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国在攻打秦国的时候 他们为什么总选择函谷关这个地方
对秦国与六国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秦国和六国之间的战争中,六国为什么总是围绕函谷关这个这个?他们换一个地方不是更好吗?
战国时期,是中国古代一段令人回味的历史,若论那个时代的列国纷争,秦与山东六国的争斗,无疑是最为浓墨重彩的内容。
在诸如《大秦帝国》、《东周列国》等影视剧中,多次提到“函谷关”,而《史记》、《左传》之中,亦多次出现“函谷关”一词。足可见,函谷关,是历史上地位很重要的一处关隘,在秦与六国的战争中,它是焦点性的所在。
函谷关故址在豫(河南)西灵宝县旧城西南,因其“路在谷中,深险如函,故以为名”(《元和郡县志》)。
由该地向西至潼关,东抵崤山,古称桃林或崤函,春秋时代属于晋国,公元前627年,秦趁晋文公新丧,出兵伐郑,郑国是晋国的盟友,更是晋国的小弟,秦国不打招呼,就去侵伐郑国,引起晋国不满。
(晋襄公
秦军攻打郑国,本想偷袭成功,但郑国已有准备,秦军便撤兵西归,在回军的路上,将晋国的附庸滑国灭掉,晋国军臣决定好好教训一下狂傲的秦人。
晋襄公派大军,埋伏于崤函之地,给撤兵回国的秦军以毁灭性打击,伐郑的秦军全军覆没,这便是历史上著名的“崤之战”。
“当是时,晋文公丧尚未葬。太子襄公怒曰:秦侮我孤,因丧破我滑。遂墨衰,发兵遮秦兵于崤,击之,大破秦军,无一人得脱者。”(《史记。秦本纪》)
进入战国初期,韩赵魏三家瓜分晋国,魏国得到了崤函之地,魏国地处优越之地,加之数代魏王励精图治,魏国成为战国初期的强国。
(战国形势图)
好景不长,商鞅变法后,秦国实力增强,频繁与魏国争斗,于公元前329年到公元前314年逐步占据曲沃、焦城和陕城。
秦国有感于此地天险易守难攻,遂建函谷关。它东西长7.5公里、谷中道路仅容一车通行,素有“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之说。
秦国凭借函谷关,多次将山东六国挡在境外,成功抵御住列国的进攻。
“襄王十四年,与齐、魏王共击秦,至函谷而军焉”。(《史记。韩世家》)“公子率五国之兵破秦军于河外,走蒙骜。遂乘胜逐秦军至函谷关,抑秦兵,秦兵不敢出”。(《史记。魏公子列传》)“春申君相二十二年,诸侯患秦攻伐无已时,乃相与合从,西伐秦,而楚王为从长,春申君用事,至函谷关,秦出兵攻,诸侯皆败走”。(《史记。春申君列传》)正确利用地理环境,是战争取胜的关键因素之一。秦国与六国之间的军事统帅们,在策划、指挥战争时,也是充分考虑到山川河流、道路交通等条件对军事战争的影响。
那么,为什么山东诸国总是选择函谷关,作为进攻秦国的通道呢?秦与列国相争,双方是否还有其他路线可走呢?
让我们来分析一下。
山东六国与秦国之间,被地形复杂的一道天然屏障隔开,这便是山西高原、豫西丘陵地区和商洛山区、南阳盆地。这一地区自然地形不利于大部队的运动和展开,也就是说不利于大兵团作战。无论是秦国还是山东六国,都想将大军拉到对方的开阔平原地带去开兵见仗:秦之关中平原,山东之黄淮海平原、胶莱平原等地,都在对方的心腹要地,若能将大军带到这些地方,就能起到直捣黄龙的效果。
若想通过这片区域,其实有三条路可走:
晋南豫北通道。由陕晋边界的临晋(今陕西大荔)东渡黄河,沿中条山北麓东行,从轵(今河南济源)穿过太行山麓南端与黄河北岸之间的狭长走廓,就可进入华北,直达赵之邯郸所在冀南平原。
豫西通道。自咸阳渡过渭水东行,在潼关进入豫西丘陵山地,沿黄河南岸经函谷、陕城(今河南三门峡),抵达崤山,再向东进,入洛阳盆地。这是先秦时代东、西方联系的主要交通干线。
商洛、南阳通道。由咸阳沿灞水、丹水东南,穿过秦岭、商洛山区,经蓝田、商县,在陕豫鄂交界处出武关,进楚国的南阳盆地,东至宛(今河南南阳),抵达楚都城郢都所在江汉平原。
(商洛、南阳通道)
秦与六国在这三条通道上,都进行过往来征战,为了严守关中大本营,秦凭借黄河、崤函、少习山天险,在这三条路的西端分别修建了临晋关、函谷关和武关。但综合考量下来,还是走中间的函谷关豫西道最为便利。
一是主要是豫西通道距离最短,道路也较平直,另外两条路则路线曲折,行军费时费力;二是豫西通道离韩魏两国国都较近,直来直往,不管是此去彼来,都便捷得很。相比北线的“晋南豫北通道”,远远隔绝着赵国与秦国心腹地带;南线的商洛、南阳通道,则隔着秦岭,使秦国腹心关中平原与楚国隔绝。
由此,地处豫西通道便成为各国用兵的首选,西端的函谷关就成为秦国的防御重点。而对于秦国来说,东进的三条路线当中,豫西通道上的敌人实力较弱。秦占崤函以后,魏在豫西几乎没有重镇,黄河以南沿途都是韩国和东周的领土。周室衰微,韩又是小国,兵员有限,秦国兵出函谷,从豫西通道走,遇到的抵抗相对较弱。
如果走北线的晋南豫北通道,河东都是三晋重镇,他们之间可以相互援助,以秦相当不利。秦军曾在这片地方渡河攻城,夺取了城池也很难守住,武遂、离石等城市要塞就普数次易手。
如果走南线商洛、南阳通道,楚国是大国,秦军进攻南阳盆地,将面临恶战,取胜的概率就会大大降低。
从上述地理、政治原因分析,豫西通道对秦与山东诸侯进兵都是利多弊少,各方都把这里当成主攻方向,而函谷关是这条通道西段的咽喉之地,理所当然成为秦与六国拼死相争的战略要塞。秦如果死死控制住函谷关,退可以守住关中门户,保八百里秦川根据地不失;进可以出兵豫东,兵指华北平原、胶莱平原。
(秦朝疆域图)
不过,关隘再雄伟,也是不能动弹的,秦国的目标远非困守保土,而是随着国力的增强,不断地改变战略,由防守——蚕食——鲸吞,以实力说话的战国时代,强者才有话语权。
战国的后期,山东六国力量日益虚弱,大敌当前,各国仍然盘算着自己的小九九,无法精诚团结起来,乐见邻居一个个被秦国吃掉,孰不知“唇亡齿寒”。秦国采取的是各个击破的战略,拉一个打一个的方式,非常奏效。大秦已不再单纯依靠什么函谷关来进行防守,而只剩下“进攻,进攻,再进攻”,时过境迁,无人能够阻挡大秦锐士的兵锋,六国如羔羊般待宰,尽管他们也有反击,只是皆化为徒劳无功的挣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