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古代战争中,粮食起到了什么样的作用?
古话讲“兵马未动,粮草先行”,一场大仗要想打赢,粮食和物资必须提前准备好。这是今天历史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的文章,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
战国时期,长平之战爆发,赵军40万人因为粮草不济而选择突围,最终惨败。秦朝末年,项羽派兵断了秦军粮道,取得了“巨鹿之战”的胜利。三国时期,官渡之战,曹操火烧袁绍军粮,袁绍大败,曹操从此称霸北方……这样的例子不胜枚举。《孙子兵法》也曾说:
日费千金,然后十万之师举矣。
一、以粮为先:粮食对战争双方重要性
在中国古代,冷兵器为主的战场,粮食是军队后勤保障的关键。“粮食”在这里有两层意思,之一是狭义的粮食,指士兵们日常食用的食物。第二是广义的粮食,不仅包括士兵所能果腹的所有东西,还包括战马所使用的草料。
关于粮食对战争的重要性,在中国古代诞生许多至理名言,如《兵法百言法部粮》说道:
食者,民之天,兵之命。
南宋著名的诗人辛弃疾曾在《稼轩集钞存》中提出,
用兵制胜,以粮为先。
为何粮食在战争中如此重要呢?实际上,总结下来,有四点原因:
之一,人是铁饭是钢,只有粮食才能够维持战士们的生命。
第二,战士们只有吃得饱,才能发挥出气力,维持战斗力。若都饿得手无缚鸡之力,则战必败 。
第三,充足的粮食,对于一支军队来说,能够提升士气、让士兵没有后顾之忧。
第四,充足的粮食,能够让战略部署更加从容,可速战、也可缓战、可正面迎敌,也可以围攻让对方消耗。(下图为古代军中的鐎斗,可以用来分发粮食,也可以用来煮饭)
司马迁在《史记·张仪传》中说:
兵不如者勿与挑战,粟不如者勿与持久。
意思是,如果你的粮食不够多,你不要和对方打持久战。正是因为粮食对战争极其重要,因此粮食的后勤保障,就更加让战争双方重视。若是前方打仗,因为粮食没有运到,数十万将士嗷嗷待哺,那这仗没法打。不仅是在进攻时,在防守时也同样需要大量的粮食。《管子》曰:
地之守在城,城之守在兵,兵之守在人,人之守在粟。
意思是,城池的守卫,虽然在于兵,但归根结底,还是在于粮食。在东汉末年,曹操对军粮的重要性有着深刻的理解,不仅在官渡之战中火烧袁绍的粮库,还采用谋士枣祗和韩浩的建议,让流民和士兵参与屯田,以至于曹操的军粮充足,为曹操扫平北方,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以粮为先”是中国古代军队后勤保障体系的更大特点,这条铁律至今不变。
二、师行粮从:粮食储备的必要性
粮食固然重要,但在战场上,若国库本身就无粮食,岂不悲哀?所以,接下来要说道的是粮食的储备。
早在距今3000多年的周朝,就有了军粮的储备制度。国家要想备战,必须要做好军粮的储备,若国库空虚,不管是主动的战争还是被动的战争,都没有底气打赢。《管子》云:
有积蓄则久而不匮。
因为,粮食不是及时产物,它需要通过耕种、成长、收获、征收和加工,这个周期少则半年,多则更长。民以食为天,再加上劳动人民自己还要留部分粮食果腹,若遇上灾荒年月,不一定能够承担上缴的税赋,因此,适当的军粮储备,才能保证战争中有充足的粮食。
为了做好粮食的积蓄,古代采用两个途径:
之一,“积委”制度。从周朝开始,历代王朝就建立了“积委”制度,《周礼》记载:
凡国野之道,十里有庐,庐有饮食 ;三十里有宿,宿有路室,路室有委 ;五十里有市,市有候馆,候馆有积。
也就是说,沿途的这些“委积”机构,平时积蓄粮食,若遇到战事,都作为战时的储备粮。
第二,个人储备。也就是说,为了防止粮草不济的情况,士兵的身上也要带粮食,因此有“人持干粮三斗,可用数旬”的说法。
但是,战场上也有极端的情况,如果真遇到前方鏖战,后方粮草运送不来的情况,也有“食一切可食之物”的,包括各种野菜果子,甚至宰杀战马为食的。
在元朝末年,群雄并起,徐寿辉、张士诚、方国珍等争夺地盘,朱元璋的谋士朱升给朱元璋提出九字方针: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一方面让朱元璋“缓称王”,以免成为众矢之的,另一方面提醒朱元璋“广积粮”,为此后统一天下做准备。正是朱升的这九字方针,奠定了朱元璋建立大明朝的基础。
三、师行粮从:粮食的运输的关键性
