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中国历史 > 正文内容

慈禧垂帘听政执掌大权时,爱新觉罗氏为何没有反抗?

中国历史6年前 (2018-11-11)150

下面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慈禧的故事,感兴趣的小伙伴接着往下看吧。

皇权天下,有一对矛盾永远都是主流:即皇权与后权。皇后的势力太大,会有外戚增生,外戚成了气候,皇权岌岌可危。如果帝后能够互相牵制也还好说,但若皇帝病死了,小皇帝登基,垂帘听政的太后,往往会变成国家的实际掌权人。

其实家国之事,只要决定科学,有利于发展,便不是坏事。但麻烦就麻烦在,封建时代是家天下。开国之君姓啥,以后啥就是天下的主人,一大批忠臣苦心维护,一大批武将誓死追随。久而久之,维护这个姓氏、这个统治,变得像维护自己的家一般重要。

为此,武则天称帝了,李氏宗亲奋而反击,死伤无数,差点一蹶不振。然而到了唐中宗时期,李隆基这里,活力依旧存在。

但是转到清朝这里,慈禧称制,爱新觉罗氏却偃旗息鼓,这是为何?

慈禧垂帘听政执掌大权时,爱新觉罗氏为何没有反抗?

1861年的八月份,咸丰帝去世在热河,他死前替继位的儿子选出八位顾命大臣,这八人除五位协办大学士,剩下三人都和皇室沾亲带故:爱新觉罗载垣,乃是雍正时期怡亲王胤祥的第五世孙,世袭铁帽子王。如果说哪批人最希望大清长盛不衰,那一定是世袭罔替的铁帽子王了;郑亲王,爱新觉罗端华,他的祖先是努尔哈赤兄弟舒尔哈齐;富察景寿,虽然不姓爱新觉罗,可是富察氏的祖先从乾隆开始就和皇室有姻亲,著名大将富察傅恒,即其先祖。富察景寿自己,也娶了公主。

按照咸丰的设定,以上三人都是对忠心护卫皇室的,外加五名头脑清晰的学士,一定可以帮同治治理好国家。然而事情的结局是,慈禧联合恭亲王发动政变,将故名八大臣赶出了中枢。

所以若问慈禧掌权时,爱新觉罗氏为何没有反抗?这之一层原因便是提前铲除了一批最有力量的。

慈禧垂帘听政执掌大权时,爱新觉罗氏为何没有反抗?

前面提到了一个人:恭亲王奕訢,他是祺祥政变的主要参与者,也是慈禧一步一步掌权的更大帮手。在此以前,他是能力出众的王爷,而在咸丰继位之前,他更是道光曾议论过储君的六皇子。

有一点很奇怪:从亲疏关系、朝中重要性两个角度讲,恭亲王都理应位列顾命大臣行列,可是最终咸丰并没有这么选择,理由是什么?因为他太重了。:1,他是同治的皇叔,清代历史上早就有皇叔专权的例子,比如多尔衮。2,他曾是储君人选,能力出众,如果放在那个位置,其他的顾命大臣无法与他抗衡。

历史的经验告诉我们,这辅政者之间需要存在微妙的关系,即“平衡”二字。汉武帝死后,没有平衡,霍光独大很长时间;宇文邕死后,亦没有平衡,杨坚直接把皇位抢过来了。因此,彼此制衡,共同效力,才可长久发展。这一点恭亲王大概也懂。

那么,爱新觉罗氏之所以不反抗,第二层原因就是慈禧动用了一个足以压制其他皇室的力量,也就是奕訢。

慈禧垂帘听政执掌大权时,爱新觉罗氏为何没有反抗?

治理国家,用人很重要,但若不能形成“势”,则不长久。慈禧斗走了顾命八大臣,联合到皇叔恭亲王,抢到后宫的话语权,这些也只是针对“人”的动作,下一步,她需要寻找到“势”。

如何寻找?慈禧姓叶赫那拉,而爱新觉罗才是天子,满洲贵族为他马首是瞻。针对这点,慈禧启动、提拔了一大批汉臣。这些人,不乏后来驰名的,比如:曾国藩、左宗棠、李鸿章。

晚期的清朝危机四伏,它的短暂稳定是通过这么几件事维持的:和谈,割地赔款。镇压民间起义。开展洋务运动提高军事、工业。然而你会发现,被派去主持这几件大事的人,要么是已经俯首称臣的满洲贵族,要么是汉臣。

时光兜兜转转,当爱新觉罗氏终于回过味儿来,他们的话语权也变得越来越小,这既是第三层原因。

在内政上,慈禧表现出疯狂的占有欲,不允许听到反对者的声音,甚至对后来的维新派赶尽杀绝。然而对待外交,她的野心却突然没了,八国联军打进北京,她索性带着家眷往西逃跑,逃跑的路上还不忘和谈。有时候会想,假若当初的顾命八大臣没有输,继续扶持着同治慢慢成长,假若恭亲王没有与慈禧联合,假若光绪突破束缚蜕变为成功帝王,晚清光景会不会有所不同?亦或是依旧死气沉沉,没有两样。

=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追风历史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s://lishi.okwc.net/201811/220072.html

“慈禧垂帘听政执掌大权时,爱新觉罗氏为何没有反抗?” 的相关文章

隋朝开国功臣高颖,最后的下场如何?

