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历史文化 > 正文内容

古文运动是怎么回事?韩愈的文学主张是什么?

历史文化6年前 (2018-10-26)280

古文运动主张重道轻文,强调文章的教化作用,倡导学习陈子昂的古文创作,代表人物是韩愈与柳宗元。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

韩愈的创作在一定程度上实践了古文运动的理论主张,韩愈的诗歌风格主要为奇崛,是继承了杜甫与陈子昂的特点之后所形成的独特风格。韩愈的散文也取得了极大的成就,对后世的散文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古文运动是怎么回事?韩愈的文学主张是什么?

古文运动

在文与道的关系上,古文运动的参与者认为文章本道宗经,通俗点将就是重道轻文。他们强调要以圣人之道做文章,反对太重视文章技巧。在文章的作用方面,他们强调要发挥文章的教化作用。

重道轻文的观念,也使得古文运动存在一定的局限性。他们否定了文学从经学中出来是一种进步,过分地强调文章的社会功能,不仅忽视了文章抒情言志的作用,也忽视了艺术技巧对文章的积极作用。

古文运动在贞元、元和年间兴起,是由陈子昂的散文所引起的结果,这个时期出现了一大批优秀的散文作品,连骈文也出现了散文化的趋势,也产生了一些骈散结合的优秀作品。

古文运动与新乐府运动有着密切的联系,古文运动的主张也影响了诗歌创作。元稹和白居易二人,不仅是新乐府运动的倡导者,同时也是古文运动的参与者。柳宗元、韩愈的诗歌创作与散文创作也受到过新乐府运动的影响。

古文运动是怎么回事?韩愈的文学主张是什么?

韩愈的文学主张

韩愈有一套系统完整的文学主张,这些主张影响了他的创作。首先,在文道关系上,韩愈认为文以明道。就是说文章其实是说明仁义道德内涵的工具与载体。他也倡导古文,更多的是倡导古道。

重道轻文的主张并不是韩愈首创的,韩愈的进步性在于他在重视道的时候,并不轻视文,他还对古文创作提出了很多的要求。他的散文创作并不是空谈道理,而是将社会问题与文章创作相结合,具有极强的现实性。

韩愈在强调文章的明道作用基础上,也强调文章抒情言志的作用,将揭露社会问题与抒情言志结合在一起,将古文的实用性与文学性相结合。这样的理论主张,对当时散文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韩愈还提倡学习先秦时期的古文。但是他的创作又不是完全学习古文,而是在学习固然创作的基础上,又进行了创新。他对此还提出了两点要求,一是反对过度地模仿古文创作,二是要求文从字顺,强调文章要平易流畅。

最后,韩愈还认为作者要提高自己的文学素养,这样才能使写出来的文章内容丰富充实。

古文运动是怎么回事?韩愈的文学主张是什么?

韩愈散文的内容

韩愈散文的内容十分丰富,但是主要可以分为三大类,分别是论说文、记叙文与抒情文三类。

韩愈的论说文又可以分为四个小类,之一类是明道之文,这类文章主要就是提倡儒道,并从政治的角度反对佛教盛行。韩愈的明道之文论证严密,层次分明,十分地犀利。

第二类是论证之文,这类文章主要针对社会上的各种问题,并提出自己的看法和解决措施。如《御史台上论天旱人饥状》揭露了面对旱灾,而臣子们却选择隐瞒的行为,最终导致死伤惨重。这类文章有理有据,并且能提出具有见地的看法。

第三类是不平之文,这类文章主要抒发对自己壮志未筹的愤懑之情。其中最出名的就《杂说》,将自己比喻为千里马,将统治者比喻为伯乐,抒发了人才多,可是发现人才的伯乐少的现实,具有寓庄于谐的特点。

第四类是阐述他的文学思想与创作经验的散文。这一类的散文不仅体裁丰富,并且艺术技巧也富有变化,这类文章最能够体现韩愈散文创作的艺术风格。

韩愈的记叙文多是写人的作品,如《张中丞传后续》,这类文章都是歌颂在战场上牺牲的英雄战士。还有一类文章是墓志铭,这类文章的主角都是一些文学家,韩愈对他们的特点与成就进行了概述。

最后一类是抒情文,多是祭文、书信等形式。韩愈最出名的,也更具有代表性的抒情文就是他创作的《祭十二郎文》,这篇文章详细得到,感情真挚,极具感染力。

古文运动是怎么回事?韩愈的文学主张是什么?

韩愈散文的艺术成就

韩愈是我国古代著名的散文家,他对散 *** 出的贡献主要可以概括为四点。

之一点是在文体上做出的贡献,他在秦汉散文的体裁基础上,对他们进行了完善与创新,使得这些体裁更富有表现力,推动了散文的发展与繁荣。如铭墓之文、记传之文都是在他的手中得到的创新与发展。

第二点是手法创新,韩愈使用比喻手法,使文章的句式、气势、音节等都富于变化。这也体现出了他散文奇的特点,更具有代表性的作品,是他创作的《送石处士序》与《送温处士赴河阳军序》。

第三点是在语言上做出的改革创新,韩愈虽然重视散文明道的作用,也重视文章的写作技巧。在语言运用上,他活用成语,还自创了很多新词,并且将口语运用到散文中,使得散文生动活泼,还具有通俗性的特点。

