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鼎立后蜀汉的实力最弱 诸葛亮为什么还要进行北伐
今天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准备了:蜀汉北伐,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快来看看吧!三国之中,蜀汉的实力最弱,诸葛亮为什么还要北伐?诸葛亮心里是怎么想的?
公元228年正月,蜀国丞相诸葛亮从汉中启动了之一次北伐,而在此后的七年时间里,他总计5次北伐曹魏,但还有一次是对魏军进攻的反击,因此说是“六伐曹魏”也不为过。
然而,无论是哪一次北伐,最终都没能将曹魏拿下,损兵折将不说,诸葛亮最后还“出师未捷身先死”在了五丈原,北伐大业就此搁浅。
虽然后面有姜维十伐中原,但最后也没能取胜,蜀国最终还是被灭了!
实际上,在三国鼎立之后,魏、蜀、吴三国的实力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其中以曹魏最强、孙吴次之,蜀汉最弱。何出此言呢?
图 | 魏、蜀、吴三国地图
在诸葛亮北伐时,天下14州中,曹魏一国就占据10州,其疆域北至山西、河北及辽东;东至黄海,西至秦陇;
而吴国有扬州、荆州和交州三州,其中荆州和扬州还是曹魏和孙吴两家共有,曹魏分别占据这两州的北部地区。
而自从蜀汉丢掉荆州数郡之后,就只剩下了益州一州之地。
要了解,在那个年代,人口可是比领土还更重要的国力衡量标准,仅有一州之地的蜀汉,万不能与曹魏和孙吴相提并论。
据记载:蜀汉灭亡时只有28万户、94万人;而孙吴灭亡时有52.3万户、230万人;曹魏更多,其人口有66万户、443万人。
当然,尽管这一数据很有可能因为统计口径的原因而被缩小了,但这在彼此的相对实力差方面,还是比较有参考价值的。
而通过这些数据我们不难看出,孙吴的人口只有魏国的一半左右,而蜀国的人口却连魏国的四分之一都不到。
人口数量上的差距直接就反映到了军事实力之上,在当时,人口与大军的比例基本是一致的。
在蜀汉灭亡时,其全国大军规模也就10万人左右;当然了,在诸葛亮北伐中原时,蜀国还处于国力鼎盛时期,因此其大军规模也必定会大于这个数。
孙吴灭亡之时,其大军规模有23万人左右;而曹魏灭蜀前的大军数量却已高达50余万人,即便是考虑到曹魏后期元气恢复,但在诸葛亮北伐时,曹魏大军的规模也不会少于40万人。
因此,从大军规模上来说,即便是蜀吴两国同盟北伐曹魏,也不一定能取胜,而蜀国仅凭一己之力单挑战胜魏国的几率,就更小了!
也许你会说诸葛亮神机妙算,凭着他的聪明才智,一定能想方设法来弥补兵力上的不足。当然,我们不否认诸葛亮确实很聪明,但曹魏偌大个国家,难道还找不出一个能与之对垒的人出来吗?
暂且不说当时还有司马懿这个大“克星”,“三个臭皮匠”不也能顶个诸葛亮吗?
图 | 诸葛亮——剧照
所以你看,在诸葛亮北伐的时候,蜀国的基本国情就是一个字——穷!
而身为蜀汉政权的主要缔造者之一,诸葛亮不可能不了解这一切。而实际上,当时的他已然陷入了一个无法自拔的历史悖论之中,在打与不打之间反复纠结!
因为如果北伐的话,单凭蜀国一国之力,是无论如何也打不过魏国的,两者在军事实力根本就不是一个数量级的。
蜀国原本兵力就不足,且在复杂条件下的进攻战往往就需要数倍于敌的兵力才能实现,历史上以少胜多的战例固然存在,但不到万不得已,是没有人愿意以少量兵力去与敌作战的。
不仅如此,蜀国的经济实力,尤其是粮草的供应也很难支撑长期的战争,关于这一点,诸葛亮六次北伐皆铩羽而归就是很好的说明。
更何况,与比自己强大的敌人作战,蜀国必定只能是穷兵黩武,其国力必然将在一次又一次的战争中不断消耗殆尽。
可如果不北伐呢?蜀国是不是就能真正做到偏安一隅,以保百年之和平呢?
笔者认为也不尽然!
如果不北伐,蜀国和魏国进行和平竞赛,无疑是毫无胜算的。如果不在短期内通过北伐战争以达到扩张领土和人口之目的,那么从长远来看,蜀国必然也只能是死路一条!
因为总体而言,时间是站在魏国这一边的,只要能得到一定时间来休养生息,那么其就能恢复因连年战争而凋敝的国民经济。而有着先天体量优势的魏国,其必定与蜀国的实力越拉越大!
