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中国历史 > 正文内容

早年刘邦犯事,萧何为何要袒护他呢?

中国历史6年前 (2018-10-18)180

商鞅变法本质就是法家的变法,所以秦法非常的严明的,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历史网小编一起往下看。

但是在《史记》中有这样一段关于萧何的描述:“高祖为布衣时,何数以吏事护高祖。高祖为亭长,常左右之”。

大意就是说在高祖刘邦贫寒的时候,萧何经常用自己的职权保护刘邦,在高祖刘邦当了亭长的时候,高祖刘邦萧何经常帮助刘邦。

早年刘邦犯事,萧何为何要袒护他呢?

(影视中萧何和陈平)

为什么萧何对于刘邦这么的友好,要知道秦朝的法律当中,用自己的职权之便来为某个人谋取利益是要受处罚的。

如果说萧何不知道这个是违法的还好,但是相反的,萧何则是非常的清楚法律,甚至对于法律是非常的精通的。

《史记》中原文是:萧相国何者,沛丰人也。以文无害为沛主吏掾。

大意就是说萧何是沛县人,对于法律非常的精通,当时在沛县县令的手下担任官吏。

明明知道以权谋私的坏处,但是萧何还是义无反顾的帮助刘邦,在刘邦做了亭长后,还积极的帮助刘邦,甚至在刘邦去咸阳服徭役的时候,萧何还高看刘邦一眼多给了刘邦一些钱。

(影视中刘邦和萧何)

按照官职来说,萧何当时是属于刘邦的上司的,那么从表面来看,萧何帮助刘邦是百害而无一利的,那么为什么萧何还是会帮助刘邦呢,下面我们就来看看萧何这一看似奇怪的举动背后隐藏的真相吧。

一、秦朝末年、起义不断、已经开始走向灭亡的方向

严苛的刑法,大兴土木宫殿和陵墓,耗费大量人力物力,严苛的赋税,必然会导致社会矛盾的加剧。

秦朝是参照法家治国,本身依据法家治国也没有什么错,但是刑法太过严苛,就导致了人民动辄处罚法律,这就是导致普通民众人心惶惶。

加上修缮长城,大兴土木,导致了国家的资金消耗加剧,自然会加重人民的赋税和徭役。

这样导致普通的民众在严苛的法律和沉重的赋税之间晃晃而不可终日。

哪里有压迫,哪里就有反抗,在这种沉重的压力面前。

一生“王侯将相宁有种乎”开启了千年以来农民起义的口号,这是中国历史上之一次全国规模性的农民起义。

初期的时候,陈胜、吴广起义人数仅仅有因为无法达到渔阳守护边疆的900余人,随着起义军的逐渐的发展,开始建立张楚政权。

随后就以陈胜为王、吴广为都尉,被赐死的公子扶苏和楚将项燕的名义号召全国各地起兵反秦,随着起义军的不断的发展,渐渐地,全国各地都开始纷纷效仿,开始进行农民起义。

陈胜、吴广起义虽然经过不管的发展,到了陈县(也就是现在的河南淮阳)的时候,已经拥有了步兵数万,但是后来胜利逐渐的冲昏了陈胜的头脑,在一系列的胜利后,陈胜开始享受胜利的成果,起义军内部开始出现一些矛盾。

