次下西洋,便到达印度,一些国家的使者纷纷随船到中国朝见,而后不断的扩大距离与范围,前来朝见的使者也是越来越多,可谓是万邦来朝。

郑和下西洋的利好在于再一次重申了对于马六甲海峡的控制权,保证了明朝的近海安全,除此之外,在贸易过程中,带回了大量的农业新品种,这些包括番薯、玉米在内的的高产作物被带到中国,经过数代的培育,最终帮助明朝养活了更多的人口,进一步提升了明朝的整体实力,也丰富了我国农业种类。

郑和冒着生命危险多次下西洋,为什么后来会被明朝大臣们指责?

郑和死后,由于政策和国力的关系,明朝再一次选择了封闭,减少与西方的往来,到了明朝后期,一些大臣甚至指责郑和下西洋的行为是在虚耗国库,于国无益。一个甘冒生命危险多次下西洋的功臣为什么会被大臣指责?甚至这种现象还不止一次地发生,在国力衰退,他们又是基于什么道理?

从动机上来说,永乐大帝派郑和下西洋的动机并不纯粹,至少主观上并不是要与各国往来,而是希望外邦小国了解明朝的强大,知道自己的功绩,也就是宣扬国威。在明朝后期的大臣看来,这是 *** 裸的炫耀,单纯为了炫耀自己的功绩而花费巨大,这本身不符合一个君主的行为。其次,在古代中国人看来,自己是天朝上国,西方小国不需往来,有损上国排面,实在是多此一举。

根据一些民间传说,朱棣之所以不惜代价是为了寻找建文帝朱允炆,因为在靖难之役后,朱允炆下落不明,这让朱棣始终不放心,生怕哪天朱允炆会突然出现,一呼百应,夺了自己的位置,而朱允炆很有可能从泉州港登船,跟随 *** 商船出逃海外。但是根据后来考证,发现泉州港并不构成这一条件,而朱允炆也很难在那种情况逃脱,这一说法始终存在争论,真实度不高。

郑和冒着生命危险多次下西洋,为什么后来会被明朝大臣们指责?

从利益来看,船队的规模和船只的规格都远超一般商队,甚至是当时世界上更先进与庞大的船队,这样的船队注定需要极大的消耗,无论是打造船只的成本,还是后期的维护与补给都是无底洞,但是当时的贸易方式与目的并非以赚钱为主,多是物物交换,甚至单方面赏赐,以彰显大国威仪,也就造成船队出行的直接效益低下,长远利益又不被人们察觉,也就体现出了朱棣的铺张浪费与郑和下西洋的不智。

从明朝后期的政治局势来看,明朝后期国库空虚,特别是在万历三大征之后,国力下降到极点,而海上同时有倭寇作乱,不断在沿海袭扰,为了防止海民与倭寇勾结,更加不允许开关行商,为了杜绝这种事,刻意的强调永乐大帝的不智行为以及郑和下西洋的作用,本质是不希望当朝皇帝模仿。

笔者以为,郑和下西洋却是有利有弊,但是肯定利大于弊,因为郑和下西洋的壮举才有对海洋的重视感,也正因此才能加强与西方的交流,引进一些技术与作物,完善我国的农业和经济体系,为后来的发展奠定基础,开放、沟通是保证一个国家保持实力并不断进步的充分条件。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追风历史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s://lishi.okwc.net/201810/214816.html

“郑和冒着生命危险多次下西洋,为什么后来会被明朝大臣们指责?” 的相关文章

历史上铁铉为何会死于靖难之役?发生了什么?

历史上铁铉为何会死于靖难之役?发生了什么?

“靖难之役”是明朝历史上第一场皇帝和藩王之间 的内战。历史网小编整理了一下,现在给大家详细说明,快点来看看吧。铁铉,又被人们尊称为“铁公”。铁铉在“靖难之役”中,成功地抵御了燕王朱棣的多次进攻。铁铉的辅政,对于巩固建文帝朱允炆的统治,起到了重要的作用。虽然他最后兵败被俘,但其表现出来的忠君事主、宁死...