隋朝开国功臣高颖,最后的下场如何?

隋朝是中国历史上承南北朝,下启唐朝的大统一朝代,历史网小编为大家带来相关内容,感兴趣的小伙伴快来看看吧。高颎是隋朝第一能臣,他不仅能征善战,帮助隋文帝统一了天下。而且他在国家政务上很有能力,善于举荐人才。因此他深得隋文帝的宠信,然而他却因为得罪了一个女人,最终落得含冤而死,这是怎么回事呢?高颎出身于...

司马繇:西晋宗室大臣,专权擅势,招致执政官司马亮猜忌

司马繇:西晋宗室大臣,专权擅势,招致执政官司马亮猜忌

司马繇(?~304年9月18日),字思玄,河内郡温县人。西晋宗室大臣,晋宣帝司马懿的孙子,琅琊武王司马伷第三子,晋元帝司马睿叔父,曹魏征东大将军诸葛诞外孙。今天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准备了相关内容,感兴趣的小伙伴们一起看看吧。个性刚毅,博学至孝。初封东安郡公,授散骑常侍。参与诛杀权臣杨骏,屯兵云龙门有功,...

赤壁之战曹操最终会输是因为蜀汉与东吴的连盟吗?

赤壁之战曹操最终会输是因为蜀汉与东吴的连盟吗?

作为三国时期“三大战”中最著名的一场战役,赤壁之战被后世屡屡提及,几乎到了耳熟能详的程度。接下来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相关的文章建安五年(200年),中国古代军事史上以少胜多的著名战例——官渡之战打响。曹操击败袁绍,统一了中国北方。时隔8年,曹操闻知病危中的荆州牧刘表想托孤于刘备以保荆州。遂亲率二十万...

曹操想要刺杀董卓 曹操就不怕董卓身边的吕布吗

曹操想要刺杀董卓 曹操就不怕董卓身边的吕布吗

还不知道:曹操欲行刺董卓,难道不怕一直在董卓身边的吕布吗?的读者,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我们重新温习一下三国演义,就会发现很多有趣的细节,而这些细节就能够看到曹操内心的纠结和较量。曹操从王允那边拿到了那把宝刀,然后去董卓家里面玩儿,在最开始的时候,曹操什么都没有说,只是在...

王处直是什么人?最后的结局怎么样?

王处直是什么人?最后的结局怎么样?

王处直,五代十国初期北平国的统治者,王处存之弟。接下来历史网小编带你详细了解历史真相,一起看看吧!王处直是晚唐五代的义武军节度使、北平王,实力弱小,因此在朱温与李存勖之间左摇右摆以求生存。后来李存勖大败后梁,称雄河北,王处直只得死心塌地的跟随前晋。那他为何又要引辽人入侵,对抗强大的前晋呢。一,立足义...

历史上长孙无忌是如何败给武则天的?

历史上长孙无忌是如何败给武则天的?

长孙无忌,唐初宰相、文德皇后同母兄。今天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详细解读一下~“最毒妇人心”也许表述欠妥,但这句话用在武则天身上还是比较契合的。凡事有果必有因。单就武则天赐死长孙无忌这件事来看,虽说武则天心狠手辣,但长孙无忌也是自食恶果、宿命所归。细分析这个问题,还要先从唐高宗李治说起。三个维度来探讨:一...

南朝宋前废帝刘子业,在历史上是个什么样的皇帝?

南朝宋前废帝刘子业,在历史上是个什么样的皇帝?

南朝宋,是中国南北朝时期南朝的第一个朝代,不知道没关系,历史网小编告诉你。有个贬义词叫“烂汉脏唐”(也有别的相近词汇,意思相同),是说汉朝和唐朝这两个朝代的皇族和上层贵族私生活糜烂。从史书上记载的一笔笔事迹来看,也确实是如此,汉朝皇帝好男风,唐朝公主好面首,都是比较著名的。其实,在这两个朝代之间的那...

魏忠贤是忠臣还是奸臣 魏忠贤的死和明朝有关系吗

魏忠贤是忠臣还是奸臣 魏忠贤的死和明朝有关系吗

对“九千岁”魏忠贤究竟是忠是奸?他的死与明朝的灭亡有何关联?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自明代以来,宦官势力空前强大,前有明英宗、明宪宗时期的王振、汪直,后有明武宗、明熹宗时期的刘瑾、魏忠贤,他们个个都是当时朝堂内外红得发紫的人物。如若单拎出来,谁也说不准这四人究竟谁的权...

发表评论

访客

看不清,换一张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和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