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中国历史 > 正文内容

一夫当关,万夫莫开 函谷关对秦国到底有多重要

中国历史6年前 (2018-10-29)160

今天历史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古代函谷关,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古代函谷关到底是什么样的?这个地方到底有做重要?秦国对这个地方到底有多重视?

“双峰高耸大河旁,自古函谷一战场”,函谷关历朝历代都是兵家必争之地,它是破关者眼前的“天开壮关”,它是守关者的信心增幅器。

贾谊在《过秦论》的开篇就提到函谷关:“秦孝公据崤函之固……”,此处的“崤函”指的就是崤山和函谷关。秦国君臣得崤函以固守,令天下诸侯束手无策。即使是各国诸侯会盟,以十倍之地,百万之众也无法叩开秦国设置的关卡。

秦国不费一刀一箭,仅凭着天险壮关就使其余诸侯陷入合作的困境,反而秦国抓住时机逐个击破,从关中地区进入华中地区。

一夫当关,万夫莫开 函谷关对秦国到底有多重要

函谷关

秦国从众多诸侯国中脱颖而出,离不开的是商鞅变法之后让秦国国力大增,而其他诸侯国倒行逆施,内斗不断,国力逐渐损耗,此消彼长之下,秦国很快就能占据上风。

但除此之外,秦国地形造就的天然屏障为其提高了国防实力,崤山和函谷关一方面限制了秦国和其余诸侯国的交流与合作,但也为秦国阻挡不少进攻势力。可以说,秦国在崤山和函谷关的保护下,才得以休养生息,壮大自身。

那么 “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函谷关为何如此坚固?

函谷关之战

有席卷天下之意的秦国让韩国、魏国、赵国等诸侯国大为忌惮,权衡利弊之下,赵国、楚国、魏国、韩国、燕国决定合作缔结联盟,集众国之力以功秦。

公元前318年,五国联军进攻秦国,因企图从义渠国取道然后侧击秦国的计谋被秦国化解,五国联军只能退而求其次,集结大军攻打函谷关。

五国中只有赵、韩、魏三国拼尽全力攻秦,三国之师既无法一举拿下巍巍函谷关,也无力对抗秦国大军,被击败之后,五国联盟也随之瓦解,纷纷撤退至修鱼,然后解散。

在这次五国联军攻秦之战中,函谷关的攻难守易优势便体现出来了。秦国开关以应敌,五国之师逡巡不前,进退两难。

函谷关也被称为“关中咽喉”。它位于河南三门峡的灵宝市,处在豫西通道上,这个通道是沟通东西的主干道,因三门峡的黄河天险,它也就成为战国时期唯一一条能便捷进入关中地区的通道。

一夫当关,万夫莫开 函谷关对秦国到底有多重要

函谷关之战

“关在谷中,深险如函”八个字很好地形容了函谷关的两个特点:“狭和险”。函谷关在黄河绝涧和高山之间,关道狭隘难以行军并车,“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之名绝非浪得。

函谷关的关道极其狭窄,峭壁峰岩无法攀爬,谷底宽度只能容忍一车一马通过,有“车不分轨,马不并辔”之说。如此一来,想要从侧腹和背后打开函谷关的难度极大,只能从正面猛攻。但在古代冷兵器时代,城门固若金汤,正面攻防战就是一个漫长的拉锯战和心理战。

查看秦函谷关的复原图时就能体会到,函谷关在两侧高原的合拱之下,激荡出一种雄浑之气,进攻函谷关的大军在这种压迫气势下,自信心立刻就被动摇。真正令人感到恐怖的是未知。站在函谷关前,信心不足,还要揣摩关内究竟有着何种凶险,心理战上首先败下阵来。

所以,秦国凭借着自身强大的军事实力和天然屏障,打败战国六雄,完成一统绝不是偶然的。无论是楚、齐还是其余诸侯国,他们要想遏制住秦国的“囊括四海之意,并吞八荒之心”,都必须想尽办法攻下“关中咽喉”,到达关中平原腹地。