潘皇后:吴大帝孙权的皇后,容貌美丽但性情妒忌

潘皇后:吴大帝孙权的皇后,容貌美丽但性情妒忌

潘淑(?-252年),会稽句章人,是吴大帝孙权的皇后,吴少帝孙亮的母亲。和孙权是中国历代帝后中年龄差距较大的一对。接下来历史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潘淑少时与姐姐俱没入织室,后得宠幸拜为夫人,其容貌和宠爱流传到后世,世称神女、江东绝色。太元元年(251年)、立为皇后。神凤元...

司马睦:西晋宗室、诸侯王,他为何被降爵?

司马睦:西晋宗室、诸侯王,他为何被降爵?

司马睦(?―291年),字子友,河内温县人,晋宣帝司马懿六弟曹魏中郎司马进之子,谯刚王司马逊之弟,著名史学家司马彪的父亲,西晋宗室、诸侯王。接下来历史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司马睦初在曹魏时,封安平亭侯,任侍御史。西晋建立后,封中山王。咸宁三年(277年),因罪降封丹水县侯...

崇祯皇帝生前都没有修建陵墓 崇祯是怎么葬在十三陵的

崇祯皇帝生前都没有修建陵墓 崇祯是怎么葬在十三陵的

对崇祯生前并未修建陵寝,他自缢而亡后,是谁将他葬于明十三陵的?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明末帝崇祯皇帝自缢殉国时他并没有给自己修建陵寝,但是他死后还能归葬于明十三陵中,这件事说起来还真得感谢逼得他自缢殉国的农民起义军领袖李自成和清朝的顺治皇帝。崇祯生命中的最后一天崇祯是...

历史上上官婉儿的一生都没有结婚,是因为什么?

历史上上官婉儿的一生都没有结婚,是因为什么?

上官婉儿,中国古代四大才女,唐朝时期一代“巾帼宰相。“遥望历史的河流,感受历史的沧桑,下面和历史网小编一起走进了解。古有妹喜嗜血残暴,周幽王烽火戏诸侯,又有苏妲己祸乱苍生,历史上类似的女人,她们仗着君王的宠信,有的祸乱宫闱,有的胡乱干政,做出了泯灭人性,令人发指的无道之事,留下了千古骂名。而我们今天...

萧何月下追韩信拉他一把 萧何最后帮助吕后除掉韩信

萧何月下追韩信拉他一把 萧何最后帮助吕后除掉韩信

萧何曾月下追韩信,后来为何不帮韩信,反而为吕后谋划除掉韩信?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萧何和韩信之间的故事早有一个著名的成语来说明,即“成也萧何,败也萧何”。 韩信因为萧何而青史留名,成为古代历史上著名的军事家,同时,韩信的被杀也和萧何有直接的关系。...

王悦:东晋丞相王导嫡长子,有哪些与他相关的轶事典故?

王悦:东晋丞相王导嫡长子,有哪些与他相关的轶事典故?

王悦(生卒年不详),字长豫,琅琊临沂人,东晋官员,丞相王导嫡长子。接下来历史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人物生平王悦,字长豫,可能生于洛阳。二十岁左右,就有很好的名声,侍奉双亲口头应承,神情和顺,深得父亲王导偏爱。王悦年少时,做过太子司马绍的东宫侍讲之一。晋明帝司马绍即位,担任...

用掷骰子代替殿试确定状元郎,耶律洪基为何这么做?

用掷骰子代替殿试确定状元郎,耶律洪基为何这么做?

辽道宗耶律洪基是辽朝第八位皇帝,重熙二十四年继帝位,改元清宁。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各位读者就和历史网小编一起来了解吧!据史料载,中国古代第一个皇帝至最后一个皇帝,共经历2132年,计有490余位,笔者管见,用掷骰子代替殿试确定状元郎的皇帝绝对仅有辽道宗耶律洪基一人。辽道宗耶律洪基在位...

发表评论

访客

看不清,换一张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和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