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中国历史 > 正文内容

崇祯有很多名将,为何最后却仍然失败了呢?

中国历史6年前 (2018-10-25)200

兵马未动粮草先行,古代打仗能不能吃上饱饭,是古代决定战争胜负的核心因素,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历史网小编一起往下看。

后勤补给问题,一直都是难题,对于古代的起义军这个问题就更加的尖锐,所谓起义军是个比较褒义的说法,如果站在朝廷的角度,那么他们就叫土匪或者流寇。

不管名字叫什么吧,成王败寇,造反这种事,总是失败得多,起义军维持军队重要是两种方式,前期就是一个字,抢。

崇祯有很多名将,为何最后却仍然失败了呢?

以各种各样的名义抢,比如说隋末的起义军瓦岗寨,之所以能够坚持那么久,就是因为占据了当时隋朝的两个大粮仓,在洛阳一带形成了庞大了规模。

等你到了一定规模,尤其是攻占了城池,有了自己根据地的时候,就要开始自己种粮食和收税了,但是只要极少数的起义军能够走到这一步,基本上都倒在了之一步。

就拿规模庞大,甚至是推翻了明朝的李自成起义军来说,他们依然停留在之一阶段,就是依靠以抢夺为主的阶段。

明朝末年,由于此前多为皇帝的懒政和国家腐败,明朝的底层组织已经烂透了,形成了无数的流民,这些流民无家可归,无饭可吃,规模庞大,随时都会爆发大规模的农民起义。

而小冰河期的粮食减产问题,更是加剧了这一问题,什么都能忍,没饭吃这件事,谁也忍不了,于是以李自成张献忠为代表的一批人开启了明末农民起义的浪潮。

公平地说,明朝末期是真的能打,名将辈出,所谓名将不是吹出来的,而是打出来的,因为要同时承受内部的农民起义和关外的女真人,明朝崇祯年间,整个大明朝就没有消停过。

崇祯末年,也是花了大力气要消灭农民起义军,并由此改革了兵制,产生了一个人负责好几个省军务的都师这种职务。

杨嗣昌,洪承畴,左良玉,孙传庭,卢象升这些都是明朝末年占压农民起义有名的将领,那打起仗来绝对是好手。

但作为将领他们是够优秀了,但是明朝末年那种情况,已经不是单纯靠军事能够平定了,农民起义火苗,随时都会点燃,有时候你明明看着已经把他们消灭了,打散了,但是很快他们就又重新聚集起来,流民的可怕就在这里。

所到之处,对某一县城的掠夺,简直是寸草不生,除了抢钱抢粮食之外,还裹挟着一大部分人继续做流民,本来就什么都没有的底层百姓,很容易跟着部队走。

结果是明朝的名将换了一茬又一茬,起义军的火苗,扑灭了一次又一次,但每次扑灭,很快就又燃烧起来。

最后一次希望,就是孙传庭,但是流传的一句话叫做,传庭死明朝亡,这里面也反映出起义军的规模发展巨大。

明朝末期内忧外患,同时崇祯皇帝也多疑,不但是杀了袁崇焕,还关押过不少将领,孙传庭两年前被关进监狱的时候,起义军基本上已经被消灭了。

当崇祯要启用孙传庭的时候,孙传统还以为这次只不过是小打小闹,但没想到他居然是面对李自成的几十万兵马,而这一一切在两年前李自成还差点死掉。

孙传庭潼关战死,李自成很快就挥师北上,准备进攻北京,李自成是成也流民,败也流民,因为没有稳定的根据地,李自成也没有管理大型城市的经验,他很快就从西安出发,直逼北京。

终于明朝走到了自己的尽头,崇祯皇帝死前以发掩面,说自己无颜见列祖列祖,并恶狠狠地诅咒群臣,朕非亡国之君,诸位皆亡国之臣。

崇祯皇帝如此痛恨自己的官员,主要是源自于前几个月的筹集粮饷事件,让这些官员出钱,一个个哭穷,就是不出钱,结果大明江山丢了,这些人的财富也保不住了。

李自成进了北京,也缺钱,他可不会这么客气,直接就是抢,跟土匪绑票是一样的,把这些大官绑起来,严刑拷打,不交银子不放人,结果数月之前还在那里哭穷的官员们,这下子乖乖交出了大笔的银子。

这件事虽然看起来对那些官员们是个惩罚,因果报应,很爽的一件事,但是也暴露了,李自成起义军没有进化的思维,依然采取的是原始的抢夺的方式,来维持自己的运作,结果大大地失掉了,北京城大批有基层官吏的支持,这些人不但手里有资源,而且有头脑,是不可忽视的力量,但李自成彻底把他们给得罪了。

金银是抢到了,但最终还是守不住,李自成很快被入关的后金打败,并从此一蹶不振,无法从抢夺,过度到管理和收税,是李自成败亡的根本原因。

崇祯有很多名将,为何最后却仍然失败了呢?