最后在秦朝名将章邯的镇压下,陈胜、吴广发起的起义最后失败了。

但是陈胜、吴广的起义鼓励了很多地方的组织进行反抗,高祖刘邦在沛县的起义就是受到了陈胜、吴广起义的一支队伍,还有另外一支强大的队伍就是项羽的楚家的军队。

刘邦的雕像

最后秦朝的灭亡和这两支队伍是有直接的关系的,项羽带领的楚国军队以破釜沉舟的勇气消灭了很多秦朝的生力军。

而高祖刘邦的起义则是直捣黄龙,占据了咸阳,从此刻开始,秦朝算是彻底的在历史上消失,留下了秦朝二世而亡的叹息。

这就是秦朝末年的时候,农民起义的状态,还有秦朝整体的状态,可以说是岌岌可危的。

秦朝的建立耗费了秦朝先人们的几代的积累和心血,但是毁灭仅仅需要的就是几年的时间。

萧何也是看到了这一点,所以自己的工作虽然做的很不错,但是萧何却是始终愿意待在沛县。

这就是为什么很多人说创业不易,守业更加不易的原因了。

二、物极必反、过度使用刑法就会导致刑法失去应有的作用

我们知道,大部分人都是趋利避害的,严苛的刑法固然是可以令执法者明白需要做什么,但是也会在执行的过程中造成极大的困扰。

萧何对于法律特别的精通,才明白现在秦朝的律法对于百姓的压力有多大。

在秦朝过于严苛的刑法造成了很多有仁心的执法者心中开始对于普通的民众心生不忍,虽然这样的执法者不多啊,但是很明显萧何就是其中的一位。

严苛的秦法加上秦末王朝的岌岌可危,萧何心中也是明白,现在到了选择的时间了。

(陈胜吴广起义时候的图)

于是萧何就开始思考着如何在这乱世中生存下去,不求当皇帝,但是至少能够在乱世中不被欺负,保全自己的家人。

在秦朝做官的萧何自己心中知道,民众的情绪是最可能影响到一个家族的兴亡的,所以萧何可能在执行法律的时候,会经常放水,这一点可能不仅仅是针对刘邦自己的,只不过可能帮助刘邦更多一点。

三、刘邦的毫无顾忌的个性,也许在乱世中更能有一番作为

乱世当中,很多的事情都不可控,只有那种无所顾忌的人可能更能抓取机会,成就一番事业。

就像我们前面说的,萧何实际上一直在追寻如何在乱世中令自己、家人可以安然的度过乱世的办法。

根据当时的社会的趋势,很明显,起义确实是一个不错的想法,但是起义是有风险的,一般牵头的人的下场都是非常的悲惨的。

这一点从陈胜、吴广起义中,陈胜的结局就可以看出来,但是这次机会还是被萧何等到了。

(影视中萧何的形象)

在沛县县令决定顺应趋势起义的时候,在和萧何、曹参商量的时候,萧何基本没有多想,就同意了,还给出了具体的作战方针。

给出了:君为秦吏,今欲背之,率沛子弟,恐不听。原君召诸亡在外者,可得数百人,因劫众,众不敢不听。这样的作战方针。

大意就是说现在县令您啊,是秦朝的官吏,现在想要起义的话,估计沛县的弟子是不会相信的,只有召回在外面流亡的刘邦等数百人,这样民众才会相信您啊。

后来即使是沛县县令后悔了,但是萧何、曹参确是毫不犹豫的将这为反复的沛县县令杀掉了,最后将刘邦迎了进来,最后还推举为起义军的首领,带领了起义。

这样也就可以解释为什么在刘邦去咸阳的时候,多给刘邦那二百钱的原因呢,因为此时的萧何实际上已经开始了自己的谋划。

刘邦实际上就是一个不确定因素非常的多的机会,未来沛县如果起义的话,刘邦必然是其中的中流砥柱。

为什么这样说呢,《史记》中对于刘邦的描述虽然是贪财好色,但是还有一句就是常有大度。

除此之外,刘邦还有“嗟乎,大丈夫当如此也”这样的豪言壮志。

所以萧何自然是多对刘邦关注一些。

四、结语

历史就是这样,可能在不经意间,就已经确定了历史的走向。

刘邦从一个不事农业生产的小混混,一跃成为了汉室集团的开创者,这样的角色身份的转变是有一些偶然的因素,但是也是有必然的因素的。

刘邦的性格、秦朝末年的动荡等等都是刘邦可以称帝的原因。

早年刘邦犯事,萧何为何要袒护他呢?

早年刘邦犯事,萧何为何要袒护他呢?

萧何可能就是因为看中了刘邦身上的这些潜在的价值因素,才会在刘邦落魄的时候给与一些不同于其他人的帮助。

所以我们在平常生活中,也需要学习一些萧何善于观察的特性,这样我们才可能创造出更多的不可能。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追风历史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s://lishi.okwc.net/201810/215961.html

“早年刘邦犯事,萧何为何要袒护他呢?” 的相关文章

宋理宗赵昀在历史上是个什么样的皇帝?

宋理宗赵昀在历史上是个什么样的皇帝?