刘备“三顾茅庐”时,诸葛亮曾表示益州之地非常富庶,其“沃野千里,天府之土”。但实事求是地说,诸葛亮对其富庶程度的估计明显过高了,尤其是在大量的外籍人口涌入之后,益州甚至一度出现过缺粮的问题。
比如在诸葛亮执政后不久就出兵南中,其中原因固然是维护国家之一统,但其更大原因就是为了解决当时蜀国国内的粮食问题。
在刘备等人尚未进入到汉中之地前,益州也许是《隆中对》里的“沃野千里”,但在诸葛亮北伐之时,益州之地已经是《出师表》中的“益州疲弊”了。
所以我们甚至还可以这样认为:《隆中对》中的“沃野千里”,只是纵横家式的政治想象;而《出师表》中的“益州疲弊”才是一个政治家基于对现状的冷静分析。
所以,诸葛亮选择北伐,着实也是无可奈何之举,长期的和平竞争,蜀国与魏国的差距将会越来越大,而最后等待蜀国的,也只能是两个字——灭亡。
因为自古以来,还没有哪个国家能真正做到“偏安一隅”,蜀国自然也不例外。
而事实上,魏国对于自身的国力,以及优势所在也有着非常清晰的认识!
从两国间开展的战争次数来看,从曹丕称帝到蜀国灭亡这一段时间里,魏国只对蜀国发起过两次进攻,而蜀汉对魏国却多达十六次,其中诸葛亮六次,姜维十次。双方的进攻次数相差悬殊,且与各自的国力强弱形成反比。
对于曹魏来说,战争是不利于国家之发展的,必须停止兵戈,与民更始。曹魏四朝重臣孙资曾对魏明帝曹叡说过:
“但以今日见兵,分命大将据诸要险,威足以震慑强寇,镇静疆场,将士虎睡,百姓无事。数年之间,中国日盛,吴蜀二虏必自罢弊。”
孙资此言,最后果然成为了曹魏之基本国策!
而这也就是说,在军事上主要以防御守备为主,不主动对外发起战争,且注重休养生息、与民更始,以期逐步形成对吴蜀两国的压倒性优势。
再怎么说,时间始终是站在曹魏这一边的,蜀国想破局,也只能选择北伐这一条路,以赢得更多的土地和人口。
正因如此,在蜀国的十多次北伐过程中,曹魏始终采取的态度都是一个字——守!而这一个“守”字包含的内容可就多了,既有坚守不战,也有守护既定国策之意,司马懿与诸葛亮对阵,其采取的实际上就是这一方式。
就像王船山在《读通鉴论》中说的那样:
“孙资片言定之于前,而拒诸葛,挫姜维,收效于数十年之后,司马懿终始所守着此谋也。”
图 | 司马懿——剧照
所以,如果你是诸葛亮,试问你能不为此而感到揪心吗?他在《后出师表》中说道:“不伐贼,王业亦亡,惟坐而代亡,孰与伐之?”
简单翻译一下就是:不去讨伐敌人,王业也是要败亡的;是坐而待毙,还是主动去征伐敌人呢?
实际上简单来说就是——“打是找死,不打就是等死”。虽然都是死,但两者的结局很可能不同,因为打的话还有一线生机,而不打的话,那结局就毫无悬念了——必死无疑!
因此,与其坐以待毙,还不如奋力一搏!俗话说得好:“搏一搏,单车变摩托;拼一拼,汽车变飞机。”再者,万一拼成功了呢?
当然,诸葛亮在提倡北伐的时候也为自己留了一手,那就是“至于成败利钝,非臣之明所能逆睹也”。
即至于北伐曹魏、兴复汉室究竟是成功是失败,是顺利还是困难,那以我的智力是不能预见的。
其实说白了就是:“曹魏很强大,但我们必须打,因为只有这样做才有可能确保我蜀国之和平,但我丑话说在前头,最后能不能打得赢,我是不了解的,你皇帝也不能怪我。”
所以综上所述,我们便可以得出一个结论:诸葛亮明知魏国很强大,但却毅然选择北伐,其中最重要的一点原因,就是要以此来保持蜀国之长久安定。
因为从当时天下的局势上来看,时间是有利于魏国,而不利于蜀国的,两家长期和平发展,最终只会让魏国越来越强大。
如此一来,魏国必将形成对蜀国以压倒性之优势,果真到那时,蜀国就是想反抗也来不及了。
而现在天下初定,且曹魏刚经历连年战争国内相对比较虚弱,正是出兵讨伐的较好时机。纵然曹魏强大,但以当时蜀国之实力,还是能与之拼一下的,至于能不能取胜,那就只能听天由命了。
但对于诸葛亮这样拥有远大战略眼光的政治家来说,北伐曹魏已经是势在必行了。就这样,诸葛亮开启了他人生中的六次北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