古代的起义军,要面临粮草等问题,解决的方案和办法,比 *** 军更少也更为艰难,通常也就只有抢,只有进化到管理上面去,起义军才能变成割据政权,或者夺取天下。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追风历史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s://www.zflsw.com/201810/217171.html

“崇祯有很多名将,为何最后却仍然失败了呢?” 的相关文章

熊赐履和李光地是什么人?他们对康熙产生了什么影响?

熊赐履和李光地是什么人?他们对康熙产生了什么影响?

玄烨,清朝第四位皇帝,年号“康熙”。今天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详细解读一下~清朝建国及入关之初,有两位皇帝都是幼年继位,分别是顺治和康熙。幼年继位的皇帝一般来说,可塑性更强,他们的人生观念、权力观念、治国观念等,都是由教导皇帝的老师来塑造。而在当时,有资格教导皇帝的,当然是儒臣,对此,儒臣们也是趋之若鹜...

高览和张郃都投靠曹操 两人结局为何完全不同

高览和张郃都投靠曹操 两人结局为何完全不同

还不知道:高览和张郃一起投靠曹操后,张郃成为名将,而高览为何默默无闻?的读者,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东汉末年,天下大乱,群雄并起,当以占据青、并、幽、冀四州的袁绍势力最大强大,袁绍得以壮大不仅靠的是家世显赫、还有谋臣武将倾心的辅佐。袁绍帐下鞠义、颜良、文丑、淳于琼、张郃、...

秦惠文王要杀商鞅的时候 商鞅就没有想过要造反吗

秦惠文王要杀商鞅的时候 商鞅就没有想过要造反吗

今天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秦惠文王车裂商鞅之时,商鞅就没想过主动起兵造反吗?的故事,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历史网小编一起看一看。商鞅制定的法律,就是为了维护国君(当时还没有皇帝)的最高权利。要维护国君的最高权利,一个内容就是杜绝“造反”事件的发生。商鞅制定法律的时候,穷尽心血,把一切能想到的漏洞都堵上了...

陆胤:东吴将领、丞相,他的一生有着怎样的经历?

陆胤:东吴将领、丞相,他的一生有着怎样的经历?

陆胤,字敬宗,吴郡吴县人,左丞相、嘉兴侯陆凯之弟 ,三国时期吴国官员、将领。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陆胤初任御史、尚书选曹郎,太子孙和听到他的名声,以特殊之节待他。适逢杨竺等亲附鲁王孙霸,与孙和分庭争斗,暗地相互谗毁结怨,陆胤因此获罪入狱。后任衡阳督军都尉。赤乌十一年(2...

张彦远留下了哪些作品?记载了哪些内容?

张彦远留下了哪些作品?记载了哪些内容?

张彦远(815年~907年),字爱宾,蒲州猗氏人。唐朝大臣、画家、绘画理论家,中书令张嘉贞玄孙,殿中侍御史张文规之子。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出身三代相门,博学有文辞。擅长书画,精于鉴赏,初为左补阙。大中初年(847年),迁任祠部员外郎。咸通三年(862年),任舒州刺史。...

贾诩只是被曹魏封为三公 孙权为何断言曹魏要亡

贾诩只是被曹魏封为三公 孙权为何断言曹魏要亡

还不知道:曹丕封贾诩为三公,为何孙权得知后断言魏国要亡?的读者,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事实上,在得知曹丕封赏贾诩为三公后,孙权之所以会断言魏国要亡,主要是因为以下三个原因!看看你都懂了几个。贾诩被封为三公看过三国的朋友,肯定对贾诩不陌生,因为贾诩之谋,堪称一绝,不少英雄好...

鳌拜忠心耿耿却被康熙抓了起来 鳌拜真的造反了吗

鳌拜忠心耿耿却被康熙抓了起来 鳌拜真的造反了吗

对康熙杀鳌拜的原因是什么,是鳌拜反叛了吗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鳌拜曾经辅佐过努尔哈赤、皇太极、顺治三位皇帝,可谓忠心耿耿,只是在辅佐康熙的时候被康熙抓了起来。他真的造反了吗?答案是否定的,鳌拜的罪名和多尔衮一样,都是独断专行的。鳌拜是费英东的侄子,费英东在满族历史上...

曹操原本姓夏侯 曹丕称帝后为何没有改回来

曹操原本姓夏侯 曹丕称帝后为何没有改回来

对曹操本姓夏侯,曹丕称帝后,为什么没有改回姓夏侯呢?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曹操姓夏侯一说,主要出自于东吴所著的《曹瞒传》。“嵩,夏侯氏之子,夏侯惇之叔父。太祖於惇为从父兄弟。嵩生太祖。”从曹瞒传的记载来看,不难发现,吴人直接认为曹操姓夏侯,与夏侯惇是堂兄弟的关系。按...

发表评论

访客

看不清,换一张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和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