宋理宗赵昀,是宋朝的第十四位皇帝,在位40年,你们知道吗,接下来历史网小编为您讲解2000多年的封建王朝,似乎给我们证明了一个实事,那就是:溥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皇帝”这一职业,是很多人为之向往的光鲜岗位,皇帝拥有着至高无上的权力,生前享尽荣华富贵,死后也备受哀荣,着实让人羡慕不已。...

诸葛玄:蜀汉丞相诸葛亮的从父,被荆州西城百姓所杀

诸葛玄:蜀汉丞相诸葛亮的从父,被荆州西城百姓所杀

诸葛玄(?―197年),琅邪阳都(今山东沂南)人,西汉司隶校尉诸葛丰的后代,东汉末年官员,三国蜀汉丞相诸葛亮的从父。今天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准备了相关内容,感兴趣的小伙伴们一起看看吧。诸葛玄曾为袁术的属吏,官至豫章太守。后来汉朝廷派朱皓取代了其豫章太守的职务,诸葛玄让诸葛亮等到襄阳投靠了荆州刘表,自己则...

执意处死蓝玉,朱元璋为什么要这么做?

执意处死蓝玉,朱元璋为什么要这么做?

明太祖朱元璋,中国明朝开国皇帝,俗称洪武帝。下面历史网小编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相关内容。《史记·越王勾践世家》:飞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朱元璋从草根最后逆袭为一代君王,他可不是一个人在单打独斗,而是其手下有一帮誓死追随于他的人,否则朱元璋就是再有本事也不可能成功。而我们知道,古往今来,开国新君...

朱瑄最后被朱温所杀,到底是因为什么?

朱瑄最后被朱温所杀,到底是因为什么?

朱瑄,生卒年及生平均不详,晚唐割据军阀。下面历史网小编为大家带来详细的文章介绍。光启三年(887年),开封城遭到齐军围困,危在旦夕。天平军节度使朱瑄于是率军前往救援,帮助朱温打退了秦宗权,成为其同姓义兄。但仅过了十年,朱瑄就为朱温所杀,天平军也落入朱温手中。那朱瑄与朱温是如何从结义兄弟变成生死仇敌的...

何进手里握着兵权为何除不掉十常侍 何进引董卓进京的原因是什么

何进手里握着兵权为何除不掉十常侍 何进引董卓进京的原因是什么

还不知道:何进兵权在握,为何不直接杀了十常侍,却要引董卓进京?的读者,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如果说曹操、刘备和孙权奠定了三国鼎立的新格局,那么何进就是这场政治洗牌的荷官。为了能在汉灵帝死后的东汉政局中大权独揽,掌握着天下所有兵权的大将军何进,决心铲除敌对势力宦官集团。有人...

探索隋炀帝的一生,他究竟是昏君还是明君呢?

探索隋炀帝的一生,他究竟是昏君还是明君呢?

隋炀帝杨广(569年~618年4月11日),弘农华阴人,隋朝第二位皇帝(604年~618年在位),隋文帝杨坚与文献皇后独孤伽罗嫡次子。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公元569年,刚刚继承了随国公爵位不久的杨坚,迎来了自己的第二个儿子。在这个儿子之前,杨坚已经和自己唯一的妻子独孤...

董仲舒是如何走上儒学道路的?他的学说为何被推广?

董仲舒是如何走上儒学道路的?他的学说为何被推广?

董仲舒(公元前179年-前104年),广川人,西汉哲学家。董仲舒一生历经三朝,度过了西汉王朝的极盛时期。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首先说一下,“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是汉武帝发出的政令,并不是董仲舒提出的。董仲舒提出的是“大一统”,“天人感应”,“三纲五常”等儒家理论,推崇以儒...

李世民和朱棣都造反上位 两人荣誉为何完全不同

李世民和朱棣都造反上位 两人荣誉为何完全不同

还不知道:都是造反登上的皇位,为什么李世民被视为明君,朱棣却毁誉参半?的读者,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因为严格意义上来说,李世民压根不叫篡位,只不过是争抢大小王而已。除此之外还有非常重要的一点,很多史学家都会忽略,最重要的一点导致朱棣和李世民两个人的口碑名声不一样,两个人在...

发表评论

访客

看不清,换一张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和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