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中国历史 > 正文内容

止戈为武是什么来历?它的本质是什么?

中国历史6年前 (2018-10-26)170

止戈为武出自《左传·宣公·宣公十二年》,“武”字是“止”“戈”两字合成的,所以要能止战,才是真正的武功。后来也泛指不用武力而能化干戈为玉帛,才是武术的更高境界。下面历史网小编为大家带来详细的文章介绍。

公元前597年,楚庄王率军攻打郑国,中原霸主晋国率军救援,双方在邲地(今河南郑州北)展开争夺,但晋国将帅不和,战和意见不一,部分军队渡过大河后退,部分军队在河一边犹豫应战,于是晋国遭遇一场耻辱的战败,暂时失去了霸主地位,历史上称这一战为“邲之战”,楚庄王因而一战称霸。

战争之后,楚国的天下第二潘党(天下之一是楚国的养由基),建议楚庄王把晋军尸体堆积起来,筑成一座大“骨髅台”(叫做“京观”),作为战争胜利的纪念物,借此炫耀楚国武力,以震慑诸侯。

楚庄王却不同意,说战争目的不是宣扬暴力,而是为了禁止 *** ,给百姓带来安定生活,从“武”的文字上来说,是由“止”和“戈”两个字组成,“止戈”才能为“武”,止息兵戈才是真正的武功。《左传·宣公十二年》记载:楚庄王说“非尔所知也。夫文,止戈为武。”这是止戈为武的始文。

止戈为武是什么来历?它的本质是什么?

别看楚庄王说的大义凛然,但纵观春秋战国,楚国一直都是好战之国,灭人国绝人祀,楚国庞大版图的背后是无数国家的灭亡。而且,春秋时期楚国一直被中原诸国认为是蛮夷,原因之一就在于楚国不遵守规则,包括战争礼仪。

因此,楚庄王说的“止戈为武”,用现在的话说叫政治作秀,更重要的是,楚庄王说“夫文,止戈为武”,武字真的是止戈两个字组成吗?

02:甲骨文颠覆传统认知

甲骨文中的“武”,是上下结构,上部是一把戈,下部是一个止,两者合一为武(见下图)。如果不看甲骨文中的“武”字,可能会觉得止戈为武没有错,但问题在于,甲骨文中的“止”,并非现在“止”的意思。

所谓“止”,甲骨文中是一只脚(足)的形象,引申为脚趾,这些意思后来写作“趾”。徐灏在《说文解字注笺》中说,金文中“手”只列三指,代表手掌之形,“止”也同样,只列三指,代表足趾之形,所以不太容易直接看出“足”的意思。

总而言之,“止”的本义是“脚”,脚用来走路,而走路自然有一定的目的地,于是“止”便引申出“至、到”的意思,到达目的地之后自然不再走了,所以“止”又有了“停止”的意思,大约在商周交替时期“止”有了停止的意思,《易·蒙卦》说“山下有险, 险而止”。可见,中国文字真的博大精深,每一个文字的背后都有悠久的演化历史和丰富的想象力。

通过“止”字含义演变可知,“武”字出现之初,不可能是止戈为武,反而更为攻击性,本意应该是征伐 *** ,即持着兵器戈行军打仗。

文字学家于省吾一语道破“武”字真相:“武从戈,从止,本义是‘征伐 *** ’。征伐者必有行动,‘止’即表示行动也;征伐者必用武器,‘戈’,即武器也。”当时,古人一旦用武,压根没有什么后世的止戈为武之说,背后充满了暴力。

止戈为武是什么来历?它的本质是什么?

东汉许慎《说文解字》中注释“武”字时,引用了一段典故:“楚庄王曰:‘夫武,定功戢(收敛、停止之意)兵,故止戈为武。’”或许许慎没有见过甲骨文,误解了武字本意,或许许慎怀有文人情怀,认为天下应该息武,劝诫武人不要滥用武力,故意这么说。至于楚庄王这么说,可能是借题发挥、政治作秀,可能是误解了“止”的本意。

因此,用“止戈为武”来解释武字,虽然富有哲理,也对中华文明产生了深远影响,但从文字本意上来说却是错误的。

鲜为人知的是,“武”字还有舞蹈之意,是周朝贵族用于祭祀的“六舞”之一,颂扬周武王战胜商纣王的乐舞,《论语·八佾》中说“子谓《韶》,‘尽美矣,又尽善也。’谓《武》,‘尽美矣,未尽善也。’”所谓八佾(yì),即八行八列,天子才有资格使用的舞蹈规格。

与之相关的是,“武”字还是一种金属打击乐器,《礼记·乐记》:“始奏以文,复乱以武。”东汉郑玄解释:“文谓鼓,武谓金也。”

可见,“武”与“舞蹈”息息相关,那么两者究竟是什么关系呢?有学者认为,武的舞蹈意义应该早于征伐意义,原因很简单,上古先民使用简陋的武器狩猎,围着猎物跺脚呼喊,将猎物赶到陷阱中猎杀,在这一过程中产生了原始的劳动舞蹈,之后演化为巫师舞蹈,甲骨文中的“武”是上戈下脚,未必是行军征伐,还有一种解释是手持兵戈跺脚,即是对上古狩猎场景的原始舞蹈再现。也就是说,武字的造字思维逻辑渊源,还可能是手持兵器跺脚,到了兵戈出现之后,就用戈与脚来表现原始狩猎场景。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追风历史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s://lishi.okwc.net/201810/217397.html

“止戈为武是什么来历?它的本质是什么?” 的相关文章

历史上陈胜、吴广起义只维持了短短几个月的时间,是为什么?

