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汉末年究竟可怕到什么地步 活下去是更大的愿望
今天历史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东汉末年动乱,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东汉末年动乱到底有多可怕?东汉中期人口有6000多万,而到了东汉末年,人口却成6000万多降到了2000多万,人口骤减三分之二。除此之外,东汉末年还发生一场大瘟疫,瘟疫流行期间,家破人亡者比比皆是,当时著名医学家张仲景回忆指,他的家族本来人口众多,达两百余人口,但在不到十年的瘟疫流行期间,有三分之二死去了,其中又有七成是死于伤寒。
饥荒:
由于各地军阀大规模征用青壮年为兵,再加上战争、天灾的影响,使得各地普遍出现农田大量抛荒、粮食歉收的现象,从而导致饥荒蔓延。在当时的情况下,各地军阀普遍严重缺粮,以至于出现“袁绍之在河北,军人仰食桑椹;袁术在江淮,取给蒲蠃”(见《三国志·卷一》)的现象。由于极度的缺粮,导致百姓们在饥饿感的驱使下,竟然开始以同类为食,导致“人相食”的现象屡见史端。比如兴平元年(194年)六月旱灾、蝗灾过后,“是时谷一斛五十万,豆麦一斛二十万,人相食啖,白骨委积。”(见《后汉书·卷九》)。这样的记载还有很多,不难想象当时的惨状。
瘟疫:
瘟疫是我们避之不及的灾难,这种灾难对于人口的锐减,国家的统治都是有一定的影响的,如若这种灾祸处理不好,很可能导致一个国家的覆灭,而摇摇欲坠的汉末哪里还有能力来治理这种灾祸,只能任其发展。任其发展的结果便是一次又一次的瘟疫大爆发,据统计汉末一共爆发过12次大型瘟疫,汉王朝根本没有办法帮助平民从这种情况下脱离出来,这些人只能南迁,造成了北方发展慢于南方三十年的发展。生活在这样的事情,汉末损失了百分之七十的人口,可见这个数字的可怕,生活在这样的大动乱中,自己的生命并不是由自己所控制的,而是当时的天意,何为天意不过是顺其自然,造成这种现状的原因是什么呢?很简单就是汉末皇帝的暗弱,奸臣掌权。
地震:
东汉后期,汉王朝遇到了前所未有的灾难——地震频繁,据有关史料的记载,汉桓帝、灵帝、献帝时期前后更发生了多达几十次的重大地震,而且这些地震基本都是在一些重要的城市,比如都城洛阳,前前后后共计发生了5次大规模的地震。地震的发生对当时的人们来说,既是身体的摧残,更是心理的震撼,地震对人的伤害肯定是很大的,最重要的是地震过后带来的瘟疫才最为致命。
瘟疫的流行,把地震的次生灾害进行了有效传播,东汉时期的医学水平无法对瘟疫进行有效的控制,而且此时的东汉王朝及其的腐败,外戚和宦官正忙着争权夺利,根本就没有心思来赈灾。地震和瘟疫的流行造成了人口的减少,而这仅仅是开始,瘟疫流行一段时间后,逐渐的平息,平息的原因并不是因为疫情得到了控制,而是人口的死亡速度很快,瘟疫已经没有了传染源和受染载体了。当人口有一定的恢复,无论是地震还是原疫区感染有重复这这样惨绝人寰的循环。
战乱:
可以说战乱的减员在一定程度上远远高于瘟疫,瘟疫还可以预防,而战争却是连锁发生的,往往动乱年代,就会有瘟疫,饥荒。除了在战场上的战斗减员,东汉末年还发生好几次屠城事件,一次屠城往往几万,几十万的消减,徐州刺史杀害了曹操的父亲,曹操一怒就攻打徐州城随后开始了屠城,但对于屠杀数量目前还是个迷我认为会有几十万百姓被杀,我更倾向于徐州的士兵被屠杀,但是此时没有人会估计百姓,百姓被误杀是必然的,
而且在古代攻打下一座城池后,对于比较野蛮的部队来说这座城池就是他们的战利品,烧杀掠夺,奸淫掳掠,对于百姓来说是灾难的。特别是董卓的部队格外喜欢如此,所以也不得民心。据说董卓死后没有人收尸,尸体暴晒街头,肚子上的油被晒出放上蜡烛还亮了好几天。几次大战皆十几万规模,官渡之战二十万袁绍部队灰飞烟灭,所剩无几等等大战每场伤亡皆在十万左右,加上不断的小战。根据记载有将近2000万人口因战争伤亡。
黄巾之乱:
汉灵帝年间,张角发动了浩浩荡荡的黄巾之乱,此时国家分崩离析,灵帝暗弱,朝政大权全然掌握在何进的手里,当时何进建议各路诸侯招募当地兵马,昏庸的汉灵帝竟然同意了这一建议。殊不知这才是天下真正大乱的源头,此前诸侯招募兵马都是有节制的,并不能超出预算,可随意让诸侯招募造成了各地军阀纷纷割据自立,当然这是对于一些有野心的诸侯,皇甫高等人还是比较有忠君爱国的心思的,因此并没有自立。黄巾之乱的主要地区是在北方,因此平定黄巾后一些大军阀自立,黄巾之乱导致北方生产力遭到了严重的破坏,因此下令诸侯募兵才是造成国家大乱,人口锐减的主要原因。
总结:
东汉末年是历史上非常典型的乱世时期,这个时期的死亡率高得离谱,国家遭遇到了天灾人祸,最终60%的人都在这场大的动乱中丧命了。生活在这么一个时期,人们甚至都不会去奢求吃饱穿暖,因为活下去才是他们更大的愿望。由此可见,东汉末年的动乱是多么的可怕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