但很显然,其余诸侯国受各种因素的影响,始终没能合力拿下函谷关。

一夫当关,万夫莫开 函谷关对秦国到底有多重要

函谷关

后勤补给线

古代战场上讲究“兵马未动,粮草先行”。粮草是影响古代战争胜利的重要因素。比如,官渡之战中,曹操夜袭乌巢,将袁绍的粮草烧了个七七八八,这是官渡之战局势扭转的重要一环,奠定了曹操胜利的基础。粮草如此重要,那么运粮线就相当于古时大军的补给线。

函谷关在古代战场上成为军事重地的原因之一就和运粮线有关。

想要拿下函谷关就必须做好万全准备,尤其是后续粮草的补给。古代战争往往倾注全国之力,招募壮丁上战场就意味着耕地的劳作主力失去大半,粮食产量自然锐减。而战争往往会持续几月甚至几年,前线战士需要粮食补给,一减一增,除非国力强大,不然难以维持。

函谷关背靠关中平原,加之守城兵力远少于攻城兵力。因此对于守住函谷关的一方来说,粮草的压力不会那么大。

相反地,攻城的一方疲行千里,舟车劳顿,将士们的士气在看见巍峨的函谷关之后肯定受挫,久攻不下之后雪上加霜。如果这时粮草再无法供应上的话,军心肯定涣散。

一夫当关,万夫莫开 函谷关对秦国到底有多重要

曹操

想要快速补给前线,运粮路线需要经过多方考量。前面讲到,战国时期连接东西的主要通道因受秦岭和黄河所限,最后只剩下豫西和豫北两条通道。

其实,从豫北通道抵达关中平原在理论上是可行的,但是大军尚且能够克服险峻地势,但供给前线的粮草没办法攀越崇山峻岭。考虑到粮草辎重的运送需要选择节省人力物力和及时的方式,那么只能将豫北通道排除在外了。

因此,豫西通道显得格外重要,处在豫西通道上的函谷关的身价自然也水涨船高,成为攻受双方争夺的焦点。

一夫当关,万夫莫开 函谷关对秦国到底有多重要

关中平原

汉魏函谷关

实际上,函谷关有三处,分别是秦关、汉关和魏关。前面所讲的函谷关之战指的是秦关。历史的车轮滚向汉代时,函谷关有了新变化。首先是汉武帝向东迁移函谷关数百里,这直接造成了函谷关地位下降,潼关地位上升的局面。

汉末时期,曹操为了方便转移兵马粮草,在距秦关约五公里的位置修建了魏关,成为西安到洛阳的重要干道。

一夫当关,万夫莫开 函谷关对秦国到底有多重要

函谷关

但很惋惜的是,汉关惨遭遗弃,魏关在抗日时期毁于战火后又被三门峡水库淹没。

不复存在,如今坐落在灵宝市的函谷关是依据秦时的遗址修建而成的。它不仅承载了古时的战争记忆,还为来游者倾诉着中原腹地和西北地区文化、经济的交流融合,“天开函谷壮关中,万谷惊尘向北空”!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追风历史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s://lishi.okwc.net/201810/217863.html

“一夫当关,万夫莫开 函谷关对秦国到底有多重要” 的相关文章

宇文忻是什么人?他反隋的原因是什么?

宇文忻是什么人?他反隋的原因是什么?

宇文忻,字仲乐,北周,隋朝名将,今天历史网小编带来了一篇文章,希望你们喜欢。大象二年(580年),北周丞相杨坚专权而导致三总管之乱爆发。宇文忻身为平灭北齐的名将,选择支持杨坚而大败相州总管尉迟迥,为隋文帝篡周建隋扫平了障碍。既然宇文忻为隋朝建立立了大功,为何又要反隋呢一,出身名门宇文忻出身鲜卑贵族,...