最后一点就是在风格上的创新,韩愈的散文气势磅礴,汪洋恣肆。韩愈散文的气势主要是因为他为人正直,嫉恶如仇,所以写文时便理直气壮,而又富于气势,文章中也带有浩然正气。

韩愈散文具有奇崛险峭与文从字顺的特点,韩愈散文的奇崛主要表现在立意构思都具有新奇性,并且还使用新词。而文从字顺又使得他的散文虽然奇崛,但是又十分自然。

结语:韩愈不仅继承了秦汉时期的散文,还对散文进行了发展与创新,对散文的各种问题都进行了完善。他提高了散文的社会、文学作用,使得散文的地位得到了提高,打破了骈文垄断问题的局面。韩愈被誉为唐宋八大家之首,他的散文对后世的散文创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追风历史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s://lishi.okwc.net/201810/217378.html

“古文运动是怎么回事?韩愈的文学主张是什么?” 的相关文章

刘备作为关羽和张飞的大哥 刘备武功到底有多厉害

刘备作为关羽和张飞的大哥 刘备武功到底有多厉害

对刘备武功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关羽张飞为何拜刘备为大哥?刘备的武功有多高?你说《三国演义》,他说《三国志》;你说《三国志》,他又说《三国志》不是正史。只要想杠,就总能找到棺材,和珅富可敌国,吹哭丧调抬棺材的杠房也没少开,因为那是当时比较赚钱的买卖。为了避免读者诸君...

历史上真实的朱见深,是一位什么样的皇帝?

历史上真实的朱见深,是一位什么样的皇帝?

明宪宗朱见深,初名朱见濬,明朝第八位皇帝,明英宗朱祁镇长子。下面历史网小编为大家带来详细的文章介绍。古时候的历史记载大多都是人为的,所以有些皇帝为了维护自己的形象,都会对历史做一定的更改。满清入关之后,对明朝的历史就进行了一定的修改,所以我们现在所了解的明朝皇帝大多身背恶名。尤其是成化帝朱见深,他是...

苏颋:唐朝宰相、政治家、文学家,是盛唐之交时著名文士

苏颋:唐朝宰相、政治家、文学家,是盛唐之交时著名文士

苏颋(670-727年),字廷硕,京兆武功(今陕西省武功县)人。唐朝宰相、政治家、文学家,尚书左仆射苏瑰之子。接下来历史网小编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苏颋自幼聪明过人,后进士及第,初授乌程县尉,迁太子左司御率府胄曹、监察御史、给事中、中书舍人、太常少卿等职,迁工部侍郎,其父苏瑰死后袭...

在古代试婚格格是做什么?为何很多宫女都愿意做?

在古代试婚格格是做什么?为何很多宫女都愿意做?

试婚在封建的古代是一种习俗,今天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在中国古代封建社会,社会等级的森严,注定了人们会被分为三六九等,有些人出生于富贵人家,甚至是皇家,一生吃穿不愁,而有些人,出生于穷苦人家,甚至要成为他人的奴才。在皇宫之中,这种地位的区别更加明显,宫女和公主的待遇完全不一...

古代十大美男之一,宋文公是怎么当上国君的?

古代十大美男之一,宋文公是怎么当上国君的?

古代十大美男之一,宋文公是怎么当上国君的?下面历史网小编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相关内容。宋文公名叫公子鲍,春秋时期宋国的第24任国君。祖父是大名鼎鼎的宋襄公,父亲是宋成公,哥哥是宋昭公。由此看来,宋国大多采用父传子的继承方式。可是到了他这一辈,却是兄传弟,这是为什么呢?他的国君之位是抢来的,而且是祖母帮...

古代兵马俑到底是什么制作的 真的是用真人浇筑而成的吗

古代兵马俑到底是什么制作的 真的是用真人浇筑而成的吗

还不了解:古代兵马俑的读者,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兵马俑是否用真人烧制?一具兵俑裂开后,千古谜题终于真相大白一派诚心护帝灵,谁言土偶不无情。——《兵马俑》坐落在陕西,距离西安三十七公里的临潼区东,有一座世界闻名的博物馆,它就是被誉为“世界第八大奇迹”的秦始皇帝陵博物院,相...

古代众多皇帝中,哪些人的帝位是通过弑父争夺来的?

古代众多皇帝中,哪些人的帝位是通过弑父争夺来的?

在我国古代,地位最高、权力最多的就属皇帝了。下面历史网小编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相关内容。在权力的诱惑下,古代弑父的人的确有不少,但弑父之后且称帝的,虽然有但并不多见,而且全部出现于乱世当中,大一统王朝有个别疑似案例,但并没有直接有力的证据予以佐证。我所知道的,杀父且成功称帝的有以下五人(杀死皇帝但未称...

古代皇位向来有长子继位的制度 成吉思汗为何传位三儿子

古代皇位向来有长子继位的制度 成吉思汗为何传位三儿子

还不了解:成吉思汗的读者,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古代有长子继承王位的制度。成吉思汗为什么要把皇位传给三儿子?提到成吉思汗,我们会想到主席的诗句“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知弯弓射大雕”。主席为什么对他做出这样的评价?可能是看了成吉思汗的继位实践之后吧。古代皇帝向来有长子继位的制...

发表评论

访客

看不清,换一张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和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