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说史可法被整个弘光朝所误?当时的情况是怎样的?
史可法的故事大家真的了解吗?今天历史网小编给你们带来全新的解读~
崇祯十七年(1644年)四月,大明京师被围的消息传到了南京,时任南京兵部尚书的史可法立即“誓师勤王”,大军行至浦口,又收到了闯军攻陷京师、崇祯皇帝朱由检自缢殉国的消息。绝望之中,史可法“痛哭,首触柱,血流至踵”,幸得部下劝解,他才率部返回南京,同其他六部官员一起商量新君的人选。
按照《皇明祖训》中的规定,跟崇祯皇帝血缘关系最近的福王朱由崧是最适合成为新君的人选。作为南京六部尚书中最有权势的兵部尚书史可法,此时本应该旗帜鲜明的支持朱由崧,以防止因争夺皇位而导致的混乱局面出现,但史可法和他背后的东林党人却为了自己一派的利益,坚持以“立贤”为名立潞王朱常淓为新君。
正当南京六部为了新君人选争吵不休时,大明凤阳总督马士英已经悄然联络了江北四镇的黄得功、高杰等人共同支持朱由崧成为新君,并派兵护送朱由崧前往南京登基。
当时,江北四镇已经是拱卫南京的最重要的一支力量。在江北四镇都已经明确支持朱由崧登基的情况下,南京六部被迫接受朱由崧成为新君。随即朱由崧登基为帝,次年改元弘光。
朱由崧登基后,马士英凭借拥立之功迅速成为弘光政权的核心,而史可法为了避免同马士英争权导致弘光政权内部不稳,所以就自请前往江北督师。
史可法前往江北督师之前,江北的防务就已经是混乱不堪,江北地区虽然只有四镇,但却分成了三派:
之一派是黄得功,他是明末时期少有的治军严明的将领,他麾下的军队是江北四镇中战斗力最强的,同时他还是四镇将领中更具有大局观的,但也正是由于这些原因,使得他跟其它三镇将领显得有些格格不入;
第二派是刘良佐和刘泽清,两人早就被闯军给打成了惊弓之鸟,又眼见闯军在清军面前连战连败,所以两人早就定下决心等清军一来就投降;
第三派是高杰,他原是李自成部下悍将,后由于同李自成的夫人有染而向明军投降,所部大多为李自成军中的精锐,在投降后成为了明军围剿闯军的一支重要力量,但是由于跟随孙传庭两次被闯军击败,所以当时的高杰所部士气相当低迷。
弘光朝廷组建江北四镇的本意是想让他们拱卫南京,可没想到分成三派的他们彼此之间却是征战不休,先是高杰袭击了经过自己防区侦查敌情的黄得功,然后黄得功为了报仇就率军进攻高杰,接着刘良佐和刘泽清为了增加自己投降的筹码,就想吞并高杰和黄得功两镇。
不仅如此,除了黄得功之外的其它三镇为了弥补粮饷的不足,不断劫掠附近的州、府、县,搞得整个江北地区是怨声载道。
史可法到达江北地区督师后,这一切才发生了改变,他先是找到了更具大局观的黄得功,劝其停止进攻高杰,然后又说服高杰不再攻打黄得功。黄得功和高杰二人有感于史可法的忠义,纷纷表示愿意接受史可法的指挥。然后,史可法又以高杰和黄得功两镇为后盾,压住刘良佐和刘泽清两镇,使其不敢轻举妄动。
这样的史可法,你告诉我他是书生误国?如果没有史可法的话,恐怕等不到清军到来,四镇的兵力就将在内耗中损失殆尽。
在稳定了江北四镇后,史可法又开始着手解决粮饷不足的问题。
弘光政权按照每镇三万人的定额给四镇发放粮饷,只是四镇中哪一镇兵力都不低于五万,并且就是这不够的粮饷还经常被拖欠,为了维持手中的军队,高杰、刘良佐和刘泽清三人不断劫掠附近百姓。所以,史可法得到了三人不再劫掠百姓的承诺后,立即上疏弘光帝请求增发粮饷。但是,弘光帝却只是回复:“外解不至,百用避拙,时复亢旱,催科实难。西宫大婚,日从省约,内库物料,正在议折。”这实际上就是在告诉史可法:“我没钱,你自己看着办吧!”