诸葛诞:三国时期曹魏将领,他担任过哪些职位?

诸葛诞:三国时期曹魏将领,他担任过哪些职位?

诸葛诞(?—258年),字公休,琅琊郡阳都县人。三国时期曹魏将领,西汉司隶校尉诸葛丰之后。今天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准备了相关内容,感兴趣的小伙伴们一起看看吧。诸葛诞在仕途中几经沉浮。嘉平三年(251年),迁镇东将军、扬州都督,受封山阳亭侯。带兵攻打东吴,失利于东兴之战。后配合大将军司马师平定毌丘俭、文钦...

高平陵之变后孙资是什么结局?司马懿为何没有清算他?

高平陵之变后孙资是什么结局?司马懿为何没有清算他?

公元249年,司马懿家族为了从曹爽集团手中夺取魏国政权而发动了一次政变,史称“高平陵政变”。 这是今天历史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的文章,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景初二年(238年),魏明帝曹叡病重,向心腹孙资与刘放询问托孤大臣人选,二人于是极力推举曹爽为辅政大臣。正始十年(249年),司马懿杀曹爽夺权,还...

关羽和刘备的关系真的情比金坚吗 历史上又是什么样的

关羽和刘备的关系真的情比金坚吗 历史上又是什么样的

还不知道:三国真实历史中,关羽和刘备真的情比金坚吗?的读者,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因为《三国演义》的影响,很多人以为刘关张三人桃园结义感情很深,有着同年同月同日生、同年同月同日死的誓言。南征北战几十年数次生离死别,兄弟多次落于敌军手上但初心不改,一有机会就重聚。其实这都是...

东汉末年杨家也是四世三公 杨家为何没有起兵成为诸侯

东汉末年杨家也是四世三公 杨家为何没有起兵成为诸侯

还不知道:东汉末年,杨家也是四世三公,为什么没有如袁绍起兵成为诸侯?的读者,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袁绍是东汉末年军阀,汉末群雄之一。他出身于汉末名门“汝南袁氏”,自高祖父袁安起,四代有五人位居三公。袁家祖上积攒的基业非常雄厚,这也是他能够在乱世迅速崛起的最大的原因之一了。...

王温舒在历史上是什么形象?他最后的下场怎么样?

王温舒在历史上是什么形象?他最后的下场怎么样?

多行不义必自毙出自《左传·隐公元年》,指的是一个人如果不义的事情做多了,必然会自取灭亡。王温舒,阳陵人。和所有的酷吏一样,王温舒算不上好人,他年轻的时候游手好闲,以杀人越货为业,还做过盗贼。之后进入官府获得张汤的赏识,张汤是当时著名的酷吏,看中了王温舒暴虐的性格,用他做廷尉史,负责督察盗贼。他到任之...

赵楷、李遵顼都是两宋时期的状元,他们的一生有何不同?

赵楷、李遵顼都是两宋时期的状元,他们的一生有何不同?

古代科举考试,分为乡试、会试、殿试,如果在殿试中考了第一名,就称之为“状元”。历史网小编为大家带来相关内容,感兴趣的小伙伴快来看看吧。在中国古代,自隋唐时期出现科举制以来,无数人为了中科举当官而前赴后继,忍受寒窗苦读。科举考试最终考核出来的第一名叫作状元,是经过层层考核涌现出来的天才,历来受到帝王们...

东周时期的齐国为何有两个齐桓公 背后的原因是什么

东周时期的齐国为何有两个齐桓公 背后的原因是什么

还不知道:春秋战国时期的齐国,为什么有两个齐桓公?的读者,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谥号,是我国古代在帝王公侯去世后,根据其生平为其制定的一种尊号。谥号始于西周,是周礼中的一部分。古代常见谥号有“文”“武”“襄”“烈”“孝”“穆”等等,如西周有周文王、周武王、周成王等,汉有汉...

发表评论

访客

看不清,换一张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和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