历史上陈胜、吴广起义只维持了短短几个月的时间,是为什么?

大泽乡起义,是秦末农民战争的一部分,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平民起义。说到这个大家都会想到什么呢秦朝末年,陈胜、吴广在大泽乡揭竿而起,“王侯将相宁有种乎!”的呼喊声响彻千年回荡不绝,但是短短六个月的时间,吴广、陈胜先后被杀,虽然他们揭开了秦末农民起义的序幕,但是他们的迅速败亡也令后人唏嘘感叹。小编...

历史上的关羽是什么样的人 关羽最后为何不得善终

历史上的关羽是什么样的人 关羽最后为何不得善终

关羽为何不得善终?正史上的关羽是个什么样的人,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关羽,号称“万人敌”,雅号“美髯公”,是汉末三国时期的名将,曹操对他爱不释手,刘备的左膀右臂,为何晚节不保,落到被斩首。说起关羽,大家第一个想到的是什么呢?过五关斩六将,温酒斩华...

要是没有多尔衮 清朝能攻破山海关统一中原吗

要是没有多尔衮 清朝能攻破山海关统一中原吗

对如果没有多尔衮,清朝是否还能攻破山海关,继而统一中原?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对于清朝的建立来说,多尔衮绝对功不可没。而如果没有多尔衮的话,满清照样有机会入关,只不过过程会坎坷很多。多尔衮绝对算得上是一位杰出的军事家和政治家,十四岁就被封为贝勒,跟随父亲努尔哈赤南征...

演义中刘备丢荆州失关羽 刘备怎么做才能避免这个结果

演义中刘备丢荆州失关羽 刘备怎么做才能避免这个结果

对《三国演义》中,刘备怎么做才能避免荆州失守,保住关羽一命呢?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刘备实在是大意了啊。虽然是关羽大意失的荆州,但刘备实在也有失察之过。当日,汉中之战已经结束两月,刘备这面惨胜。但是汉中人口多被曹操迁入中原,刘备也没有发起陇西之战进一步占领陇右诸郡。...

楚成王的一生是什么样的?他最后的下场是怎么造成的?

楚成王的一生是什么样的?他最后的下场是怎么造成的?

楚成王,春秋时期楚国国君,在位时间是公元前671年―公元前626年。历史网小编为大家带来相关内容,感兴趣的小伙伴快来看看吧。楚成王是位强国富民的国君,他在位时,不仅励精图治,还开疆拓土,并敢于叫板春秋霸主齐桓公,还打死了另一个霸主宋襄公。楚国因为他的缘故,愈发强盛。然而,他最终却上吊自杀了。这是怎么...

刘禅真的是扶不起的阿斗吗 刘禅是一个什么样的皇帝

刘禅真的是扶不起的阿斗吗 刘禅是一个什么样的皇帝

今天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刘禅真是扶不起来的阿斗吗?他真的是一个“乐不思蜀”的皇帝吗?的故事,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历史网小编一起看一看。刘禅真的傻吗?我们常说:扶不起的阿斗!这里的“阿斗”指的就是刘禅。其说他傻无非就两件事,一件是蜀汉面对的邓艾的孤军,居然投降了。而另外一件指的就是乐不思蜀。咱们今天就...

萧衍的一生为何会与佛寺纠缠不清?真相是什么?

萧衍的一生为何会与佛寺纠缠不清?真相是什么?

萧衍,梁高祖武,南北朝时期梁朝政权的建立者。今天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这篇文章,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看一看。南朝梁武帝萧衍,字叔达,小名练儿,南兰陵中都里人,据说是汉相国萧何的二十五世孙。萧衍生于南朝宋大明八年(公元464年),据史书记载,他生于秣陵县同夏里三桥宅,他生而奇异,两胯骈骨,顶上隆...

明朝时期朱元璋封赏的六个国公分别是哪些人?

明朝时期朱元璋封赏的六个国公分别是哪些人?

朱元璋,原名朱重八,明朝的开国皇帝。历史网小编为大家带来相关内容,感兴趣的小伙伴快来看看吧。明洪武三年(公元1370年),明太祖朱元璋大封开国功臣,其中,封了六个国公,这是异姓臣子活着时最高能得到的爵位了。他们分别是:李善长韩国公,徐达魏国公,李文忠曹国公,冯胜宋国公,邓愈卫国公,常遇春子常茂郑国公...

发表评论

访客

看不清,换一张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和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