史可法还真不是没有办法的人,既然弘光帝不能增发粮饷,他就自己命人贩运食盐,想要以此获利来补充粮饷。结果由于经手人层层克扣,史可法不仅没有从中获利,还把食盐都给赔进去了。这样的史可法,你告诉我到底是谁误了他?
然而,此时的史可法却再也顾不上粮饷的问题了,因为清军即将到来。
崇祯十七年九月中旬,史可法接到了多尔衮派人送来的书信,在信中多尔衮妄图鲸吞天下的野心昭然若揭。史可法对此丝毫不敢耽误,立即开始对江北的防务做出部署:
首先,他命高杰率所部前往归德府(今河南商丘)布防;
其次,他认为从王家营被到宿迁一线是清军的必经之路,所以这一线有他亲自领军镇守;
最后,他认为黄得功所部战斗力最强,所以要作为一支应急力量。
史可法部署完毕后,清军与当年十一月和十二月分别攻击宿迁和归德府,均被史可法派军击退。其实这个时候,史可法并不怕清军,因为除了江北四镇外,还有路振飞等人在官僚地主集团的支持下组建的十余万武装(其中有精兵数万)。但是,弘光元年(1645年)正月,变故陡生,清河南总兵许定国诱杀了高杰,高杰所部大乱,史可法无奈只得将高杰所部调回整顿。与此同时,路振飞也因牵扯进了弘光朝的争斗而被罢黜,史可法又失一强援。
弘光元年三月,清军分两路南下,一路经归德府进逼长江,一路由山东南下进攻宿迁。归德府和宿迁相继失陷,形势极度危急。此时,严重的变故再次上演,一直驻守在武昌的左良玉因害怕清军就借口弘光朝“南渡三案”中的“真假太子案”起兵进攻南京。
惊慌失措中的弘光朝廷先是急调黄得功部堵截左良玉,然后又不顾史可法正在江北抵御清军,严旨调史可法率军守卫南京。
史可法在这时展现出了远超其他弘光政权官吏的见识,他认为相比较左良玉来说,清军才是弘光政权更大的威胁,所以他向弘光帝建议应该在王家营北到宿迁一线留下足够的守备力量。而弘光帝对此的反应是“切责”,史可法只得率军赶往南京。
史可法刚刚率军抵达南京近郊,左良玉病死、左部被黄得功击溃的消息就已经传来,弘光帝在马士英的撺掇下命史可法回前线主持防务,不必入朝。
史可法只好又率军返回前线,可是此时盱眙守将已经降清、救援泗州的侯方岩部全军覆没后泗州总兵李遇春也向清军投降,史可法只能前往扬州,准备坚守这一南京最后的屏障。
赶到扬州时,史可法身边只剩下了史德威等数骑。而原本驻防在扬州的高杰所部误信谣传,许定国要率军前来消灭高杰所部,连夜逃跑一空。史可法命各镇及周围明军前来增援,最后只有左都督刘肇基和副总兵庄子固率军来援,只是这两部兵力合在一起也仅有八千多人。
正当史可法为扬州防务日夜操劳之时,弘光朝廷内部又给了他两次致命打击,先是刘良佐和刘泽清投降清军,接着弘光帝竟然将精力放在了选淑女上。
弘光元年四月十五日,多铎率领的清军主力进抵扬州,他并没有急于攻城,而是很耐心的对史可法劝降,史可法始终坚贞不屈。可是,有些扬州城中的守军却坚持不下去了,总兵李岐凤率所部四千人出城投降。
弘光元年四月二十五日,清军用红衣大炮轰塌了扬州城西北角的城墙,接着大队清军攻入扬州城中,左都督刘肇基、副总兵庄子固、淮扬总督卫胤文等二百多名文官武将尽数战死。与此同时,自尽未死的史可法被清军俘虏,随即被杀害。南京的最后一道屏障扬州就这样失陷了。
扬州失陷后,弘光帝逃出南京,接着留在南京的弘光朝文武官吏向到达的清军投降,存在不到一年的弘光政权覆亡。
看到这里,相信我们都能明白史可法是被整个弘光朝所误的,当形势危急时,一直都是他在勉力支撑,虽然最后失败了,但他仍然值得我们敬佩,所以是时候给他一个公正的评价了——不是他误了国,而是国误了他。