有了粮食储备,若粮食运送不到前线,一切都是徒劳的。在战场上,粮食的运输至关重要,有“师行粮从”的说法,军队走到哪里,粮食就要送到哪里。因此,军队除了前方有战士在拼命,还要在后方设置运粮官和运粮渠道,保证粮草的补给。
古代没有机械,运输全靠人力和畜力,再加上道路条件恶劣,长途的运输十分艰巨,若再遇到恶劣的天气等,前线将士们恐怕难以为继。
因此,中国古代的军事思想中,对运输保证极其重视。《孙子兵法》云:
国之贫于师者 :远师者远输,远输则百姓贫。
南宋末年,蒙古人围困襄阳,襄阳城内本来储备了大量的粮食,可是因为蒙古人围困日久,无法坚持,城外的军民趁着汉水上涨的机会,将粮食送到城内,解决了城内的军士们的饥荒。可见,粮食运输的关键性。
需要特别强调的是,古代的粮草运输,有一个很容易被忽视的问题,那就是运粮者在路上本身是要消耗粮食的,毕竟,他们也要吃饭。也就是说,运粮的路途越远,不仅在运输时间上没有优势,在运输重量上也会消耗更大。对此,在《十一家注孙子》中,曹操曾说:
六斛四斗为钟,计千里转运,二十钟而致一钟于军中也。石者,一百二十斤也。转输之法,费二十石得一石。言远费也。
意思是说:以六斛四斗为一个单位,若需要将粮食送到1000里的距离,每送20个单位,就要消耗1个单位。也就是说,每1000里要消耗掉5%的粮食。这还是在顺利的情况下,若遇到天气、道路等原因,损耗更大。《三略》中就曾说道,运粮其实就是在减少百姓的口粮,很多时候,若战争和运输消耗的粮食过大,民众饥饿,就会造反。
可以说,中国古代的军队粮草运输是十分困难的,为了解决这些困难。古代发明了戍边的士兵屯田等制度,以减轻粮食运送的压力。但在荒漠作战等特殊地理环境下,粮食运输还是要提前解决,才能保证己方的胜利。明朝永乐年间,明成祖朱棣五次出兵漠北,都能乘胜而还,就是因为明朝在粮食运输方面下了很大的功夫。
随着时代的发展,古代军事中的粮食运输,也在在发展,例如到了明清后期,朝廷积极发展漕运,漕运的发展让粮草运输的速度和数量大大增加。
四、断其粮道:粮道侵袭的相互性
粮食的运输,除了要克服人力消耗、粮食损耗、道路、天气挑战外,还要应对另一个风险,那就是敌军的偷袭。古代战争中,有一个扼敌人咽喉的战术,叫“断其粮道”,因为一旦敌方失去了粮食的持续供应,军心将会大乱。但“兵者,诡道也”,你能断敌军粮道,敌军也能断我们的粮道,所以说,粮道的保护,是军事上的必修课。
《草庐经略》曾指出:
夫粮饷之道,系吾军咽喉,存亡通塞,成败攸关。长虑却顾,岂容怠缓!
可见粮道之关键,特别是大军侵入敌人境内的时候,因为粮道要伸到敌境之中,被袭击的可能性就很大。
所以,古人在运粮时一般采用以下几种 *** ,来避免粮道被断。
之一,派重兵保护,这个是常用之法。强大的军力可以抵抗敌方的袭击,但对己方来说,也是沉重的负担。
第二,派大量的军探,在运粮途中,派出大量的军探,将周围的地形、敌人的情况全部摸清楚,以避免被袭击。这种 *** ,虽然负担较轻,但古代没有高科技侦查设备辅佐,军探的侦查难免有错漏,有时候反被对方利用,造成损失。
第三,使用掉包计等方式,但这也不是常法。还有一种,如《孙子兵法》所言,干脆不带粮食,靠夺取对方的粮食来生存。如汉武帝时期的名将霍去病,就采取这种方式来突袭匈奴,但局限性较大。
整体来说,军粮的运送之路,确实十分凶险。因此,在中国古代的兵书上,对如何“保护粮道”很少论述,却对“断其粮道”的论述较多。例如,楚汉之争时,刘邦让萧何镇守关中,源源不断地为自己输送粮食。而派彭越断掉项羽的粮道,将项羽逼入绝境。
五、古代军队的粮草保障对我们的启示
中国古代军事的后勤保障包括粮食、兵器、衣物、战马、药品等多方面,但粮食的保障居首位。通过论述,粮食保障体系可以给我们三点启示:
之一,有助于我们对古代历史战争的持续研究。了解中国古代军事的粮食保障体系,有利于全方位了解古代的战争,为我们研究古代历史战争提供了新的思考。
第二,对于商业领域有一定的借鉴作用。在世界大格局下,贸易战、金融战络绎不绝,中国古代战争中的粮食保障体系,可以应用于非军事的其他领域,为我们“保护自己”提供新的思路。
第三,在军事领域的直接应用,这方面不做具体论述。
中华文化博大精深,随着古代王朝的更替,中国古代军事文化更加凸显其魅力。希望借助于本文,让更多的读者了解中国历史战争中的粮食保障体系。在建军节之际,祝福祖国更加繁荣富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